第51章

  她侧过首去,冷下声,讽刺道:“微生玄师可真是……名不虚传。”
  此处的“名”,自然不会是什么好名声。
  市井间早有传言,微生玉谗言媚上,借道法扰乱帝心,是奸佞。
  可微生玉只当沈莲菩在夸赞他,笑道:“娘娘谬赞,臣愧不敢受。”
  边上的翠涛心下叹息。
  万幸今日端云公主不在云心宫。
  若公主在殿内,就冲微生玉这句“公主不比皇子”,她非得把殿顶给掀了不可。
  ……
  可不幸,微生玉的话还是传到了周珑的耳朵里。
  紫阳宫内,宫人脚步轻移,退出宫内。
  周珑颇为不服气,怒道:“他凭什么这么说!儿臣如何就比不上皇子!”
  一边的叶康见状,无声为周珑捏了把汗。
  可周桓却一如往常,只是宠溺地笑笑,握着书卷轻敲周珑额头。
  他轻声道:“他何时说你比不上皇子了?人家分明是说,阿节比皇弟乖,不折腾你母妃。”
  此言一出,周珑的气消了大半。
  她撇了撇嘴,提起笔继续写字,轻哼道:“他才不是这个意思……”
  “哦?”周桓的视线从书面离开,他看向周珑,眉眼轻弯,笑容慈爱,“那阿节觉着,他是何意啊?”
  周珑抬起头,皱眉道:“他说儿臣没有龙气,儿臣是父皇的女儿,怎么会没有龙气!”
  周桓笑得后仰。
  他对周珑道:“说的对,微生玉此言是大不敬,咱们阿节可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小龙女,岂能容他置喙?父皇下令罚他好不好?”
  闻言,周珑却摇摇头:“不了。”
  周桓扬眉,看着周珑,似有些惊讶:“怎的不了?阿节不生气了?”
  周珑垂下头,继续落笔:“他还要替父皇祈福,儿臣才不要罚他。”
  叶康垂首,眼神不自觉温柔下来。
  周桓也轻笑,抬手摸了摸周珑的发顶,道:“阿节长大了,也知道体谅父皇了。”
  可周珑低着脑袋,良久不回周桓的话。
  周桓发觉周珑情绪低落,问道:“这是怎么了,还有心事?”
  周珑握着笔,许久不语。
  周桓也不催,只耐心等她说话。
  也不知殿内钟表“嘀嗒”转了几圈,周珑才抬起头看向周桓:“父皇,为什么皇兄可以去太和殿,儿臣却不行?”
  此言一出,殿内便静得可怕。
  周桓垂头看着周珑,似是在分辨,分辨她此话背后有没有旁的意思。
  叶康脸色发白,正想找点什么事岔开话题。
  周珑却再次开口:“父皇不是说,儿臣比皇兄更聪明,那为何皇兄可以随意出宫,儿臣却不行?元月祭祀,为何皇兄可以去登台,儿臣却要守在宫中?”
  听得周珑此言,教叶康陡然一愣,微有些出神。
  当年明氏案过后,陛下忽然重病,十余天昏迷不醒,靠着漠北进贡的玉莲才续上了命。
  而当年与玉莲一起上贡的,正是有“金沙雪莲”之称的端云山圣女,也就是如今的沈贵妃。
  当年陛下醒后没多久,继后谭氏便忽然暴毙。
  而那位被丢在宫外冷落许久的沈姑娘被接入宫内,一跃成为沈贵妃,从此圣眷不衰。
  陛下念着昔年救命之谊,也与漠北多年交好,定下十五年不交战的盟约。
  可惜,玉莲救回了皇帝的命,那场大病却伤了天子的根本,宫中十多年来只有太子与端云公主一双皇嗣。
  陛下自是将公主视作掌上明珠,时时将她带在身边,与太子一同教养。
  一儿一女相伴入学,师承一人,共习一道,时间久了,宫中人也都瞧出公主与太子的差别来。
  只是这差别,并非微生玄师所说的,皇子胜过公主。
  叶康看向周珑的案前,无声叹息。
  太子稳重严肃,公主活泼天真。
  但论悟性、天资,便是他这个宦官也能看出一二来。
  公主年纪小,可悟性却胜过太子太多,不止诗书、策论学得快、理解透,平日陛下有话她也总能抓到要害出。
  而太子……
  叶康暗自摇头。
  公主虽说性子活泼,却也从不苛责宫人,从未真的红脸。
  太子表面端正,私底下却极易动怒,这些年搬去东宫后,私底下更是喜怒无常,白日受了陛下责骂,回宫后便总往宫人身上撒气,是个听不得半点逆耳话的。
  这些年,宫中甚至有人盼着周珑是男儿,是玄重宫城下一位君主。
  可事实是,周珑是公主。
  只是个公主。
  她连皇祠都进不去,出个宫城都要乔装改扮、偷偷摸摸从狗洞钻。
  周桓盯着周珑沉默许久。
  忽而,他轻笑道:“阿节觉着宫里闷了?”
  周珑点头,颇为郁闷:“皇兄去宫外,每日都能带些新鲜的玩意给儿臣,儿臣也想去宫外,想亲眼看看外面。”
  周桓摇摇头,似是感慨道:“阿节长大咯……嫌陪着朕无聊咯……”
  周珑连忙放下笔,抓住周桓的袖摆,撒娇道:“父皇……阿节想像皇兄一样,光明正大地出宫……阿节出了宫,便像皇兄一样,也给父皇带话本看,好不好嘛……”
  周桓眉眼含笑,轻刮周珑鼻尖:“‘光明正大’?怎么,你还偷偷摸摸出去过?”
  周珑顿时面上一僵,抬手捂嘴。
  周桓失笑,抬起书卷点点周珑头顶:“别学你皇叔!好歹是一国公主,钻狗洞也不怕人笑话!”
  周珑缩缩脖子,岔开话题,耍赖道:“那还不是怪父皇!父皇不许儿臣出宫,儿臣便只能学十三叔了。”
  周桓笑着摇头,故意逗周珑:“那行吧,你往后就学你的十三叔!钻狗洞出宫。”
  周珑见状,顿时可怜巴巴地望着周桓,求饶道:“父皇……”
  见周珑模样可怜,周桓也不再逗她,从腰间摘下玉牌,甩给周珑:“出宫可以,但要让人跟着,凡事不可抛头露面,低调行事,切不可让人知晓,朕纵着你出宫了。每日日落之前回来,不可教你母妃担忧。”
  虽说诸多禁令,但总好过之前。
  周珑顿时眉开眼笑,接过玉牌:“谢过父皇!”
  周桓似有些累了,坐下身,支着脑袋道:“行了……回你母妃那吧……别在这闹朕了……”
  周珑得了令牌,喜出望外,深怕周桓反悔,连忙冲周桓福了福身:“多谢父皇,儿臣告退!”
  可她还没往后退几步,便又被周桓喊住。
  “阿节。”周桓抬眸,眼中神色教人琢磨不透,“你可想去太和殿议政?”
  “议政?”
  周珑愣住,意识到周桓何意后,顿时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才不要。”
  周桓见状,无奈笑道:“你不是羡慕你皇兄?怎的又不愿意上殿?不好奇太和殿里有什么?”
  “如果要议政,儿臣可不敢好奇太和殿了。”周珑道,“儿臣见皇兄上殿,总是愁眉不展、郁郁不乐,想来太和殿上的事,并没有多有趣。”
  “有趣……”
  周桓摇头,轻笑道:“孩子话……”
  “才不是孩子话。”周珑认真道,“皇兄说,太和殿上有千钧重担,只有父皇这样的君主才能抗住,儿臣怕的很,想离太和殿远远的,只做父皇的女儿。”
  周桓一笑,又打趣问道:“那朕百年之后呢?何人替你遮风挡雨?”
  “父皇是天子,千秋万岁!”周珑皱眉,走到周桓身侧,“何来百年之说?”
  “胡言乱语。”
  周桓笑着摇摇头,望向一旁的西洋钟表。
  秒针一步步走过表盘,提醒着他,时光正远去。
  “人固有一死,朕终究有去的那天。”
  谁料周珑顿时眼眶就红了。
  周桓愣住,抬手接住周珑的眼泪:“这是怎么了?”
  周珑抽泣道:“那阿节便随父皇一起去!父皇
  去哪阿节去哪!”
  周桓看着手心晶莹的泪珠,神情有些恍惚了。
  “傻话。”周桓轻拍周珑的背,出言安慰,“莫再掉眼泪了,父皇答应你,活个万岁,让阿节当个万年的公主,好不好?”
  周珑抬手,轻轻擦去眼角泪珠,咬着唇点头。
  “父皇可要说话算话!”
  周桓轻笑,拭去周珑下巴上挂的泪珠:“傻阿节。”
  “朕何时出尔反尔过?”
  第46章 风起(7)那又如何?
  建昭十九年,七月初七。
  立秋已过,镇霖城内却依旧炎热,天不见转凉。
  玄武大道上,竹架交错,红绸漫天。
  今日七夕,霖都没有宵禁,万民同乐。
  时日不过晌午,便有摊贩早早将花灯挂了出来,只为在同行里争个先。
  御史台内,此刻却半点节日的氛围都没有。
  大半个月过去,这锦州案总算是开堂会审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