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颜舟说:“我叫他,你不用管了。”
陈昭迟心安了些,记起林凡斐晚上说想去星洲,又道:“老妈,等你回来我有事儿跟你商量。”
颜舟想了想:“明天吧,今天要是太晚,我就在医院这附近住了。”
陈昭迟说好,挂断电话,帮颜舟把该干的事情干了,就回了房
间。
他本来准备打打游戏,但想到还有几天就要期末考试,便抽出书来复习了一会儿。
总不能毕业前一次第一也拿不到了吧。
还是想超过林妹妹一回的。
而且如果他要申请礼中跟星洲国立大学的项目,高考成绩是重要的参考项。
不过这次陈昭迟没有如愿,期末考试林凡斐还是高了他一分,这个寒假礼中没有给他们正常放,只把过年那一周留了出来,其余时间都要来学校上自习。
其实陈昭迟不去上自习也没人会管他,但他还是去了,因为这样就能每天都顺理成章地看见林妹妹。
无聊的假期里,最让他开心的是快开学的时候他过生日,林凡斐在他抽屉里放了一个几寸长的礼物盒,盒子上贴了便利贴,写了“生日快乐”,和“这次是你喜欢的吗”。
盒子里是六枚吉他拨片,红黑交杂的赛璐珞材质,跟他的吉他很搭,每一片上面都有一个字母,合起来是crunch这个单词。
陈昭迟太喜欢了,一整天都没离手,就摆在桌上看,并全方位无死角地给张亦弛他们展示,还上下左右拍了无数张照片,发在了空间里,并在评论区留言“lff送我的生日礼物”。
张亦弛对此表示无语:“人家杨利伟上太空也才拍了五张照片。”
陈昭迟不管,但是晚上林凡斐刷到了以后,发消息给他,禁止他提她的名字。
lff:“不许说是我送的。”
陈昭迟问:“凭什么,你都送了为什么不能说。”
林凡斐坚持:“就是不许说。”
他心情很好地道:“你害羞了?”
lff:“没有。”
lff:“你不把评论删了我就再也不送你了。”
这招很有用,陈昭迟马上删了。
但没过几分钟,林凡斐就看见他发了一条新留言——“某人送的。”
很好,越描越黑了。
第53章 眠雪我来给你……
「成绩单像一座庞大的坐标系,十几岁时我在其中如鱼得水地确证着自己的位置,从没想过我其实手无寸铁、赤手空拳。——摘自林凡斐日记」
进入高考前的最后三个月,年级上的气氛愈发紧迫起来。
一班后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从三位数跳成了两位,即便是课间,也有越来越多人埋头在座位上看题,或者追着老师提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原本高一高二的时候班上只有林凡斐中午不去午休,到了现在,留在教室里学习的人增加到了十几个。
在一模考试前几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自习课,于静柳给班上每人发了一张空白的贴纸,让大家写下目标院校,放学以后贴在后黑板上激励自己。
林凡斐丝毫没有犹豫,一笔一划地写下了“星洲国立大学”和她的名字,等到下课所有人都走了,才到教室后面去贴。
贴完她没有立刻走掉,而是站在原地,目光扫过一张张贴纸。
林凡斐心知肚明自己想找谁,可是却没有看见。
也许陈昭迟根本不在意这种形式,他已经有了保送资格,没必要再去搞什么目标学校的激励。
林凡斐这样想着,回到座位上学习了一会儿,就去东餐厅买了饭回来。
在礼城度过第三个春天,她已经适应了这里,空气中有青草和玉兰花的气息,三月傍晚的风非常温柔地拂过了她的脸。
林凡斐很少伤春悲秋,但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才刚熟悉这座城市,很快就又要离开了。
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除了考第一对她来说都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回忆的,但在礼中好像不一样,她交到了朋友,不再像个怪物一样离群索居,也因此而产生了常人会有的不舍。
林凡斐拎着饭盒回到班上,却在门口看见了教室里的陈昭迟。
他正站在后黑板前,手里拿着于静柳发的贴纸,在选地方贴。
林凡斐走进去,她是不会当着陈昭迟的面看的,正要路过,他就叫住了她。
“你的贴在哪。”陈昭迟自然而然地问。
林凡斐指了个角落给他:“那里。”
“那我也贴这儿。”陈昭迟边说,边把自己的贴纸贴到了她旁边。
星洲国立大学。陈昭迟。
两张纸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林凡斐怔住了。
半晌,她问:“你不是有保送名额了吗。”
陈昭迟吊儿郎当地道:“有了又不是非要用,你有钱就全花了?”
打完这个不恰当的比喻,他稍微正经了一些:“不是跟你开玩笑,我已经决定了。”
他跟林凡斐不一样,他本来就没什么目标,颜舟从来不给他压力,大多数人想要的东西他不必努力就能轻松得到,做事情全凭一腔兴趣,兴之所至、尽兴而归,就这样漫无目的地长到了十七岁。
他学化学竞赛不是为了保送,只是单纯觉得这门学科有意思,就像他觉得打游戏也很有意思一样,至于到底要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他并没有详细的规划。
所以他一直觉得林妹妹很厉害,有明确的目标,也有始终如一的动力,像恒星在演化末期发生的爆炸,明亮到能照亮整座星系。
而他唯一确定的事情,是他喜欢她,想一直跟她在一起。
林凡斐看着陈昭迟,动了动嘴唇,问他:“你妈妈知道吗?”
陈昭迟说:“我跟她聊过了,她支持我。”
颜舟说只要他开心,做什么都可以。
他的眼神透彻又坚定,林凡斐能看出他的认真。
她的胸口像有团暖雾漫散开来,温热而潮湿。
林凡斐叫了他一声,斟酌着措辞:“陈昭迟,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再考虑一下。”
他可以有许多理由选择去别的大学,而如果要去星洲,那只有一个理由,是因为她。
她不想他未来后悔,也没办法因为他陪她去星洲就给他什么承诺。
陈昭迟忽然笑了:“林凡斐,你怎么总是那么大负担?”
她还没说话,他就说:“我去星洲是因为你没错,但这是我单方面的,我喜欢你,你可以心安理得,不是非要答应我什么。”
林凡斐不得不承认,陈昭迟并不是一直都幼稚,更多时候他很成熟,像个大人,说话让人信服。
陈昭迟又伸手按了按自己和林凡斐的贴纸,让它们贴得更牢靠。
接着他转过身,十分笃定地说:“林凡斐,我和你一起去星洲。”
林凡斐的心头一颤,似有一树枝叶蓦然开花,在风里摇曳绚烂。
-
几天后就是全市统一的一模考试,礼中严格模拟高考形式,不再按照上学期考试排名分考场,而是把所有人打乱,随机分到了各个班级。
林凡斐恍然发现,原来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是她最后一次坐一考场一号。
许多事情就这样在暗中接近尾声,她却要等到结局以后才知道。
这次考试的题目是市里统一出的,林凡斐不知怎么觉得不太趁手,出题老师像是要给这届高三生一个下马威,英语阅读又长又难,数学和理综难题的占比明显比正常考试要高,这让她交上卷子之后,心里多了几分忐忑。
考试结束以后过了两三天,在某一个课间,于静柳带着成绩单进了教室,将字印得密密麻麻的八开纸贴到布告栏上。
“不着急的同学也可以等一会儿,我还带了一张,大家传着看。”她说。
林凡斐和李心译的新座位换在比较靠前的
地方,于静柳的成绩单正好从她们这一列开始传。
发成绩的紧张与焦虑占满了林凡斐的思绪,几分钟后,成绩单到了她跟李心译手里。
两个人都习惯性地去看最上面,李心译顿时露出吃惊的表情,看向了林凡斐。
林凡斐反复确认了几遍,第一名是陈昭迟,她是第二名。
教室前方看成绩的人堆儿里也发出了议论声,毕竟林凡斐从转来就一直牢牢地霸占着第一的位置,这是她第一次拿第二。
而她跟陈昭迟的分差拉到了五分。
“斐斐,”李心译已经开始安慰她,“我觉得是题的问题,这次理综好几道大题出得太偏,你擅长的语文又压分了。”
林凡斐没说话,开始比对她跟陈昭迟的各科分数,他的语文越来越好,这次只比她少四分,她数学比他高一分,但陈昭迟的英语和理综加起来,足足高了她十分。
跟她之前分析的一样,遇到这种题目,陈昭迟的优势会比她明显,这次考试把他的优势拉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