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薛凝却注意到外头吵闹声似已小些了。
  这时节有宫人凑过来,跟裴后耳语几句。
  裴后轻轻嗯了声,然后说道:“小九,你跟我去见父皇。”
  她又转过身,对薛凝说道:“薛娘子也一道来吧。”
  步辇宽阔,被宫人抬行,长乐宫宫门亦是一道道打开。
  裴后怀中抱着萧瑾,薛凝也坐于一道。如此恩宠,若换做从前,薛凝亦会受宠若惊,不过而今薛凝却无暇多想。
  下午时分,宫里好一场厮杀。
  皆是尸首,新死不久,散发浓重血腥气。
  裴后倒是神色自若,并不惊惶。
  此刻天色渐晚,往常这个时候,宫里面已经华灯初上了,而今倒是黑漆漆的。
  裴后车辇上倒是挂着灯。
  这样将昏未昏时节,薛凝倒是窥见了一道熟悉身影。
  长乐宫宫门外,裴无忌已然率众候着。
  他一身衣衫尽是斑斑血迹,也看不出有没有受伤,薛凝这般打量,心里蓦然砰砰一跳。
  裴无忌向裴后行礼。
  裴后柔声说道:
  “小九你瞧,无忌性子忠纯,必会护你周全。”
  她知萧瑾年纪小,这副画面必然会深深烙印在萧瑾心里。
  虽不能明说两人是亲兄弟,但她也指望萧瑾与裴无忌关系融洽。
  裴无忌跟薛凝四目相对,旋即又飞快移过头去。
  此刻他身上煞意正盛,不愿意冲撞了薛凝。
  一路行去,偶有零散宵小之徒靠近辇道,皆被裴无忌所率侍卫斩杀。
  一条辇道竟似染成了绯色。
  裴无忌容色古井无波,宛如一把最锋锐利剑。
  到了明德帝所居长信殿,薛凝察颜观色,忽而发觉许多事能解释得通。
  那就是明德帝并未病重,也不似之前所说那般昏迷不醒。
  按原著,宫变之时明德帝应该昏迷不醒的。
  第163章 那反倒是真正的杀心
  原书中,因明德帝昏迷不醒,故裴后这个妖后方才矫诏,借明德帝之命立九皇子萧瑾为帝。
  萧瑾年幼,又对自己母亲十分顺服。那么裴后自是大权在握,垂帘听政。
  按原书讲,说明德帝被救后喂下参汤醒来,却神志不清,是非不分,一开始仍把裴后当个好的。那些话是乱命,臣下自不能奉。
  再之后,明德帝神智清醒了些,匆匆立了年龄更小十七皇子萧润为新帝,便撒手归去。
  这些话不过是原男主魏楼对沈萦提及的只言片语。
  原书中沈萦养于内宅,这些事仿佛跟沈萦也没什么关系。
  如今薛凝思之,不寒而栗。
  而今明德帝还是清醒的,他素来身子不好,脸色也不大好看,可也谈不上昏迷不清。
  裴后自自然然上跟前服侍,其他人连同薛凝皆退下。
  房间中,明德帝喝了几口汤药,闭着眼,养了会儿神。
  好半天,他方才说道:“阿姊真是糊涂。”
  溧阳公主跟裴后不和已久,裴后心里厌极了这个对头,可听着明德帝那么说,裴后面色却很平善。
  她没有急意,当裴后轻轻的上抬眼时,便透出了几分倾听温和模样。
  裴后轻轻说道:“陛下是个念情的人,想来,也是想起些小时候的事了。”
  总不至于在想现在,而今溧阳公主正在谋反。
  明德帝略有几分疲色,他只点点头,再缓缓说道:“小时候,母亲死的早,品秩也不高,死前只是个美人。只是父皇子嗣不丰,于是便显得稀罕。”
  要说子嗣,也是奇怪。先帝身体康健,孩子却不多。明德帝病恹恹的,拖拖拉拉苟着,也有十多个孩儿了。
  大约因小时候身子太差缘故,明德帝挺喜欢要孩子的,孩子多是他能力证明。
  他目光落在了裴后身上,裴后善舞,腰身细韧,也颇有劲儿。善舞的女娘身体一定不错,核心也很有力量。裴后是个健康、精力旺盛的女人。
  人就是这样,总是缺什么就爱什么,所以裴后对明德帝也颇具吸引力。
  再来就是皇后总归是知晓进退,亦很贴心。
  而今,明德帝也能跟裴后说说话。
  “后来,我们姐弟二人便被陈夫人收养。陈夫人功利心是重了些,待我虽好,可待阿姊不好。说来也很惭愧,我明明瞧在眼里,却是,没理会。总归是说得上,视而不见。”
  裴后轻轻道:“陛下那时候也只是孩子,你也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明德帝叹息摇了摇头。
  “再之后,陈夫人有了身孕,于是我亦不过如此。陈夫人兄长是平原侯,那年平原侯世子入宫探看姑母,有意为难朕,也很是无礼。”
  陈夫人刚养两姐弟时,摘了随身一枚家传古玉给养子戴上,说是能趋吉避凶,保佑安身。
  李美人毕竟已经死了,于是陈夫人也是真起心想拢住孩子的心,好使得自己以后有靠。
  可有了自己孩子,陈夫人心思也淡了,看着养子也不顺。
  先帝子嗣不丰,长子早夭,其他孩子皆有机会。养子年纪又大些,看着仿佛也有些妨碍。
  陈夫人看着挂在养子脖子上的古玉,心里亦开始后悔。
  那枚古玉是陈夫人母亲陪嫁之物,后来陈夫人入宫被封了夫人,这块古玉又戴在陈夫人身上。
  而今那枚古玉却戴在一个外人身上。
  平原侯世子看出姑母不顺气,便替陈夫人顺这口气。他说姑母生的小皇子生了病,找道士算过需要一块古玉镇邪,不若明德帝将这块玉还回来。
  那时明德帝摘还此玉,内心却是无尽屈辱。
  可也无可奈何。
  这一幕被溧阳公主窥见,她便发了疯,扑上去夺回此玉。
  女子力弱,她出其不意夺在手里,本也抵不住男人力气再争夺,更何况陈夫人定会拉扯偏架。怎么说都是养母,也抵不过一个孝字。
  于是溧阳公主恶狠狠将古玉摔地下,扔个粉碎。
  大家一拍两散,谁也得不到。
  那一刻,溧阳公主这个阿姊倔强眼神也是烙印在明德帝脑海里。
  他很爽快,五脏六腑都被熨顺了,之前郁郁一扫而空。
  哪怕陈夫人罚姐弟二人同跪殿前三个时辰,他也很痛快。
  而今明德帝说起往事,他说道:“那时我虽受了罚,却很痛快。我和阿姊那样跪着,我没有说对不起,可却知晓她已经原谅我了。其实我从来也不是多有希望夺嫡成功的人选,谁也没想到,我能是下一任新君。”
  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可现在明德帝却是在回忆。
  裴后亦叹息:“长公主无非是被身边之人教唆了去,那些教唆之辈统统不能留。”
  可事实上,说不清长公主有无被教唆。溧阳公主欲望很强烈,对权力也好,对男人也好,很多心思都出自本心,也未必是被教唆。
  关键在于明德帝有无想要杀溧阳公主。
  裴后已经铺好梯子,如若明德帝有心留其性命,他也便能顺着话说,说公主只是被教唆,留她一命也好。
  不过和裴后预料到一样,明德帝并未提及要特意留溧阳公主一命。
  这几年里,明德帝私底下提及溧阳公主时,总是诸多不满。
  譬如溧阳公主敛财太过,又私自结交朝臣,又大肆安排心腹做官。
  不过虽埋怨得多,提及溧阳公主时也没什么好话,明德帝却并无处置溧阳公主的心思。
  可今日不同,明德帝提及这位阿姊时,提起却是好话。
  哪怕溧阳公主谋反,明德帝居然并无怒骂愤恨,反倒开始忆往昔。那么裴后反倒极清晰明了的知晓,溧阳
  公主已然要完。
  从唐济之死,玄隐署顺藤摸瓜,寻到太医院院令高桢头上。于是那碗药汤送来时,明德帝并未服食。
  还有就是这次作乱,除开溧阳公主萧兰儿,还有御史中丞田信、郎中令贺舍,甚至宫中大监董凤。
  本来裴后支持周汝做郎中令,后来溧阳公主使了手段,周汝外调,郎中令换成贺舍。
  可连贺舍都替溧阳公主造反。
  这让在裴后与溧阳公主相争时候支持了溧阳公主的明德帝十分尴尬,无论如何,明德帝是不会容这个阿姊了。
  哪怕少年时两人齐齐被罚跪,共许富贵,彼此依赖,也敌不过如今情势。
  裴后当然也看得出来。
  旧日里情分不是一点价值也没有,明德帝不愿溧阳公主活,但又不想自己亲口下令将溧阳公主处死。
  这时候自然要有一个可心之人替明德帝处理这些事。
  裴后纤纤十指给明德帝喂汤水。
  她想便是要让溧阳公主死,大约也是要寻个巧妙且婉转办法。
  裴皇后也不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第164章 盼他过得好也是真,但似乎并不……
  宫中叛乱此刻已平得差不多了,魏楼也与其他几名溧阳公主一块儿被俘,沦为阶下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