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赵上钧显然很受不了这个,他反手揽住了傅棠梨,她最近真的瘦了,腰肢更细了,被他掐在手掌中,那么一截正正好,他完全地握住了她,热烈地回吻。
其他的,暂时不顾了。
大臣们在前头候了一会儿,先是时,只听见“不够”、“够”云云,稍后皇帝的声音低了下去,又闻得“我现在就昭告天下”之语,再后来,却没了声音。
不、也不是完全没了声音,有点奇怪的动静,窸窸窣窣的,像是一只虫子爬出来,又被摁住了。
皇帝要昭告天下什么?
大臣们甚是惶恐,一个个拉长了耳朵、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盯着屏风那边,试图盯出个洞来。
只有庄敬能猜出这其中大概的情形,觉得似乎不妥,他一向是个忠心的属下,刻意大声地咳了两下,自作主张,叫大臣们统统退了出去,又命人把傅方绪和傅之贺父子两个一道拖了下去,还贴心地将左右侍从一并带走,门帘子掩好了。
傅棠梨憋了一口气,仔细听着外头的声音,终于听见众人全都走了,“嗯嗯”了两声,推了赵上钧一把,示意他放手。
赵上钧既然被她挑衅出火气来,此时哪里肯善罢甘休,他抱着她,猛地压下来,顺势滚倒。
素牛皮的簟子铺在地上,厚实而细腻,肌肤贴上去,有一种冰凉的感觉,让人的毛孔一下子缩了起来。
他掐住她的腰,按住她,俯视着她,目光似温柔又似狂乱:“梨花,我现在是皇帝,你看,所有人都要臣服于我,没有人可以再来阻碍我、阻碍我们,你是我的,当然,只能是我的,对不对?”
她太过熟悉他了,很快明白了他的意图,她慌张起来,伸手打他,想要拦他:“别,这会儿,不能!”
那么点儿力气,哪里拦得住。
帐篷外有人,隐隐约约的,战马在嘶鸣,士兵在来回跑动,偶尔一声鹰隼的啼鸣,从遥远的长空传来,一切杂乱而喧闹。
她羞得发抖,缩得紧紧的,发出一点近似啜泣的声音:“外头那么多人,这光景,若是、若是……”
没有若是,他坚定而强硬,她无从抗拒,高高地仰起了头,她的脖颈如同一道弓,绷得笔直。
雪白的、细嫩的脖颈,如同风中的蒲草,瑟瑟发抖,她的眼角沁出了泪珠,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极致的羞怯、或者是极致的欢喜?
赵上钧摸索着,握住她的手,十指交错,紧紧地握在一起。
“我们现在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是不是?”他如同野兽一般喘着气,但却那么温柔地哄着她,“梨花,我不忌讳叫旁人知道,从现在开始,其实我们不用再避人耳目,我恨不得马上叫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只能是我的。”
他太过沉重,压得她喘不上来,胸口要裂开,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不……”她胡乱地摇头,完全控制不住,眼泪簌簌地掉下来。
这一年的夏季是如此燥热,他身体的温度烫得惊人,结实的肌理、以及热烈的气息,宛如海潮汹涌。她心跳狂乱,喘不上来,几近窒息。
牛皮簟子皱成一团,上面洇开大片暗色的痕迹,此时盛夏,天气是如此炎热,叫人汗水淋漓,怎么也流不尽似的,太热了,要疯掉。
……
过了很久很久,太久了,以至于傅棠梨起身的时候,脚都站不稳,踉跄了一下,险些没跌倒,她面如丹霞,泪珠缀在睫
毛上,要滴不滴的,恨恨地咕哝了一声:“忒粗鲁。”
声音都是嘶哑的。
赵上钧扶住了她的腰肢,贴着她的耳鬓,轻声道:“就你逞强,不若躺着歇会儿,我给你揉揉,让你舒坦些。”
傅棠梨的心跳得又急又乱,她慌慌张张地推开赵上钧的手,转过身去,重又用男人的那件外袍把自己罩了起来,手脚这会儿还没恢复过来,软绵绵的,酸得很,忍不住又要埋怨他:“你别再闹我,我、我要回去了,这么许多人在外头,看着呢,倘若一个不留神,叫人发现我在这里,我还怎么见人?”
她匆匆举步,却又被赵上钧抓住了手臂。
“你回哪里去?”赵上钧喘息未定,语气温柔,但傅棠梨却听出了其中山雨欲来的架势。
不管回哪儿,总之不能留在赵上钧的帐中,若叫旁人不小心瞧见了,那算什么呢?但她犹豫了一下,本能地觉得,这个问题,还是不要回答为好,她低了眉眼,一滴儿泪珠恰好掉下来,看过去可怜极了。
赵上钧微笑起来,汹涌的火焰还在他的眼眸中燃烧,此时跃动着黑色的光泽,显得有些扭曲:“别去赵元嘉那儿,我已经说过了,再也不许你和他同在一处,若不然,我会当场杀了他!原先的时候,你一次又一次抛弃我,我无能,无话可说,但现在不行,谁也不能忤逆我。”
他把傅棠梨的身体扳过来,把她眼角的泪珠舔掉,轻轻的,说不出是哄她,还是在威胁她:“从今往后,你只能在我身边,别的任何男人,最好连看都不能看你一眼,梨花,你只能是我的,这毋庸置疑。”
傅棠梨咬着嘴唇,那上面还印着他啃咬过的痕迹,湿漉漉的,透出一点潮红,她赌气起来,恼道:“那你觉得我要如何?昭告天下,说太子一旦失势,我就迫不及待要弃了他,转投你的怀抱吗?”
她抬眼,飞快地瞥了他一下,又把目光转走了:“旁人会如何看待我?礼义廉耻、道德良心,这些就算统统不要了,我的脸面还是要的,你是至高无上的帝王,无所畏惧,但我不行,我担不起这个骂名,我也不想担。”
她总是这样,说起大道理来冠冕堂皇,屡屡拒他于千里之外,片刻前的缠绵的温度还是滚烫的,而她,已经拾起衣裳不认人了。
何其可恨。
好在赵上钧已经习惯了,对于她,他总是有着无限的耐心:“我自然考虑过,我已经将你我的出路谋划了个十全十美,只眼下战时,局势险峻,尚不容我施行,你等我一些时日。”他忽又笑了起来,声音有些沙哑,“其实我已经忍了够久,梨花,我早知道你矫情,顾及这个、顾及那个,唯独不顾及我,好吧,我为自己都打算好了,半点不用你操心。”
这些言语很见不得人,不能再谈论下去了,傅棠梨心惊胆战的,又一次推开他,把袍子拉低了一些,遮住自己的脸,含含糊糊地道:“就依你说的,日后再议,如今这光景,终究名不正言不顺的,我、我要走了。”
只说“要走”,不说“回去”二字。
赵上钧面上浮出一丝浅浅的笑意,没有再拦住她。
傅棠梨拔腿就走,脚步还在打颤。
——————————
先前一通闹腾的,这会儿,已经差不多到了晌午,烈日愈炽,宛如白昼之焰。
巨大的海东青从天空掠过,发出凶狠的鹰鸣声,远处,成群的战马不耐地刨动着蹄子,“呼哧呼哧”的响鼻声又闷又沉,将士们来回奔跑着,偶尔有兵器碰触在一起,铿锵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烽火欲燃的味道。
傅棠梨从玄甲军主帅大帐出来,守护在门前的士兵眼观鼻,鼻观心,当作没看到她,她还是觉得羞愧,用袍子把脸捂得紧紧的,就露出眼睛一条缝,特意绕到营帐后方,看看四下无人,赶紧低了头,飞快地走开。
她一口气走出了百十丈,这才停下,腰肢和腿脚都还泛着酸痛,由不得又在心里骂了赵上钧一句,喘了几下,把袍子从身上扯下,本待扔了,想了想,左右张望了一下,又犹犹豫豫地收住,理了一下,团巴团巴,依旧抱在怀里。
如今,她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了,东宫那边,说实话,不想回去,虽则面子要紧,但对着赵元嘉那么一个蠢才,实在是晦气,可是,傅家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处,这么一想,心里头顿时一片茫然。
正举步不定之际,却见前方营帐旁走出一群宫人,为首的却是个熟人,高宫正。
傅棠梨心里一跳,做贼心虚,脸“刷”地一下红了。
但高宫正神态自若,她直直地迎上傅棠梨,俯身致意:“圣上有旨,命诸位王爷、王妃及公主等,前往殡宫吊唁先帝,太子妃请随我来。”
这不是明摆着从大帐那边一路跟着过来的吗?
傅棠梨心里直打鼓,面上不动声色,顺手把赵上钧的那件袍子交到高宫正手里,强做淡定:“高姑姑请带路。”
高宫正笑了一下,接过袍子,恭敬地捧在手中,往前领路。
元延帝驾崩于出逃路上,仓促之间,没有任何准备,连帝王梓宫都是当场从林中伐木、命随行的少府监和将作监官员带领士兵临时赶制,堪堪打造完成,这才将元延帝移了进去。
殡宫设于王帐,白幡高悬,只容皇族宗亲入内哭灵,王帐之外另设灵棚,命文武百官跪拜。
傅棠梨到的时候,恰好看见侍从抬着昏迷不醒的赵元嘉从殡宫出来,后头跟着王宪,板着一张脸,手里拎着一根黑黢黢的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