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但他成年后,做的事一件比一件离谱,为非作歹横行乡里。不学无术到南京的科道言官都写奏疏弹劾他。
更过分的是,勘察之下,发现孔弘绪不仅私设牢房搞私刑,还奸.淫乐妇四十余人,勒杀无辜者四人!
按照大明律例,这种行为妥妥是一个死。但在文官的维护下,先是免除手铐脚镣,让其体面进京。
然后靠着孔子后人这个光环,他仅仅被判了一个削爵为民的惩罚。衍圣公的爵位给了他的弟弟。
他成了平民后,日子照样做的很舒服。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他还带着古代官员才能佩戴的冠带招摇过市,也没人敢管。
文官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的是非不分,明朝大家王世贞就对这件事非常愤怒,他说过:夫使贪纵放僻、败伦乱纪之人而称孔子徒,乳臭之人鲜衣怒马而后孔氏,而曰尊之厚之,于乎,不以桀哉!
可惜这种人终究是少数。
只是可怜那四条无辜被害的人命!可怜那四十多个被糟蹋的妇女!】
朕对你们这些人还是太纵容了!
朱元璋厉声对孔希学呵道:你爹不是病的要死了么?就让他在家好好躺着,不用来应天府了,不然死在半路上你们岂不是又要骂朕刻薄?!
孔希学连滚带爬向前膝行了两句,吓得脸色苍白:草民父子万万不敢心生不满,怨怼天子!草民实在惶恐!
他只希望他爹现在赶紧来,他实在是招架不住这个新的天下之主。那顶着他的眼神像是小刀一样一下下的落在他身上,剌的他怪疼的。
朱元璋语气更加冷硬:黄口小儿,你不用在这里一口一个草民的,似乎有多谦卑一样。你们家什么盘算你自己心里清楚!
殿中众人都知道,这是陛下对那句凤阳朱,暴发户记恨上了。
也是,都从流民造反成功当皇上了,几千年来也是独一份,结果被人这么骂,换谁都得破防。
朱元璋傲然的昂着头,重重的吐出一口气,似乎是要把胸中的郁气都发泄出去,他沉声道:既然你孔家这么看不起咱老朱家,那朕也就不勉强你们接受衍圣公的封号了。
宋濂变了脸色,失声惊呼:陛下
朱元璋没有搭理他,而是坚定的说:即日起,废衍圣公封号,只在文庙祭拜至圣先师!
孔希学懵了。
他现在就是后悔的要死,早知道大明赢的这么顺利,他爹早就来了。现在好了,一步错,步步错。
这要是在他们这里丢了爵位传承,别说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就是立刻死了也没脸去见列祖列宗?!
可眼前这个大明皇帝的压迫感太强,吓得他连求饶都忘了,居然抽抽噎噎的哭起来了。
陛下!不可啊!宋濂着急的说道,这岂不是让天下士子寒心?
朱元璋勃然大怒,反驳道:天下士子究竟是为了跟大明一起治理天下万民,重正汉家衣冠
他一指还在呜咽的孔希学:还是为了保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废物!
宋濂被吼的不禁一哆嗦,不敢再说话,但满脸都是焦急之色。
这个时候还得李善长出来收拾场面,他轻声劝抚道: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下方才定鼎,一切都应该以稳为第一要务。
朱元璋甩了甩袖子,没说话。
李善长继续劝道:我等与孔克坚孔希学父子非亲非故,如何会因此忤逆陛下?不过是因为,需要立一个衍圣公,来告诉天下士子,陛下尊孔。代表大明能够文道昌盛罢了。
他的声音愈加和缓,甚至带了一丝笑意:陛下既然瞧不上北孔投献夷狄,首鼠两端,那臣提议立南孔继承衍圣公的爵位当年孔端友携三宝南下追随宋高宗,数百年来文脉不绝,岂不是更让天下人感怀陛下文治之心?
三段话说完,朱元璋的面色平静了许多。徐达甚至想鼓掌,心里感慨:还得是你啊李先生!
不过朱元璋也没松口,依旧坐在那里,沉默中带着一丝倔强。
【对了,up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某乎上有一个问题:历代衍圣公都做了什么好事?截止到现在一共30个回答,八成以上是在讽刺北孔,骨头软、没节操、压榨百姓、胡作非为。
只有一个回答说了个脑洞:还不如让孔令辉当衍圣公。
对,就是那个当年和不懂球的胖子齐名的乒乓球世界冠军。
up觉得比北孔历代衍圣公加一起都强哈哈哈。
也是能看出来衍圣公在大家心里是什么品质的垃圾了。】
乒乓球是什么球?
朱元璋暗自纳闷。
他看着天幕上出现一个穿着红色圆领短衫的男子,手里握着一个薄薄的圆木板,正在击打台子上弹来弹去的小圆球。
倒是挺有意思,回头他也要在宫里摆个桌子试试。
虽然看上去只是马球捶丸那般的闲情逸致的玩乐,但既然是世界冠军,那大概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
他余光瞟到跪在地上的孔希学,看他哭的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心想:确实强的多的多。最起码天幕上这孔令辉一身腱子肉,能打十个孔希学吧。
【后世还有一个关于孔家的小插曲。
随着我们现在生物基因学的发展,已经可以通过测验dna来进一步探究许多历史真相了。作为封建时代延绵不衰的千年世家,孔家自然也在探究之列。
一开始孔家的嫡系也就是明清传承下来掌权的这一支死活不同意,后来似乎看隔壁成吉思汗的后代测了基因后反而名声大噪,孔家也动了心,慢慢松了口。
只能说不愧是你啊,北孔。】
【不过十多年过去了,生物基因学也在不断的迭代改进,研究孔家基因的文献也越来越多,网上的说法十分杂乱,让up这个理科白痴猪脑过载了。
所以我这里,引用一部分2016年2月的《人类学学报》上发布了的文章《曲阜地区孔姓人群1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简单描述一下。
基本检测是对曲阜地区孔姓人群1118例个体血样进行检验,共检出206种单倍型。因为历朝历代的特殊的优待,孔子后裔在曲阜孔姓中应该占多数。所以归纳为曲阜孔姓出现三种高频单倍群,c3、q1a1、o3。
众所周知,y染色体只能由父代传给子代,一个家族怎么会有两个相差如此之大的y染色体类型呢?
于是大家就开始研究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简直越扒越有。
北孔,不愧是宝藏!】
朱元璋和大臣们都懵了,基本是一个字都没听懂的程度。
【然后有个叫23魔方的公司,自成立以来,一共收集到了几十万份男性y染色体基因检测结果,由于y染色体的部分dna片段不参与基因重组,所以可以根据突变速率来推算共祖年代,通过庞大的人群姓氏基因检测结果分析,推测出了体分布。
虽然孔子究竟是这三支里的哪一支,暂时还没法定论,但普遍猜测应该是c3这个种类。
首先,o3这个种类是最先被排除的,基本确定这一支基因的都是孔府的奴仆赐姓改孔的后裔,跟孔子没有任何关系。
然后是孔c系,c-mf1920的形成时间约为距今2110年,大约在汉朝时期,该类型在山东分布比例最高,约占到当地男性人口的0.14%。在四川,浙江、湖南、湖北、北京、江西、上海、河北、广东等地也有一定比例分布。
特别是浙江的衢州孔氏,即宋朝时分化出去的南宗也检测到了此类型,证明至少在宋朝时期,南北两宗系出同源。
根据孔c支的检测结果,大约是南北朝至宋朝时期的孔氏家族主支,它的上游c-mf1915共祖2450年左右,跟孔子的在世时间差的不多。
这里澄清一点,很多人说c是蒙古人的种,根据我cpu都烧了的深入了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c是个非常非常大的种类,孔家检测出的c3是c南,而蒙古的基因是c北。这南北大概分宗一万多年了,所以和蒙古人没什么关系。】
这个大家听懂了,就是衍圣公和蒙古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不对能有这种猜测本身就很离谱好不好!
【有意思的是孔q这一支。
孔q支是元明清到现在的孔氏家族主支,也就是明清延续到如今的所谓北孔衍圣公嫡系。
孔q支上游q-mf122571共祖3960年左右,时间很长。具体到曲阜孔家这里,孔q支的基因是q-mf30796,共祖960年左右,大约形成于金朝。】
朱元璋紧紧皱着眉头,下意识的问:老徐,啥意思?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是他理解的那样吧?
徐达看看天幕,再看看孔希学,肯定的说道:他家不是至圣先师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