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从被称为沛公,领着手下离开沛县开始,一路上不断的发展壮大,两年的时间,就打到秦朝家门口了。
  当时的天下是真称得上群雄逐鹿,狼烟并起,就算是楚怀王这一支,也有刘邦项羽等几股不同的势力,更别说外面那些打着复兴六国的旗号纷纷自立的地头蛇盟友了。
  所以大家商议之后,决定让刘邦西征关中,而项羽则是担任北路军的次将,北上去救被困于巨鹿的赵王歇。理由是刘邦向来宽厚,是有德行的长者,适合扶义而西,减少西进阻力,能更好地不动用暴力让秦国父老归顺。而项羽则因为叔父之死,比较激愤,所有老将皆以项羽为人僄悍滑贼及所过皆残灭,不利于西征,所以婉拒了。
  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当时的秦军还是挺能打的,不说大将章邯,就是赵贲也够他们义军喝一壶的,陈胜吴广、项羽的叔父项梁这些老前辈都寄了,一般人还真不敢去挑战这个地狱难度的副本,所以才推了刘邦这个小势力头子出去。
  由此可见,楚怀王那句先入关中者王,更像是画大饼。
  结果刘邦还真就是天选之子,凭着他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手下那一票谋臣悍将,一路杀一路降,打进了关中,灭亡了秦朝。】
  宋真宗这么久挺着后背坐在那里,有些撑不住了,但为了表示对天上神迹的恭敬,还是硬撑着,额头上已经见了汗珠。
  刘娥见状,让宫女拿来了松软的大迎枕,自己接了过来,走到真宗身后,把大迎枕塞到宋真宗的背后,轻轻捏着他僵硬的肩膀,温言软语道:陛下往后靠一靠,放松一下吧,仙子仁慈,定然不会怪罪的。
  赵恒抚慰的拍拍肩上的柔荑,回道:朕幼时读《史记》,只觉得楚汉争霸的记载极为精彩,仿佛若话本一般生动,让人心生激荡。现在想来,汉朝高皇帝定鼎天下确实算时间很短的。看来,还是实施仁政才行啊!
  【这一下天下英雄震动了,忙活了好几年,最后竟然让刘邦这个老小子摘了桃子。
  项羽这方的势力心里也不舒服,于是才有后面的鸿门宴事件。】
  听到天幕上听到了鸿门宴,刘邦不禁得意的一笑,对戚夫人挑眉道:项羽那老小子性格不行,我都到他军帐中了,他还犹豫不决,既要顾及自己的名声,又做不到真大度,跟个娘儿们似的,成不了大事!
  戚夫人笑意盈盈,举起酒樽送到刘邦嘴边,说道:那是自然,这天下间只有陛下才是真正的伟丈夫!
  【鸿门宴上虽然项羽手一滑,心一软放过了刘邦,但后来分封天下的时候,他可没再糊涂。他并没有理会楚怀王先入关中者王那个大饼,直接给刘邦分到汉中和巴蜀去了。
  不仅如此,项羽还封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正好把关中秦地一分为三,将刘邦堵的死死的。
  此时,刘邦和项羽基本算是半撕破脸,只不过刘邦暂时只能在汉中苟发育,攒大招。】
  刘邦就着戚夫人的手喝了一口酒,接着道:看到没?要么别怕世人骂他不容人,直接把我杀了,要么就真做出一副大度的姿态,按约定封我为关中王!什么都想要,就什么都得不着!
  【可怜吕雉他们在沛县老家一等就是三年多,直到听说刘邦封了汉王,只以为终于安定下来了,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急切的就打算去汉中找刘邦。
  结果走着走着一家人分成了两拨,吕雉和刘邦老爹刘太公直接成了项羽的俘虏。
  项羽很高兴啊,认为自己拿捏到了对面这个老小子的软肋。于是在有一次对峙的时候,就把他爹刘太公绑到砧板上,威胁刘邦要是不投降就烹杀他亲爹。
  但我们刘邦是什么人?那是出了名的表面不着调额,放荡不羁,于是他跟项羽说:我和你一起接受楚怀王的命令,结拜为兄弟。我爹那就跟你亲爹是一样的,如果你一定要煮你自己的父亲好兄弟,请记得分哥哥我一碗羹!】
  【up小时候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哈哈大笑,觉得刘邦真的是个有趣的人。
  所谓只要我没有道德,你就不能用道德来绑架我,刘邦他自己抛下了思想包袱,反而三言两语的就把项羽架到道德高地上去了。
  这是一种很机智的化解方法,项羽果然也没法真煮自己的亲爹。
  但就是不知道作为两方亲爹的刘太公心里是什么滋味了,是理解自己儿子这么说是为了救自己?还是理智上理解情感上觉得不舒服?
  up不得而知,但看刘太公就知道,同样被俘虏的吕雉日子肯定也不好过。
  而这种俘虏生涯,持续了两年多,占了楚汉争霸大半的时间。】
  回想自己在楚军的俘虏生涯,吕雉的心里就觉得膈应,不知不觉间,连手上都用了力气,把刘盈的小手握的生疼。
  刘盈眨眨眼,转过头去看向自己的娘亲,不敢喊疼。
  【一直到楚汉之间以鸿沟为界,签订了停战条约,吕雉他们才被送回到刘邦身边。
  而此时,他们夫妻已经分别六年之久了。】
  【接下来的事情还算比较顺利,韩信猛虎出笼,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刘邦从汉王变成了一统天下的皇帝,而吕雉,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皇后!虽然刘邦在后宫里独宠戚夫人,但对发妻也算敬重,而且夫妇俩携手朝政,重拳出击,配合的也算默契。
  政治上的盟友,远不是爱妾可比的。】
  政治盟友?
  吕雉默默在心里咀嚼这个词。
  现在的她还没有太大的能量,就算做了一些事,也还远远不够,要不然她也不会担忧皇帝想要换太子的心思。
  【可惜吧,老天爷没打算放过她,在给了几颗甜枣以后,老天爷又打算狠狠捶她一拳。
  刘邦,他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她倒要听听,以后的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此时另一边的刘邦,脸色可不算好看。
  这件事情,他只在心里想想,最多私下偷偷问过身边一两个近臣,探听一下他们的想法。这天幕果然神通!
  可如此堂而皇之的说出来,自己该怎么应对可能出现的轩然大波?!
  【废太子这件事,表面上来看,就是刘邦这个老色批宠妾灭妻,经受不住戚夫人这个爱妾的迷魂大法,所以想以庶代嫡。
  这是写史书的老春秋笔法了,有问题推到女人头上,那一切就变得简单又合理了。
  但事实上,up认为这里有可探讨的空间。】
  北宫中,一边批阅奏疏一边聆听天幕的邓绥,听到有问题推到女人头上,那一切就变得简单又合理了。这句话,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天幕是有些促狭在身上的。
  眼前的奏疏里写到,这几年连年灾祸,民不聊生,恐怕是天神震怒。因此请她这位皇太后给小皇帝安排一场祭天,上可请罪天神,下可抚慰民心。
  让那小皇帝出来祭祀?呵,不就是嫌她女主禀国,牝鸡司晨么?邓绥随手把奏疏一卷,扔到一边。
  【我们先来看看汉初的政治格局。
  之前秦末农民起义那个单元,咱们说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强行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可又没能解决大量的六国遗留贵族,以致于基层控制力薄弱,导致不过短短十几年,各种真假难辨的六国贵族就死灰复燃。
  所以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团队吸取了秦朝灭亡的经验,并没有一步到位的直接开始郡县制,而是选择了郡国并行这种中和的过渡制度。
  具体上来说,属于刘邦团队的自己人,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良、萧何、曹参、樊哙等心腹,都留在朝中做文臣武将,直属中央,也就是刘邦自己。
  而那些跟着他一起打天下,有自己的势力的盟友,则都裂土封王,成了诸侯国王。当时,刘邦一共分了七个异姓王,分别是楚王韩信、长沙王吴芮、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韩王韩王信。
  注意,韩信和韩王信是两个人哈。
  刘邦与这些异姓王剖符作誓,符上还刻着几个字: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当然了,这玩意儿就跟丹书铁券一样,都是催命符,听听就行了。】
  朱元璋写陈条的手一顿,抬头看了天上一眼,默然无语。
  是在对他含沙射影吧?是吧是吧?
  可他还没杀功臣呐!虽然胡惟庸那老小子最近确实有点不老实。
  【因为这些诸侯国可跟我们后世那种只拿俸禄没有实权的养猪王爷不一样,而是跟战国时期各国一样,实打实的裂土割据。封国内部的军政都是独立的,简直就是中央集权的对立面,所以刘邦当时也只是为了稳定局势的权宜之计,一腾出手来就得收拾他们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