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这一看,老皇帝心里的紧张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怒火。待一目十行看完这封奏报,他便砰的一声狠狠拍在了御座的扶手上。
  梁忠距离老皇帝最近,稍稍一抬眼,便瞧见老皇帝的手正微微颤抖着,显然是拍疼了。
  不过殿下众臣不知,他们只从这一声巨响中听出了皇帝的滔天怒火。这让众人想要请皇帝息怒都不知从何说起,最后还是丞相上前一步,小心问道:陛下息怒,不知这是哪里又生了战事?
  老皇帝又看了一眼将他气得够呛的奏疏,干脆一抬手扔给了梁忠,示意他拿给丞相看。自己不等丞相拿到奏疏,便已经开了口:梧州将军胆大妄为,擅杀无辜,还敢对朝廷钦差动手。如此无法无天之徒,全不将朝堂放在眼里,当真该杀!
  这话说得有些不清不楚,至少没有看到奏报的朝臣根本没明白皇帝的意思梧州将军不是被调去平乱了吗,那么即使杀些乱民,也不至于说是擅杀无辜吧?还有对钦差动手又是怎么回事?王侍郎遇害了吗?那这急报又是谁送回来的?
  众人一脑门子问号,也只有丞相和他身边的几位尚书,凑在一起一目十行的看完了手中奏报。看完也是倒吸一口凉气,明白了老皇帝为何大发雷霆。
  原来当年江南当真发生了屠戮灾民的惨事。原来当初江南惨死之人不止万数。原来梧州将军为了掩盖真相不惜刺杀钦差,还被王侍郎抓了个正着
  是的,王申到了江南根本不需要人给他证据,落霞坡下的累累白骨就是铁证。
  而丞相尚书们看到这种种控诉,即是心惊也是担忧他们即是心惊王申目前的危险处境,又是担心梧州将军的丧心病狂。以他敢对钦差动手的胆子,说不定发现自己逃不开朝廷制裁后,当真会骑兵谋反呢?即便不会,就凭他敢对钦差动手这一点,也是枉顾了朝廷威严!
  当然,这事落在老皇帝眼里还有另一番思量区区一个梧州将军,为何胆大包天敢如此行事?是觉得他年纪大了精力不济,绝不会发现这事吗?还是觉得君王年迈,已经提不动刀了?
  老皇帝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这才是他如此大发雷霆的真正原因。
  不过这些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当下忍着满腔怒火看了丞相等人一眼,又问:梧州将军恐有反意,诸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其实梧州将军还没有旗帜鲜明的造反,但老皇帝已经金口玉言给他定了罪。
  丞相等人当然不会在这时候反驳,不过众人一想此时江南那乱七八糟的局面,也不免觉得头疼。就连向来没脑子只会冲的武将们,此刻也没人站出来说要带兵平叛。
  这明显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最近惨遭皇帝打压的三皇子和四皇子都不想再让自己的势力受损。两人对视一眼,默契的决定将此事推给长公主反正江南之事最先闹出来,不就是长公主授意的吗?既然是她找的事,现在让她平了不也是正该?
  几个眼神交换,并不在朝中的长公主忽然就被人提了出来。
  老皇帝都没料到事情会这般发展,毕竟就算他知道长公主在朝中颇有些经营,但一个公主依旧没有资格入朝参政。至于领兵平叛什么的,他又不是没儿子,怎么会让女儿去?
  想到这里,老皇帝的目光立刻就锁定了三皇子和四皇子,大有要两人去平叛的意思。
  三皇子一见父皇目光扫来,立刻一个激灵,上前说道:父皇,如今江南局势混乱,需得当机立断处置方妥。儿臣从未领过兵,恐误了父皇大事。
  四皇子不等老皇帝目光移到自己身上,也跟着上前一步,说道:父皇,江南之事最初乃是长姐首倡,想必她对江南局势了如指掌。如今江南之事刻不容缓,不如便让长姐去吧,她定能平息乱局。
  老皇帝哪里看不出两人的小心思,但心头更多的还是不屑成天就想着争权夺利,真遇到事了却不敢承担,反而要将责任都推到姐妹头上。就这两个怂货,也敢肖想帝王之位?罢了,还是他再多等几年,等小七小八长大了,再来考虑立储之事吧。
  不知不觉,老皇帝心思有些飘远了,但朝中众人显然没忘了正事。而随着两位皇子开口,两人麾下势力便纷纷出面应和,一眼扫去,竟是大半个朝堂都动了。
  老皇帝瞬间惊了,让公主领兵平乱这种事并非常态,此刻却站出来这么多人,难道经过他的打压,这俩逆子的势力竟还是这般庞大吗?那这可就不能等了啊!
  然而老皇帝不知道的是,三皇子和四皇子看到这副场面也懵了,因为他们也很清楚,自己的势力并没有这般可怕两人不由对视一眼,看向对方的目光中都藏着深深的忌惮。
  *****************************************************
  让公主领兵平叛这事看着很是荒唐,但朝中不知如何争论的,最后老皇帝竟是允了。
  当天圣旨就传到了长公主手中。长公主恭恭敬敬接了旨,送走了传旨的内侍,转头就将那圣旨扔在了案上,嘴角勾出一抹冷笑来。
  萧晏书从堂后绕了出来,扫了一眼圣旨,不解道:殿下何故不喜?
  长公主抱着手臂,一扬下巴:你自己看吧。
  萧晏书便拿起圣旨一目十行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老皇帝大概是真不喜欢这女儿,明明是要紧的正事,也偏要为难一二。江南那边现在什么模样,两人其实比谁都清楚,可要镇压梧州的五千军,老皇帝竟只愿意给长公主一千羽林。
  就不说这以一敌五的人数对比了,羽林作为禁军历来只忠于帝王,这一千兵马就算跟着长公主成功平叛回来了,也几乎不可能为她所用。
  好在这些年被针对也算是习惯了,萧晏书放下圣旨,转而握住了长公主的手:好了,别生气,这也没什么。不管怎么说,你这也是领了件正经差事,算是正式走到了台前。说着手中略用力捏了捏:再则今日朝堂之上,三皇子和四皇子的表现也让人看在了眼里,两人皆非明君之相,不是吗?
  长公主也没有特别生气,或者说她也早习惯了,撇撇嘴不置可否。
  萧晏书此时却又道:既然江南之事已有定论,楚棠是不是也该从大理寺的牢房里出来了?她本也无罪,而且我想让夏时跟你一起南下,有她护着你我也安心。
  长公主想到夏时那一刻都离不开老婆的模样,不免有些头疼。不过想到这人的本事,做不了将军做个护卫却是极好的,于是便点点头:你说得不错,就是不知她舍不舍得跟我走了。
  萧晏书闻言不知想到了什么,一下子笑出了声。
  当天傍晚,楚棠就被从大理寺牢房里放了出来。
  只是没有升堂,也没有审讯,更不要提翻案了,她算是被特赦出狱的。
  事情发生得毫无预兆,不仅夏时没料到,就连楚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放出来了按照她的预料,至少要等江南之事闹大后她再设法为父翻案,然后才能走出这牢房。
  可一切都提前了,楚棠不知这样的发展是好是坏,倒是还没来得及走就接到老婆的夏时惊喜万分。
  见楚棠皱着眉一脸沉思的模样,夏时赶紧伸手扯了扯她衣袖:好了,别想那么多了,能出去总是好的。这牢房里再好,也不是久待的地方,你看你在这儿待了一个多月,身上都快馊了。
  满腹心事的楚棠被这句馊了说得脸色一僵,一时间都顾不得去想如今局势了,忙不迭抬起胳膊闻了闻,她自己倒没什么感觉,难道真的臭了?
  夏时见状抿着嘴偷笑,手上动作却是不停,按着楚棠的肩膀就将人从牢房里推了出去。
  牢头和她们也算熟了,偶尔还能收到夏时的贿赂,见两人出来还冲二人笑道:恭喜恭喜,否极泰来。小夏你回去记得烧锅柚子叶水,好好给你媳妇洗一洗,去去晦气。
  夏时高兴的应了声好,楚棠却笑不出来,拉着夏时走得更快了难道她身上真那么臭,连牢头都要提醒她回去沐浴?!
  99☆、第99章
  ◎就算她真的很想赚钱养家◎
  夏时每日都要去大牢探望楚棠,如今自然是住在京城的。
  不过她并没有住在长公主府,一来是公主府人多眼杂,她有些不习惯,二来她也想着能和楚棠在京城安个小家,于是便拿着积蓄在城中赁了一处小院,距离大理寺并不算远。
  这事夏时自然早就和楚棠说过了,后者也没什么意见,生来富贵的楚小姐如今也习惯了有事亲力亲为。只是今日方体会出了一点不好如果有仆从伺候,她俩回家时就能直接用上热水沐浴了。可现在还得亲自去买柚子叶,再亲自烧一大桶洗澡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