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没等长公主将一封圣旨读完,齐将军就被骂懵了,待反应过来猛地从地上弹起:胡说
  他一句话还没出口,一支冷箭猛地就从长公主身后射了出来。
  那箭来得又快又准,饶是齐将军身在行伍并非酒囊饭袋,发现时也完全躲不开了。他只来得及瞪大眼睛,满眼惊恐的看着那一箭将他封喉,冰冷而尖锐的凉意霎时间带走他的生命。
  直到最后一刻,他才听见女子不急不缓的声音,徐徐读完了圣旨最后一句:其罪当诛!
  砰的一声,刚站起来的齐将军倒下了,身上沉重的盔甲砸在地上发出不小的动静。还有不少梧州军根本没反应过来,这时听到动静才下意识抬头,就看见自家将军倒在地上,咽喉上插着支箭,汩汩鲜血正从伤口处涌出,迅速在泥地上洇出一片鲜红印记。
  场面蓦地一静,不少人满脸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但也有不少人反应过来,后背霎时间浸出一层冷汗。
  副将就是后者,因为他和齐将军本是一丘之貉,现在齐将军被朝廷的人毫不留情的射杀了,他自己难道就能有什么好下场?想明白的下一刻,副将当机立断的喊道:将军冤枉,朝廷连审都没审就将人杀了,咱们也都成反贼了。
  此言一出,梧州军顿时炸了锅。虽然这次跟随齐将军过来的不过几百人,但这些人显然都是受他倚重的部下,双方关系可以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形容。现在齐将军死了,副将又这样说,大多数人都感觉屠刀抵在了脖颈,于是立刻便有人接话道:不能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要替将军讨个公道!
  两方人马很快发生冲突,羽林校尉赶忙领兵上前挡住了梧州军的冲击,而长公主早在夏时等人的保护下退至后方。
  105☆、第105章
  ◎大家都被瞒在鼓里也算是一视同仁了◎
  这场冲突并没有持续太久。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对方主将已失,没人领头的情况下士兵很难发挥出战力副将显然不是新的领头人,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根本没有与朝廷抗衡的本事。之所以决定引发这场冲突,也不过是想寻机脱身,逃之夭夭罢了。
  可惜,就是这点小小的谋算也没能成功。就在副将看着两方兵马打成一团,自己借机慢慢脱离战场打算远遁的当口,一支箭矢忽的从远处射来,正正好射穿了他的小腿。
  副将痛得闷哼一声,可也知道此刻正是生死存亡的关头,于是狠狠心拔了箭就打算拖着伤腿继续逃。可射箭的人也并没有给他第二次机会,他的另一条腿很快也被射穿了,这次就算是想拖着伤腿跑也不行了,大概只能用爬的。
  直到这时,副将才想起齐将军究竟是怎么死的,也意识到对面羽林之中必然有神射手存在。他有些懊恼的捶了捶地面,终于想起自己身上的盔甲与寻常兵士不同,这或许才是他被盯上的原因。
  只是副将现在想明白也晚了,而随着他的被俘,闹起来的梧州军也迅速被镇压。
  几百号人,大部分被羽林擒拿,但也有少部分四散而逃了。有的人聪明些,又深知内情,干脆直接逃入山野。也有的人慌不择路,逃离之后迅速跑回了军营。
  夏时跟在长公主身边,远远就看见十几个人往军营方向逃窜。
  她再次举起了手里的弓,冰冷的箭簇对准了原处某个士兵的后心,可犹豫一番到底没有松手无论是齐将军还是他的副将,显然都是罪不容诛之人,她射杀起来毫无心里负担。可寻常兵士就不同了,她不能断定对方有罪,更何况跑走的十几个人她也来不及一一射杀。
  消息总归是要传回梧州军营去的,现在杀人并没有意义,于是夏时又将弓箭缓缓放了下来。而身边的长公主见状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冷眼看着当前境况。
  不多时,局面完全控制在了羽林手中。
  羽林校尉上前两步,垂首请示道:殿下,此处叛军皆以被俘,之后如何还请殿下示下。
  说话间,羽林校尉冲身后招了招手。便有羽林拖着死狗一样的副将过来,将人扔在了长公主前方的空地上,方便长公主审问对方。
  副将满头的冷汗,拖着两条伤腿抬起了头,目光中多少藏着些希冀虽然逃跑没成功,但长公主如此强势他也没打算硬抗。只要对方询问,他就能把前上司的所作所为卖个干干净净,只希望长公主看在他老实交代的份上,能从轻发落饶他一命。
  对方的想法明明白白写在了脸上,不说长公主,就连夏时也看得清楚明白。可长公主并不打算给对方这个机会,她转身利落的翻身上马,接着下令道:走吧,去军营。
  长公主说着扫了身边侍卫一眼,后者立刻心领神会,忽然从怀中掏出支响箭放上了天空。
  这明显是在与人示警或者释放信号,但训练有素的羽林并不会多问。他们领命之后齐齐翻身上马,做好了出发的准备,至于眼前的几百号人则是被他们用绳索串联拉在了马后。其中以副将情况最为糟糕,伤了腿的他想走也走不了,几乎是被拖着前行的。
  耽搁了不到一个时辰,这支队伍进去前进,真正往桐城外的军营而去。
  另一边,逃脱的几个残兵回到军营之后,则是另一幅景象了五千梧州军中的将领自然不止齐将军和副将两人,其下几个校尉,基本也都是齐将军的亲信。不过这些人和那随行的几百士卒一样,有的知道当年内情,也有的是这几年间才被提拔,根本不知对方所犯何事。
  但无论如何,朝廷连个交代都没有就直接把梧州将军杀了,还是引得军营中一片动荡。有人问心无愧想为将军讨个公道,也有的存了和副将一样的心思,只想尽快逃离这是非地。
  不过不等这两种人闹出个结果,第一个借故离营的校尉刚走到营门口,忽然发现自己根本走不了。
  营地之外,黑压压一片人已经将军营包围了起来。看他们身上褴褛的衣衫,再看看他们手上乱七八糟的兵器,对方的身份简直不言而喻一直被他们包围在桐城里的那群乱民,不知道什么时候竟从城中跑了出来,而且恰恰好就在这时候包围了梧州军的营地,将人彻底堵在了里面。
  想离开的校尉愣了一下,心中不知为何生出些不妙的预感。但与此同时他作为朝廷的正规军,对于这些连副盔甲都没有的叛军,也是从心里有些轻视与不屑的。
  因此在短暂的惊疑怔愣过后,校尉很快就召集了人马,打算直接冲杀出去。
  只是这冒然的决定并没有带给他想要的结果,相反他不仅折戟沉沙,还在了匆忙的一次对战间,轻易的丢掉了自己的小命。
  *************************************************************
  长公主带着羽林赶到梧州军驻地时,这片军营还在叛军的包围之中。
  隔着老远看清情况,羽林校尉便急忙下令队伍停止前进,然后匆匆跑到队伍中段向长公主禀报:殿下,前方就是梧州军营地了。只是桐城里的叛军出了城,此刻已将军营团团围住。
  羽林校尉跟着长公主见过桐城中人,自然知道双方是有些联系的,但这并不代表这些被逼至绝境的乱民就不危险就像当初吴老大说的,都已经活不下去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万一就有人想不开,觉得可以拿皇帝的公主跟朝廷谈判,要些好处呢?
  这样的蠢人绝不是没有,而对于一盘散沙的乱民组成的叛军,羽林校尉也不敢指望他们能有令行禁止的军队素质。所以就算长公主和对方达成了默契,该防备的也还是要有所防备。
  羽林校尉十分小心,但长公主显然就要大胆许多,她直接下令道:让人去请对面领军之人过来。
  这要求多少有些强横,但羽林校尉迟疑一瞬,还是派人去了。他心里没觉得对方会如此乖顺,可出乎意料的是没过多久,传信的羽林当真带着几个人回来了。
  为首的人一身青灰短打,身形单薄,远远看去不像是领兵的将领,反倒更像个文弱书生。但这样的身材放在叛军中又似乎十分合理这是一群活不下去才造反的人,哪怕是作为首领的吴老大,也瘦得跟个麻杆似得,手下人同样清瘦有什么稀奇的?
  羽林校尉很快说服了自己,没有多想,直到那人越走越近,也越看越眼熟。
  嘶羽林校尉忽的倒吸了一口,差点没被惊得掉下马背。有个名字在喉咙口滚了两圈,几乎脱口而出,却在这时感觉一道冰冷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羽林校尉下意识打了个寒颤,循着本能往目光来处望去,不出意料对上了长公主富含深意的目光。
  朝廷里多的是人精,而羽林作为禁军守卫皇城,不仅要和朝廷里的人打交道,还要和宫廷里的人打交道。哪怕只是个校尉,也都是心思机敏之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