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 第61节

  而直到这场戏后,所有人才对奉颐这个新生代演员彻底有了改观。
  奉颐沾沾自喜,那段时间在程云筝面前尾巴都快翘上了天。
  程云筝气不过开始笑话她:飘吧你就……你还敢喝奶茶,小心待会儿新哥来逮你。
  说这话的时候程云筝习惯性地勾她脖子,两人勾肩搭背嘻嘻哈哈,奉颐摇脑袋,说就是瞧准今儿常师新不来呢。
  关系特好。
  碰巧花絮组的镜头扫过,把二人熟稔的互动全拍了下来。
  《永恒午夜》成本不高,拍摄周期也不长。若不是倪知呈苛刻如斯,这部戏也许一个月便能杀青。
  但奉颐在青岛生生待了两个月。
  这两个月,除了头一月赵怀钧隔三差五地奔赴,后面几乎没了身迹。
  奉颐没问原因,但下戏早没聚餐的时候,就会同他电话联系,闲的时候一聊便是一两个小时。
  说的内容也没什么要紧,将那些零零散散的打情骂俏拼凑起来,也勉强算得上逸闻趣事。
  譬如他说甘晓苒是个脾气特刚硬的姑娘。她家中有个十分偏心且重男轻女的姥爷,将她甘家这边的钱拿去补贴自家儿子不说,还从小当着她的面儿说“女娃不中用,今后找个好男人嫁了才是硬道理”。
  逢年过节甘晓苒都是不去姥爷家的,倒不是耍脾气不想去,十四五岁那年甘晓苒是去过一次的,当时姥爷拿着个红包高高在上地对甘晓苒说:过来给我跪下,磕个头,我就把这个红包给你。
  可甘晓苒那暴脾气,心想你丫多大一红包啊,老娘还得感恩戴德地三步一叩首?于是“啪”一下,当场甩出去一只更大的红包,不知死活地怼:你过来给我磕一个,以后每年,我给你发红包!
  那次大过年的差点把姥爷气进医院,从此以后她在姥爷家那边“大逆不道”的名声的传开了。
  诸如此类。
  次数多了,奉颐就开始伴着他电话中传来的低低沉沉的嗓音睡觉。他说话时语速适中,声量平稳,频率贴在耳畔睡觉正好。
  有一回还做梦,梦见这道声音叫自己“熙熙”。
  不排除梦境会渲染气氛,但那声音确实特温柔。
  这桩小事是奉颐被倪知呈折磨的日子里少有的闲暇解压时刻之一。
  还有一次,她印象特别深刻。
  那次是她太困,抱着手机睡着了。
  第二天闹钟响起,她迷迷糊糊地去关,却看见那通长达400多分钟的语音电话。
  整整一夜,数字一格一格地跳动,跳了四百多个周期。
  那时候奉颐还没完全清醒,关了闹钟后躺回去,心口开始慢慢发涨,像被什么东西填得很满。
  她犯困,还未睁眼。
  躺着躺着,忽而勾唇,翻了个身继续睡去。
  他们剧组穷,所有的宣传工作都是在杀青过审后才正式开启。
  在此之前,整个团队的人员都不知道这剧会是个什么样的光景?有人在空隙闲聊之余也谈过预测过,说咱们这戏制作还行,但火不出圈的……可能就小赚一笔,制片导演各方不亏就成。
  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但常师新那天听完后却摸了摸下巴,琢磨出些不一样的东西。
  《永恒午夜》定档那天,《海上共明月》的审核也通过了。
  正剧审核周期较其他类型的剧更长,只是没想到这么凑巧,它的档期正好接了《永恒午夜》,且片尾曲最终定下由奉颐献唱。
  《永恒午夜》平台播放,一周四集,共三周。
  开播第一天,因为程云筝这张过于优秀的脸,还有当初奉颐的话题度,许多观众都抱着好奇心涌进视频。
  第二天,网上开了有了小小的动静,但这时候并不足以惊动任何。
  第三天,声势逐渐扩大,剧集精悍紧凑但极致丑恶复杂的人性与反转令看过的观众心头为之震撼,开始自发口口相传。当天晚上数据开始上涨。
  这个时候,稍微擦亮点儿眼的圈内人都冥冥中有了某种意识,目光纷纷开始汇聚这部没有任何大型流量元素的悬疑剧。
  第四天,追剧人一波一波地涌进来,平台追剧指数从这一天起,开始一路走高飙升。
  第五天,网络上针对悬疑剧情的话题大开,流量高度集中。一夜之间所有的影评博主全都敏锐地闻风而来,最后竟然一致好评,向大家隆重推出这部年度高质量悬疑片。
  这股趋势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大到不过开播一周,仅仅四集,便令影迷迅速裂变,从剧情讨论过度到开始有人扒剧中张典与韩叶子二位演员、那个业余半吊子导演,还有一系列背后的工作人员。
  到最后,结果完全出乎最初的预料。
  出乎奉颐的预料,出乎程云筝的预料,出乎倪知呈的预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毕竟谁都明白,这种数据和热度,放从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它就是冲了出来。
  彼时奉颐已经开始隐约感觉到周遭的事物在疯狂变化,她看着每日大幅度飙升的数据,那些与曾经截然不同的涨幅数据,惊喜讶然的间歇,又觉得恍惚不真实。
  接到程云筝的工作电话时,她还待在家中妄图稳住心神,纠结着要不要点个外卖。
  原先为了符合韩叶子角色形象,开拍前她刻意减重十斤,瘦得胸前骨头突出,弱不禁风摇摇欲坠。
  奉颐不爱好这样的审美,杀青后一顿猛吃,好歹是长了些肉,视觉上更丰盈舒畅。
  程云筝说目前数据一片大好,但起初规划预判时没想过会有这么高的热度,现如今居然隐有超越当前流量热播剧冠居榜首的趋势。所以,后续可能会有很多补充的活动与拍摄工作,填充填充他们稀缺的物料库。
  奉颐爽快答应。
  结果第二天就被拉去拍了物料写真。
  第二周,播放量持续高走,针对探案的话题遍布各个平台,终于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密码”。
  这是一个口碑与话题量急剧上升的时期,观众望眼欲穿地等待更新,而各平台抓住这一点情绪同步发酵,数据浪潮开始惊人地攀升。奉颐和程云筝的微博每天以几十万的数字暴涨,关于他们俩各自的视频新tag下,仅仅半天播放量便冲上了6000万。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奉颐第一次上热搜。
  圈内人谁也没想到这一年第一部 爆剧竟然会是这么个小成本的悬疑剧。
  谁也没料到,关于奉颐的正面评价会以这么猛烈的方式纷至沓来,且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当初的种种的恶评。
  【在这里先磕个头,这是本人第一次愿意承认自己有眼不识慧珠,当年竟然参与过对她演技抨击的围剿:)】
  【这姐演技的进步速度简直恐怖,可能真就是个天赋型选手】
  【才拍几部剧,演技就这么突飞猛进了!??!我靠啊我靠啊】
  【老粉来了,我一直超级看好我家奉颐的,踏踏实实演戏,不作妖不炒作,人品超赞!谢谢大家对她的夸奖哦】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了实力。好强的生命力啊我的姐……】
  也正是如此,奉颐开始疯狂吸粉。原先代言的产品销量逐日攀升,如同她与日俱增的商业价值,在一夜之间翻出几十倍。
  同时,网上也开始有人分析起这部剧,清一水评定:之所以能一炮而红,是因为圈内太稀缺这样的题材了。
  许多剧悬疑成分够,艺术性却不够;艺术性够了,剧情又不落地。最后卡在中间不上不下,小小火一把便已经是顶好。
  但《永恒午夜》不一样,故事充满时空交错感,纯纯是导演的炫技之作。
  它涵盖了悬疑、艺术,与无比贴合现实的剧情。剧本够顶,演员的演技更是接地气,加上全体人员共同努力配合,最后举力捧出这样一部近十年来最好的佳作之一。
  观众们兴奋于终于能看见这么高质量高制作的电视剧,所以大家空前绝后地讨论,这其实是对高质量作品的追捧与认可。
  但全民追剧情绪如此高涨,真正将这股劲儿推上巅峰炸穿阈值的,却是某个周末时分,官方微博放出了一组韩叶子与张典的默调写真图,并配文:【倪导对角色的爱】
  默调最抬人五官。
  少女的青涩妖冶,与少年的不羁野性。
  炎热的夏天,清凉的穿着,破烂的房间,与布满写真与报纸的老旧墙面。
  少女左手背搭着右手肘,指间夹着一根香烟,被男孩倾身抵靠在墙。倔强冷漠的眼睛对上炽热侵略的眼神,鲜明冲突的对比,聚成了二人之间极致的吸引力与张力。
  有一张特别显眼。
  那张算是花絮,被放在了最后。
  当时是程云筝单手撑在她耳侧,轻佻逗弄倔强的叛逆少女。他们都是敬业的人,眼神拉扯都给得特别到位。
  到最后连倪知呈也开起玩笑:“程云筝你太浪了,收着点儿,可别真亲着人家了。”
  程云筝听了这话,扭头就骂:“倪知呈你大爷!”
  大家都笑了起来。
  奉颐也闲闲散散地笑开,动人的明艳。趁大家偷闲这空当往嘴里送了一口烟,狐狸一样的眼睛越过程云筝肩头,跟着他一起往镜头一瞥。
  咔嚓。
  奉颐还在程云筝的臂弯间,倪知呈却按下快门。
  阴差阳错地记录下真实状态里的奉颐与程云筝。
  两人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金童女玉似的般配。
  倪知呈觉得这张特别有感觉,便保存下来。
  后来花絮图那么多,只有这一张跟着微博发了出去。
  而官方发微博的时间也很妙,正好是韩叶子忍痛手刃张典营造其畏罪自杀的那一天。
  剧情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最后韩叶子被社会、生活、家庭逼到无奈,杀人成了魔,连当初那个有着朦胧好感的少年也能利用欺骗。
  可片尾埋藏的小伏笔却揭示了张典的心甘情愿与提前布局邀她入阵——
  即将离开这座城市的韩叶子似乎也察觉了这一点,她在火车站愣怔了很久很久。
  雾蒙蒙的天,如潮水一般来去的人,在人群伫立不动的心狠冷漠的少女,还有铁网外的火车高声鸣笛。
  笛声悠长刺耳,预示即将发车。
  她却忽然转身狂奔而去。
  半空中的镜头开始随着她的速度迅速移动,掠过路边的商贩、散步的老人、玩乐的孩童,镜头快速从远景拉至近景,半空旋转,带过她飘扬的发丝与迎风而起的衣角——她像一个无畏的勇士,仿佛要凌驾在疾风之上,没有任何犹豫地、尽情而热烈地去拥抱爱人。
  后来就是这一幕,让屏幕前的无数观众触动泪目,沉痛于男女主之间悲壮盛大的爱情。
  但却只有奉颐自己知道,在眼含热泪的那一刻,她口中唤的是——
  西烛。
  西烛西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