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104节

  3位师团长都是皱眉不已,这种新的战术应该如何应付呢?撤退是不可能的,皇军10万大军,居然不敢与西华军一战的话,还打个什么劲呀?不如撤出中国好了。
  商量的结果是,集中2个重炮旅团和全部3个师团的火炮于前军,这样总共有100门左右的105mm以上的重炮,以及200多门75mm及以上的大炮,其它山炮、步兵炮和迫击炮有近千门,所有的重机枪也集中到前军,也有数百门,以这样的火力规模对抗西华的坦克集群!
  同时他们也想到了藤田进的招数,使用日军的死士,数千名皇军勇士,届时都携带集束手榴弹,冲进西华军的坦克和装甲群内,以决死的决心,来重击西华的坦克装甲力量,这些死士,后面会跟随所有的掷弹筒和轻机枪部队,以最强的步兵火力,来为他们打开进攻坦克和装甲车的通道!
  调兵布阵后,日军重新前进,现在他们几乎是一个扇面,不再是纵队行军。他们的警觉心,提高到了最大的程度。
  粟裕并没有安排急行军,坦克和装甲车的速度,不过保持在15公里/小时。等到他接到情报,日军在短暂停下后,又朝着原方向行军的时候,他严肃的脸色露出了笑容,不过很快又沉静了下来。这是一场空前的大战,无数的同志都可能牺牲在这场战斗中,不可能再复现此前击破第2师团时候的轻松。
  在行驶了不到20公里后,粟裕命令部队停下展开,既然日军要向这个方向进攻,那就无需直接对撞,可以布好阵势。
  无数头戴钢盔的步兵,从装甲运兵车和卡车上下来,他们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群落,在等会的进攻中,他们将伴随坦克和装甲车冲锋,这是从苏联的“坦克人海”战术中,变形而来的战阵。
  西华的重炮分成了5个群落,在周边展开,等待早已前行的炮兵观测组的指令。所有的坦克沉闷地嗡嗡待机,等待着冲锋的命令。
  侦查兵发来汇报,已经发现日军,日军主要使用畜力的牵引炮群在前方,而步兵则散得很开,看样子对我军的坦克装甲冲击已有准备。
  粟裕笑了笑,他就知道会是这样,敌人又不是蠢货,怎么可能在接到信息后一点准备都没有呢?指望出敌不备,本来就很难。
  炮兵观测组,尽量指示了敌军炮群的位置,但敌军的火炮群同样分得很开,他们很清楚西华军的重炮数量远超日军拥有的,只能是抵近射击。而且观测组没有发现敌军的重炮群,看样子是隐蔽起来了,等待关键的时刻才使用。
  敌军进入射程,粟裕命令开炮,西华军的重炮群从几个方向密集地向着主要方向的日军炮兵群开火,日军这些火炮的射程不够,只能是苦苦挨着,而过了没有两分钟,侧后的一个重炮旅团突然开火,向着西华军的一个重炮群急袭,立即摧毁了这个重炮群的好几门炮,然后立即引来了西华军各个炮群的反击,几乎10倍的打击力量下,日军的这个重炮旅团很快被消灭!
  而另一个重炮旅团,始终没有露面,看样子是准备应付我军的坦克进攻的。宁可看着步兵挨炸,也忍耐着不发挥。
  粟裕冷冷地笑了笑,小鬼子还是很狡猾的。
  第167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
  坦克没有行动,西华重炮已经轰击了七八分钟,这使得日军反而有点沉不住气了,因为士兵的伤亡太惨重。3位师团长都是极为愤怒,他们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其实如果是在1939年日军与苏军经过诺门坎战役,他们就会很清楚,这才是欧洲的标准战法,日军只是自己落伍了而已。
  粟裕确实在等,等的是轰炸机群,前所未有规模的轰炸机群。在侦察机锁定日军方位后,发动的不仅是粟裕兵团,还有空军的轰炸机师,为了这次袭击,西华空军暂时将河北的轰炸机群都抽了回来,与张家口的集群,组合成为400架的赤龙俯冲轰炸机群,而最新的100架红龙战斗轰炸机群,也全数出动,组成了前所未有的500架轰炸机群。单是为了给它们护航,就出动了超过500架的战斗机,而另外在河北上空,为了阻隔日军陆航的可能增援,还另外准备了约500架0的战机。这一次,是不折不扣的1500架次战机的超级空中行动!
  日军确实发现了西华空军有大行动,大量在河北的战机起飞,与西华阻隔机群发生了多次激战,日军战机多,但飞机的性能相应差一些,所以在河北上空基本是平分秋色,日军也未能在空战中占到便宜。此时日军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河北空战视为与西华之间大会战的幕前战,他们并不知道,西华的目标是热河。
  所以当死神的呼啸响起,日军的3位师团长在色变之余,其实做不了什么,他们已经将部队尽量散开,其目的是为了减轻西华重炮攻击的伤害。他们也预估到西华可能的轰炸,但是认为西华主力肯定在河北,能够在热河方向使用的轰炸机是有限的。此时日军的情报机构已经确认这种俯冲轰炸机是德国产的斯图卡,但他们估计西华拥有的数量不会多,能够查到的购买记录只有100架,就算翻个倍多,有200~300架最多了。这使得他们发生了误判,归根到底,日本对于西华工业力量尤其是军工力量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这种误判也不奇怪,谁能想到有个历史的bug李思华呢?如果没有李思华从美国获得的那40多亿美元,西华的工业建设当然不会那么快。日军当然不会相信西华的工业力量居然会那么强大,连轰炸机也能大量自产了。这种误判才是正常的。
  但现在他们就要为这种误判,付出最沉重的代价。轰炸机开始投弹,500架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超过25万公斤,总共3万多枚炸弹,每枚炸弹至少重达6公斤,覆盖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一连串的数字其实就是在表明,轰炸的打击范围,几乎覆盖了日军散布的绝大部分面积——大部分日军,都遭到了轰炸,顷刻间到处都是尸横遍野,大面积的范围内,火光冲天。
  在这样的打击下,无论日军如何隐藏,大部分的火炮都遭到损毁,大量的炮弹甚至被引发爆炸,日军的中间力量,遭到重挫。
  此时粟裕才发动坦克和装甲车的全面冲击,冲击的速度不是很快,因为需要让步兵跟随前进,而其后大量的重卡也随之而进,他们要将m34高射炮和多款迫击炮,安排到近距离的位置,对于仍然集群的日军,配合坦克进行二次打击。
  实际上,已经无需炮群的配合,在九百多辆坦克和一千三百多辆装甲车的攻击下,日军已经很难再组织有效的反击,他们提前准备的几千名死士,几乎还没派上用场,就被轰炸机炸死了十之八九,他们身上的集束手榴弹,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在到处都是爆炸的地方,太容易被引爆了。
  坦克和装甲车冲击日军之内,大量的步兵跟随打击,炮火、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火箭筒,各种武器飚射,火力上的巨大优势,使得日军的抵抗迅速被摧毁,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只剩下射术精准这一个有点,有些战士被他们的“冷枪”击倒。
  西华冲锋的战士们,并没有与日军缠斗,而是随着坦克和装甲车一冲而过,在日军中开辟了一道道的“血道”,当他们冲锋到一定距离,西华后队的m34和迫击炮开始发威,他们形成了一道徐进弹幕,将已经被蹂躏得七零八落的日军阵地,又犁了一遍!
  利用这样毫不吝惜的狂暴火力,坦克和装甲集群,将日军10万人的阵线一举击穿!然后转回头,分成几路,朝着日军相对还密集的几个地方反卷而去!
  跟随坦克和装甲集群的步兵,是2个步兵师,而西华的后队,则是4个摩步师,此时6个师从正反两面配合坦克和装甲车的攻击,双向夹击,日军剩余的部队,很快陷入了绝境。
  日军的3个师团,此时已经难以实施有组织的抵抗,反应得快的矶谷廉介,立即率领第10师团的一部,向侧翼突围;而其余两位师团长,犹豫了一会,就陷入了重围,师团部有着大量的通讯设施,甚至那些军官也是很显眼的,立即就成为了重点打击目标,以至于两人没有能逃脱,最后这2人都自杀了。
  在日军纷纷向侧翼突围后,坦克和装甲车集群立即开始了追击,凡是大股的日军,纷纷被他们轰击打碎,所以日军变得越来越分散和小股逃离,几个步兵师也全面追击,由于日军分散逃亡,所以也难以使用重卡,集中兵力追击。
  在追击开始的时候,天色逐渐暗淡,已经要进入夜晚,粟裕不想夜战,日军多为老兵,是相当擅长此道的。于是追击停止,剩余的战斗,就是将在战场范围内仍在死斗的日军小股,逐一消灭。
  日军的人数太多,在战场内仍有不少小股和落单的士兵负隅顽抗,他们借助夜色的掩护,拼命反抗,西华军也只能逐一地逐步进行消灭。
  整个战斗一直到天大亮了,才完全结束。战士们都很疲惫,从昨天早上到今天早上,几乎是24小时不停的战斗。很多战士,明明在到处的尸体和残肢处,居然还能睡着了。
  粟裕和指挥部的其它将领,却都毫无睡意,一向冷静的粟裕,此时非常地激动和兴奋,一天的时间,让日军4个主力师团的绝大部分,灰飞烟灭,空中突击与坦克装甲部队的结合,居然是如此强大,相反一向被世人认为非常强大的日军主力师团,在这种新模式的新部队面前,却是如此孱弱,这就是现代工业的力量!一代新军换旧军,曾经感觉是强大无比的日本帝国主义,在我们新中国面前,必将失败!
  粟裕舒了一口气,命令:“立即向野司和中央军委发报,汇报战果!”他的声音,都不觉得有点颤抖,激动坏了。
  此时他的部队,必须停下来等待彭总率领其它一野的部队赶过来,他的部队其实也打不动了,因为弹药和油料,都已经不多了,坦克和装甲车也损失不少,需要补给,整个战役,伤毁了300多辆坦克,装甲车的损失更高达500多辆,重卡的损失也不少,有100多辆,这也让他非常心疼。
  无论是彭总的野司还是中央军委,在接到报捷电报后,都沸腾了,这是伟大的胜利!日军仅有21个一等师团,而粟裕集中第1、第2集团军的坦克装甲部队,居然一下子在1天之内几乎消灭了其中4个,这是何等重要和光辉灿烂的胜利!
  在中央军委,李思华自然非常兴奋,这是对她努力十年的最好回报。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等同志兴奋之余,还纷纷向李思华感谢,感谢她坚持不懈地发展西华的工业力量和资本力量,现在才能组织起西华如此强大的部队,对于日军的主力师团,也是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
  兴奋过后,李思华立即命令将已经抵达察哈尔的一批新生产的坦克和装甲车,尽快补给粟裕的坦克装甲集群,她有了一个新的大胆想法!
  不过话分两头,李思华安排的一项特殊行动,却是在这个时候发动了。
  就在粟裕兵团完成了这个伟大战役的第二天,7月21日,西华超过600架的战机大集群,突然从热河进入了东北境内,与日军东北航空队爆发了激烈的空战!这是出乎日军意料的,西华并没有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河北战场,只是用部分战机牵制在河北的日军陆航主力,先是在热河,现在又跑到东北,也让日军大惑不解。
  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掩护12架b-17轰炸机的行动。他们从沽源机场起飞,在万米高空飞行了约3个小时,跨越1100公里的距离,来到了哈尔滨附近的高空。
  他们的目标,是哈尔滨附近的平房区,建有占地300亩的一处大型工厂、以及附属的研究大楼、实验设施等。没错,这就是日军细菌战部队731的驻地和基地!
  此时的731部队,正是其全盛时代,它归属日本陆军省、日军参谋本部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多重领导,拥有从事细菌战研究工作人员2600余人,其中有1名中将和4名少将级军官,80余名校级军官,判任官和技师达300余名。其中的最高指挥官,即那名中将,就是后世著名的恶魔石井四郎!
  按照李思华前世了解的历史,在这里曾经有上万人被作为细菌战的试验对象而死去,在这里各种恶魔行径层出不穷,包括活体解剖等,战后日本那些大医院医生高明的医术,很多就是在这里用残酷的实验训练出来的。
  这样的一批恶魔,李思华自然要将之彻底铲除。此前在获得b-17的时候,她已经有所计划,只不过后来是要等待一种新武器,才延后至今。
  12架b-17这一次,装载了192枚这种新炸弹,每枚的重量高达500公斤,每架b-17,装载了16枚这样的炸弹。
  这种新炸弹,就是著名的“凝固汽油弹”!这是李思华还在美国时,就想起来投资研发的新武器。历史上,美国直到1942年才制造出这种炸弹,但不是因为直到1942年才有这样的新技术,而是因为此前没有需求,直到美国空军发现原来使用的燃剂炸弹的威力太小,才重新寻求一种威力巨大的燃烧弹。
  因此李思华投资后,这种汽油弹提前出现,并不足奇。
  李思华找到的是历史上发明这种凝固汽油弹的哈佛化学家路易费塞,委托他研发一种新的胶质燃烧剂,他将铝盐、棕榈酸与汽油混合,发明了一种粘稠度非常好的胶状汽油,接近凝固,所以被称为“凝固汽油”。这种汽油爆炸后能产生1000摄氏度的高温火焰,而且能牢牢黏住目标物体,长期燃烧。尤其是添加钙、钡之后,即使在水中也能燃烧,所以用水也难以扑灭。
  正因为凝固汽油的这些特性,所以历史上凝固汽油弹被称为比白磷弹更恐怖1000倍的武器!
  李思华觉得,只有让这些恶魔死在这样的残酷武器下,才能告慰被当成牲畜一样试验品的上万无辜民众的冤魂。
  这种武器,当然也是为了未来轰炸日本而准备,百年死在日军屠刀之下的千万冤魂,岂能无报?所以这也算是一次试验。
  获得凝固汽油技术后,西华就自己研发了一种大威力的炸弹,这种炸弹内装凝固汽油,为了增加投掷精度,在炸弹的尾部,是加装了4片尾翼,保证其在空中的稳定姿态。
  完成装弹的b-17机群,逐架起飞,朝着远方而去。
  日军东北的战机果然被西华战斗机群全部吸引,此时日军又无雷达技术,对于高空在云层之上呼啸而过的这些飞机,几乎没有注意到。偶尔有被空中隐隐约约声音惊动的人,朝着天空遥望,也只能看到一些黑点。
  每架b-17机组,有成员10名。在正副驾驶的替换下,3个小时后,已经接近目标附近。观察员努力寻找着目标,这个目标应该不难寻找,由于其特殊性,附近并没有别的建筑,终于找到了,观察员欣喜地报告。
  731在平房的基地,此时防空的能力几乎没有,因为他们是靠隐秘性生存的。日军在哈尔滨此时有一定的防空能力,主要是针对苏军设置的,但防空的重点,自然是日军营地和城市。对于731部队,则是以“关东军防疫给水总部”,即一个水净化部队的名义存在,以掩人耳目。
  发现731驻地后,b-17迅速降低高度,他们是奇袭,不能耽误太长时间,以免日军的战机赶来。
  接近6000米高空,在诺顿瞄准仪的帮助下,192枚凝固汽油弹逐次投下,它们犹如是一片死亡的阴影,覆盖了整个731驻地!
  下方升腾起一片火焰之海,最高的火焰,冲起大约有几百米高。排山倒海的火焰,就像是海上发生海啸那样,呼啸而过,整个731驻地,已经成为了火的海洋,最残酷的复仇之火在猛烈地燃烧,它要将这里的一切罪恶,全部焚毁,还这片中华国土以重生的干净!
  b-17机群不能久留,迅速拉高到万米高空,转身离去。
  在731驻地两三公里外,用望远镜观察相关情况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情报人员,看似冷冷地盯着火场,突然眼泪却不觉流了下来,复仇的痛快与过去残酷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让他感慨不已。
  远处警报响起,日军的支援队伍,向着731驻地而来,已经确认这个恶魔之窟被彻底摧毁了的情报员,转身离去。
  7月22日晨,粟裕兵团终于完成了战后统计,此次战役,基本歼灭了日军4个主力师团,毙敌8万余人,逃脱的日军不足4万人,且已不成建制。他们将最后的战果,发报给了中央军委和野司,明天,他们将与野司率领的其它大部队会和,按照原计划,是向承德席卷而去,占领整个热河省,将之与平津地区,连成一片。
  7月22日下午,西华外交部,突然通知在西安的民国和西方记者们,宣布将有重大战果公布,消息立即传遍西安,各路记者纷纷赶往新闻发布会的现场。
  记者们一到现场,便纷纷向工作人员打听起到底是什么重大战果,不过工作人员们都是笑笑,说一会新闻发布会,李部长会亲自宣布。
  新闻发布会开始,不是平时的发言人,而是李玉振亲自主持,他也不卖关子,直接宣布了西华的两个最新重大战果。
  第一个战果,当然是粟裕兵团的伟大战绩。李玉振宣布,我西华人民革命军第一野战军的坦克装甲部队,在热河省丰宁县一带,与日军在热河的主力部队4个一等师团遭遇,经过一昼夜的奋战,连续消灭了日军第3师团,第8师团,第10师团和第11师团,除了第10师团的矶谷廉介逃脱外,其余日军3名师团长全部毙命!西华军以不到6000人的伤亡,共击毙日军8万余人!以上4个师团,仅有不到4万人分散逃脱!
  消息宣布,立即引爆了整个会场,记者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呢?那可是日军赫赫有名的4个主力一等师团啊?西华军居然在一昼夜的时间,就把他们都消灭了?
  李玉振没有去管记者们的纷纷议论,接着宣布,我第一野战军正乘胜追击,将击败热河剩余的日军,彻底光复被日军以伪满洲国的名义占据的热河省!
  会场下很多记者嚷嚷着想要提问,李玉振示意他们安静,难道不想听第二个战果了吗?记者们这才安静了下来。
  李玉振接着宣布,7月21日,西华空军出动轰炸机群,飞跃东北,抵达哈尔滨,对日军设在哈尔滨的全球最大的细菌加工厂即731部队,进行了毁灭性的轰炸,已经确认,这个恶魔之窟,已经被彻底摧毁!
  会场内的记者露出茫然之态,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731部队。李玉振接着介绍了这个731部队,他们是日军细菌战的主力部队,通过研究使用鼠疫、炭疽、霍乱等病毒,试图用细菌战攻击西华,在西华人民中传播疾病,实属罪大恶极。
  李玉振还介绍了731部队残酷的人体实验和活体解刨,当他说到已经有上万人,主要是中国人和苏联人,死于731部队的残酷实验时,全场都惊呆了。
  李玉振最后宣布,西华已有了可信的情报,除了细菌战,日军正将毒气运进华北,试图用毒气战摧毁西华军队,在此郑重向日军声明,西华同样具备制备各种毒气的能力,如果日军敢于使用,那么西华将以十倍以上的毒气向日军还击!甚至未来在东京和日本天皇的皇宫空投毒气!勿谓言之不预也!
  李玉振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两个消息,震动了中国、日本乃至全世界。日军的细菌战和可能的毒气战,成为了全球舆论谴责的对象,而日本的外交部,则手忙脚乱地予以否认,但包括西方列强在内,都心知肚明,西华说的肯定是真的。
  第168章 大本营的决断与出山西
  7月23日,日本天皇御前会议。首相近卫文麿闭目静坐,与会的一众大佬们都沉默不语。
  这显然会是一场极为难堪的御前会议,尤其是陆相杉山元,更是如坐针毡,陆军连续两次史无前例的大败,当然让他这个代表陆军的陆相,难以交待,今天对于天皇的质询,他内心一点底都没有。他瞥了海相米内光政一眼,米内同样在闭目养神,杉山元却觉得米内这些海军马鹿,此时一定会在内心耻笑他们陆军的拙劣。
  首相近卫心乱如麻,他此时很后悔担任这个首相,他此前就很犹豫,是在多方尤其是西园寺大佬的推动下,不得不担任首相的。担任这个首相后,他发现现实与他之前的想法相去很远,他哪里能真的左右军部呢? 无论是杉山元还是米内光政,他们都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吉祥物,对国民有所交待的吉祥物,实际上他们行事,根本不考虑他这他个首相的立场。而他其实也不是一个刚强的人,他是一个典型的富n代,平时口若悬河洋洋万言,但是与这些军人争权的时候,那就是软弱可欺。
  天皇裕仁就座,与会的大佬起立鞠躬。大家坐下之后,就发现裕仁满脸铁青。杉山元心头一紧,他等待着裕仁的训斥。
  谁知道裕仁开口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指斥陆军的失败。而是:
  “是哪个马鹿把毒气弹运到支那的?混蛋!非国民!想让皇宫和东京也遭到毒气攻击吗?”裕仁身为天皇,此时却口不择言,显然气急败坏。
  杉山元有点愕然,没想到裕仁如此重视西华毒气弹的威胁。他赶忙说:“今上陛下,陆军一定会护卫好皇宫和东京的安全,不会让西华得逞的。”
  裕仁一拍“御桌”,愤怒地说道:“陆军的保证有什么用?你们不是保证过皇军对战西华军,能够获得轻而易举的胜利?结果却是连续两场大败!如果陆军在支那使用毒气弹,你杉山元能保证西华是不会报复还是没有能力报复?”
  杉山元可不敢保证,以后要是皇宫和东京出了事,他切腹自杀恐怕都不够,他立即低头回答:“臣立即命令陆军撤回毒气弹的部署。”
  裕仁的脾气此时才平抑了一些。说道:
  “立即撤回!不得阳奉阴违!否则朕决不轻饶!”
  对于裕仁这样的上位者来说,死掉多少“皇军勇士”,那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是他们应该为皇国奉献的。但是毒气弹当然就不一样,这是对自己的生命形成了直接威胁,当然需要更加重视。就算是百万日军士兵的生命,又哪里比得上自己这个“神之后裔”的生命安全呢?所以杉山元的保证当然是一钱不值,哪怕有一点点威胁,也是不行的。
  杉山元这个时候才想通了背后的逻辑,他的后背冷汗不觉冒出。自己太迟钝了,刚才的反应肯定不会让天皇满意。他赶紧补上一句:
  “臣会后立即督办此事!绝不让任何胆大妄为之徒在支那使用毒气弹,从而威胁到皇宫的安全!”
  裕仁这才满意了,会议转向日军与西华的战争问题。
  气氛变得非常尴尬。米内光政看着陆相杉山元的沉默,开口说:
  “陆军在支那损失惨重,接下来陆军打算如何行动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