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115节
他叹了一口气,无论如何,不能死的太憋屈,与中国人拼了吧,他告诉了周边所有的军官,一旦阵地失守全面失败的时候,就把他这个指挥官打死,他不能死在西华军的手上。
南京城由于几个月前的大撤退,现在居民仍然很少,主要就是日军搞的江南伪政权的一些人。而且在这个时空,就连汪精卫,也没敢公开投降日本,现在还憋屈地呆在蒋介石政府在长沙的临时驻地。所以这个南京伪政权,最有名的汉奸,就是陈公薄与周佛亥。而在西华军大举进攻的时候,他们自然是惊恐万分。
尤其是陈公薄,每日以酒精来麻醉自己。他现在是伪政府的主席,可谓天字第一号的汉奸,经常喝醉了他就痛骂汪精卫。当初他是为汪精卫做的“为王前驱”,结果在西华的威慑下,汪精卫自己缩了,让陈公薄这个提前跳出来的人,承担了一切,现在日本人,谁还顾得上他们?
南京城地形是复杂的,日军并不能控制一切,少数渗入的特种战士,与此前迁入的地下党,他们在默默地行动,侦察着日军的部署,尤其是堡垒工事和重炮的位置。
3月15日,西华从长江北岸,以及南京南苑这两个方向,向南京日军开始了大规模的轰炸和炮击,而此时在句容—镇江—丹阳这个三角区域内,西华军与日军后方部队的攻防战,也进入了白热化。
浦口的铁道上,新运来了一门巨炮,所有的士兵们,都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火炮,不仅是口径,而且是规模,就这一门巨炮,伺候它的居然是一个炮兵团!
这是德国小组号称“最后的献礼”的巨炮,实际上类似李思华前世二战中德国的古斯塔夫巨炮,不过比起前世1942年德军的最后版本,现在西华获得的这个版本,要稍微小一些。
它的炮管长达28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42米,高10米,全重1166吨。它只能通过铁路运输,且必须使用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实际上,为了运输,西华的工程师团队是将这门重炮先拆解了,然后火车运到浦口后,才重新组装调试的。
这门重炮,就是李思华为渡江战役,准备的第三件杀手锏(前两件是真理火箭炮和猛虎坦克的两栖装置)!
日军已经在南京的防御上,下了很多功夫,一定有一些坚固的工事,是普通的轰炸和重炮打击,都能幸存下来的,例如可能拥有3~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或者是深入地下的工事。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这门巨炮进行点名,它的能力,远在此前西华普通的列车巨炮之上!
这门被称为“雷神”的巨炮,射程超过了42公里,将日军南京防线几乎所有的阵地,都纳入了其射击范围。关键是它的精度和威力,复杂昂贵的瞄准系统,使得它的精度超越了几乎一切重炮;而威力更是骇人听闻,它使用两种炮弹,第一种是穿甲弹,炮弹重达5.8吨!第二种是高爆弹,炮弹重达4吨!单单是每一枚炮弹的推动燃料,就高达1.1~1.5吨!?
当然这种巨炮过于笨重,其实只能在很少的战场环境下才能得到有效应用。整个西华军,也就装备了这一门巨炮,一昼夜的时间,大约也只能打出45发炮弹。
所以日军发现,在西华军每天轰战机和重炮的连续轰击之中,偶尔会传来一声响彻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巨响。而伴随每一次这样巨响的,必然有日军大型工事的毁灭——无论是怎样的工事,都挡不住雷神的一声怒吼!
第184章 匪夷所思的大分水岭计划?
每一次雷神的轰击,几乎都会瞬时间夷平一大片的日军建筑物和永久性防御工事,1枚炮弹,足以炸出犹如4个足球场一样大的深坑,那些精心建造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在这样炮弹的面前犹如是纸糊的,甚至30米深的防御工事,也会被直接炸穿,而超过8米厚的混凝土防御工事,都被穿顶!日军根本没有任何工事,能够抵御这样的攻击!
就这样,日军最坚固的防御据点,在雷神的点名下,以一天超过20个的速度消失,而西华的轰炸机,每天几乎达到了1500架次的轰炸频率,每天将2000吨以上的弹药,倾泻到日军的头上。南面的西华军已经击破了日军的几道防线,现在其超过3000门的重炮,开始肆无忌惮地对日军各处的阵地全面开火,而日军自身的重炮,在这几天的战争中,几乎已经消耗殆尽,没有空中优势,防守已经变成了一场噩梦!梦
大约8天过后,3月23日,日军在外围已经支撑不住,例如在浦口长江对面的日军前线部队,几乎已经伤亡殆尽。
西华军的超过8条浦口浮桥,由此得以全面地建构完成,虽然中间也有几次被日军的反袭击和陆航战机的疯狂自杀所中断。从23日下午开始,西华军就开始通过浮桥,源源不断地登陆浦口对面的长江南岸。
到3月25日,西华军已经全部登陆南岸,将南京西线防守的日军,几乎都赶进了南京城!他们与南京南线的部队,已经形成了对南京日军的合围——虽然负责切断日军东去后路的西华军,仍然在与日军激战中,但南线西华军主动展开了部队,切断了南京日军的东向退路!
此时合围南京的西华部队,已经达到了6个集团军接近90万人,对已经损失超过十多万的剩余40万日军,形成了绝对优势!此时日军就是想突围,也已经为时太晚,覆灭的命运,已经注定!
畑俊六等日军高层,却毫不在乎,他们对于自己的胜利,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现在就是凭着那一种野兽的不屈,要战斗到死!
所以外围阵地逐一丢失,畑俊六连眉头都不皱,现在对各个地方的日军就是一句话“为天皇陛下效忠,板载!”他的心思,是将所有剩余的日军,布满南京城的每一个适合巷战的角落,让这座城市为日军殉葬。
一个又一个的日军指挥官,在受不了无尽的轰炸和炮击之后,高喊着“to tsu ge ki(即突击的意思)!”带头冲出阵地,而那些狂热的或者麻醉了自己的日军士兵,就高呼着“ten o ga ka ban sai!(即天皇陛下万岁)”,随着日军指挥官,冲出工事,向着逼近的西华军冲锋,然后被炮弹和各种子弹,打得血肉横飞。
打到3月30日左右,西华军已经将日军全部逼进了南京城,日军失去了所有的外围阵地,残酷的巷战开始了。此时日军已经伤亡大半,在南京城继续作战的日军大约只有20万出头了,超过30多万的日军大部,都大部死伤在了此前外围的战斗中,只有少数投降被俘的。而西华军此前战斗的伤亡,也高达7万多人,是与日军历次的战斗中伤亡最重的一次。
但是日军已经毫无希望,在句容方向的许广达第8集团军,也击破了20多万日军的防御,这20多万日军几乎都是日本的新兵师团,战力不强,但是装备还不错,而且人数太多,战斗意志也还不错。所以许广达他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多次发动坦克装甲的攻击,连续打掉了几个师团的围攻,最终才击溃了他们,毙杀超过8万日军,日军的残余部队,则逃往苏南。
李思华知道南京攻城战,进入了最残酷的巷战阶段后,亲自代表中央军委,向南京前线发布命令,指出我军不必顾忌南京的坛坛罐罐,该用火力的时候绝不犹豫,坚决彻底完整地将日军全部消灭在南京城内。城市我们可以重建,没有必要为此牺牲宝贵的战士们的生命。
她已经知道了日军让南京城为日军殉葬的狂妄宣告,对此她的态度是坚决的不妥协。她命令,既然日军想彻底地死在南京,就让他们得其所愿,坚决地干掉这些无耻的侵略者,将他们的尸骨血土,在南京建筑第二座更大规模的“镇倭塔”,用被消灭的50多万日寇侵略者的血祭,来祭奠在侵华战争中牺牲的中华战士和民众!
得到李思华代表中央军委的命令,西华南京攻城部队放开了手脚,巷战的速度陡然加快,西华军的步兵三层次巷战体系,加上对日军据点的重点火力打击,使得一个街区又一个街区,日军开始逐批地被消灭,打到后来,想投降的日军开始逐渐增加,不过没有人愿意在南京这样一个城市,接受日寇的投降,现在,只有你死我活!
整个巷战持续了十几天,一直到4月12日,才全部落下了帷幕,渡江战役至此完成。通过后期的搜寻,西华军找到了日军大将畑俊六,以及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等一批日军高级军官的尸体,他们有的是自杀,有的大概是让其它人给自己来了一枪,奇怪的是,居然没有发现切腹的。
可笑的是,陈公薄和周佛亥等一批汉奸,居然还没有死,他们舍不得去死,也没有死在攻城的炮火中,算是命大。不过这可由不得他们,在西华对他们公审过后,必然会将其处决,以儆效尤。
攻下南京后,西华部队稍事休整,就会进军苏南和浙江,当然还有最大的目标上海,西华对于整个长三角江浙沪的攻势,将全面展开。
4月13日,西华官方的各大媒体,统一发布了《我军光复南京!消灭日寇53万余人,南京大捷!》的公告,再一次轰动了世界。
全国的人民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对于抗战的胜利,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日寇被赶出中国的日子,不远了!我们要胜利了!
而全球的列强,从对欧洲的聚焦中,将视线也临时转向了远东。日本的失败,看来已成定局,远东新的替代日本的一个强大国家,已经崛起了。
感觉最复杂的,应该是蒋介石。南京在自己的手中失去3个月后,就被西华光复,让他又喜又悲,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喜的当然是日本的惨败,对于日本侵略南京,他当然是愤恨之极,这等于一举将他本来最稳固的统治基础,一下子摧毁,完全动摇了国民政府的统治。日本人得到了最残酷的教训,让他这个几十年受尽了日本人欺负的人,自然感觉到快慰。
悲的当然是西华的强势,西华收复南京,可以说是奠定了新的中华正统的地位,他当然不会承认,但他内心知道,民众的意愿肯定会倾向西华,国民党丢了南京,而西华光复南京,这一败一成,对比实在太鲜明了。
而且日军失败得太彻底,他对于日军接下来在江浙沪的坚持,是极不看好的,南京都打得那么惨,剩余的这些日军,哪可能奈何西华军呢?但这样的话,他原来指望的与日本秘密媾和,然后坐观西华与日军战斗结果的战略构想,也已经完全失败。日军太拉胯了,西华军已经完全压倒了日军。
在占领江南之后,西华的视线,固然会转向日军还盘踞的唯一侵华地区即东北,但对于统一全国,同样会放到日程上,西华必然逼迫国民政府,不会容许国民政府继续成为“国中之国”的,自己和国民党,该如何办呢?他开始长吁短叹,绕室徘徊。
完全是愁云惨雾的,自然是日本军部和日本政府。很多人嘴上不敢说,但内心都已经沮丧地认为,日本侵华已经完全失败,日本在华的利益,已经不可能保住了。
日军参谋本部,以作战部为主,连续召开了多日的会议,探讨对策,就连已经被迫出局的石原莞尔,也被请回来参加战略会议,日本需要寻找到一条出路。
石原在被解职后,是颇为颓唐的,作为日军中少见的战略人才,他已经很清楚,日军在华北战败后,其实就已经失败,其后的不断战斗,都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他自己提出的“三河战略”,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最终证明,由于实力不及西华,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在听说西华已经渡江成功后,他明白,如果以前还有“妄想”的话,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最近沉溺于酒色的他,倒是认识了一位好友高仓健三郎,此人是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返回日本的,不过既没有进入政界,更没有进入军界,而是做了一个普通的小商人,由于家境良好,他也不在乎职业,“混在江湖”而已。
石原的眼中,自然原来是看不上此等人的。但现在闲暇时间大把,他也和此人在酒肆交谈了几次。结果让他大为震惊,他以为此人是真正的国士,对于世界和日本局势的看法,太清醒了!
高仓健三郎告诉他,之所以他不谋求任何的一官半职,是因为日本按照现在的趋势,是必然完全失败的,到时候国家存在不存在,都是一个问题,现在谋求这些暂时的利益,对他而言,毫无意义。国家即将沦丧,还是趁机享受一些最后的乐趣吧,反正最后都要完蛋的。
石原已经是日军中罕见的“失败主义者”了,对于这个持有失败主义观念,比他更强烈10倍的异类,反而激起了他巨大的兴趣。他就问此人,何以见得?
高仓健三郎分析了日本、国民政府与西华的统治结构、资源禀赋、政治组织等方面的差别,很多分析的深度,远远超过了石原此前的认知,让他不由对此人更加信服。
在这几个月的交往中,石原经常与他探讨西华军与日军的战事,而高仓健三郎做出了不少精彩的分析和预测,事后都被证明是精准的预判,这让石原大为叹服,他屡次劝此人出仕为帝国效命,他本人可以发动一切资源来推荐他,但都被此人拒绝,石原也知道,他已经认为日本无可救药了,所以毫无兴趣,后来也就不提了,就算他自己,还不是心灰意冷。
有一次喝酒的时候,石原借着酒意问高仓健三郎:“日本真的一点出路都没有了吗?难道连死中求活的方法都没有?”
不料这一次高仓健三郎倒是认真了起来,说道:“其实不是,还有2个法子,但当下的诸公,我认为是无法实现的。”
石原来了兴趣,问道:“愿闻其详。”
高仓健三郎说道:“第一个法子,就是龟缩,日本必然会失去满洲和朝鲜的,但是西华没有海军,如果日本龟缩也不去招惹美英,那么几十年之内,这个日本还能苟延残喘,从而等待世界变局的机会。但是,国民从此就要过苦日子,而财阀和军部们也是一样,再想通过掠夺、扩大资本的道路,就不可能了。”
石原点点头,这个法子他也想到过的,但是觉得日本的上层建筑,绝不可能忍受这样长期的折磨,而且日本没有资源,必然经济长期萎缩,海军也未必维持得下去,还是很危险。
高仓继续说道:“第二个法子,就是死中求活,而且大约死是9分,成功的希望只有1分。”
石原的性子,也很有赌徒的气质,他催促高仓赶紧说。
高仓首先说:“我个人判断欧洲最多2年之内,就会爆发世界大战,一切的前提就是这个。”接着他阐述到了对德国、英法和苏联三方现在关系的判断,以及希特勒侵略奥地利和捷克之后下一步走向的预判。石原的眼睛,越听越是明亮。
没等高仓说下去,他们餐室的帘子被揭开,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的左手有明显的残疾,只有3个指头,神色坚毅,他对着高仓鞠了一躬,又向石原打了招呼,说道:“刚才在旁边听到先生的阐述,深感钦佩,恳请先生允许我旁听。”这个人,就是山本五十六,此时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山本平生最喜欢两件事情,第一是赌博,第二是出入烟花之地。所以石原此前也在这家高级酒肆,碰到过他几次,所以看到是他,并不意外,示意请他坐下来。
寒暄过后,高仓继续阐述。
他认为如果世界大战爆发,那么英国和其它欧洲列强,在远东的力量存在,就会变得极为微弱,日本死中求活的机会,就会来临。
日本海军届时击破英国乃至法国在亚洲的海军力量,是肯定能行的。真正的阻碍,是美国。美国肯定不会允许日本海军的强大,那会威胁到他们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和存在。
日本海军有没有击败美国的机会呢?高仓干脆地说完全没有,国力相差10倍以上,哪来的机会?山本和石原的眼神,就黯淡了下去。
但是高仓话锋一转,说日本至少有短期击败美国海军的可能性,利用这段时间差,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山本和石原的神色,变得极为专注。
高仓支出,如果按照“南进”的策略,日海军的首要攻击目标,自然应该是荷兰人占据的荷属东印度这些群岛,这些群岛可以提供日海军丰富的油气需求,也有煤钢,就可以在短期内替代部分失去美国物资的危险。
然后就是关键的一步,在美国海军恢复之前,全力占领澳大利亚,尤其是关键的大分水岭!
这个策略,让石原和山本目瞪口呆,他们从来没有去想占领澳大利亚。
高仓平静地说,他不认为英国是复兴后强大的德国的对手,所以届时能够支持澳大利亚的,就是美国,如果在开始尽量打击了美国海军,日本就有机会占领和移民澳大利亚,届时应该发动全国任何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向澳洲移民,那里的英国罪犯移民,只有700万人,日军如果拼死一击,是很有可能战胜的。
澳大利亚,就是个被大分水岭分割成两半的大陆,在其西边,就是自流大盆地,再西边,是大片的高原荒漠,而在其东边,则是临海的膏腴之地。大分水岭的东边西边,都是很好的生存之地。
澳洲的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日本最需要的煤炭、铁矿和油气三宝,其它矿产也非常丰富。这个大陆有77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大半个中国,可以提供日本民族充足的生存空间。
日本的根本问题,就是民族的基本盘,就在几个资源匮乏的小岛上,依靠中华的衰落,短暂地崛起,但“刚不可久”,中华现在开始复兴了,日本的境地也就变得极为危险。所以为什么不腾笼换鸟呢?
澳洲战略的关键,就在于日海军能够在初期击败美国海军后,在短期内实现至少半数国民的移民,日本有7000万人,如果移民3500万,最好是5000万,到大分水岭,就可以仿照西华以前的案例,建立起完整的日本根据地,将大量工业也迁移过去,然后以澳洲为基地,与美国周旋,准备牺牲2000万人,通过无尽的山地游击战,赢得最后日本在澳洲的生存和发展权。
至于在日本剩下的2000万人,那就做好当美国或者中国亡国奴的准备,只要能将大和民族传承下去,任何的卑躬屈漆,都在所不惜。
美国的实力确实强,但美国人的牺牲精神,却比不上东亚民族,他们是利益当头的,如果在澳洲牺牲过大,又不能获得更大利益,其国内的反战情绪,就会越来越大,直到最后被迫终战。
当然,这是个失败可能性9分,成功可能性只有1分的疯狂计划,需要高层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组织力。但这可能也是大和民族唯一的变成世界主要民族的机会。否则一个局限于37万平方公里、火山频发、资源匮乏的岛国贫瘠民族,还谈什么制霸世界呢?
高仓的疯狂计划,听得山本和石原两人目瞪口呆,这太疯狂了,是日本能干的吗?不过他们也深感刺激,似乎也有两分道理?
山本问高仓:“为什么不把东南亚,例如越南和马来亚这些地方作为目标呢?它们总会比澳洲容易占领。”
高仓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我以为诸君应该已经明白,在陆地上,只要西华陆军能够得到的地方,日本要打主意,恐怕都是徒劳。如果此前预测的二战一旦爆发,英法确实保不住这些地方,但恐怕都会变成西华的禁脔,我不认为日本还有这些机会。”
石原点点头,又叹息了一声,日本如果要最后一搏南进计划,恐怕高仓的疯狂计划,还是值得考虑的。
第185章 新南进?玉碎要选对地方
山本也试探了邀请高仓去做自己的幕僚,或者让山本向上层推荐,但都被高仓回绝了,他笑着说,虽然有这个疯狂的计划,但他可不认为日本堂上的诸君,能够同意并以足够的意志去执行。日本这个民族,疯狂的时候够疯狂,但尤其上层,却并不是那种能够放得下一切、去追逐成功的类型,他们对自己手里的那点利益,看得过于重了,高仓鄙夷地说,中国古人所谓的肉食者鄙,就是指这些大人物,首先想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而不是国民和国家的利益。
喝多了清酒的高仓,还批评起石原来。说你们这些军队的大人物呀,就是精于战术,而昧于战略,其实日本从古到今的大陆策略都是错误的,其原因,就是眼红大陆的富庶,却不去深想华夏民族是多么深厚的根基,即使衰败一时,也必然重新崛起,根本不是日本能够动摇的。日本日总想靠着投机,靠着自己一时的强大而蛇吞象,这在国家战略上是根本错误的。
国家的战略、民族的战略是千年大计,不是短期的利益博弈,这个根本都搞不清楚,难怪日本要完。
如果日本不是一直想着北上大陆,而是早在开国的时候,就南向澳洲或者东印度,早就会有所得的,会让所有利益,都被英国甚至是荷兰这样的小国占据?为什么此前日本根本毫无兴趣呢?因为包括澳洲在内,都需要自己去开拓资源、自己去建设,而不是依靠掠夺,日本的上层建筑,都是只长了一颗掠夺心思的马鹿脑子,却完全没有建设开拓的智慧,夫复何言?
最后已经完全喝醉的高仓,嚷嚷着大和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短视民族,没救了、没救了,然后歪倒在旁呼呼大睡。让山本和石原不由相视苦笑。
石原向着山本叹息说:“此君国士,可是不合时宜。”
山本点点头,说道:“嗯,他说的未必没有道理。”石原也是心中一动。
此事之后,很快高仓就出国了,号称去了美国,石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他了。
其实这个高仓,是李思华“引日”计划的一部分,高仓是西华的特工,由于与苏联的分道扬镳,西华自然不可能去使用历史上诸如中西功、尾崎秀实、佐尔格这一票共产国际远东局旗下的人员、而是自己派遣人员建立了情报网络。早年中国在日本留学的人员不少,他们拥有流利的日语,对于日本的习俗也非常熟知。所以挑出几个人来,并不是很困难,再使用简单的整容,改变一下面貌,在美国弄个假身份,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就出笼了。
那个时代的整容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德国的医生,从1910年就开始发展整容了。这是时代的需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无数人需要整容,技术自然也就开始发展了起来。
李思华“引日”计划的目的,自然是推动日本“南进”战略的形成。老实说,西华的海军,没有三十年以上,不可能超过日本,如果要想在几年之内葬送日本,那么让他们按照前世历史上那样“南进”,与美国去拼杀,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澳大利亚自然是为日本、也为美国埋下的一剂毒药,如果日本真的那么做了,损失自然比前世大了不知道哪里去了,而美国,也势必付出更惨重的代价,才能打垮日本。
而且不成功也没有关系,这本来就是“加料”。
事实上,这个计划,确实引起了山本和石原的兴趣和注意力,近期他们都对澳洲做了一些研究,心里有了想法。
石原的看法是,澳洲大分水岭,就像是中国人经常说的“龙脉”,它就是澳洲的“龙脉”,这条巨大的山岭,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以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自约克角半岛一直到维多利亚州,由北向南绵延约3000公里,宽约160公里至320公里,海拔高度一般约800至1000米,其中最高峰是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是澳大利亚大陆的最高点。
它的西坡地势缓斜,向西逐渐展开为中部平原,这里降水较少,长年干旱,主要是草原与矮小灌丛。而东坡则较陡,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沿着东坡下去,就是澳大利亚人主要聚居的狭长沿海平原。总的来说,大分水岭之东,生存条件最好,当然其西,也不是不能生存。无论如何,都是日本本土无法与之相比的。
了解了澳洲地理,他很快就理解了高仓计划的精髓。这条大分水岭的面积,高达60万平方公里以上,几乎是日本本土的2倍。如果日军占领这里,在短期内建设成类似西华策略的大根据地,与美军确实有相抗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