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162节

  他又回想到以前李总理就反复强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经济发展路径,心想李总理今天说的,其实并不是新鲜出炉的策略,而是早就很清晰的路径——国家经济发展,就是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手抓产业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这两者都要围绕着建构市场体系即消费能力这一个中心来发展。自己还是对此前的政策方针认识得不够,学习得不透呀。
  在此次会议后,很快《反浮夸风、反大跃进》的中央文件,被下发到了各省各市甚至各乡寨,一场坚决打击“政绩冲动”的旋风,吹过了所有的地方政府,让主官们都冷静了下来。中央的态度是明显的,早就规定好了你们的工作,好好做扎实,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基础的工作还没做好,就想着要飞翔,不是扯淡吗?一盆冰水浇下去,各地都冷静了下来。
  不过李思华知道,这种地方“冲动”未来还会反复发生,说得好听点是地方政府有着强烈的发展本地的动机和主动性,但说得不好听点,其实就是想从中央争取更多的“自由”,尤其是财力。不能说这种动机都是坏的,但放松的尺度和放松的时机,只能是由中央根据具体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决定,而不是屈从于地方的要求。
  毕竟,中国自从实行郡县制度的2000多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就是个永恒的课题,并且不可能具备确定性,因为不同时期,国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在发展中必须不断调整的参数因子。
  1947年的中国,开始挥别短缺经济的过去,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经济发展阶段。单单投资就能驱动高速发展的阶段,基本结束,各地各领域深层的矛盾,开始逐步浮现,考验着新中国的领导人们。
  第255章 全球追宝与伦敦大劫案
  翁万戈被绑在椅子上,愤怒而仇恨地看着正在他房子里搜集整理文物的这些黑西装。
  晚上一帮“蒙面暴徒”闯入,打晕了他的家人和仆人,将他们都带走不知道去哪了。只留下他,然后就是拷问,他的整个左手都已经废了。
  看到揭开头罩的“暴徒”们,他的内心已经凉了半截,因为他们很明显是中国人,而且“官话”标准,他马上判断他们不是普通的华人“盗贼”,而很可能来自大陆官方。
  这让他内心战栗。对于这个“红色”政权,他可一点期待都没有。而他们的目的,当然是从他的手上,拿回那些中国的国宝。
  翁万戈是典型的满清遗老,是清朝名臣翁同龢的第五代嫡孙。翁同龢当年当过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称得上是位高权重,是李鸿章长期的政治对手。翁同龢当官40多年,最喜欢收藏各种文物,收藏了大量的书画、碑帖等珍贵文物,很多都是珍贵的国宝。
  翁万戈在新中国建国前,觉得大事不妙,带着全家和这些文物跑到了美国,这几年他的生活“岁月静好”,没想到共产党根本不放过他,8年之后,还是追上门来了。
  看起来,自家的宝贝保不住了,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了。翁万戈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确实,他是李思华点名要重惩的对象。在原时空李思华就对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典型的汉奸,中国的博物馆到美国,向他回购中国文物,被他傲慢地拒绝,而转身就将183件中国文物无偿地捐给了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不仅跪舔美国,还通过这样的行为来侮辱祖国。这等败等类,靠着祖先掠夺中国人民的民脂民膏,到美国岁月静好。新时空的新中国,怎能让此等人渣,继续逍遥在外?当然要严惩!
  几天后,翁万戈私宅的大火燃起,私宅门口的 “主人全家外出,有事请一周之后来访”的牌子也被卷入火焰。特工小组早已在两天前就已经带着国宝和文物,提前撤离了。
  透过窗户看去,翁万戈太阳穴中枪,睁着大大的眼睛,血流了一地,火焰正将他一寸又一寸地吞噬。等到他的家人被在某处释放归来,只能看到断垣残壁和内部被烧焦的尸骨。至于是谁干的,只知道是一群蒙面大汉,流利的纽约口音英语,让这桩案子成为了当地美国警局的不解之谜。
  翁万戈只是李思华发起的对逃到国外满清遗老“全球追宝”行动的其中一个小案,唯一特别的是对他判处了死刑,而对多数这些家伙,只是追回文物和财物而已。
  全球追宝的动机很明显。在当初民国成立、满清退位后,总共有14万满清遗老(拥有贵族爵位),这些人仇视民国,当然更仇视新中国,其中至少有好几万人,是跑到了外国,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等地都有分布。这些人靠着祖上劫掠中国人民的财富,很多在国外仍然过着奢侈的生活。李思华的脾气,如何能容忍他们?当然要把这些财富追回来。
  在这二三十年里,至少有5万人跑到了国外,而这些人当时都是中国最富裕的阶层,就算是每人1万两白银,那也有5亿两白银流失到了海外。实际上远远不止,有的家庭一家就可能是数百万两白银甚至上千万两。毕竟,满清三百年传承下来,这些家族,可谓积累无数。按照李思华的猜想,在过去的年代,这些家伙带走的财富,至少有10~20亿两,而且这是当时的财富,即使安1美元兑换2.1两白银的旧价,那也是5~10亿美元。
  虽然很多被他们在海外挥霍了,但也不乏擅长理财增值的。所以原则就是给增值的保留一些家财,但大多数要追回来。
  更何况这些家伙手中,有无数文物和国宝,很可能当时中国在“地上”的文物国宝,至少有30%~40%被这些家伙带走了,这些统统要追回。
  所以现在在一些“遗老”们比较多的国家,新中国都建立了专门的机构,配套情报小组和行动小组,来规划、计划、实施和转移财富。美国自然是重中之重。
  这个行动的产生,是因为在平津市治理中,谈到建国初整治“八旗子弟”的时候,李思华想起了这一茬,认为不能放任这一笔民脂民膏,被这些王八蛋卷走了,必须要追回来,于是有了这个“全球追宝”的行动。
  她是有一次在《平津日报》上看到报道,平津市对旧八旗子弟现在在东北大区改造后新生的一些消息。因为在新时空,按照政策,对于街头混混是零容忍的,这些家伙往往就是黑帮的前兆,而且是城市各种罪行的起源。这些街头混混,之前就以平津市为最多,解放的时候对北平乃至天津的治理中,当然对此就有一场治理风暴。都什么时代了,还想靠着祖宗的掠夺混日子?
  这些旧八旗子弟确实是北平乃至天津的“一道风景线”,不过是那种腐朽透顶的垃圾风景线。这些家伙,整天或者拎着笼子遛鸟,或者靠在门口栏杆上慵懒地晒太阳,甚至是躲在家里天天吃大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而在搜罗这些“人才”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地下的大烟贩卖网络,新时空下也有着悍不畏死的犯罪团伙。
  这些家伙的本事,全在一个“玩”上,举凡打茶围、斗蟋蟀、蓄画眉、放风筝、玩乐器、玩票等等,在当时的城市中的各种“趣味娱乐”,这些家伙都是最精的,而且不限于男性,女的也是一样。所谓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但就是一条,绝不参与劳动。
  平津市整治他们的时候,本来只是觉得这帮家伙不事生产,带坏了城市风气。当时在李思华指示之后,事情的处置就升级了,这帮家伙能这样游手好闲,无非是其祖上传下了在平津的住房和财富,可是这些家族的财富何来?都是抢劫屠杀汉族百姓而来,如何能让他们继续逍遥呢?
  所以一纸令下,这些人在平津的房屋资产,全部被没收,而所有人都被送去了东北大区在外东北的比较艰苦的一些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并永居彼处,在那里重新生根发芽去。至于他们习惯了奢侈或者懒惰的生活,农场是讲究按劳分配的,不想劳动那就自己饿死吧,还节省了粮食。
  总的原则就是这样,你既然享受了你祖上的不义之财,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不仅是资财没收,而且是劳动改造赎罪。
  说到底,满清遗老,就没有那些民国绅士来得精明了,当初爪哇民国成立,大量的民国绅士都申请去了那里,虽然要付出80%~90%家庭资财的代价。而这些满清遗老,看不上民国,除了已经跑到国外去的以外,很多人还指望能维持自己以往的旧生活,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现在,则是开始了海外的“全球追宝”行动。
  相对来说,那些被“海外追宝”的满清遗老,一般的结果,还是要比国内的好一些,至少他们不用去“劳动改造”了,失去了资财,还能看是否有本事在外国生存下去。
  整个“海外追宝”是计划执行10年的长期行动。也是对海外情报网络中外围组织的一次大练兵。例如丹尼尔这个墨西哥和美国南部的黑帮“教父”,当初李思华在美国时组建的黑帮,已经被他分散,骨干力量重新组成了好几个强力的黑帮,表面上并不来往和配合。他们由于资金雄厚,训练有素,组织严密,且聘用不少的二战退伍军人,所以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很有名。在他们的配合下,才能绕过当地fbi和警察们的视线,或者处理善后事宜。
  在他管理的几个黑帮中,这几年也开始渗入一些东南亚的混血儿,他们号称是在中国统一东南亚的时候逃亡美国,加入黑帮混饭吃,不过这些人在黑帮晋升很快,不知不觉占据了几个黑帮很多的关键职位,虽然这些人很低调。
  在各个黑帮中比较高调的,还是那些来自南美各个国家的拉丁人,他们与这些黑帮形成了“皮与骨”的二元关系,黑帮的核心组织,以武力维护他们的利益,而他们则将其在毒品等方面的利益,上贡一部分给组织。至于拉丁人自己的团伙,战斗力是根本不能和黑帮的核心组织相比的,他们自己都很清楚这一点。
  就连美国fbi和各大城市的警察局,都知道这些南部黑帮,内部有着“战斗组织”与“贩毒组织”的二元化结构,他们打击的重点当然是贩毒组织,因为战斗组织的保密性很高,他们的卧底很难渗入,尤其是警察,根本不想和“战斗组织”对上,大家都是为了吃饭,对付这帮家伙就意味着血战,何必呢?黑帮本来就是消灭不完的,这些黑帮反而很有分寸,大家都好交待。而且抓到了战斗组织成员,也很难办,表面上他们与贩毒毫无关系,也确实没有加入这个链条,他们只是收拉丁人的保护费而已。
  在这样一个体系的掩护下,南美就不用说了,那里的满清遗老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搞得“家家皆净”。而北美的情况,逐渐也差不多。fbi很快知道了一个犯罪组织,似乎专门抢劫那些清朝灭亡后逃亡的中国人,在他们想来,可能是东方特色的犯罪,不过这在整个美国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欧洲,这样的行动也在展开,不过要小心很多,中国在那里的组织力量,不算雄厚。
  在美国的土地上,中国比较客气,因为双方的国家关系,目前是正常的,即使以后要斗争,不必现在就剑拔弩张。而对于那个破落货英国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1947年9月的一天,伦敦新牛津大街,大罗素广场,英国国家博物馆。
  克林特与旁边的几位绅士说笑着,他们对博物馆的展品,尤其是东方的瓷器谈论着,有一位绅士,显然非常精通中国瓷器,别的人都觉得他很渊博,他得意地说道,他的父亲是大维德爵士,在青年时期就与中国瓷器结下缘份,并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热情。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出身于犹太富商之家的斐西瓦乐大维德,游走于清廷倒台后大量宫廷文物流散于市的北平,最终收获了规模惊人的瓷器收藏,包括近一千七百件陶瓷和一卷清宫御制古玩图,年代跨越十至十八世纪。
  这位先生还感叹地说,估计他无法传承这笔珍宝了,他的父亲已经决意要将全部藏品捐出,成立“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
  克林特礼貌地微笑着,似乎对于东方瓷器不甚了解,所以没有多说话。大家知道他在多佛尔有着不小的产业,从事对外贸易。本来他是个爱尔兰人,大家是不会和他来往的,不过此人喜欢绘画,几次在大英博物馆碰到他,而且他在这方面知识渊博,而且人又很健谈。
  这一次大家也只是和他偶遇了而已,对于他凑上来一起,也很正常。
  一个多小时后,这些风雅的绅士们彼此告别,克林特单独离去,在博物馆不远的地方,他转头看了看这座雄伟的罗马式建筑,冷笑了一声。
  10天后。伦敦最近的天气有点阴沉。但是市民们的心情还是良好的,战争结束一年多了,伦敦的复兴肉眼可见,对于一些“帝国遗老”来说,比较遗憾的,就是看到美国人在伦敦的存在愈发明显了。例如那些不断进入伦敦的美国“海陆联运”的集装箱车辆,这些大车往往会让一些交通,变得拥挤,虽然他们已经是伦敦物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车就像美国人一样,粗野地破坏了伦敦的优雅。
  时间逐渐进入了深夜,远处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大罗素广场附近的街区迅速地黑暗了下来——停电了。大约20分钟后,电力局搞清楚了事情,原来有一个巨型变压器,不知道为什么炸了,而失去了它的负荷,周边几个变压器也出了问题,估计至少要六七个小时才能修得好。
  不过类似大英博物馆这种场所,是有自己的柴油发电机系统的。二战才过去一年,大家对于随时停电、随时来电的情况还是很有经验。
  在停电后,值班的技术人员就去启动柴油发电机,在经过10几分钟的一番操作之后,大英博物馆的光明终于恢复,值班人员松了一口气,然后就呆滞住了,接着就晕倒了。在晕过去之前,他模糊地记着,这是一群全副武装、带着头罩,眼睛的位置带着奇形怪状装置的人。
  这是来自中国的“追宝行动小队”,执行的他们在伦敦的一次大行动,他们利用在海陆联运这家公司中的事先安排,在伦敦情报站的配合下,潜入了伦敦,行动的目标自然是大英博物馆内的20000多件中国文物。事实上,行动的并不仅仅是他们,在外围,还有一些配合的小队,这几年,随着香港回归中国,有不少崇尚大英帝国的香港人来到了伦敦嘛。
  他们头上奇形怪状的装置,就是第一代的红外夜视仪,在原时空的历史上,美国人在1945年二战末期,首先拥有了第一代红外夜视仪,并将之运用在了对付在日本冲绳岛上隧道内负隅顽抗的日军头上,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而在新时空,中国对红外夜视仪的掌握比美军还早。
  因此利用刚才完全停电的十几分钟,他们已经潜入了反复训练过的熟悉地形的大英博物馆的各个地点,行动的第一阶段,当然就是将所有的值班人员都搞晕过去,好方便接下来的行动。
  深夜的大英博物馆早已闭馆,柴油发动机的电力,也不会让它变得灯火辉煌。而在它的外围,此时是非常安静的,这里是公共区域,白天的时候人多如牛毛,而深夜的时候,人就很少了,外围的小队在不断隐秘地巡逻,发现有人就用麻醉枪打晕并绑起来扔到隐秘处,当然主要防范的是巡逻的警察。
  两辆集装箱车从不远处开来,停在了大英博物馆的一处不引人注意的侧门。而在它们的周围,很快聚集了一些其它车辆,有200多人从这些车辆上下来,他们是经过训练的此次行动的“运输队“。
  首先的行动目标,是位于3个展厅的公开展示的中国文物,即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33号展厅、中国玉器厅(33号乙馆)以及瓷器展厅(95号展厅)。这三个展厅中几乎囊括了中国文物的所有类别——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到魏晋石佛经卷、宋元书画、明清瓷器,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这些公开展示的文物不过是2000件,但多数非常珍贵,所以首批运走。先运走的就是瓷器,由于容易破碎,所以集装箱车都携带了大量泡沫、木箱和包装材料,小队负责保安,运输队员们紧张地包装,然后在集装箱上装箱放好,很快这两辆集装箱车就出发了。
  就在他们出发后几分钟,又有两辆集装箱车开了过来,同样的程序不断进行。
  大约1个小时,在2000件公开展品完成运输后,安全小队早已打开了库房,并找到了中国文物所处的房间,于是,接下来的约19000件文物,也开始被不断地运出库房,装上集装箱车。实际上,这个过程反而大大简化了,因为在库房中,大量的中国文物是被很好地包装着,省掉了运输队们的劳动。
  整个运输过程持续了约5个小时,全部完成后时间已经是凌晨4点多。而在这个过程中,高达80多辆的集装箱车已经驶出了伦敦,他们将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将文物分批运送到多佛尔海峡的多佛尔码头,那里早已等待着一艘集装箱远洋运输船,所有集装箱都会立即装船,并且在这些集装箱的上面,是装载着普通货物的其它集装箱,而这艘集装箱船,在早上10点就会离开港口,行驶在大海之上。这艘集装箱船的所有信息,在其离港后就都会被混淆和抹掉,就算是船的名字,也不再是过去那个。当然,远洋船新的资料,一定是齐备的、“合法合规的”,是典型的正常贸易,而且有着对应的货物。
  实际上,英国人最终一定会追到海陆联运的集装箱车,因为如此批量的文物要离开伦敦,没有大量工具是不行的。但他们也只是接到了订单,某家美国公司要求他们到大英博物馆接货而已,打的就是时间差。
  英国人最后会知道,这些文物一定在某艘船上,可是大西洋上有着上万艘的远洋货轮,难道他们都去搜一搜?这艘船在葡萄牙的一个港口,还会重新装船,将集装箱上的货物(文物)转移到一艘散货船上。然后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最后回到中国。
  一次轰动世界的文物大劫案,发生在了过去世界资本主义的首都伦敦。
  第256章 英国人的无奈和印度独立
  英国人确认大英博物馆的大劫案并做出反应,已经是第二天早晨10点以后。
  游客们其实没有发现大英博物馆的异常,因为当他们来到博物馆入口,就会看到一块牌子:“昨夜停电,设施受损,今日暂停参观。”
  真正让人觉察出异常的,还是博物馆上班的职员,他们在上午8点半左右来到博物馆后,开始觉察了异常,在进入博物馆后,发现了被绑着的值班人员们,把他们吓死了,立即报警。而等到9点左右警察赶到后,经过一阵忙碌的检查,才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国文物,全部“被盗”,还丢失了两件镇馆之宝,例如号称古埃及出品的草纸上的画——《亚尼的死者之书》,三种文字的国王诏书——埃及罗塞塔碑。当然33号厅几十平米的中国敦煌壁画,以及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女史箴图》肯定是不见了,大英博物馆号称的10大镇馆之宝,丢失了4件!
  其实古埃及的那两件,是出于李思华自己的好奇心,在前世有人说这两件是西方伪造的,也有人说是真的,不管怎样,如果能拿回来,让中国自己的专家研究一下也好,反正本来就是英国人从埃及抢回来的,中国人再抢他们,天经地义。所以行动前李思华专门提到了这两件文物,让行动组有机会就带回来。
  苏格兰场(英国首都伦敦警察厅)一直到上午11点左右,才召开了高级警官会议,听取到大英博物馆勘察现场的高级探长的汇报,分析案情。
  由于主要被盗的都是中国文物,所以怀疑自然是指向中国人的,包括在伦敦的中国裔黑帮成员等。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如果是中国政府的行动,恐怕才更合情理。
  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这是些文物的数量实在太庞大了,单单是把他们运输出去,就是一件巨大挑战的事情,更何况按照那些值班人员的口供,行动的明显是一个军事组织。伦敦的黑帮,恐怕没有这样的能量。其它国家的军事组织,总不会盯着中国文物下手。
  第二是佐证的原因。就是此时的中英关系非常糟糕。中国大使馆已经在上个月全数撤离,现在的中国大使馆除了走之前雇佣的看门英国人以外,已经没有人了。舆论都在猜测中英是否要真的断交。
  英国这几个月一直在操作印度独立的事情,而在英国看来,中国人非常不友好。他们不仅在喜马拉雅南麓煽动和直接参与所谓的“山南三国”的独立,很明显在赤化这些国家,建立所谓的社会主义政权。更进一步的是,他们武装了原来准备留给印度的旁遮普省的锡克人,使得他们得以成立了一只规模不小的军队,并且和穆斯林势力结合起来,他们号称要建立完整的巴基斯坦。
  甚至在海得拉巴,中国人的势力也渗透进来,他们让这个土邦的大公,掏了一亿美元,卖给了他大批武器弹药,并且派出军官,帮助他正在训练一只准备对抗印度军队的“自治军”。
  中国人这一连串的操作,不但让印度的北方风雨飘摇,让印度的南方也难以稳定。看起来中国人一点都不在乎与未来印度的关系,他们的势力,正在深入印度各邦。
  英国人此时对于未来影响印度,还是抱有期望的,所以无论对尼赫鲁将要成立的印度政权,还是真纳将要成立的巴基斯坦政权,都抱着“善意”,关键是要把政权“平稳和顺利”地转移到印度大资产阶级手里,这才能保证英国人的长期利益。而中国人他娘的直接抢了英国人习惯扮演的角色,把整个印度搞得鸡飞狗跳,这当然让英国非常愤怒。
  国力有了一些恢复的英国,本来想派出一只大舰队威慑中国。结果研究后发现,英国强大的海军对于中国而言,却很难构成威胁,他们完整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英国舰队甚至只能在印度洋打转转。一旦接近苏门答腊,就会在中国强大的空军威胁之下,难道从大西洋美国那里绕过去吗?根本不现实。就算是爪哇民国,也不会允许英国舰队从他们那通过的。更何况惹恼了中国,对英国进行核轰炸又如何?不是自己找死吗?
  所以英国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以陆制海”战略下,英国一贯以强大的海军压人的传统技能,已经不好使了。
  那么截断中国与中东和欧洲通过印度洋的贸易吗?现在的贸易量又不大,对中国的影响甚微,而且英国这样干,会导致沿途国家的普遍不满。
  所以最后,只能是选择捣乱。中国搞乱印度,英国就试图在过去自己殖民地的香港、缅甸等地捣乱。
  上个月就是因为英国军情六处的一个特工小组,在香港全军覆灭。结果中国人以英国人在中国煽动叛乱的理由,撤回了其大使馆成员,两国关系已经跌到了冰点。
  在苏格兰场意识到这个大劫案,很可能涉及中英政治后,迅速向唐宁街10号汇报,而当天下午,英国首相主持的紧急会议,就对此事进行了讨论。
  此时的英国首相,是工党的克莱门特艾德礼,他原来是一个律师,在二战中工党与丘吉尔的保守党组成联合政府,他实际上长期担任丘吉尔的副手。两人在大政方针上还是一致的。
  艾德礼很快就在内心确认了这是中国政府干的。这让他感到愤怒,同时也感到心力憔悴。中国人就是骑到了英国人的头上,这件事情,几乎是明摆着对英国扇了一个耳光,肯定会让英国在全球都丢尽了脸。这是对上个月香港事件的报复,同时他们也拿回了过去被英国殖民时夺取的文物,洗刷了耻辱,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举两得。
  但是受尽侮辱的英国如何报复呢?追查这批文物的线索,试图找到中国人的团队,这当然是基础的。其它的呢?有什么办法能让英国出一口气,对国民和世界有一个交待?
  军事上是不可能的,中国现在像苏联一样的强大,而且他们还有核武器,尤其是核导弹,英国处于下风。
  他叹了一口气,问外交大臣内斯特贝文:“你有什么看法?”
  贝文也是一脸的苦相,他也知道事情难搞,说道:
  “这应该是中国人的一种警告,让我们在印度的相关事情上闭嘴,既然英国从印度撤退了,就不要再干扰中国人的行动。新中国显然是一个极度富于进攻性的政权,而且不惮于使用武力,他们有着核导弹的优势。”
  其它大臣也纷纷发表了意见,但没有一个主张军事行动的。在1947年,没有一个人不了解核武器的可怖,更何况中国这个六亿多人的大国,常规军事力量一样可畏。英国的威慑力,看起来必须与新霸主美国建立起特殊关系,但很明显,当下的美国还不是很想接这个茬,很多人仍然对英国怀有戒心。
  艾德礼最后叹了一口气:“我听说中国的主席有一句话,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我们英国,现在应该就是中国人眼中的纸老虎了。”
  大家一阵尴尬,不过英国绅士嘛,最具有唾面自干的精神了。
  艾德礼继续说:“那么,不要向外界承认这是中国人干的。只能说是不明武装盗窃团伙的行动,苏格兰场正在全力追缉这些盗贼。”
  大臣们一致同意,总的基调定了下来,至于媒体肯定都会猜测是中国人干的,但是不是谁也没证据吗?死不承认就是了,要是承认了,让英国如何行动呢?
  当天的下午,当然已经是一场全球的媒体狂欢,大英博物馆居然被打劫,丢失了全部的中国文物,还丢失了两件最重要的古埃及文物!真是超级的大新闻!每个媒体都推测这是中国人干的,他们正好与英国的关系已经破裂,两国断交都很可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