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这个理由似乎完美的无懈可击,雪莱苦恼地皱眉,他灵机一动,想到拉斐尔经常在巴别塔玩耍,便道:“那……你能弄来音乐剧《蝴蝶夫人》的门票吗?”
“蝴蝶夫人?”拉斐尔的脸色有些古怪。
“对,就是莎乐美剧团这周六要上演的《蝴蝶夫人》,我那天和爸爸来公爵府的路上,看到仲夏夜广场的海报,所以……”
“是这个吗?”
不等雪莱说完,拉斐尔径直打开自己的光脑,他点开应用程序,晶体屏幕上赫然是《蝴蝶夫人》的门票。
雪莱好奇地凑过去看,发现确实是官网的门票,有两张,而且还是很难抢的贵宾席。
他原本想用这个借口让拉斐尔别再纠缠,但没想到拉斐尔真的能掏出《蝴蝶夫人》的门票,不是说好的连路德维希都抢不到票吗?
雪莱十分纠结,虽然他是很想见到画报上美丽的蝴蝶夫人,但他并不想和拉斐尔一起去看演出,和未来小叔子一起去看音乐剧也过于暧昧,他害怕外人说闲话。
但是……
雪莱看着晶体屏幕上显示的音乐剧门票,门票请来翡冷翠的设计师精心设计过,正面用漂亮的花体字写着演出剧目,旁边则是一张人物小像,风情万种的蝴蝶夫人朝他妩媚地笑。
他使劲地掐住自己的手心,最终还是艰难地接过这张门票:“谢谢你。”
拉斐尔笑道:“不用谢,我和这部音乐剧的文森特导演是好朋友,如果你想见演员的话,我也可以让人带你去后台见扮演蝴蝶夫人的女演员哦。”
雪莱十分惊喜:“可以吗?真的可以吗?”
拉斐尔朝他笑道:“当然可以,举手之劳的事,我很愿意帮助我兄长未来的妻子。”
他这样的热情真诚,雪莱反而感到一丝愧疚,他歉意道:“对不起。”
拉斐尔疑惑地睁大眼:“为什么要突然道歉?你又没做错什么,是我先冒犯你的,补偿你是我应该做的。”
雪莱认真地解释:“因为我一开始觉得你的白发和长相看起来像异端,再加上你一上来就强吻我,我其实有点讨厌你。”
拉斐尔注意到雪莱胸前的十字架,问道:“你是天主教信徒?”
雪莱虔诚地握住十字架,点头:“是的,我从小在教会学校长大,很早就信了天主教。”
拉斐尔笑道:“然后就因为我送你《蝴蝶夫人》的门票,又提出带你去见女演员,你难道就觉得我是好人了?”
“即使不是好人,那怎么也不会是坏人吧。”
雪莱看向草坪上的那群可爱的猫猫虫,毕竟坏人怎么会来喂流浪猫呢。
拉斐尔露出介乎轻浮和温情间的笑容,眼角眉梢都流露出一丝妩媚的神韵:“真是个单纯的好孩子,说不定我只是为了勾引你哦,毕竟你那么可爱,我说过我很喜欢你吧?”
“请不要继续拿我开玩笑。”
他说话总是那么暧昧,语气像是在和情人缠绵调情,简直让雪莱分不清到底哪句是真话,哪句是假话。
正当雪莱不知所措时,路德维希的副官康拉德突然从大殿里出来找他们:“拉斐尔,圣座来了,你和雪莱快回去。”
雪莱猛地站起身:“圣座?是梵蒂冈的圣座冕下吗?他居然会来这里!”
做为一名虔诚的信徒,圣座的到来无疑让雪莱激动万分。
梵蒂冈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也称俄我略十三世,他本名罗德里奥·奥尔西尼,是珲曼共和国建国以来最负盛名的大教宗。
第8章 papa
奥丁之都,凯撒大宫殿。
漆黑的天幕出现白色的星舰,地面狂震,巨雷轰鸣,那是教宗的法舰“诺亚方舟”,每艘法舰的舰身上都印有手持乌列尔之剑的六翼炽天使的花纹。法舰上数百盏雪亮的照明灯一盏盏亮起,霎时天地间灯火通明,仿若神灵睁开祂的眼睛,天使在人间显圣。
圣座莅临。
奥丁还没入睡的居民自然见到这宛如神迹的一幕,他们激动地冲出家门,朝那艘法舰脱帽致敬。
雪莱也激动地握住胸前的十字架:“早就听爸爸说,圣座可能会来奥丁,当时我还不敢相信,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拉斐尔没说话,他遥望着悬停在天幕上的“诺亚方舟”,法舰卷起凛冽的疾风,他苍白的长发在夜色中狂舞,森冷的气息一丝丝地从他身上透出来,天地都仿佛沐浴在神的光辉中,唯有他的周围被黑暗吞没,漫天星辰在他瞳孔里映不出一丝色彩。
身旁的雪莱完全没注意到拉斐尔的脸色,反而催促道:“你哥哥让我们赶紧回去,说不定是圣座要见我们呢,快点,别怠慢了圣座。”
拉斐尔默不作声地收回眼神,他跟在雪莱身后,朝凯撒大宫殿走去。
早在几十年前,奥丁的居民还没有如此尊奉教宗,珲曼共和国也并不是如今的共和制政体,而是由数十个小星系领主组成的君主制国家,由阿斯特莱王朝统治,鹰面狮鹫的旗帜昂扬地飘荡在整个银河系的宇宙中。
现在的星域网上喜欢玩一个很常见的梗:教皇他有几个师?
但在阿斯特莱王朝的末代皇帝约瑟夫当政的黑暗时代,梵蒂冈的圣廷还真有几个师,在自由联盟和阿斯特莱王朝作战期间,软弱的帝国军无力抵挡联盟军猛烈的进攻,节节败退。
阿斯特莱王朝危急存亡之秋,教宗手下的十字军队主动承担起抵抗自由联邦和星盗的联盟军的重要职责,那些烙有天使图案的战舰数次击溃联盟军的围剿,保护了帝国居民的人身安全。
格里高利十三世便是当时在任的教宗,他组织十字军抵抗联邦军,将抛弃自己土地和人民的星系领主处于绝罚和审判,给远在自由联邦的大牧首递出停战协议……这一系列的举动都让他表现得不像个崇尚和平的牧者,更像个拥有铁血手腕的君主。
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君主型”的教宗,曾经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依诺增爵三世便是中世纪权势最大的教宗,这位大教宗推广神学家圣伯尔纳多提出的“双剑论”,利用霍亨斯陶芬家族和韦尔夫家族争权的机会,迫使德意志和意大利地区的领主归还属于原属教皇国的领土;扶持来自西西里的腓特烈二世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让整个西欧都臣服于他的威严下。【1】
比起普济众生的圣人,这些激进入世的举动都让依诺增爵三世更像普世意义上的铁血君主,后世也称他为“万皇之皇”。
可惜一切的权威和荣耀都伴随他的死亡而烟消云散,依诺增爵三世死后没能得任何追缅,而后世圣廷的修士们也羞于提及他这个不符合普世价值观的教宗。
格里高利十三世和依诺增爵三世一样表现得更像普世意义的君主,但彼时的社会环境远不是中世纪时期那么简单。
由于教宗组建十字军反击同盟军,如今珲曼共和国的大部分领土得到保存,圣教也是从那时大规模扩展,很多信徒便是经历过那次灭国之战后开始转而信奉天主教,他们坚信那些印有天使纹章的星舰,便是传说中天使的化身。
因为圣廷的插手,摇摇欲坠的阿斯特莱王朝以一种极其危险的姿态勉强苟活下来,而于此同时,一种新兴阶级正在帝国内部涌现,后世称他们为共和派。
对于这个全新的阶级,教宗并没有加以扶持和理睬,反而是在不断地清除永恒之城周围的亲帝派势力,他派出修士宣扬自己的教义,不断地发展信徒,没受到战火波及的小星域领主们也纷纷臣服,圣廷梵蒂冈及其周围的星系隐隐约约呈现出曾经“教皇国”的雏形。
在联盟军险些打到奥丁门口时,约瑟夫皇帝带着他的皇后狼狈地逃出皇都。君主抛弃了自己的人民,共和派便组建自己的人民军队,誓死守住最后一片国土,在教廷的支持下,共和派经过惨痛的伤亡把联盟军赶出奥丁,重新解放他们的家园。
自卫战争结束后,约瑟夫皇帝被教宗捉到梵蒂冈接受审判,经过枢机会和元老院的审判,这个背弃自己的人民和国家的懦夫被剥夺皇位,处以终身监禁,他的皇后和子女也被剥夺继承权,送去修道院出家。
废黜皇帝,这一举动让教宗的权威达到巅峰,仿佛是在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现:教权高于皇权,是教皇授予君主世俗的权力。
教宗本想借机扶持一位傀儡君主继续为自己效力,但变化的时局却没给他这个机会,早已虎视眈眈的共和派发起政变,他们推翻了迂腐的君主制,成立全新的共和制国家,也就是如今的珲曼共和国。
在教权和皇权几千年的拉扯制衡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此刻皇权彻底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教权又该何去何从呢?
此后数十年里,珲曼共和国数位领袖先后上台执政,又匆匆地走下历史舞台,但格里高利十三世依然不动如山地坐镇梵蒂冈。
他没有再沉迷于权术,反而开始变得更像一位牧者,他组织学者修缮教义,普济众人,建立修道院收养在战乱中失去双亲的孤儿,甚至解散了当年讨伐联盟军的十字军……这些象征和平的举动都为他赢来极高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