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16节

  这个活,苏窈想让给三姐做。
  苏窈笑道:“那行,我过几天再拿来的话,你可得要收呀。”
  售货员:“说定的事,肯定收。”
  苏窈和沈靳逛了一圈,他要去找了六子,苏窈就到县口和许娟会合,准备回生产队。
  沈靳找了六子。
  六子把之前的山货钱给结清了,不多,只有六块五。
  “我现在也能出外省,有东西你也可以叫我带回来。”
  六子一听,眼神都亮了。
  “外省!好呀,要是去到京市,沪市,还有渝市这些地方,那些地方的电影画报和连环画,还有不要票的衣服,能带一点回来最好都带回来,在咱小县城,可抢手得很。”
  沈靳闻言,冷笑了一声:“你当我口袋都是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六子琢磨了一下,说:“我最多只能拿三十块钱借给你,等货到了,你再还给我。”
  沈靳一挑眉:“不怕我拿钱跑路?”
  六子翻了个白眼:“跑得了和尚还能跑得了庙?再说了,咱们都合作这么久了,我相信四哥你。”
  最主要无外乎现在知道他在哪里上班,有工作在,肯定不能因为三十块钱而丢了工作。
  再说了,做倒爷就是要胆大心细。他和别的那些只挣蝇头小利的倒爷可不一样,有机会挣大的,他肯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有人投资,沈靳自然不会拒绝,他说:“我不能带太多东西回来,每回只能带一两件不大的东西。”
  六子:“没事,只要是外地有,本地没有的,都受欢迎。”
  他转身回去拿了三十块钱出来,递给沈靳。
  沈靳伸手去拿,却扯不动。
  六子还是拽得紧紧的。
  他沈靳挑眉看向六子。
  六子讪讪笑道:“可要好好选,别选过时的货。”
  沈靳:“清楚,这钱就当是我借你的,亏了也算我的。”
  六子立刻松手:“可是四哥你自己说的,亏了可不能不认账呀。”
  沈靳点头:“少不了你的。”
  干货的六块多,还有六子借的三十,来时苏窈多给的十块钱,最后是沈靳身上零散的前,加起来大概有四十八块。
  四十八块已经是普通工人的两个月工资了,在这年代也算是一笔小巨款了。
  *
  苏窈和许娟在大队下了车,抱着孩子走回生产队,顺道说了做发圈的事。
  苏窈:“我家里还有布头和老土布可以做发圈,争取这两三天做好,然后送到县里,让四哥跟车时顺道送到外省的供销社。但我这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娟子你有没有时间和我一块做。”
  她想了想,又问:“这土布的一分钱一个人工,棉布的三分钱两个,你愿不愿意?”
  许娟一听,惊诧的道:“你愿意带着我?!”
  苏窈点头:“现在没有多少,估计也就只做百来个,你不要嫌少的好。”
  娟子摇头:“现在这世道,一分钱都难挣得很,我还求之不得呢!”
  苏窈笑了:“不嫌就好,不过我也打算帮衬一下我那三姐,所以我打算一会去一趟小河生产队,只是这路有点偏,你能不能和我去一趟?”
  许娟:“去!反正又不用上工,就让我婆婆帮忙带两三个小时孩子。今年虎子孝敬了两块钱,我婆婆现在见着我都是笑眯眯的,巴不得帮我看孩子呢。”
  “而且都说是你家男人帮的忙,还念叨着要好好谢谢你们的,肯定也乐意帮忙看一会孩子。”
  有人帮忙看一下孩子最是不好,苏窈也不敢挑剔什么。
  出门太久,又太远了,总好过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去强。
  回到生产队,苏窈把剩下的一点土布都拿上,剪了一些头绳,也拿了一个样板发圈带着去。
  把孩子送到了虎子他妈家,虎子妈笑得可殷勤了,还说一定会把孩子们照顾好的。
  下午没人骑自行车,也方便了她和许娟。
  走路三个小时,骑车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小河生产队。
  苏窈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她三姐的家。
  到了院门外,许娟看着破败的院子,叹道:“你三姐家也不好过呀。”
  苏窈点头:“所以我才想帮衬帮衬她。”
  苏窈握着自行车龙头,朝院子里喊:“三姐,三姐,在家吗?”
  不一会后,李春兰从屋子里出来,看到是自己小妹,又惊又喜:“三妹你咋的又来了?”
  她忙打开了院门让她们进来。
  苏窈拉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支着车架子,介绍道:“这是我同一个生产队的,算是堂兄弟的妯娌。”
  许娟向来不怕事,笑得大大方方:“嫂子好,你叫我娟子就好。”
  李春兰慢半拍地应了一声:“哎、哎,赶紧进屋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他们俩进了屋子,李春兰去热水,一分钟后端了过来。
  许娟喝了水后,就说出去走走。
  屋里就只剩下姐妹俩,李春兰问苏窈:“咋了?”
  苏窈把带来的东西给了她:“姐,我接了一个活,得做五十个这样的发圈,每个还能挣两分钱呢。”
  李春兰惊讶了一下,说:“这活能挣钱,是好事呀,但你咋来找我了?”
  苏窈:“我还要做别的发圈,所以这活就让姐你来做,扣了这布料和发绳的钱外,挣的都是姐你的。”
  李春兰忙摆手:“不行,不行,这是你的活,我怎么能抢了你的活呢!”
  苏窈:“我真还有别的活。”她说真转头给她看了自己头上戴着的发圈,有蝴蝶结的发圈,继续道:“我要做这样的,没时间做这个。这个简单好做,熟练后,一个小时能都三四个呢。”
  李春兰担心道:“可我这也没做过,万一浪费了布怎么办。”
  苏窈:“很简单的,我这会教你。”
  苏窈拿出了剪裁好的布,把带来的针线也拿了出来,开始边说边教了起来。
  这发圈本来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快就能学会。
  再加上李春兰的针线活好,一下子就教会了。
  既然都会了,也没必要再待着了。来时都已经是下午了,这会三四点了,苏窈和许娟也要赶回去了。
  回去前,苏窈和李春兰道:“这些发圈,我过了初十就来拿,三姐你没问题吧?”
  李春兰道:“你别来生产队,这地太偏了,还要翻过山头,不如我让你姐夫拿到咱们的陈村公社上去。”
  苏窈想了想,应:“那也行,早上七八点那会在公社路口碰头,我到时候直接也可以从公社到县里去。”
  约定了时间,苏窈和许娟也就回去了。
  第89章 挣钱
  初八的天气从昨天开始就慢慢转暖了,这会上工刚好。
  过了个年,玉米预留地里的草又长了一茬,飙长得老高了。
  年后一上工主要是除草,捯饬好田地,二月份下种,泡谷下秧苗,三月插秧苗。
  年后的三个月的活都是定了的。
  白天拔草,晚上回去继续赶工发圈,根本就没时间来想沈靳。
  这两个晚上,许娟都把石头带过来,和苏窈一块做发圈,然后做得太晚也不回去了,大家伙就一块挤一挤。
  从初七晚上做到初十晚上,一共四个晚上,两个人也是做了两百来个。
  沈靳带回来的布头用完了,最后就用老土布也做了一些。
  初十晚上做完了发圈,苏窈去发了点面,准备明天一早起来捏点馒头给沈靳送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苏窈和许娟就起来了。
  这天色还暗着,一个妇女在路上也危险,还是得结伴而行安全一点。
  几个孩子就让他们先睡着,醒了,大孩子也会自己照顾自己,顺道帮忙看着点夏禾。
  苏窈把火盆熄灭得彻底,才和许娟一块出了门。
  一个帮忙打着手电筒,一个骑自行车。
  山路慢行,到陈村公社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本来以为还要等等,结果陈大国早早就等在了公社的路口。
  陈大国见着媳妇妹妹是和其他人人结伴来了,也松了一口气。
  苏窈把自行车停在了旁边,陈大国就把草编的袋子给了她:“这里边是五十个发圈。”
  苏窈接过,打开袋子拿了两个出来查看。
  这针线做得比她的要精细多了。
  苏窈把发圈放回了袋子中,把用红纸包着的钱递给陈大国,说:“这里头是给三姐的人工钱。”
  陈大国踌躇接了过来,感激道:“你三姐让我谢谢你帮忙。”
  苏窈摇了摇头:“我们是姐妹,不用太见外。”
  对于整个李家而言,两个姐姐才是李春华唯二的牵挂。
  她借李春华的身份才能活在世上,所以她会尽量满足李春华心底最深处的牵挂。
  几句话的功夫,苏窈就和许娟离开了,往县城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