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24节
这个时候,沈靳在家就好了。
好不容易才把两个孩子哄睡了,苏窈却是不敢睡。
总感觉屋顶的茅草时不时被吹走一些。
暴雨一直不停,水漫入了屋子里。
苏窈暗叫不好。
外头忽然响起敲锣打鼓的声音。
苏窈立马把棉被都塞进背篓里头。
把夏苗喊醒了,套上了鞋子和外套,就是夏禾也穿上了棉衣。
刚弄好了,院子外头也隐约响起敲门声,还有喊声。
苏窈戴上的斗笠出外头,冒雨跑去开了门,是大队家的国兴。
“苗丫娘,现在让大家伙上山避雨,我来帮你。”
苏窈赶紧让他进来了。
她让不安的夏苗进背篓,叮嘱:“乖乖的别动,让国兴叔背你,我来抱着弟弟跟在身后。”
夏苗害怕,但还是乖乖地点头。
夏国兴背上背篓,苏窈就把蓑衣围住了背篓,绑得实实的。
苏窈接着把夏禾也绑在身前,身后是二十个馒头和暖水瓶。
她穿上沈靳之前穿的蓑衣,把夏禾遮得严实后,就把手电筒给了夏国兴,让他带路。
出了外头,有好些人拖家带口往高坡去了。
看见有光,个别没有马灯的人家都跟在了他们的身后。
雨势实在是太大了,不一会就被糊了一脸水,视野都是模糊的。
依旧还是电闪雷鸣的,把上山的人吓得够呛。
苏窈怀里的夏禾也被吓得一直哭。
山路难行,还很滑,都不敢走得太快。
苏窈往下望去,黑嘛嘛的一片,啥都看不清。
走了不知道多久,终于到了山中间的一块平地
有个山洞,大家伙都往山洞里头躲。
这个山洞就是用来放粮食的地方,之前就有人打扫过了,也不至于杂草丛生。
里头已经生了火。
许娟比苏窈早一步上来了,她招手,喊了苏窈过去。
苏窈走到她身边,忙把蓑衣和斗笠拆开,身上还是湿了大半。就是夏禾都不可避免的湿了背。
还没四月,虽然暖和了,但晚上还是得盖着棉被睡,这会淋了雨,苏窈冷得直打哆嗦。
夏国兴把背篓放在苏窈的身边。
苏窈揭开了蓑衣,就看见夏苗紧紧地捂着嘴,哭得满脸的眼泪,脸上都是害怕。
苏窈一时心酸,把她从背篓里头抱了出来,蹲下来后,隔着个夏禾抱上她,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
一小会后,苏窈把被子拿了出来,正想着铺在地上,许娟就说:“我带了草席子上来,一块挤挤。”
苏窈把棉被放到了许娟的席子上头。
夏苗默默地跟在她的身后,似乎被吓得厉害,就是石头和她说话,她也没理。
苏窈给夏禾换了衣服,检查了一下夏苗,身上是干干爽爽的,不用换。
她把暖水瓶解下来,给夏苗和夏禾都喂了一点,她自己才把剩下的半杯给喝了。
喝了点暖水,身体才缓和了一点,也缓过了绷紧的那口气。
苏窈缓和了一下,也给许娟倒了一杯热水。
许娟也先给石头喂了,然后才喝剩下的。
把竹杯还给了苏窈,才说:“现在我才意识到有个暖水瓶是多么重要了,在这个时候能喝上一口热的,是多么求之不得的事。”
说着她看向湿了一半衣服的苏窈,说:“你快去火堆那边烤烤,别着凉了。”
她抱着夏禾,拉着夏苗到了火堆边烤火。
两个孩子的手也是冷冰冰的。
苏窈四下环顾了一圈。
山洞里头有几十个人,每个人的神色都是沉默黯然的。
生产队大部分的人都躲在这山洞,但有部分的人没见着。
桂花和大根没见着人,就是大队和玉兰婶子也不在,苏窈心里担心,就找到了桂花的婆婆,问了桂花和大根的下落。
七婶:“咱们家有个快临盆的孕妇,听说有暴风雨,中午就让大根跟着去了县医院。”
苏窈又找到了夏国兴,问他爹娘的下落。
夏国兴:“爹娘他们垫后,看看有没有落单的。”
说着,他望出洞口,脸上都是担心。
等了十来分钟,才看见大队长、桂花婶子和十来个生产队社员淌着水进到山洞。
苏窈看到人,也就松了一口气。
这山洞里只有五六十人,打听过,才知道有另外的人在其他地势高的地方躲避了。
苏窈再烘了一会火,就带着两个孩子进了被窝。
一边一个,轻轻地拍着。
听着外头的雨声和偶尔震耳欲聋的雷声。
许娟叹气道:“今年的暴雨这么大,也不知道这几天弄的沙袋能不能防住洪水决堤。”
忽然一声响雷,两个孩子都往苏窈的身上蜷缩,她轻拍着他们,低声说:“没事,娘在。”
外头的雨势还没有减小趋势,那些防洪的沙袋很有可能不够用。
也不知道这洪水会不会淹到县里。
更不知道沈靳有没有跟车出去。
要是跟车了,遇上这样的暴风雨……
想到这,苏窈不敢再想下去,忙闭上眼睛左右晃头,把这些让人害怕,担心的胡思乱想晃出脑海。
第95章 避难
这个年代,天灾最怕的就是粮食被糟蹋,遮风避雨的屋子被摧残。
所以一想到这些,大家伙的情绪都很低迷。
山洞内安静得只能听得见火堆噼里啪啦的声音,还有外头狂风暴雨的声音。
为了难时有个躲避的地方,山洞里头也囤了两缸山泉水,还有一个大锅饭时候用的大锅。
大队长数了人数,就让人架起铁锅烧热水喝。
喝过热水,大家伙才缓过一口气,也恢复了点精神气。
后边还有人背着老人上了山,说着山下的情况。
他们上来的时候,水已经淹没到膝盖的
位置了。
按照现在暴雨还没有停歇的情况,河堤大概坚持不住,从而决堤。
地里的庄稼肯定不能要了的。
赖以生存的粮食没了,所有人又不说话了。
小孩都睡着了,大人没有半点睡意,都是愁眉苦脸的。
苏窈身边的两个孩子都睡了,只是偶尔打雷的时候会被吓到。
不知道过了多久,又有人循着山洞的火光找来了。
进来的男人浑身都湿透了,背后背着一个裹着蓑衣,戴着斗笠的人。
男人不同于大部分的板寸,所以被暴雨冲刷后,头发都贴在了脸上,看不清楚面容。
等他进来后,其他人帮忙把他背后的人扶了下来。
男人开了口:“她腿不好,走不了路,慢点扶。”
其他人闻言,就提着胳膊把她放到了石头上。
斗笠解开,是个陌生的生面孔。
看着像是十一二岁年纪的小姑娘,很瘦,瘦得几乎脱了相,头发也枯黄稀疏。
一看就营养不良,实际年纪肯定比看起来要大几岁。
一路上大概被护得很好,除了腿脚是淌着水的,膝盖以上都没怎么湿。
小姑娘身上穿着的是件男人的棉衣,而男人只是穿着一件单薄长袖,一看就是男人的衣服。
意识到有很多人看她,她又立马把斗笠戴回了头上。
男人把头发捋到了头顶,苏窈暼了眼,只觉得这个人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许娟在旁低声说:“这两个人好像是隔壁生产队的,怎么会跑到我们咱们生产队来避水?”
一说是隔壁生产队,苏窈就想起这个年轻的男人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