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76节

  大队长:“知道是知道他改变,但没想过会改变得这么彻底。”
  说着,意识到话题歪了,又道:“先说正事,你就不怕这件事连累到你,你先前可是没有资格行医的,要是被知道了,严重的话要去农场,你就不怕?”
  沈靳先接了话:“这件事我有不同的看法。”
  闻言,两个人都看向他。
  他道:“孩子他娘没有胡乱行医,病患只有一个从小患有佝偻病,常年卧床的小姑娘,而且没有医治出任何的问题,反倒是帮助她可以下床走路了,说明不是庸医,而是真的有本事的。这件事完全是将功抵过了,或许会有惩罚,记过,但劳动改造是不合理的。”
  “国家现在发展需要人才,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子过度惩罚。”
  “而且,我去送举报信,或许不只是只救一条性命,还帮了更多的人。”
  大队长听了他的话,沉默着仔细想了很久。
  许久之后,嗤笑了一声:“我算是反应过来了,你铁了心的决定,来告诉我,可不是征求我的意见,而是和我通气,是不是?”
  沈靳和苏窈对视了一眼,点头:“出了事,要是会牵连到生产队,大队长也好早早做好准备。”
  “你们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些什么?”大队长显然是被说服了。
  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怀疑过不能说服大队长。
  他们夏阳生产队的大队长,虽然五大三粗的一个大男人,可却是个心肠软乎的人。
  第140章 二更
  录取通知书都已经邮寄到学生手中,入学时间则是三月到四月。
  生产队有两个知青考上了,大队长就让大家伙看着资助一点。
  有人送了一两斤的米,有人也意思意思给了一两毛,苏窈也给了几斤米和一块钱。
  最后凑了三块钱和十六斤米给他们两个人。
  把他们感动得一塌糊涂。
  至于知青投河的事,没有被压下来,但传得面目全非。
  有传不小心掉下去的。也有传考不上大学,疯了。更有甚至传因为被抛弃了,所以想不开。
  这传得稀里糊涂的,在河边看热闹的人也被带了进去。
  这些传言,把那刘大有摘得干干净净,传言里头没一句是提到他的。
  苏窈这些天都在观察宋晴,也打听水柑生产队的知青,了解到她自从跳过河就没笑过,也没怎么说话。
  高考失利,所有参加了高考的知识分子,都情绪低迷,似乎干什么都提不起劲。
  夏大队长看着一个个年轻人低迷消沉,也无奈叹气。
  老夏头家的幺子也没考上。
  没考上之前,夏老太被杆子挺直,整日说着自己儿子念书有多厉害,总觉得自己儿子是状元的命。
  成绩出来后,没考上,整个人都蔫了。
  毕竟自家闺女也考了个大专,他也不好和其他人说些什么。
  整个大队,十几个生产队,但这考上大学的,拢共不到十个,他们生产队占了三个名额。
  闺女也考上了,但他这高兴也不敢表现出来,总怕这些没考上的心理脆弱。
  更别说那隔壁生产队的宋知青,投河的事情上,没考上大学是大部分的原因。
  想起那宋知青的事,大队长更是头疼,整天都沉着一张脸,苏窈见了,都不敢多说什么。
  在生产队,最让苏窈又敬又畏的长辈,莫过于大队长。
  他那训斥人的气场,和她家里的爷爷如出一辙,她是下意识的敬畏。
  事情过去了半个月,宋知青来了卫生所,说是头有些不舒服。
  苏窈却知道她是为了什么来的。
  不知道是被故意磋磨,还是自己给自己压力,或许两者都有吧,相对比投河那会,宋知青的脸色更差了。
  三月的天,脸和嘴巴都皲裂脱皮,脸色发黄,头发似乎都少了很多。
  眼神也是空洞麻木。
  或许支撑着宋晴活着的事情,是交到她手上的那封举报信。
  苏窈在心底轻叹了一声,摸了摸她的额头,再搭了搭脉,眉头都紧锁了起来。
  这亏空得和当初她刚来那会没两样。
  苏窈轻声说:“信送去了,你别想太多了。”
  想了想,又说:“你得好好活着才行,才能有好的身体继续考大学,离开这里,去更广阔的天地。”
  听到说举报信送出去了,她愣了一下,听到后边的话,眼眶逐渐湿润。
  “我还有能机会吗……”她的档案有大过,就今年的高考要求,她就考不了了。
  苏窈低声说:“会有希望的,但前提是你得养好自个,不然下回高考,你还怎么学习。”
  宋晴含泪地点了点头。还是没忍住捂着嘴,压抑地哭了出来。
  她哑声说:“我以为,我以为没人会帮我的……”
  她投河的那会,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只有无尽的黑暗。
  现在她好像终于拨开了黑暗的云雾,看到了一丝曙光。
  苏窈递给她一张手绢:“别琢磨太多,也别太劳累了,要是活实在重,你就偷偷懒,别真的傻傻的全干完。”
  想也知道那刘大有的小肚鸡肠,肯定会报复的。
  这报复肯定不外乎是加重她的工作量,故意给少工分。
  生产队本来就排外,就算知道大队长克扣了知青的工分,只要没扣到自家头上,都不会当作一回事。
  宋晴声音哽咽了起来,说:“去年产量好,可因为我们知青罢工了一段时间,所以无论是工分粮,还是人口粮都被克扣了一半,我们只能是勉强地吃个五分饱,饿不死。之前我闹过一回,两室被克扣得更厉害。”
  “要是我干活再偷懒,他们会把工分压得更低。”
  说到这,她咬着牙说:“我得等着看刘大有遭报应!”
  这个时代,就是粮食问题都是要人命的事了,贪人粮食,就已经是结仇了。更别说还一再地欺压,侮辱,贬低。
  苏窈听到宋晴说起工分的事,问:“那低工分真会记在工分本上?”
  宋知青点头:“是,就我们知青的工分本上,除了规定参加了就是满工分的活外,基本没有超过八公分的。”
  苏窈点了点头。
  之前来检查的人,只要检查了这工分本就能知道猫腻,但都是敷衍了事,甚至还帮忙掩盖。
  只要有人再来仔细查,这事准没跑了。
  但在有人来查之前,宋晴可得坚持住才行。
  苏窈:“也不见得你们知青点去向生产队借,他们就能借给你们。这样吧,今年收成好,我家里还有一些余粮,你傍晚找个伴一块过来,我先借十斤粮给你。”
  宋知青摇头:“不用了,我能熬得过去。”
  苏窈:“你这身体亏空得厉害,熬不了多久,别等到……雨过天晴后,先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
  “等事情解决了,粮食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宋知青沉默了一会,才低着头说:“我怕我还不起。”
  苏窈:“就算现在还不起,这以后肯定是能还得起,我信你。”
  多一点还没完的人情,她就能记挂得多一点,也能活下去。
  宋知青刚走,后脚周知青刚好就进来了,两人在门口碰了个正面,
  周知青她转头看了眼宋知青的背影,然后才走了进来。
  苏窈见到她,笑问:“不是收拾行李准备去上大学了吗,怎么还有空来这里?”
  周知青:“给你送点东西过来,顺道给你和梁医生道别,我明天一早就要去县里坐火车,怕来不及。”
  苏窈:“又不是一直不见,以后咱们也可以互通书信的。”
  周知青:“那肯定,等我定下来了,再写信回来。”
  说着,她朝门外呶了呶:“宋知青情况怎么样了?”
  苏窈转头从窗口望了出去,应:“状态很差,而且估计快断顿了,营养不良,瘦得厉害。”
  周知青皱眉道:“现在整个玉平县的收成都上来了,就一个人口粮都能吃个七八分饱了,别的地方我不说了,就咱们大队,怎么还会有人会断顿?”
  说到这,她忽然恍然的看着苏窈:“被克扣了?”
  苏窈忙把手指放到嘴边“嘘”了一声。
  周知青心里怪不得劲的,压低声音道:“之前打地主,打坏分子打得那么起劲,怎么没把那水柑生产队的大队长给打了!”
  苏窈笑了笑,问:“你说送东西来给我,要送什么?”
  周知青忙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了桌面上:“这是我之前高考是做的笔记,我听梁医生说你有学医的天赋,总觉得你就只埋没在这小小的卫生所,太可惜了。”
  “我希望有朝一日,你能用上这笔记,也能去上大学。”
  苏窈笑了,拿上笔记:“虽然不知前事,但我还是先谢谢了。”
  说着,叮嘱:“我听说这火车上可多小偷和人贩子了,你坐火车的时候,可要保持十二分清醒。”
  周知青道:“知道了,大队长都和我们说了好几遍,而且我和传芳去的是同一个城市,她大哥送她去,我们一块,有个照应。”
  苏窈:“那就好。”
  说了一会话,梁医生从外头看诊回来了,周知青也就去他告别。
  三月中旬,该去上大学的都走了,卫生所也就剩下苏窈一个卫生员。
  三月天,天气温暖,卫生所也没什么病人,苏窈就去仓库帮忙做些轻省的活。
  苏窈和大娘们一边说话一边剥着黄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