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201节

  毕竟是自己协助治疗的第一个大病人,她心里还是非常记挂的。
  回了家,苏窈只留一斤肉,其他几斤都用来弄肉肠。
  等沈靳回来,让他把肉剁碎,腌上之后,就把大筒骨放篮子,还有几个苹果和一把糖,再把她去年在生产队穿的旧袄子拿上了。
  今年实在是太冷了,刘家兄妹因为成分问题,条件比她二姐家还要苦,她是真怕他们冻出了个好歹。
  沈靳见她收拾衣服,说:“把我以前的旧袄子也拿上吧。”
  苏窈也就听他的。
  旧袄子没那么暖和了,但好歹还有点御寒作用的。
  苏窈拿上东西,就和沈靳带着两个孩子出发去隔壁生产队。
  十来分钟的路程,没一会就到了。
  水柑生产队彻底归大队长管了,原本闹腾的两家变成了一家,这大半年过去了,矛盾少了,也团结了不少,见着沈靳和苏窈都热情的问好。
  苏窈和沈靳感慨道:“乡下除了条件苦点,也还挺好的。”
  沈靳笑了笑:“要不以后还是在乡下建一栋别墅,等咱们五十多岁了,就回来养老。”
  苏窈道:“行呀,乡下住着还是挺舒服的。”
  说着话就到刘家兄妹的家。
  刘家没有夯土墙,只有篱笆围成的墙,所以一走近,就看到了穿着单薄的刘倩倩拿着个盆在喂鸡。
  看了一会,刘清清走路依旧缓慢,也打着颤,就是不知道是身体原因,还是给冻的。
  苏窈朝院子里喊了一声:“清清?”
  刘清清听到声音,转身看了过来,一看到苏窈他们,眼睛都亮了。
  “春华嫂子!苗丫,禾子!”
  清清激动地放下木盆,脚步加快地走去开门。
  清清走路的姿势依旧有点怪,后背也有点佝偻,但看着正常多,生活自理是完全没有问题了的,还能干家务了。
  开了门,苏窈问她:“你哥呢?”
  清清:“他上山拾柴火去了。”她忙擦手,迎道:“快进屋坐。”
  进了屋子后,虽然让她进隔间,她仔细给小姑娘查看身体情况。
  检查完之后,苏窈提醒:“天虽然冷了,但还是得继续坚持做运动。”
  刘清清道:“我都有坚持的。”
  苏窈笑了笑,随而说:“我和四哥拿了两件旧袄子过来,都是给你和你哥的,别和嫂子客气,你知道的,嫂子拿过来就不会拿回去。”
  清清一愣,又听她说:“对了,还有一个大棒骨,记得熬汤喝,对你身体好,还有苹果,都是四哥跟车出去带回来的,别不舍吃给放坏了。”
  刘清清听着听着忽然就红了眼眶,说:“嫂子,你对我这么好,可是我没法报答你。”
  她这样的身体,能照顾得了自己都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更别说干点其他活。
  苏窈摸了摸她的脑袋,声音温柔:“怎么能是没有没法报答呢,从你能下地走路的那一刻,就已经在报答我了,从你身体慢慢恢复的时候,也是在报答我了。”
  苏窈笑着继续说:“是你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医这条路。”
  不得不说,当看着自己有份医治的病人,病情由希望渺茫到慢慢变好的过程,这可是一件让人得到满足的事情。
  第163章 第三个年
  苏窈和清清说了好一会话,发现她床边放了一些针线活。
  苏窈讶异的问:“你可以做针线活了吗?”
  清清有些不好意思,应道:“慢一点,可以做简单的针线活。”
  苏窈想了想,说:“我明天给你拿些碎布头过来,我教你做点小饰品,学会之后,你就帮我做一点,可以吗?”
  说钱的容易让小姑娘有负担,还是先等小姑娘做好了再给她钱。
  刘清清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只要嫂子不嫌弃我做得不好,我都能帮忙。”
  苏窈笑了笑,说:“你等我一下。”
  她起身出屋子,把旧棉袄拿了进来,和她说:“先穿上。”
  刘清清有些局促,苏窈边给她穿,边说:“这衣服是前年我很瘦那会穿的,现在都长胖了,也穿不进去了,正好想到送过来给你。”
  确实是小了一些,但还是能凑合穿的,而这么说也是为了刘清清心里好受一点。
  刚穿好衣服,就听到外头传来了刘欣荣的声音。
  苏窈和刘清清从屋子出来,刘欣荣穿着也一样单薄,是发硬的薄棉袄,大概是太冷了,他嘴唇都没有任何血色。
  围着火盆烤了一会,才逐渐恢复了一些体温。
  几个人聊了一会,刘兴荣看向沈靳,踌躇了一下,才说:“我听说上头宣布了什么政策,说是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农分子都一律摘掉帽子,以后都和普通社员一样的待遇。”
  “你常在外边跑,了解到的消息会更多,更丰富,这事是真的吗?”
  这消息还是上个星期才宣布的,乡下消息堵塞,基本上没几个人能接触到报纸,偶尔也是从大广播听到一些只言片语。
  刘兴荣说这话的时候,苏窈在他那素来没什么生机的眼神中看到了期盼,看到了憧憬。
  沈靳点头应道:“确实是宣布了这件事情,估计你们很快就能收到通知。”
  听着沈靳的话,兄妹俩在不自觉间酸涩红了眼,眼底都是湿润。
  刘欣荣张嘴要说话的时候,干燥的嘴唇都带着微微发颤的抖动,最终捂住了双眼,身体都带着丝丝颤抖。
  刘清清从懂事起,基本都是待在屋子里头的,她很少与外界接触,关于成分问题,她被欺负得更多的,是她自身的问题,她的情绪有影响,但没有向她哥刘欣荣那么地激动。
  苏窈了解太多的历史了,也清楚一些事情,所以提醒:“虽然现在已经开始落实成分问题了,但毕竟这问题都存在了这么多年,对很多人都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可能在对待上面,需要慢慢过渡。”
  刘欣荣拿开了手,眼眶依旧是湿濡的,但他却笑了:“我清楚,我也没想过生活可以一下子变好,但起码能让我看到了盼头。”
  他们也没待多久就回去了。
  回去路上,苏窈说:“好像你盲流的成分问题,也在其中?”
  沈靳:“我这个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还是具体等通知。”
  *
  沈靳假期比较长,所以他们打算苏窈开学前两天再回县里。
  今年依旧走走亲戚,唠唠嗑。
  出了初六,各个地方都有关于成分问题的通知下来。
  大队长也去开了会,有了公社的通知,一会来就把两个大队的所有社员都通知到大地坪开大会。
  苏窈和沈靳都还在生产队,也就一块搬着板凳去了。
  大队长站上板箱上,就说了国家宣布的事情。
  大家早就听到了风声,也就没什么惊讶的。
  大队长说完之后,举着喇叭继续道:“之前没有严重政治问题,也没犯过大错误的富农阶级,地主阶级,之后一律都是咱们人民公社的社员,分工和工分,还有口粮一视同仁。”
  我不管其他生产队咋样,在咱们的生产队就不能再次出现欺压以前有成分问题的群众,要是出现这种情况,我一定不姑息,大字报通报,大会上公开批评,检讨。”
  苏窈每会再大会上听到大队长讲话,都莫名有激动,感动。
  别的不说,回回她都无比庆幸与感慨,这是他们生产队的大队长。
  散了会后,大队长把有成分问题的人都了留下来。
  被劳动改造几个月的沈靳也在其中。
  大队长扫了一眼他们,说:“你们中有偷鸡摸狗过的,我就不点名了。”
  苏窈带着孩子在旁边等着,听到“偷鸡摸狗”这几个字,默默地瞅了一眼沈靳。
  沈靳没有偷鸡摸狗,但以前的夏老四可是十里八乡都闻名的二流子,也是这些人的名声里最臭的,也就这两年才逆风转盘,大队长不点名,都是给他留面子了。
  “我会把你们的名字报到公社去,以后你们就正儿八经的社员了,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盯着你们,等着抓你们错处,你们可不能犯错误。”
  都应知道了。
  大队长最后深深地环视了他们一圈,语重心长:“以后也不会每个月都让你们到会上自我检讨,等开工后,你们好好上工,工分和粮食都能安排公平公正,以后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要是有人想要抓你们典型,也不用怕,你们尽管来找我,我这个做大队长的给你们出头。”
  大队长说着话,好些个人都沉默着,但又没有以前的死气沉沉,低头弯腰,而是挺直着背脊,神色凝重而带着欣喜。
  散会后,苏窈脸上也带着笑。
  沈靳问她:“你不是早就知道了,还这么开心?”
  苏窈:“当然开心了,你档案清白,可就不会影响孩子们以后考公上岸。”
  沈靳:“……我还当你是怕影响我以后升迁。”
  苏窈闻言,噗嗤笑出了声:“你也不听听你在说什么,你会一辈子当个司机或者是运输队的领导?”
  沈靳耸了耸肩。
  自然是不可能的,现在司机吃香,但之后就不是了。
  而且现在这个职业,也是在过渡,在积累经验和人脉资源。
  年后准备出发,苏窈又往小河生产队和杨树生产队跑了一趟,把大嫂家和三姐家的发圈都收回来,最后才去找清清。
  苏窈大概看了一下清清做的发圈,外边也看不到什么针脚,和她们做的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做得特别的慢,她们能做五个,估计她才做好一个。
  这半个月下来,她才做了四十二个。
  苏窈说:“这发圈人工按照三分钱两个来算,你做了四十二个,我给你六毛三。”
  刘清清都愣了,等苏窈数钱给她的时候,她才缓过神来。
  “嫂子,我不要钱的,我只是想帮你做点事情。”
  苏窈:“这是供销社收的,不是我要的,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就喊了你一块,这是工钱,可不能不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