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另一边。
走出秦家门口后,沈之虞才看向季平安:“你欺负过人家?”
季平安眼神真诚:“没有的事!我现在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
原主做的事,和她有什么关系呢,季平安是觉得不可能承认的。
沈之虞眼眸微动:“我确实不清楚。”
季平安很会给自己创造有利条件:“那你就当我是个好人。”
说完,她才好奇地问沈之虞:“你知道他刚才念的是什么吗?”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沈之虞说到一半,才看向季平安,问道:“你能听懂吗?”
季平安非常不诚实地说道:“他说得我听不懂,但是你说的我能听懂。”
知道沈之虞不会要自己的命之后,季平安越发大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沈之虞:“……”
“那你说说是什么意思?”
季平安:“……”
她就听到叽里咕噜地一堆,哪里知道是什么意思。
季平安咳了一声,生硬地转开话题道:“那个,你如果喜欢看书的话,要不说个书名,改天我从县城里面帮你带一本?”
沈之虞也没指望季平安能说出些什么来,只随口说了一本书名:“《九地》。”
季平安记下来,好奇问道:“这是什么书?”
沈之虞却愣了一下,想要说出口的话停在她的嘴边。
这是兵书。
【作者有话说】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第27章
村里一般人家都不会有书,季平安的家里自然也没有,甚至连张书纸都找不到。
沈之虞清醒过来之后,当然也没有看过书。
可她虽然失忆了,但是曾经生活留下的经验和习惯并没有改变过。
沈之虞能够确定自己对这本书很熟悉,《九地》是一本兵书,并且自己还记得些里面的内容。
在这段时间内,她也猜测过自己的身份,能够确认她并不是大柳村或者东和县城里面的人,但再多的便无法得知。
而今天,沈之虞却开始有了些眉目,什么样的人会熟悉兵书?
武馆?镖局?似乎都与兵书的关系不大。
和秦昌一样是日后需要考科举的读书人,还是边关上的将军?
这个念头出来,沈之虞脑海里便又出现一条信息否定,坤泽并不能考科举,上朝堂。
但除此之外,沈之虞暂时想不到更多,新得到的信息转瞬间又将她引到了记忆的死角。
她想继续往下想,季平安的声音就出现在了她的耳边。
平安很细心地注意到了沈之虞微微皱起来的眉头,她只以为对方是想不起来书的内容。
“如果想不起来的话,就不用想了,小心又头疼。”
“我改日给你买回来看看,自然就知道这本书里面是什么内容了。”
沈之虞抬眸便对上季平安带着关心的视线,顿了下才道:“一本风土志罢了。”
三个人没有走一会儿,就到了自己家门口。
季平安将篱笆门打开,岁岁第一个进去,拿着回来路上专门摘的新鲜野草去喂小黄。
她倒是不着急,只不慌不忙地走在沈之虞的旁边,问道:“真的假的?是九地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沈之虞失忆都没有忘记的书名,她都有了几分好奇心。
“说了你便会认识?”沈之虞问道。
刚才季平安和秦昌说话的时候,她也能看出来,乾元读过的书并不多。
既然这样,她说《九地》是风土志,那季平安也只有相信的份。
想当年也是知名大学毕业的学生季平安:“……”
不识字又怎么了!
她们到家的时候,也已经中午了,季平安从背篓里把鱼拿了出来,准备午饭就做这条鱼。
鱼还是找芸娘帮忙处理的,不仅鱼鳞帮忙刮得干干净净,连内脏都取出来过了水,处理地格外细致。
季平安还准备像往常那样,让芸娘自己留下半条鱼吃,“再给满满补补身体。”
满满和岁岁两个孩子都比较内向,但她们反倒能够说到一起去,平常最爱一起玩。
芸娘轻笑了下:“不用了,你们自己吃就行,要是你每次来都送东西,那我可不帮你了。”
鱼毕竟是肉,哪怕拿到县城里卖也是能有几十文的,哪里能每次都收。
季平安只能退而求其次:“那我改日给你拿些蘑菇来,要不然家里的坤泽不答应。”
芸娘也是看着季平安慢慢好起来的,自然知道她很听阿九的话,这句话说出来,她也没有办法拒绝。
“好,你们自己够吃就行。”
说完,芸娘看季平安准备拎着鱼走,她犹豫了会儿才开口道:“平安,你别嫌弃我啰嗦。”
“这过日子还是要节省一些,你打猎的时候也攒几个钱,买把石刀也行。”
芸娘倒不是觉得季平安找她的次数多,而是真的希望季平安能够和阿九岁岁一起过好日子。
村里家家都要做饭,因此哪怕买不起铁刀,也会有一把石刀,这样稍微硬点的菜也能切动。
季平安的性格虽然比之前好多了,但在居家过日子这方面还是没有变,经验少得可怜,也不知道攒钱给家里添些物件,因此芸娘才特地提醒。
但说出来这话,芸娘就有些后悔了,因为听起来有些像她烦了季平安总过来找。
她着急地想再多解释两句,谁料她便看到眼前的季平安脸上露出个很浅的笑。
“我知道,今天我刚问了阿九,她说能买,准备下次去县城就买。”
这话真假掺半,今天确认了沈之虞不会要她的命,因此家里的菜刀也能添了。
芸娘还有些惊讶,“之前是阿九不让买?”
她本来以为只是季平安攒不下来钱,原来竟然是阿九一直不让买,看来季平安比她想象的还要喜欢阿九啊。
“对啊,她说得先攒些钱”,季平安脸上先是苦恼,然后才转为轻松的神情,“不过现在买刀的钱也攒的差不多了。”
沈之虞没有在旁边,季平安也没有必要畏首畏尾,把虚假的理由演地不能再真。
芸娘也很相信,极力压下心里的震惊才说出来话:“……那就好,日后家里的事,你和阿九商量着来,不过也别吵架。”
季平安点头:“芸娘说得对。”
等出了家门,季平安才忍不住笑了出来,等回到家里嘴角还没有落下来。
灶房里面的沈之虞注意到了,疑惑地看了眼季平安,“你在笑什么?”
季平安咳了一声道:“没有笑什么,就是今天抓到的这条鱼很大。”
岁岁也凑过来,“真的好大,比上次的还要大!”
河水清澈,养出来的鱼肉质也肥美,处理过后的腥味也少了许多。
“我们上次做的炖鱼汤,今天做红烧鱼怎么样?”
岁岁不懂红烧鱼是什么,但也不影响她捧场,“阿姐做的都好吃。”
季平安夸了她句:“岁岁说得不错,今天的红烧鱼比炖鱼还要香。”
炖鱼更多保留的是鱼的鲜味,但红烧鱼调好酱料后,和炖鱼又是不同的味道。
岁岁想到了上次鱼汤的味道,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比炖鱼还要香?”
那该有多好吃啊!
季平安肯定地点了点头,“你和阿九一会等着吃就行。”
说话的时候,沈之虞在灶房里面放食材和各种调味料的屋角,问她道:“需要拿些什么?”
她对红烧鱼倒是不陌生,但要用到什么调味料就不确定了。
“小葱、老姜、还要之前剩下的蒜,我们今天刚采回来的水芹和芜菁也来些。”
沈之虞之前并不认识芜菁之类的菜,但她的记忆力很好,季平安说过一遍,她就能完全记住。
季平安说完,沈之虞也拿完放到了洗菜的木盆里面,“还要其他的吗?”
“我看看”,季平安扫了眼,才看到里面漂浮着根红色辣椒。
她笑了下:“你怎么把辣椒也拿过来了?”
沈之虞垂眸看过去,印象里家里并没有辣椒:“可能混在葱里面了。”
说完,她又问道:“这个不能吃了?”
辣椒还红彤彤的,看起来并没有坏的样子。
季平安把辣椒拿出来:“辣椒能吃,就是你不能吃。”
她可是还记得,上次仅仅是块香煎豆腐,沈之虞都被辣的眼睛红嘴巴也红的。
芸娘已经帮她把鱼身上面划了刀,季平安往鱼身和鱼腹里面都塞了些葱、姜和盐腌制。
陶罐热了之后,再往里面放上猪油,香气飘起来的时候就把腌制好的鱼放下去,“呲啦——”的声音响起来,没一会儿鱼身的两面就是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