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敢不敢,草民见过公公。”赵安终究不敢托大,虽然没有行礼,但语气十分亲和。
  那太监似乎也很满意赵安的表现,笑眯眯的坐下来之后就吩咐旁边的人给赵安准备座位。等赵安坐下来之后才继续说道,“咱家还得恭喜国舅爷呢,贵妃娘娘有了身孕,孕吐的十分厉害,皇上看了心疼,听说常溪县这边有一种果子酸甜可口,十分开胃,就特地派了咱家来寻果子给贵妃娘娘吃。”
  他用嗔怪的目光看了赵安一眼,“没想到我听县令说,这果子还是国舅爷找到的。既然国舅爷找到了这么好的果子,怎么就没想到要给贵妃娘娘敬献上去一些呢,害得皇上如此担心。”
  显然赵倾城现在又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还晋升了贵妃,而皇帝恐怕已经把自己责罚过赵安这回事情忘记了,所以底下的太监们对赵安还是很客气的。主动跟赵安提起进献的事情,就是要给他打个圆场。
  赵安果然也很识趣的说了一通漂亮话,大意就是刚发现草莓的时候觉得运输不方便,才没有送到京城去。后来又在村子里面培养了一批新的苗子,原本想要用花盆栽起来送到京城的,没想到京城这么快就来了人,让他没来得及送。
  第二十三章 缺了花盆怎么办
  负责采购草莓苗的太监姓徐, 徐公公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在内务府负责采购食材,他的职位其实只是一个少监, 能被人尊称一声太监已经算是尊敬了,他能够见到皇帝和贵妃的机会也并不多。所以在面对赵安这个得宠贵妃的弟弟时并没有托大,好声好气的跟他商量着草莓苗的价格。
  只是徐公公从来没有走出过赵家村外的帐篷, 坐在那里等着冯县令派衙役和村民去田里把草莓苗装进了花盆里带过来, 又吃了赵安佳小果园里出来的几颗草莓后, 给出了一颗苗子五钱银子的价格, 一共要采购一万株苗子。
  按照赵安卖给如意楼的价格,三文钱一颗草莓,五钱银子一株草莓苗, 其实是很高的价格了, 但这其中却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
  赵安对徐公公说,“公公有所不知,我们村也是刚开始种植草莓苗,前前后后一共也只种了六千二百多株。如果所有的草莓苗都要用花盆来装的话, 光是买花盆的钱就要几百两银子了,我们村里一向贫苦, 根本拿不出钱来垫付。”
  “那么, 敢问赵公子是什么个章程。”徐公公提高了声线, 表情也有点不高兴了。
  赵安却没有退缩的意思, 本来他让村民种出来的这些草莓苗就不愁卖, 就算要卖给皇帝也不能亏本, “还请公公先给几百两银子的定钱, 让我们好去买些花盆回来。希望采购草莓苗的数量能见到五千株, 我们可以送五百株用以应对路途中的折损。”
  这时候陪坐在旁边一直没有开口的冯县令笑呵呵的说, “不必那么麻烦,下官这就下令让城北烧窑的张家和王家送些花盆过来。”
  徐公公立刻给了冯知县一个,算你懂事的眼神。又转过头来,笑眯眯的看着赵安说,“赵公子不必忧心,这些事情就让下面的人去安排吧。这可是给皇上进贡的事情,谁也不敢马虎。”
  “是极,是极。我看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徐公公不如跟我一同回驿站去休息。在这鄙陋之地,也没什么好东西能够招待公公,不过我家有个厨子善做火腿,还希望公公不要嫌弃。”冯县令觉得价格已经谈妥,就该到了他表现的时候了。
  对于一个县令来说,招待好来往官员本就是他的分内之事,何况还是宫里来的采购太监。所以他在驿站里举办了一个非常豪华的宴会,善于用火腿做菜的厨子,不仅用火腿做鱼翅,鲍鱼这一些徐太监吃惯了的厚味,还做了极具本地特色的天麻火腿炖野鸡和火腿丝蒸鲈鱼算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鲜土特产。
  赵安也受邀一起上了坐席,看到鸡汤里面的天麻,感觉就是自己刚卖出去的那一批,因为蕴含着一丝淡淡的木系灵气。
  所以徐公公对于那碗汤也非常喜爱,连喝了两碗之后这才罢手,以至于冯县令还说要把厨子送给徐公公。
  还好徐公公最后没有接受,否则赵安都要愧疚于自己害了厨子了,要是去了京城之后,再也做不出符合徐公公口味的菜色就要倒大霉了。
  吃了酒宴,接下来就是歌舞娱性节目,有弹琵琶唱歌的漂亮小姐姐也有整齐划一的舞蹈,虽然赵安不怎么看得懂,但是看看冯县令和几位陪坐的乡绅举人们击节赞叹的样子应该是很有水平的表演。
  徐公公也很高兴,如果他最后没有带走那个弹琵琶的小姐姐,赵安还会觉得今天的这场宴会很有意思。
  可惜残酷的现实告诉他这没有意思,这不仅没意思,而且很没意思。当冯县令要招呼一个舞姬婀娜多姿的走到他面前来敬酒的时候,赵安当然明白了什么意思,只能强打起精神说,“我要回村里去看看村民们移栽草莓苗的进度,那些村民们全都粗手笨脚,我不看着一点不放心啊。”
  冯县令显然并不相信他的理由,却也只是淡笑不语,等到赵安离去之后,就有一个乡绅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果然还是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子。”接着便是哄堂大笑。
  赵安不会不知道自己提前离席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可是他也不是那种会为了想要融入群体就放弃自己坚持的人,不要说他喜欢男人,就算他喜欢小姐姐,也不可能跟一群油腻中年男人一起随意的放纵自己的欲望。
  赵安再一次从常溪县骑马回来,发现冯少平竟然还在村子里没有离开,就牵着马走上前去,请他帮自己把胡笙的这匹马重新带回如意楼的马厩里关起来。
  他家里现在养着一匹狼就已经够麻烦了,再养一匹马的话,既没有关马的地方,也没有草料给马儿吃。
  然而冯少平却没有接赵安的话,他抽了抽鼻子,闻着他身上的味道说,“你身上不仅有酒气,还有脂粉香,你该没有做什么对不起胡兄的事情吧。”
  冯少平虽然没有跟着去酒宴上,可是他很了解自己的父亲。知道遇到这样的场合,冯县令肯定会下令召集全县所有的官妓和私妓一起来宴客。
  赵安淡然的说,“什么对不对得起,我才不会碰除了我喜欢的人之外的其他人。”
  “啧啧~你这话就应该亲口对胡兄说,跟我说有什么意思。”不知道为什么,冯少平总觉得自己受到了某种伤害。
  他也不再跟赵安闲扯,“我已经派人去找了烧窑的张家和王家他们两家的库存加起来也不够八百个花盆。就算重新开窑,起码也要五天才能烧好。”
  赵安皱眉问道,“去隔壁县城或者府城买,需要几天时间。”
  冯少平却摇头说,“我们常溪县北城的张家和王家就是整个州府烧陶窑最多的两户人家了,其他的比如府窑只烧名贵的瓷器,各村镇里的土窑也都只是在烧些下等的砖瓦。”
  “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赵安虽然在询问,其实也在思考,要不要干脆自己弄一个简陋的窑炉来烧些花盆,毕竟只是陶器并不需要太高的工艺。
  然而冯少平却笑着说,“只是要等五天时间而已,你何必着急,我爹能够伺候好徐公公,让他乐不思蜀的。”
  “啊~”赵安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在看冯少平脸上无奈的表情,这才发现好像从始至终他一直都没有着急过。他突然发现古代人的时间观念,跟他的时间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就算是国家最紧急的战报在路上耽搁十天半个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移植以草莓苗需要耽误五天的时间,好像也并不算什么,才怪呢。
  赵安回家之后死活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睡了两个小时,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然后跑去刘浣家里把他叫起来说,“你觉不觉得这次咱们要给卖花盆的,付几百两银子很不划算。”
  刘浣深以为然的点头,虽然这一次草莓苗能变成贡品,让全村人大发一笔横财,也让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情的刘浣喜不自胜,可是回家之后想到要给卖花盆的付几百两银子,他也觉得很肉疼。
  于是赵安拍着刘浣的肩膀说,“要不然咱们村自己来开窑吧。”
  然而赵安这一巴掌好像就把刘浣给拍醒了,他有些迟疑的说,“可是我们村根本没人会烧窑,必须去外面请师傅,每年光是工钱都需要大几十两银子,何况刚开始砌窑的时候需要花的钱。就算每年都需要烧花盆,好像也不合算。”
  赵安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说,“不用担心,我会烧窑。”
  好吧,他也只是会一些理论上的知识而已。这些知识有些来源于小说,更多的是来源于您去复苏时代以前的一些纪录片,在缺乏娱乐的时代,就连那些讲述手工艺的纪录片都会被人翻来覆去的观看。
  在穿越小说里面主角最爱干的三件事情,大概就是烧水泥,烧玻璃和烧做肥皂了。而他仅仅是想要烧一些陶器做的花盆而已,根本不算难题,因为他以前看过的一部关于长窑的纪录片,这种依山而建又被称作龙窑的窑炉,最高烧结温度可以达到一千三度,用来烧制瓷器都不成问题,利用烟道的温度可以一次性烧出上万件的陶瓷制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