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616节

  简直异想天开!
  谁都知道港岛那边容易赚钱,可是人家江夏都没说转过去,江老爷子凭啥帮她大哥转过去?
  江家那么多人,周家也那么多人,排队都未轮得上一个孙女夫家大嫂的娘家大嫂吧!
  不过江夏和江家的人应该不会转过去,人家在这边又不是赚不到钱!
  在这边有权有势不好又有钱吗?
  港岛那边一个月一千元工资,人家江夏食品厂还在老宅的时候一天赚的都不止一千!
  再说江老爷子要是将公司留给江夏和江冬,转不转过去,公司也是江夏和江冬的!
  所以她就羡慕江夏命好!
  所有好事都落到她头上!
  田采花大嫂接过周母的回礼,是一包大白兔糖和一袋炒米饼。
  田采花抿了抿嘴,没和她计较。
  现在家里开小卖部,这些她不缺,最重要的是现在家里赚的钱多了,田采花也不像以前那样斤斤计较了。
  她现在的眼皮子没有那么浅了,心里装着的都是赚钱大计。
  跟着江夏学赚钱的大计。
  她又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法子了。
  田采花大嫂又道:“阿花,你镇上开的那家小卖部挺赚钱的,江夏的爷爷不是打算建学校?到时候学校里面也有小卖部吧?你帮我和江夏说这小卖部留给我来做,到时候你借我一两千块,我去学校开小卖部。”
  田采花:“……”
  主意打到她头上了?
  学校就在家门口,五分钟就能走过去,那小卖部本来就是她最新看上的赚钱路子。
  田采花没好气道:“学校的小卖部你也别想了,我也打算在学校开小卖部。”
  田采花大嫂生气了:“你这也不帮,那也不帮!你可别忘本!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要不是你大哥将他的红薯分你一半,你早就饿死了?”
  田采花也生气了:“我怎么没帮?之前不是请了大哥二哥一起出海。现在不是请了弟弟?我总不能偏心吧!两个弟弟都还没娶媳妇,我总得也帮帮他们啊!你是说请大哥不请阿弟吗?!”
  田采花大嫂哪里敢这样说,之前家公和家婆要他们几兄弟合伙出钱给两个小叔子娶媳妇。她不乐意!
  现在连小叔子帮小姑子打工了,许多人找上门说亲了,才没再提这事。
  可是田采花大嫂不甘心来一趟啥都没得到:“那你找你小叔子或者江夏给你大哥安排一个工作!或者你再在镇上开一家小卖部,我和你合伙,像爸妈一样,咱们赚的钱一人一半。”
  田采花才不愿和她大嫂合作:“我问问小夏她工厂还招不招人。”
  “那你现在去问。”
  田采花没好气道:“现在小夏要睡一下午觉然后去工厂,你以为别人闲吗?你赶紧回去吧!我找机会帮你问。”
  下午,江夏去了食品厂。
  她先是去生产车间那边检查一下,然后就看见有一个男工人没戴口罩也没戴帽子。
  江夏看了一眼他的工牌,提醒对方:“生产车间必须戴口罩和帽子,第一次警告兼罚款2元,下次再犯直接辞退。我会和财务说从你工资上扣。”
  那员工忙从口袋拿出口罩戴上:“厂长,我只是透口气,戴着太闷了!下次不会了,你别扣我的工资。”
  罚两元,那一天的工作就白干了。
  江夏:“厂规就是这样,你下次别再犯就是。”
  江夏丢下这话就继续去其它生产线检查。
  那人看着江夏离去的背影,暗暗刮了她一眼。
  等江夏离开一号车间后,那人忍不住对身边的几名同事道:“我们负责的只是清洗削皮和切片,又不是油炸和包装那条生产线,戴不戴口罩和帽子有什么关系了!不戴就扣两元,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刻薄的老板!”
  每条生产线都是有男有女负责的。
  两名男工人负责搬搬抬抬等工作,几名女员工则负责手工削皮和检查有没有坏掉的土豆。
  一条清洗和切片的生产线一共有十个人。
  有几位女员工听了就道:“入职的时候,组长早就说过很多次了,在车间一定要戴口罩,戴帽子,换衣服,我们也提醒你,你不听,不怪人家厂长扣你钱!”
  ……
  第739章 给我一万块就算了
  “你是活该!天天提醒你戴口罩和帽子,你不听!这下吃教训了,下次戴好口罩和帽子就是。”
  “扣两元而已,就当买个教训吧!不然不扣你钱,你都不遵守规定!活该!”
  ……
  这边的土豆都洗干净切片了,不会再清洗第二次,才会规定要戴口罩和帽子。
  因为人在说话的时候是会有口水花喷出去的,而且人的头发行走间都会掉,工厂才会有这样的规定。
  而这个冯毅才知道下午厂长一般都不来,组长也忙,一般早上和下午只会突击来车间检查一次,检查一次后就不会再来,每次组长检查完后,他就摘掉口罩和帽子,同一条生产线的同事提醒他,他也不听。
  厂里不用戴口罩的只有仓管和行政人员,但是所有人一进入生产车间都要戴口罩,厂长自己来车间都会戴口罩,戴帽子。
  他被厂长撞见,扣他工资不是很正常吗?
  所以同事们都不帮他说话。
  听了大家的话,冯毅才依然不以为然,依然觉得没必要戴口罩和帽子,简直是多此一举,也觉得大家见他被扣钱,在幸灾乐祸。
  江夏看完所有车间,最后来到人事部,对人事部主管道:“一号生产车间的冯毅才同志,刚刚在生产线上工作时没有戴口罩和帽子,违反了工厂的规章制度,你登记一下扣他两元工资,顺便将他调去仓管部。他不适合在生产线工作,再有下次,直接开除。”
  “好!”
  江夏交待好这事就回自己办公室了。
  三点的时候,约好的两个客户一前一后的来了。
  她见了两个新客户,顺便带他们参观了工厂的生产线和试吃了一下工厂的产品。
  参观完工厂的所有生产线,两人都人忍不住赞道:“这是我见过最干净,最讲究的工厂!”
  “厂里的食材简直比我家那口子买回去的还新鲜,工厂也比我家厨房还干净!谁看了谁放心!”
  每一个来参观的客户说的话都差不多,江夏听了都会笑着回一句:“食材新鲜和干净卫生是我们工厂的基本宗旨。”
  两人自然又说了两句赞美的话。
  参观完后,两人就催促江夏去办公室签合同,他们想尽快发货。
  原材料新鲜,生产过程干净卫生,味道还好,这样的产品卖得放心!
  因为临近过年了,这两个客户都想尽快发货,都是带着一大袋现金来交易的。
  一个带了三万,一个带了五万,诚意十足。
  最近找上门的客户,都是带着现金来交易的,不过今天这两个带的现金比较多,其他人都是一万或者几千,先交定金。
  证明周承磊这两个客户实力雄厚!
  这年头,几万块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出来的。
  江夏问了一下库存,就爽快的答应明天一早就给他们优先安排先发一部分货。
  现在客户不多,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东西比之前人工生产快多了。
  工人们又主动加班,都想抓住机会赚点钱过年。
  每天都是晚上十一点下班,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就开始上班。
  如果不是江夏规定最夜十一点,十一点过后不给加班费,大家还想干到十二点。
  虽然有了库存,可是八万块的货明天全部发完也不可能,江夏答应他们二人再分三次发完,年前发一半,年后发剩下一半,这已经是最快了。
  她必须留给工厂足够的生产时间,还有其他客户订货的空间。
  爽快的人喜欢和爽快的人谈生意,两人利落的签好合同就离开了。
  见完这两个客户,已经下午五点十分,江夏准备回家的时候,接到了周承磊的电话,江夏告诉他签了两个新客户还有罚了一个车间员工的事。
  聊了一会儿后,她道:“我下班回去了,看看银行关门没,想将钱存了。”
  八万块算很大一笔钱了。
  电话另一头周承磊看了一眼时间,银行快下班了,他叮嘱江夏:“回到家给我回个电话。”
  “好。”江夏应了声就拎着一行李袋的钱离开办公室,走向车子。
  快下班了,冯毅才从车间出来就看见了江夏拎着一个行李袋。
  直觉告诉他,那一袋是钱。
  这两天他都看见有客户来订货,然后江夏拎着一包钱离开。
  江夏上了车,将行李袋放到副驾驶上,直接开车离开。
  工业区就有银行,江夏绕过去,看看银行关门了没。
  不然这么多钱放在家里也不安全。
  只是开车来到银行,银行的卷门已经降下了一半,运钞车都已经准备走了。
  江夏看了一眼时间,五点二十五分,算了,银行五点半下班,来不及了。
  她直接开车回家。
  工业区的选址一般都是远离市中心,在比较荒凉的地方。
  尤其是江夏是回村里,走的路就比去市里更偏僻了。
  从工业区到市里还修了路,但是回村里是反方向,可没有修路。
  江夏路过一处两边都是野草的地方的时候,有人突然从草丛里冲了出来,她一个急刹。
  冲出来的人差点被撞到,直接跌坐在地上,那人直接躺在地上开骂:“哎呦,疼死我啦!你是怎么开车的?救命啊!有人撞到人啦!!”
  江夏解下安全带,想下车看看对方的情况,然后就看见草丛里还有一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