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第64节
而且这次回来,他又带了不少沪市的新鲜玩意来。
赵母很是开心。
这人啊,都有攀比心。
特别是他们家门口有个亭子,是村里人聊天八卦的绝佳之地。
每次赵母得了新鲜的玩意,拿到外边一晃悠。
她是全村最靓的崽!
不。
是全村最靓的寡妇!
赵浅浅则对大哥带回来的东西,没有多少的兴趣。
毕竟再新鲜的东西,在她看来都是古董。
她可是来自21世纪!
70年代的东西,再先进,能先进到哪里?
赵小弟,则是听说了钱老头来他们家求复婚,专门过来揍人的。
他可没有忘了当初那一巴掌的仇。
只是等他带人回来的时候,那钱老头都走了。
晚饭。
因为钱老头送了好多的东西来,今天的晚饭特别的丰盛!
土豆炖鸡,红烧鱼,辣椒炒肉,肉沫茄子,凉拌黄瓜,糖拌西红柿。
主食就是一大锅白米饭!
这吃饭的时候,赵赛华的心情很好,不断地说着:“嗯,这次老钱头表现的还像个人,这么多东西说送就送了。”
一听她对钱老头的印象变好了。
赵家的三个子女可都吓坏了。
赵小弟第一个开口:“娘,你可别犯糊涂,你忘记他在钱家是怎么对我的?他可是扇了我一巴掌,反正你要是跟他复婚的话,我第一个不同意。”
赵老大紧跟着开口:“娘,那个钱老头就不是好的,他多会算计啊!再说我现在能赚钱了,能养活你,我们没必要去钱家受那个罪。”
赵浅浅也不甘示弱:“娘,自从我抢了钱三丫的未婚夫,那和她就是不死不休的仇人了。你就算和钱老头复婚了,也会一直遭受她的算计,我们不和那个老头复婚,就算要找也找一个年龄和你差不多的,或者比你小的先鲜肉。”
赵小东笑嘻嘻的讨好赵母:“对,娘。以前你为了我们三个,找了一个比你大10岁的,这次找一个比你小十岁的,我们三个孝敬你和他,毕竟我们三个都能赚钱了。”
赵母的几个儿女轮番说钱老头的坏话。
主打就是:“娘……你一定不能和钱老头复婚,我们养活得了你!你要是真想找,我们必须找一个比钱老头年轻且必须对你好的。就算他是个小白脸都行,有我们养着!反正你跟钱老头在一起,我们是万万不同意的。”
曾诚听着有些不自在。
最主要的是这种话题。
他插话也不是,不插话也不是。
不管赵家母子眼中的钱老头再如何不堪,但是对他还是不错的。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
钱老头对他爹还有救命之恩。
想当初曾父当旅长的时候,钱老头是他身边的警卫员。
虽然保护曾父,是钱老头的使命,但他救了曾父是真。
就凭这一点。
曾父和他这一辈子都要对钱老头感恩!
于是趁着赵家母子几个谈的正欢的时候,他找了一个借口开溜:“妈,那个我吃完了,先去锻炼身体了。”
曾诚一走。
赵母拉了拉赵浅浅的袖子:“你们最近没什么吧!”
能有什么啊……
他们最近好着呢!
不过赵母的提醒,还是让赵浅浅心里起了疑问。
以前她没怀孕,能和他天天妖精打架的时候,没见他注重过身材!
怎么现在她身子越来越重。
他却反而越爱捯饬自己?
不会真的有别的女人了吧!
赵浅浅只是怀疑了一下下,就没继续想下去。
她担心什么呢?
家里所有的存款,以及曾父每月给邮寄的五十块零花钱,都在她手里攥着。
很快,她就扫清了所有的阴霾,还有心思打趣赵母:“娘,当初你是如何在老钱家攒下2000块钱的?恐怕老钱头都没你有钱。”
这话一落。
赵楠楠和赵东东刷刷停下了筷子。
不光是她,就连赵老大和赵小弟,心中也充满了好奇。
毕竟当初。
赵母一进门,钱老头就提出那么苛刻的要求。
不要房子,不要财产,还到欠了300块的外债。
说到这个。
赵母嘴角勾出一抹高深的笑:“真正的高手,就是把钱赚了,好处得了,别人还以为你受尽了委屈!”
“说说?”赵浅浅有点迫不及待的问。
她是真的很好奇。
自己这便宜妈,是怎么把一手烂牌给打成王炸?
赵母此刻换了一副嘴脸,冷笑道:“当初钱老头那么算计我,我就发誓将来一定要比他有钱,要过的比他好,而且对待他的子女,也不会好。外人以为我是个好继母,其实我比那些恶毒继母好不了多少。”
赵小弟第一个不服:“娘,我那时候明明记得你做棉袄和棉被的时候,给钱家几个子女穿的是新衣服,盖的是新棉被,怎么说虐待他们?”
赵母翻了一个白眼:“给你们穿的虽然是旧的,但给你们做衣服和棉被的棉花却都是新的,暖和的。但是给他们的,都是一些淘汰下来不暖和的,就是外表好看。”
赵老大若有所思,朝着赵母竖起大手指:“妈,你可真是厉害。我就说有一年,我穿的是旧棉袄却感觉很是暖和,钱老大和钱二田穿的是新棉袄,去冻的瑟瑟发抖,原本以为他们不抗冻,还嘲笑他们好日子过多了,没一点男子气概。”
赵浅浅听了,也是对着赵母竖起了大手指:“娘,你真让我佩服。”
第57章 赵小弟,这是接了得罪人的活!
赵小弟问完了一个问题。
赵浅浅接下来也问了一个:“娘,我看那个钱二田媳妇管家以后,一个月30块的生活费也没剩下多少,而且掌家四个月亏本三个月,你是怎么做到靠这个攒下2000块?”
说起这事来……
那赵赛华可是有话说了。
“娘告诉你啊,这里边的学问大着呢!”赵赛华有点自豪道:“你就算再有钱,不会过日子也不行,赚多少花多少怎么会存下钱?”
说到这里。
赵母顿了顿,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赵浅浅:“你就不是一个会过日子的。食品厂的工作多轻松啊……你要是不想上,我替你上,偏偏你给了你二叔家的老二。”
说到这件事。
赵浅浅就头疼!
自从赵母搬回到赵家村,得知二堂哥帮她上班的事情,都不知道念叨多少回了。
虽然她没有去把那工作要回来。
但也是没和二叔家走的多亲近,甚至还阴阳怪气的在他们家面前提起过这事。
赵赛华对二叔一家的态度就是:“虽然我没把工作给要回来,但是给你们一个眼神自己体会。”
怕她又要在二堂哥这件事情上纠缠,赵浅浅赶紧转移话题:“娘,你还没说每个月是怎么省下10多块钱的?”
“这第一呢,就是我管家的时候,我和你大哥工分换的粮食都充工了,不说多,每个月省下两三块钱是有的!”
“第二就是你钱叔在机械厂工作,那福利不错,什么糖票和布票之类的这种稀罕票不少,我经常拿这些票去跟村里有需要的人换粮食。”
事情是这样的。
这个年代,很多东西都需要票。
钱家村虽然不缺钱,但是缺票啊。
毕竟再有钱,那也是村里,还是比不上城里,更加比不上正式工人!
特别是有时候有钱,你也买不到东西。
比如去供销社买东西,你没肉票,就算多出钱,人家都不卖!
同样的。
糖和布这些东西也是需要票的!
所以每每有需要的时候,钱家村有些不差钱的人,宁愿多拿粮食来和赵氏换票。
有的时候,赵氏一个月拿票换来的粮食,够吃两个月的,这一下不就省出20块了?
“第三,就是偶尔有花超的时候。比如这个月份人情世故多,或者做衣服鞋子多花了钱,我就会在你们钱叔面前卖惨。前几年你钱叔对我还是不错的,我一卖惨这个月花的生活费有点多,你们钱叔就会给我补贴个五块,十块的,最多的一次五十块。”
说到这个,赵浅浅还挺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