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48节

  第309章 起个难度
  在没有logo的饭店里谈立功受奖,多少有点不太庄重。但余温书也是没办法的。
  如果是他自己的手下,他能给什么奖就给什么奖就是了。给的多了算运气好,给的少了,那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江远的话……余温书就怕弄巧成拙,把扔给给弄跑了。
  类似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所谓共患难易,共享福难,多少人艰苦奋斗的时候都能咬牙坚持住,到了兑现收获的果实的时候,不公平的际遇,甚至仅仅是不公平的误会,都会让人忍不住的委屈。
  用某人的话来说,辞职只有两个理由,钱没给够,人受了委屈。
  余温书也给不出钱来,若是再让江远受委屈,那他再想用江远,就太难了。
  但给多少又是足够的,合适的,令人不委屈甚至开心的呢?
  余温书因此也是想了好几天,这会儿,向万宝明示意一下。
  由万宝明来说,要是有不合适的地方了,他还可以补救。
  万宝明咳咳两声,给江远倒酒,道:“江远,从你到咱们长阳市以后,是屡破积案。加上今次的7个了。里面还有4个是命案积案,之前,咱们成立的积案专班,现在看来,一个是有点过于随意了,另外一个,也不能突出咱们的作用……”
  跟江远碰杯后,万宝明接着道:“支队痛定思痛,决定将积案专班,升级为长阳市江远积案专班,交给你来负责,额定18人,怎么样?”
  正要喝酒的江远险些呛住了:“啥名字?”
  万宝明道:“就用你的名字,江远积案专班。另外,还会挂一块牌子,江远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是咱们的老传统了,咱们余支队,当年就是从余温书青年支队脱颖而出的。讲究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余温书哈哈一笑:“老黄历了,不过,突击在前,敢为人先是我们的风格。年轻的时候,也没有想的那么多,就是敢往前冲……”
  江远忙道:“没那么夸张,而且,18个人的积案专班,人数也太多了,现在各单位都吃紧张……”
  “人是不能少了。”余温书笑笑,道:“为了进江远积案专班,局里都有人找过来了,18人的名额不能再减了,再减,我这边的压力就太大了,哈哈哈……”
  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以前搞积案专班,大家都是不乐意的,到最后,一般就是几个年轻人,带几个不求上进的中老年刑警。
  不求上进的中老年刑警是无所谓做什么,反正都是工作,按部就班的做事就行了。年轻人往往是一腔热血,同时也不了解事情的难度和个人的能力极限,总觉得自己能行。
  不过,正常的积案专班,需要的也就是这股子莽劲。偶尔,也是有一些积案能够莽出来的。
  更多的时候,一个积案专班能莽出一点头绪来,也算是不错。
  但这项工作,如果不出成果的话,实际上是非常的枯燥和低成就感的。大部分人,也都是坚持不下去的。
  所以,很多单位的积案专班,说的是“专”,实际上,专班一段时间,也就销声匿迹,或转为兼职了。
  将人力当做资源来无限投入,听起来似乎可行,实际上,远没有那么简单。
  江远参与的积案专班,显然是有些不太一样的。
  别说侦破了7个命案了,就这么短的时间,只要能侦破一个命案,大家的心气神都是不一样的。
  江远只是有些犹豫的道:“其实大部分案子,也还用不到18个人。”
  “学着用人也是成长。”万宝明知道搞技术的人的心态,立即道:“余支都是仔细挑选过的人,你不用担心全是关系户。再者,关系户也都是有用的,让他们写写报告,联系一下各单位,申请一下资源,都能用得上。”
  “不懂怎么用就来找我。”余温书笑笑,道:“另外,我把你用熟的几个人,也都给你放进去了,王传星,唐佳都在里面了。总之,你还是先做案子,只要案子做的好,其他各块,慢慢学就是了。”
  “好吧。”江远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有一个团队,那在破案方面,肯定是有优势的。
  “这是好事情嘛,其实你到长阳来,做一段时间,给你弄一个队伍,都正常。”余温书微微笑。
  “长阳太燥了,我还是喜欢老家。”江远脑子清楚的很,长阳市的人事关系,跟宁台县的可不是一个等级的。看看这个新成立的积案专班就知道了,18个人的名额,做为支队长的余温书还要平衡关系。
  这就好像到地狱旅游,是有魅魔陪侍左右的。真的要是调职去了地狱,说不定就要你转职做魅魔了。
  余温书有点遗憾,也不意外。
  江远的态度其实一直如此,余温书也不能给予更多的保证了。
  事实上,要说换工作的话,省厅的工作更清闲,也更自由一些。像是柳景辉这样的高级警长们,虽然日常要跟各个地方的刑警队打交道,但自身的牵扯是很少的,心理负担也很小,主业就是去各地破案,其实更适合江远一些。
  但是,江远现在除了行政待遇赶不上,其他方面的待遇和受重视程度,也已经平齐柳景辉了。
  这么想的话,余温书也没有立场来改变江远的想法。
  “吃点凉菜,这家店的夫妻肺片是一绝,而且,他家老公做的夫妻肺片,和老婆做的夫妻肺片,味道还不一样。”余温书说完了正经事,就笑呵呵的开启了饭桌文化。
  万宝明等人迅速跟上,分分钟的时间,就让餐桌上的气氛变的热闹起来。
  ……
  翌日。
  江远积案专班的牌子,就给挂了起来。
  办公室设在了4楼的一间杂物室,牌子一换,半新不旧的十几张桌子堆进去,也就满满当当的了。
  江远要求的高性能电脑,以及一盆盆的绿植放进去,办公室的气息也就丰富了起来。
  唐佳哼着歌儿,整理着办公桌。她是看着江远连破数案,且参与其中的警员之一。对于曾经身在局中的他们来说,江远的破案能力和破案效率是天花板往上的,对于江远积案专班的前途,他们更是毋庸置疑。
  相比之下,几名新加入的警员,尤其是带点关系户身份的几位,他们就稍显疑虑了。
  江远的传说,大家都是听到了,看到了。
  可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怎么进行,江远是个什么样的性格和做事方法,他们就没什么底气了。
  当然,几个人也都不害怕就是了,专班若是坏事了,他们也有的是办法换地方。
  一会儿,江远跟着余温书等人一起入内。
  余温书说了几句场面话,再道:“接下来,江远积案专案就要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我给大家的要求,是一个月的磨合期,一个月以内,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求,有什么不满的,大家都可以提,一个月以后,我就不惯着你了!”
  他这是给关系户们说的,关系户们也乖巧的点头应着。
  余温书将位置让给了江远。
  江远其实也不擅长搞演讲,玩动员什么的。
  他以前在村子里吃百家饭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后来家里拆迁有钱了,老爹最多的要求就是低调做事,低调做人。
  江远看看下面的十八名年轻警员,包括王传星和唐佳在内,走的都是精英路线。毕业的学校以公大和刑警学院为主,表情状态也都非常精神。
  江远清咳一声,干脆的道:“我们做个案子吧,做个案子,大家也就熟悉了。”
  余温书和万宝明对视一眼,都有些好笑,江远这样的开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恩,我之前自己翻找了一下,就先做这个案子吧。”江远说着拿出一张照片晃悠了一下,道:“427醉酒死亡案。这是案子的死亡时间判断的不对,我们来重建一下。”
  余温书等人皆是一愣,开场就用命案吗?会不会难度大了点?
  第310章 自我分配
  省会城市的人事要比县城复杂的太多了。
  说起来,黄强民在宁台县,其实算是大人物了。虽然上面还有婆婆管着,旁边也有兄弟,但无论是资历还是工作内容,他都算是排前面的大兄了。
  余温书这个刑警支队的支队长,反而没有那么快乐。他旁边有经侦支队,有治安支队,有缉毒有网安有监所有内保,还有人数最多的交警支队和特警支队,另外,平行的处室还能拉出两位数来,什么法制处,户政管理处,科技通信处等等。
  而在他的上面,boss的数量也是县局的好几倍。
  与此同时,长阳市下属的区县,还都有自己的区局和县局,权柄可能比余温书还要重。
  除此以外,省厅这个大婆婆,时不时的也会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而这也是余温书特别需要江远的原因。
  省会城市,竞争激烈,出头着实不易。余温书这个刑警支队长做的不好不坏,或者稍好一些,都是体现不出来的。
  但接连侦破4起命案积案,现案也是100%的完结率,这个就算得上成果斐然了。
  明年一年,若是也能保持这样的势头,余温书感觉自己的人生还是可能更开阔的。
  江远约略的知道一些省会的复杂情势。但他是被卖过来的,就不用管这么多的人事关系,堂堂三级警司,论起来,比王传星河和唐佳的警衔都低,所以,做事就好了。
  “427醉酒死亡案,具体的案情,王传星,你在投影仪上给大家放一下。”江远连个u盘都没拿出来,就开始下命令了。
  好在王传星是真的会用这些办公设备和软件,立即将自己的电脑连上新办公室的投影仪,再快速找出427醉酒死亡案的详情。
  在此期间,江远也没闲着,自顾自的道:“死者王军,41岁,去年4月27日,死亡多日后……卷宗里说是8到10天,这个时间不对,应该只有6天最多,很可能只有5天多。”
  “总之,死亡多日后,王军的尸体在村外山坡的一间房屋内被发现,有被移动的痕迹。同时,死者大便失禁,肛门括约肌松驰,做肛周拭子、肛门内浅、深拭子抗人精预实验,均呈阳性,dna检验检出死者本人以外的男性 dna分型。”
  江远描述了大致的案情,王传星的投影仪也弄好了,更多的内容,也就展现在了幕布上。
  有的人在自习阅读,有的人已忍不住探讨起来:“等于说,这是一起鸡奸杀人案?”
  “死者都41岁了,长的也……算是不错的中年人吧,但也不至于引人犯罪吧,死者是同性恋吗?”
  “死者是初中文化程度,常年居住在农村。现在农村都玩的这么开了吗?”
  江远等大家看了一会,议论片刻,示意王传星翻页。
  到一张尸体的图片处,江远道:“这边的照片拍摄的都是很清晰的,可以清楚的看到,这里的厩腐蝇3龄的幼虫,另有蛆症异蚤蝇幼虫和蛹。根据现场的温度来判断,以厩腐蝇为指示物种来判断,死亡时间5天半到6天比较准确。”
  利用法医昆虫学来判断尸体的死亡时间,这是死亡时间较久的情况下,非常好用的一种手段。
  而且,法医昆虫学的发展已经很充分了,不仅可以根据嗜尸性昆虫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来判断死亡时间,还可以进步到昆虫的群落演替,个体的生长发育,包括昆虫的季节特性,以及其他各种生物学特性。
  当然,这里面的复杂情况就多了,光是昆虫的种类分类等等,就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了。
  “现案的法医判断的是8天,有两天的差距?”万宝明是刑科中心的副主任,不得不帮自家问了一句。
  “差不多要差3天吧。区别主要在于嗜尸型昆虫到达尸体的时间,厩腐蝇在低温的情况下,到达时间会延迟。另外,这个尸体还被移动过,尸体在第一现场的覆盖或许较大。”江远大致的解释了两句,再道:“这里面就引出一个问题。”
  众人自然看向江远,也没人跟江远探讨法医昆虫学的内容了,这东西的难度跟法医人类学是有一拼的,而在场的大部分人,对于法医的了解都只到表面。
  江远翻了一下卷宗,道:“当时的案件负责人,基于受害人的死亡时间,将案发时间主要定在了4月21日以前,且以17,18,19三天为重点,而以新的死亡时间来判断,受害人此时还没死呢。”
  “受害人是4月17日失踪的,这也是确定死亡时间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万宝明好像是在为前代法医解释,实际上,是帮江远背书。
  受害人的死亡时间的判断,更多的可能是基于失踪这件事,而做的判断,并不是完全的基于法医学的科学判断。
  这样想的话,大家就更愿意接受江远了。
  江远也不啰嗦,直接道:“我更倾向于受害人,是在4月22日死亡的。”
  “4月17日失踪,4月22日死亡,这中间的5天,死者去哪了?”万宝明挠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