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88节
案子进展到这个阶段,刘政委相信江远,超过相信自己老婆!
……
第367章 追逃
“江队。”
“江专家来了。”
在三人团伙藏身的窝点处,见面的赤雍市的刑警们,纷纷跟江远打招呼。
人就是这么现实,警察尤其是。
遇到那种不行的,大家都会用看“不行的”眼神看他,而遇到真正能破案的邦邦硬的,大家的态度身段自然就软化了。
破案越强,能力越硬的,大家就越软。
支队长亦是迅速从房间里面出来了,脸笑的像丑橘一样,远远的跟江远伸手一握,道:“江专家,这边应该就是三名案犯的藏身之处了,我们尽可能保护好现场……”
“那我先看现场?”江远说着开始戴手套。
“好好好。”支队长连声答应。
柳景辉在旁边也装模作样的戴手套戴脚套戴头套和口罩,所谓三套一罩,并问道:“案犯的身份确定了吗?”
“确定了。这次也多亏两位给出的线索。”支队长爽快的将帮助认了下来,再道:“主犯大概率是身高一米八的男子。叫徐阳。我们在房间找到了马家的一些物品的包装,还有用剩下的绳索,还有几件粘血的内衣。”
“凶器和外套都没找到?”这两样的说明力自然更强。
支队长摇头:“房间内暂时没发现,应该是处理掉了。”
“这个徐阳和马忠礼是什么关系?”
“没关系。”支队长回答的很果断。
这下子,江远和牧志洋等人也都看了过来。
支队长摊手,又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所以得感谢你们找的保险箱的线索,这三个人,从人际关系方面排查,与马忠礼都没有多少联系。要说的话,也就是二号,就是持刀的男子范鹏,他是本地人,七拐八拐的总能联系到马忠礼……”
“那应该就是他了。”柳景辉直接猜了个答案。
正在介绍案情的支队长一愣,反问:“为什么?”
“因为他灭口的倾向最强。马忠礼家的四个人里,有两个人被抹了脖子,女主人还被砍了好几刀。当然,也可以解释这两个人看到了他的脸,或者说了什么话,但现在有这层人际关系的话,这个范鹏的嫌疑就大大增加了。”
支队长默默点头,同样的推理,他其实也做的出来,但他是不敢像柳景辉这么肯定的。
现在有破案的事实做依托,可以想象,柳景辉如此肯定的推理背后,肯定是有很多不靠谱的推理被排除的。
总的来说,江远和柳景辉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两人再做什么,都是有光环的。
江远率先走进三人窝点。
这是一间老住宅楼的二楼。楼得有30年往上的历史了,外里面还是纯水泥抹出来的,灰突突的一片,还有黑色的污渍点缀,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贴上去的什么东西。
楼道内亦是各种被水泥包裹,因为堆放了各种杂物的缘故,显的有些逼仄和昏暗。
江远直接让人举着勘查灯,先是将门上的痕迹处理了一遍。
进入现场,只有一室一厅的小房子,一眼望得到头,包括床铺在内,全都是脏兮兮,乱糟糟的。
不仅入门处的厨房,就是地面上的地板革,各处都有翘起来的,不用说,租房的押金肯定是收不回来了。
牧志洋等人入内,熟练的打起勘查灯,足迹灯,指纹灯等等。
勘查设备基本都是赤雍市提供的,他们自己的勘查也只在跟前等着,算是将第一轮的勘查的机会让给了江远。
这跟最初的待遇就截然不同了。
江远大略的看了看内部的场景,接着就开始边走边搭板桥,官方名称“快速通道踏板”。
赤雍市用的是折叠的金属踏板,完全符合板桥这个名称。金属踏板比不上亚克力的踏板有噱头,但结实耐用,算是非常中产阶级的勘查用品了。
事实上,看一个地方的刑警装备,就很能看得出地方经济和刑警系统受重视的程度。像是沪市803这种单位,就不用讨论性价比,什么装备好,什么装备新,就用什么。用的不好了,换掉或者送掉都没问题。
如赤雍市这样的单位,就像是中产阶级家庭一样,什么都得讲究性价比,尽可能只购买必需品,必需品最好也是耐用品,能够用的时间长一点,省下更替和维护的费用。
至于宁台县这样的单位,就是刑警系统中的穷苦人家了,基本上啥东西都缺,啥东西都差,凑一点钱就买点紧要的必须的东西,哪怕知道一种东西的性价比高,可看看价格,最后还是选了便宜的。
也就是到了江远出去卖了以后,宁台县局的经济状况才有了起色。所以,哪怕黄强民再想留下江远,还是只能送他出去破案。
几名赤雍市的痕检,跟着江远的脚步,也注意着他的操作。
跟法医邱星类似,赤雍市的痕检里,主打的两人也能有lv2的水平。这也是练出来的,一个地级市的痕检要没有一个lv2的痕检,最多两年的时间,破案率就得被击穿了。
但要是真没有了,几个年轻的痕检聪明点,一场场的案子做下来,一两年的功夫,也有可能练出个lv2来。当然,只是有可能,像是宁台县的老严,练了一辈子,依旧是lv1中的强者。
江远顺着板桥缓慢走,边走边看,遇到旁边有痕迹了,也不着急去擦,而是先放一个黄色的指示牌下去。
江远一直走到房间最里面,也就是床铺的位置,才开始正式寻找痕迹。
大部分痕检扫痕迹,都是用各种灯光照,照到了再去扫痕迹。
只有极少数的情况,痕检们才会一寸寸的扫痕迹。像是江远之前做二次勘查的时候,就用这种方式。
当然,大部分的小案子的罪犯,是轮不到这种程度的待遇的。
今次,江远也不准备扫的如此细致。主要原因是三名案犯的身份已确定,他们的指纹和脚印的价值其实就不高了。
现在的核心是要找到一些其他线索,以对接下来的追逃有帮助。
赤雍市的痕检们也慢慢的散布开来,捡着江远身后的痕迹搜集着。
江远看的多,做的少。
lv4的犯罪现场勘察,在这种室内环境里做事,已经属于火力过剩的程度了。
要将lv4的犯罪现场勘察用满,起码得是之前的“当门戳杀案”的水平,也就是室外环境,不断的有人来往,现场被不止一次的破坏,然后,才会有痕迹采不到,分不清的情况。
像是这起灭门案的三名案犯,他们在犯罪现场倒是有一些谨慎,可回到这个临时落脚点以后,谨慎度就大幅下降了。
事实上,大部分的罪犯都是如此。很多人在作案前会认真分析情况,会设计做案方式和方法,但等到真正得手以后,一下子就放松了,反而容易露出破绽。
那种能够保持专注力,长时间的维持高强度的注意力,自我控制,情绪稳定,按照既定计划,完美的完成自我设计的工作的人,就算是犯罪,通常也不会是这么低级的侵财犯罪的。
在没有多少掩饰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痕迹,江远都不用取,甚至都能重建出现场来。
他看了很久,至少有20分钟的样子,最后进入到卫生间以后,江远却是缓缓的蹲了下来。
“三名案犯的年纪都是多大来着?”江远忽然问了一句。
“20多,一号是年纪最大的,28岁吧,然后是26岁,24岁。”柳景辉就在旁边站着看,就问:“年纪和痕迹有关吗?”
“马桶跟前的尿撒的到处都是。如果是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话,不止于此吧。”江远指了一下卫生间的马桶周边。
很浅的尿渍,分布的面积却几乎遍布马桶前部三边,一看就是撒尿的时候,尿散了。
中年的柳景辉很熟悉这个场景,立即点头道:“确实,这人一看就肾虚的不行了。三名案犯年轻力壮,尿不出这种幅度的。”
“给我棉签。”江远重新蹲了个姿势,然后开始细致的提取马桶周围的尿痕。
第368章 第四人
正常人的尿液通常都是无色透明或微黄的,虽然含有大量的代谢废物,但它本身是不含细菌的,所以可以喝。
另外,正常的尿液是弱碱性的,所以,假如追求养生的人一定要喝弱碱性的水的话,尿液也可以是选择之一。
同时,尿液中可以提供的信息也是非常多的。医院能用来做尿检,刑科所也能用来出dna。
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脱落细胞,利用它们,就可以做dna比对。
不过,外行看门道,内行不能装糊涂。
尿液中固然是可以提取dna,可难度比血液之类的,是要高很多的。首先是尿液中含有的脱落细胞数量比较少,这就需要较多的尿液才方便提取。
另一方面,现场的尿液明显是保存不佳的类型,好的适宜提取dna的尿液,是应该低温保存的。
所以,在dna技术最初推广的年代里,也就是21世纪头10年,想要通过尿液提取到dna,基本都是非常难的,也极少有类似的案子。那个时候,大家比对dna还是以血液和米青液为主,再次也得是牙刷和烟蒂这种口腔上皮细胞,偶尔有些头发,还必须是有毛囊组织的。
现如今,技术提升了,dna比对的丰富度也就高多了。不仅头发不用毛囊组织了,牛逼的dna实验室,提取尿液中dna的要求也很低了。
顺便说一个冷知识,某男或某女若是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不需要带孩子去机构,也不用抽血留下痕迹,就带孩子撒一泡可以收集的尿,用冰可乐镇着,送去相关检测机构,很快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对犯罪嫌疑人来说,自然就更方便了。江远用蘸湿的面前棉签,尽可能多的搜集了尿斑,再将几根棉签合并到一起,用滤纸包裹起来,叠成漂亮的三角形。
这种方式能最大化的保证尿液的完整性与原汁原味,跟提取血斑是一样一样的。
几名赤雍市的痕检看着江远的操作,有点摸不清他的路数。
老实讲,江远今次的操作是没什么玄奇之处的,就是最基础最谨慎的做法,几个人也说不出好坏来。
不过,案子似乎是又有了进展,这却是非常现实的成果了。
“让dna实验室加急吧。”江远将尿液样本递给后面的痕检,又继续在卫生间搜索。
柳景辉这时候插话,道:“这个人有九成的可能,与案子有强关联,多半是案子的参与者或者知情人。”
支队长现在只关心案情,立即问:“怎么讲?”
柳景辉道:“这里是三人团伙的窝点,应该说,就是他们准备来抢劫,以及处理赃物的地方。除了三人,以及参与者,不可能用来待客的。”
支队长听的连连点头。他不是特别擅长破案的警察,或者说,他是有一定刑侦能力,但偏重于管理,且渐渐脱离了一线的领导了。让他自己做类似的判断,支队长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但柳景辉说了,支队长的情绪立即就有了变化。
“这么说,实际上的案犯,应该有4个人?”支队长用尽脑力,对3+1进行了计算。
柳景辉看了眼江远,笑道:“犯罪现场,也就是受害人家中,案犯肯定是三个人,至于刚刚找到的尿液的主人,我猜测……恩,猜测啊,应该是销赃的。”
支队长一愣:“销赃的?为什么?”
这个答案多少是有点偏了,柳景辉则是慢慢解释道:“第一,这个人不像是同伙。三名嫌疑人都是顶风尿十丈的年纪,全是能打能拼的大小伙子,这人撒个尿都跑三边,要这样的同伙有什么用?光给他分钱了。”
“第二,要说有可能是幕后主使。但从保险箱这件事来看,他既没有提供相应的物件,比如氧气切割机这种东西,如果有幕后主使的话,应该是他去买,或者去借才对。但咱们的调查已经很明确了,三人一起去那家拆车厂买的氧气切割机,也说明三人既不相信彼此,也不相信这位。”
“第三。这人出现在三人团伙的落脚点,肯定是因为三人需要他,否则不会告诉他位置的。那三个刚刚犯了大案,准备跑路的小年轻,最需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钱、证件,还有跑路的方案。”
柳景辉说到这里,抬了抬下巴,道:“虽然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证件和跑路方案肯定更难得一点。但实际上,最值钱最难获得,依旧是钱。受害人家里的现金很少,丢失的主要是首饰,黄金,手表,文玩……三人必须要把这些东西换成钱,才能跑路,所以,他们此时最需要的,就是销赃的家伙。”
“有道理,有道理……”支队长连连点头,他现在是看到破案的希望了,再听柳景辉说话,都觉得无比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