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95节

  新得到的线索,只是证实了一号死者确实在运毒,事实上,就是这条线索,都还要等高玉燕等人去证实,由此推断两名死者之间的事情,显然还是不足够的。
  “现在就只能顺着这条毒品运输线查下去了。”柳景辉斩断了更多的思绪,先给出了结论。
  江远赞同点头,手底下人就自动的忙碌了起来。
  人货分离的毒品运输方式确实先进,但也不是什么天顶星科技,它主要还是保护了货主,更多的其实是法律层面上的价值,并不能减少被发现的概率。
  也就是说,毒品的运输路线还是有机会调查出来的。
  两个小时后。
  高玉燕和董冰匆匆的带回了客车的驾驶员。
  驾驶员还算冷静,坐进了审讯室里,也是有一说一的样子。
  现在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时代。驾驶员在群里其实听说过类似的事情,而就目前来说,警方即使发现了客车上有无主毒品,也鲜少有惩罚驾驶员和客运公司的案例。
  这是法律上的“主观不明知”,只要驾驶员不知道这事,没有参与其中,最多就只是问话而已。
  当然,宁台警方也没准备将这名驾驶员送进去,高玉燕等人,也只是尽可能细致的询问细节。
  很快,相关的信息就摆在了江远案前。
  一号死者直接用的是寄送的方式,也就是临时带着行李到车站,请驾驶员将之放进车站行李寄存处,整个过程,竟是完全不需要自己人的参与。
  “这些家伙已经是摸索出一套方法了。”柳景辉也是头一次接触此类案件,看的频频皱眉。
  江远皱皱眉,道:“继续查监控吧。”
  遇事不决查监控,没有证据查监控,本来就是现在的刑警们的即战力的表现。
  柳景辉对此多少有点不能接受,低头不语。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一号死者出现在车站的时间了,我觉得可以直接锁定他,就用监控查他接下来几天的行止,看看他跟什么人接触过……”江远对宁台县的监控系统还是颇有信心的,新更换的成体系的监控系统,在客车站和酒吧街这样的繁华地方,还是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的。
  柳景辉有点犹豫:“这也不一定能排查出结果来。”
  “排查不出来也没关系,再想办法。”江远见柳景辉没有多的话说,拿出手机就开始下命令了。
  他做了这么多的案子,多多少少其实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有的案子,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案子,总得要浪费一些资源,才有做出来的可能的。
  扣扣索索的想要节省资源的结果,就是案件未能侦破,于是全盘皆输,所有的资源都白白花销了。
  柳景辉在省厅工作,日常就是出去支援各个市县,做什么事都要当地警方配合,每次想的都是降本增效的事,自然没有江远的洒脱和豪迈。
  这次其实也一样,最终决定权肯定是宁台县局这边,也就是江远做最终决定,而他用的也是宁台县局的资源。
  于是新一轮的监控排查,再次开启。
  当然,比起上一次,这次就简单多了,首先规模就小的多了,只需要十几人,集中到一个会议室里即可。
  再者,硬件设备都是齐全的,之前抱过来的电脑显示器和电视屏幕,都选好的大的用,人员的安排也差不多,只有牧志洋被提前拉了过来,就坐在会议室的中间,用的还是之前的电脑。
  这次监控排查的起始点,就是牧志洋先前发现一号受害人的时间和地点,接着,监控摄像头就随着一号的行进而行进。
  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因为摄像头的监控和拍摄是不连续的,即使一号不采取反侦察的手段,也是不断的有断层出现。
  想要像电视里一样,连续不断的追踪一个人的行进,京沪主城区以外的地方,大概都很难做到。
  这时候,影像办公室的几位往期小精英们,倒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断的采取诸如跳跃之类的技术,寻找并重新锁定一号。
  跳跃这种技术,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既然监控本身是不连续的,那为何要追求亦步亦趋式的跟随呢,完全可以根据他的行进方向,时间等因素,直接跳到更前方,更清晰的摄像头下,重新搜索锁定他。
  当然,做起来就复杂的多了,但在大量人手的帮助下,也就坚持的做了下来。
  终于,在一号死亡前的一天,在酒吧街附近的十字路口,监控摄像头拍下了一号和二号相遇的画面。
  那一刻,一号和二号的脸上,都带着些微的惊讶和不动声色。
  十字路口处的摄像头的清晰度,不足以分辨出两人的口型,但也足够带来诸多的猜测了。
  “两个死人的历史性碰面。”柳景辉看着屏幕上,一号和二号面对面的说话,再擦身而走的场景,不觉念叨了一句。
  第378章 运输链
  柳景辉对一号和二号的身份,以及关系,做出了多种揣测。
  其中最靠谱的,大约是故交意外相遇,二号却因为吸毒或别的什么原因,而起了杀心。
  江远倒是不反对他的揣测,但在具体的案件侦破中,江远还是更愿意跟着证据走。
  现在的证据就是监控影像。
  宁台县的影像是做的比较完善了,城区的密集程度不见得比长阳市的高,但因为设备新,配置全,配置的合理性绝对是强于长阳市的。
  再有一群人拉出来看影像,用于破案是极其方便的。
  放在别的城市,刑警们日常都忙的飞起,也就是命案之类的,能够筹集大批的人手,等命案忙完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想要像宁台县这样一点点的抠影像的也都很少。
  于是,专案组的成员继续没日没夜的看影像。
  也没有哪名警员因此而喊苦喊累的。
  正常的案件侦破,原本就是如此。
  刑警三宝本就是影像、手机和dna,一号和二号的dna查不出有用的东西,又都很注意手机的使用,那剩下的也就是影像了。
  江远采取影像策略,反而更符合大家的预期。至于说受累,当刑警的,不是腿受累,就是眼受累,这两样都不累的话,多半就要受伤了。
  很快,通过监控录像,专案组成员就摸清了两人连日来的行止。
  唐佳将之做成对比的时间表,往墙上一贴,不用柳景辉出动,大家都看出了玄妙之处。
  在一号死亡前一天,也就是两人意外遇见的当天晚上10点钟左右,两人都有出门的记录。
  “两人相隔数公里,找找他们用的交通工具。”柳景辉看到了线索,立即就进入到了工作状态。
  王传星“恩”的一声,道:“我们也正在找,主要是晚上的监控,清晰度有点受到影响,也不知道两人在哪里上车的。”
  “把附近路过的出租车都拉出来。”柳景辉说着看向江远,问:“你能做图像增强吗?”
  “可以,但晚上的环境,肯定是看不见脸了。”江远还有点没跟上柳景辉的思路。
  柳景辉道:“不用看见脸,能看见车牌就行了,晚上10点钟,半个小时内路过的出租车的车牌都找出来,直接打电话去问就行了。给司机看照片。”
  王传星听的一愣,忙道:“那要是网约车呢?”
  “这种人不爱用网约车的,地图太详细了,行车记录仪也多。不过,如果出租车找不到人的话,直接问网约车公司该时段经过的车辆就行了。”柳景辉对这方面就太熟了,许多案子都会用到这一套。
  江远做影像增强自然没什么问题,坐到电脑前,一通操作,就将指定时间内路过的出租车的车牌,全都做了影像增强。
  唐佳拿了车牌,立即就去打电话,然后加司机的微信,发两名死者的照片给司机们。
  不长时间,就有反馈传了回来。
  “两辆车,都是给拉到了一家火锅店了。湖畔老火锅。”唐佳飞快的回来报告。
  柳景辉笑了出来:“二号挺喜欢吃火锅的,头天跟一号一起吃火锅,第二天杀了一号,还自己吃火锅……”
  “去看看吧。”
  江远其实也懒得看影像了,百十个监控看起来,真的是能把人看瞎的程度。所以为什么警察不喜欢给人找手机,监控系统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
  好容易又找到个现场,江远毫不犹豫的就带人去了。
  这是一家建在郊外的火锅店,面积不小,依着一个人工湖泊而建设,沿着湖的一排,就有小二十张桌子。
  “刑警大队的。”进到火锅店,牧志洋亮了证件,就往里走。
  不是饭点的火锅店,并没有多少人,一群民警哗啦啦的进来,立即引来了众人的关注。
  前台的一名男服务员,低着脑袋,就往后厨走。
  王传星看到,立即喊了一声:“先别动,站到那里啊。”
  他不喊还好,喊出来了,那男服务员直接就跑了起来。
  整套流程,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分析的话,应该叫“警察兴奋跑”。
  不止是王传星,包括牧志洋、唐佳、董冰等人,全都跟着跑了起来。不全是为了抢功劳,主要是看不得有犯罪嫌疑人面对警察,竟然还如此嚣张的逃跑。
  四五个人齐齐的扑上去,吓的那服务员腿脚都显的不灵便了,跳出窗户的时就被拌了一跤。
  王传星当场一个跨栏的动作,跳到了那男服务员身上。
  接下来,就是传统警界叠罗汉艺能展示大会了。
  江远则是被申耀伟等人给裹在身后,等到逃跑的服务员被戴上了手铐,才走上前去。
  “为什么跑?”孟成标还躲在江远身后,这会儿慢吞吞的出来了。
  男服务员不吭声。
  “叫什么名字?”孟成标笑呵呵的问,问的却是旁边的服务员。
  旁边人亦是有点慌,十分钟前还有说有笑的同事,这会儿被几个大汉架了起来,怎么想都有点怪异。
  “李青松。”经理过来了,给说了名字,问:“啥事儿?”
  孟成标没说,只道:“你把工作人员都集中一下,我们有几个问题要问一下。另外,有哪个房间给我们借用一下。”
  经理迟疑了一下,指了一个包厢。
  孟成标让人将男服务员李青松带进了包厢,再掏出一只毒检的快速检验盒,开始给李青松做测试。
  “我不吸毒。”李青松有些慌了。
  “测过?”孟成标笑了一下。
  李青松被问的一愣,过了会儿才醒悟过来,小声道:“见过,见人用过。”
  “一般人还真不定见过。”孟成标呵呵两声,也不听李青松解释,拔了头发,塞进了试剂盒,再道:“你现在交代的,还算是自首,测出来了,可就不是了。”
  李青松又重新低下了头。
  “店里有监控吗?”申耀伟打开门问经理,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也不用江远说,有几个人自然就去电脑跟前调监控去了。
  李青松强装镇定。
  很快,申耀伟就返了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