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301节

  江远不由想起了谭勇案,那是他早期做过的超恶劣性质的案件了,凶手也是绑架年轻女性,也有向杀人转化的情节……
  江远很快将自己的情绪压了下去,将之转成逻辑资源,道:“从绑架到抢劫,再到杀人,保留凶器,然后弃尸,案犯每一步都做的很不错,是否可以考虑认为,案犯并不是初犯?”
  “很有可能。”柳景辉立即表示赞成。
  如果将犯罪行为看成是一个项目的话,项目的链条越长,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大,留下证据就应该越多。像是绑架,就有可能留下绳索的痕迹,或者手铐,或者塑料锁扣的痕迹,什么痕迹都没有,有可能是痕迹消退了,也有可能案犯就是有能力在不限制人身的情况下,将被害人牢牢控制住。
  再看影视剧里,那些被绑架者的各种逃脱,越狱乃至于反杀,可以想象,长时间的绑架受害人,其实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杀人弃尸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弃尸,大部分凶手都会担心被发现而暴露,所以,往往要在弃尸的效率和完备方面,做一个平衡。
  总而言之,江远不认为一名新手,能在这么多个链条上,做到目前的完美程度。
  “凶手可能在死亡时间上面,有意识的误导了我们。”江远再提出一个观点。
  柳景辉看过去。
  “从照片里可以看得出来,发现李媛尸体的现场,散落着很多这些……”江远拿出一张照片,直接投屏,然后用激光笔指了一下,道:“这些应该是花肥,跟路旁的绿化带里的花肥是一种。我认为凶手有可能是取了路旁绿化带里的花肥,在埋尸的时候,混进了埋尸的土里,这种做法可以加速腐败,也能混淆我们对死亡时间的判断。”
  江远放出的照片,是国道一个拐角处的场景。
  这里也是挖出李媛尸体的埋尸现场。最广角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到现场停着挖掘机,几辆车,以及多名工程人员。埋尸的位置距离国道有二三十米远,中间有绿化带,此时已经挖开了,埋尸体的地方则是一片碎石空地,大约是之前建设时,就用来做场地的地方,此时又给翻开了。
  碎石,旧有的建筑材料和工具,土块和尸体,新长的小树和小草,还有翻开的土壤和积水,给普通人去看,只能体会到厌恶和混乱。
  柳景辉仔细的看着投屏上的照片,略显犹豫,道:“、现场没有保存好,已经很难证实这些是否是专门的花肥,或者是否是从埋尸的墓穴里刨出来的了。”
  照片里的现场,都已经是挖掘机刨开以后的场景了,而且,当时的挖掘机已经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了,道路旁的绿化带也被刨过了,附近还平整了土地,完全就是、刚开挖的工地的模样,想证实埋尸的地方有没有花肥,有多少,是否是故意的,都很难做到了。
  江远其实也知道柳景辉的担心,他自己也是在这方面做了深入思考后,才得出的结论,遂道:“其实也不需要证实花肥这件事。从死亡时间,尸体的腐败程度,以及旁边的蛆虫的代系,种类来看,肯定是有其他的因素加快了尸体的腐败,影响了昆虫的种类,就现场的状态来看,埋尸的时候混入部分花肥,比较合理。”
  柳景辉似懂非懂的点了头,想了想,道:“可以查一下,当时这边绿化带是否添补了花肥,具体是什么时间添的,是什么种类的,养路部门应该有记录的。”
  “好主意。”江远点头。
  一名刑警立即举手,主动查起了资料。
  柳景辉沉吟片刻,道:“假设确实有花肥混入,是否能确定,他是无意间混入了花肥,还是有意识的混入的?”
  “无意识混入的量不够大。”江远道。
  “那有没有可能,花肥说他自己带的。”
  “倒也有可能。”江远也排除不了这个可能性。
  倒是柳景辉,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道:“其实可能性不大,按照远抛近埋的原则,凶手选择埋尸在这边了,还要自带花肥,量还不能小,工作量太大了吧。”
  “也是。”在场多人纷纷点头。
  大家都是做过命案的刑警,多看几次现场就会有类似的认知,凶手通常是倾向于精简方案的。埋尸不是去露营,一辆车,一个铁锹就是最基本的配置单元了,就是这样,还有人会在埋尸过程中,将烟蒂留在现场,以至于被抓。
  真要是带一大堆的东西去埋尸,泄露信息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而且,一具尸体本来就够重了,再运送一包化肥?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尸体的头剁下来,埋到其他地方的安全性更高,再或者……
  一个人要是埋过好几具尸体的话,大概率是会总结出一点自己的小经验的。
  “说明是个有点聪明的家伙,至少知道化肥和尸体放到一起,能干扰法医的鉴定。”柳景辉总结了一下,再道:“应该还有辆车,很可能是顺着国道过来的,但也有可能是本地人,唔……如果是远处过来的,还有耐心埋尸,还能注意到绿化带的化肥,这家伙的心理素质就太好了。”
  众人这时候开始各自发言:
  “如果是外地过来的车,一路上还要经过卡口吧,危险系数更高了。”
  “有找到类似的案件吗?”
  “暂时没有。”
  “第二个受害人的尸体都没找到,就一个胳膊,按说路边的流浪狗刨出来了胳膊,总不可能把尸体的其他部分都吃完吧。”
  “鲁阳市发动大批人力找过,没找到。”
  江远积案专班的民警们正讨论激烈起来,江远的手机响了起来。
  江远接起,就听电话另一头的黄强民道:“鲁阳刑警支队派了人来,想见见你们。”
  第387章 你给他打电话
  “好家伙,来的还挺快的,以前都是咱们上门的。”申耀伟等江远挂了电话,吹了声口哨。
  唐佳瞥他一眼,道:“我们做鲁阳的案子,人家听说了,主动上门,也算是积极态度,你别把人给得罪了。”
  “别是兴师问罪就好。”申耀伟笑了笑。
  他这么一说,柳景辉等人都严肃了一些。
  “鲁阳在这个案子上做了很久,不过应该不至于……有人帮忙破案子,总是好事,总不能就这么一直赖着吧,到时候倒霉的还是他们。”柳景辉还有话没说,新任的局长柴通在鲁阳任职期间,也不是主管刑侦的,现在选了江远做鲁阳的案子,恐怕也是有些策略在里面的。
  “去见见吧。”江远起身出门。
  黄强民的办公室。
  两名鲁阳市的刑警正襟危坐。
  江远入内,就能感受到较低的气压。
  “江远,这边是鲁阳市刑警支队的政委周远强,这位是中队长曲浩,想跟咱们对接一下805案。”黄强民笑么么的道。
  “不是柴局长对接的吗?”江远直接将柴通点了出来。
  “柴局是跟我们局长聊的,我们就赶紧过来了。今年听到好多次江远江法医的名字了,不知道您这边,是怎么个章程?”周远强明显是有点不太服气的。当然,做警察的,跟当军人的类似,都有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也不奇怪。
  江远看了黄强民一眼,黄强民用眼神告诉他,这波是柴局长卖的。
  江远用眼神表示知道。
  转过头来,江远对再打量一下两名鲁阳市的刑警,到两人都有些不耐烦了,道:“不如我先说一下,我们目前的进展?”
  “可以。”周远强显然不可能拒绝这个消息。对现在的鲁阳市刑警支队来说,805案早就是一块心病了,这么几年下来,他们每年都要付出几个月的时间在此案上面,而付出的越多,对这个案子就越敏感。
  江远约略的感受到一点他们迫切的心情,也不卖关子,道:“首先,我根据卷宗里的照片,先对一号尸体,也就是死者李媛,重做了死亡时间的鉴定,我认为死亡时间应该延后两个月,也就是发现尸体的前4个月,而不是半年……”
  “你看照片就能断定?”周远强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反驳了,且道:“就算江法医您名气大,这也太武断了……”
  “周政委您不是专业人士吧。不如您打电话给你们的法医,我跟他聊一下?我们也是互相讨论。”江远没跟这位置气,就像他说的,周远强既不是法医,也不是刑科技术人员,跟他争论这些并没有意义。
  至于鲁阳市的法医,江远其实还依稀有些印象,山南省有多个技术员的微信群,大家偶尔交流一些信息,互相询问一些技术上的疑难点,多多少少能混个眼熟。
  周远强稍微有点憋气,再看看黄强民在旁,嘴角似笑非笑的,于是也是低头拨起了电话。
  电话接通。
  周远强没好气的道:“梅法医,我周远强啊。对,我到宁台县了,这边的法医觉得李媛的死亡时间不合适,你跟他聊一下?”
  “死亡时间不对吗?”电话另一头的梅法医念叨了一遍,笑容瞬间冷冻,忙道:“跟谁聊?宁台县的法医?宁台县的江法医?”
  “对,我开免提了……”周远强说着就放下手机,打开了免提。
  话筒里就传来急促的声音:“不是不是,我聊什么啊我聊……”
  “梅法医你好,我是宁台的江远。”江远低头向手机问好。
  话筒里的声音骤然而止,接着就听一个好几声清咳声,再声音柔和的道:“江法医您好,我是鲁阳的梅方,咱们微信群里其实说过话的,之前有一个只剩下骨头的案子,您帮忙看了,断了年龄和基础病的。”
  “哦,案子破了吗?”江远只能说是略微有些印象,他日常玩微信,最多的就是帮人看骨头和指纹。指纹通常是遇到复杂指纹了,看骨头则是因为懂得法医人类学的专家太少了。
  大部分的法医,都是病理学或者临床学的出身,对于法医人类学的学习,都不敢说是研究,多数都是止步于学校,然后慢慢积累经验的状态。
  其实也就是不太懂的状态。毕竟,现在的命案本来就少,再要轮到一个碎尸案或者白骨案之类的,那就更久了,而这样的案子,也轮不到地方上的小法医去练手的。
  鲁阳市的梅方其实属于相对比较厉害的法医了,所以,他反而有资格跟江远这样的专家,询问一些法医人类学的东西,毕竟是市局的法医,每年除了大案要案,也是不停的支援底下的区县的,见的懂得要比普通县局的法医多得多。
  当然,不能是江远这样的法医。
  梅方期期艾艾的道:“案子是破掉了,凶手是隔壁村的一个酒肉朋友。那个……江法医,刚才说一个尸体的死亡时间有问题?”
  江远道:“805案的李媛,发现的第一具尸体,我认为死亡时间要推后两个月,这个主要是基于我在照片上看到的新陆原伏蝇的幼虫,你是根据表格检索的时间吧,这个肯定是有误差的,鲁阳当时春雨时节,温度低,尸体埋的不够深,蝇卵的孵化率是要降低的。再一个,多雨环境也是要影响蛆虫的正常取食的,延迟化蛹也是很常见的……”
  “这个……您说的是。”梅方的声音微微弱弱的,一点没有平日里的大开大合。
  周远强听的忍不住起身看了眼手机,确实是自家平日里自信满满的梅法医。
  江远之前在办公室里,也没有细致的解释自己的判断方式,这会儿面对同行,就持续输出着:“咱们现在用的嗜尸性昆虫的发育模型,还是要灵活使用的,不同地区的温度、日照甚至土壤条件的不同,都得有所变化。805案的尸体埋藏的比较浅,受各方面的影响也比较大,春季其实是个变温季,鲁阳当地的温差大,新陆原伏蝇在变温下,它的发育速度比恒温下快得多,从文献上看的话,发育历期比恒温度短 14.69天,当然,这个也只是作为佐证……”
  梅方声音小小的:“您说的是。”
  周远强这时候忍不住了,趁机插话道:“梅法医,咱们当时不是也请了翟法医把关的吗?”
  “这个不是……不是这个意思……”梅方都来不及阻止。
  周远强道:“不仅一号尸体的死亡时间是有省厅的翟法医把关的,一二号尸体的并案,也是翟法医确定的,咱们也不是随便算时间的……”
  在周远强看来,江远固然是名气挺大的,现在看起来还挺牛的。但翟法医成名已久,是省厅里知名的法医牛人,山南省的多少案子,这些年都是翟法医出面侦破的,他有这个底牌,自然不虚江远。
  从他的角度来说,江远是专家,翟法医是名声更大的省厅专家,一定要说的话,后者比前者的权威性更强。
  江远之前跟翟法医也是合作过的,柳景辉失踪的时候,省厅派来支援的法医,就是翟法医,也确实是声名赫赫的法医专家。
  江远于是道:“那我们开个多人视频,把翟法医喊过来一起讨论讨论。”
  这一次,江远也不用周远强的手机,直接用自己手机开了多人会议,加了梅法医和翟法医两人。
  翟法医见是江远的邀请,懵懵懂懂的接了进来。
  江远再给翟法医简要介绍了一下情况,考虑到翟法医的段位,江远提高了一点难度,并开始输出:“翟法医用的昆虫发育模型,应该是等虫态线模型吧。这个模型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但我在照片里发现了一些类似于花肥的存在,这时候,我就用等虫长线模型和积温模型都试了一下,等等虫长线模型的问题不大,但积温模型是明显有出入了……”
  翟法医自救援柳景辉以后,就有关注和联络江远。
  两人同样在多个群里共同存在,互相之间也没少探讨过一些死亡时间的鉴定等内容,其实不用多次,只要时不时的关注一下群,翟法医就已经确定江远的实力了。
  这会儿,翟法医更是有气无力的道:“江法医,死亡时间的鉴定,你比我权威,你不用给我解释……我用的确实是等虫态线模型,有些变量没考虑清楚,这个确实是……回头我再研究研究,学习学习,你按照你的思路走……。”
  “那805案的一号尸体,死者李媛的死亡时间,我就修订为发现前的4个月了。”江远问。
  “当然。没问题,我也赞成你的这个判断。”翟法医本来就是个干瘦的小老头,说到这里,更是很累的道:“我这边还正解剖一个尸体呢,那先这样?”
  “好。”江远再跟梅法医说两句话,就彻底结束了视频会议。
  江远收起手机,看向周远强,问:“周政委,死亡时间就按照4个月来了?”
  “唔……好吧……”周远强再不服气,此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
  而在他身边的中队长曲浩,则是悄悄发微信给梅方,问:【梅法医,刚才是怎么一回事?】
  梅法医:【你和政委在一起呢?你们搞什么?拉我去挨打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