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305节
一会儿,手持专业照相机的技术员到位,咔咔咔的按着快门不放,像是拍到了明星出轨似的。
江远隔着几米远,打开自己的法医勘察箱,也没有急着解开尸包,而是先让人搭遮阳伞,四周放挡风的屏障。
平时做案子,当然没有这么矫情,但现在是有条件,不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拿来的东西,他自然是按照高标准来操作。
等开尸包的时候,梅方和鲁阳市局的领导们,也都差不多到齐了。
梅方第一时间上前来帮忙。
单人处理尸体是很麻烦的,两个人就好多了。
江远见梅方来了,不客气的道:“梅队,我车里有昆虫工具箱,帮忙拿一下。”
“好。”梅方拿了车钥匙,转身去取东西。
一会儿,梅方再跑回来,身边又跟了一名警员。
相隔数米远,梅方再穿好防护服,然后从工具箱里先取出捕虫网,递给旁边的警员,又取毒瓶,烧杯、养虫盒等物,放在尸体旁边,再递镊子给江远。
一切准备妥当,江远和梅方分列蛇皮袋两侧,缓缓拉开蛇皮袋。
蛇皮袋其实已经打开过了,是发现尸体的刑警检查时打开的。蛇皮袋半埋在土中,距离地面也就三五十公分的样子,埋的并不深。
江远等旁边的技术员拍照了,再将蛇皮袋敞开口。
恶臭味扑面而来。
如果说刚才的恶臭是微臭拂面的话,现在就像是有人蹲在你脸上拉屎,并伴随噗噗的大屁。当然,实际上的味道还要难闻的多。
人类对同类的腐烂的气味的厌恶,是刻在基因里的,与生俱来的。
袋内的尸体,已经是看不出人形了,蛆虫倒是很多,粗略看看,卵、幼虫、虫蜕、蛹、蛹壳及成虫皆有。
此外,昆虫残肢、粪便、化蛹孔及羽化孔也都能看到。
站在后面的刑警开始挥舞捕虫网,梅方特意提醒道:“优先抓新羽化的成虫,就是灰白色的那种,看着就比老虫干净,颜色浅的。”
说话间,梅方和江远开始用镊子并徒手抓捕各种虫、蝇和卵蛹。
成虫通通塞入毒瓶毒死,卵被放进装了80%乙醇的烧瓶中,运气好一点的卵被放进了养虫盒,幼虫先倒入装了开水的烧瓶中,再转移到乙醇烧瓶中。
开水来自于保温杯,90多度的水冒着热气,给人很温暖的感觉。
很快,尸体上的昆虫被处理的差不多了,后续还要掘地三尺,将周围的昆虫也收拾一波。
但此时,江远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向尸体。
一条右腿,大半截骨盆,加一些可能是腹部的肉块,非常完美的组合,说明凶手不是法医出身,否则,他不会这么容易就将骨盆提供出来的。
梅方和江远从稀烂的肉中捞着骨头。
鲁阳市局领导们,迫不及待的伸着脖子,嘴里念叨着:“怎么样?是新尸体还是二号。”
“应该是新的尸体。”梅方轻易的做出判断。
“那就好,那就好……不对,太遗憾了……”领导赶紧回了一句。
周远强凑近柳景辉,低声问:“柳处,你怎么看?”
“尸体的发现地,其实都能说明很多问题了。”柳景辉其实也有强烈的诉说欲,他一边看着尸体,一边道:“首先,埋尸埋的这么密集,且不说为什么,至少说明凶手对周围熟悉,那要么就是生活于此,要么就是工作于此。仅此一点,就大大缩短了凶手的范围。最起码,普通的国道过境者,不应该被列入怀疑对象了。”
柳景辉边讲边说:“甚至经常过境的司机之类的,嫌疑度都大大降低了,因为没必要埋尸埋的这么近。”
“第三,二号的埋尸地现在还不知道。但从一号和三号的比较来看,距离国道的距离,也很有讲究。一号是全尸,距离国道20米左右,三号是被分尸了,距离国道有40多米,这很可能是因为全尸过重,不容易搬运的原因,另外,也说明凶手确实是从国道出发弃尸的。就是不知道一号和三号,哪个先埋,哪个后埋的。”
柳景辉短短几句话,全部切中要害,没有一点点的废话,听的鲁阳市局的几名警官连连点头。
他们都是非常了解805案的刑警了,柳景辉的判断里,有的与他们之前的判断重合,剩下的也符合他们的认知,见微知著,有关柳景辉的一些传闻,立即自几人脑海中涌了出来。
第393章 接续
日头正高。
风吹过来是暖的,但起尸现场的众人,心情各有不同。
江远和梅方一起,将带着腐肉的骨头捡到塑料桶里,蛇皮袋里剩下的更多的腐肉,混合着尸水、土壤和虫卵等物,荡漾出令人作呕的汤汁。
蛇皮袋的下面已经破掉了,也不知道是被戳破的,还是虫子钻破的。
江远将自己的情绪,尽可能的抹平下来,此时此刻,欢呼的环境是不存在的,叹息埋怨的话也不必说,甚至猜测案情都没有意义。
现场有的是聪明绝顶的警员在思考和琢磨,还有更多资深的刑警,对这个案子的了解,比江远对羊肉的了解都多。他们也在等江远给出更多的线索,来结合自己已知的信息做判断。
就算是柳景辉,也不会在这时候贸贸然的做一个决定性的判断。
“死者是女性,年龄30岁左右。”江远将骨头都捞上来以后,起身活动了活动腰腿,给大家了一个基本的信息。
接着,梅方现场量了量右腿的长骨长度,再跟江远商量了一个身高体重的范围,由江远道:“身高168,体重110。”
搞技术的就是这样,甭管你是不是能独当一面了,一起配合的时候,总归是要有一个做决定的话事人。
尤其是像法医这种,遍地都是回归方程,用哪个不用哪个,各自都会有不同的判断。
像是梅方,平日里就总结了一些常用的回归方程,比起通用的回归方程的准确度,就要高一点。至于江远,他其实是先判断了死者的籍贯——准确的说,就是人种的地域性,然后根据不同地域的人,再选择使用哪种回归方程。
这种判断是基于其他骨头之间的区别来判断的。像是同样长的长骨,有的地方的人的足骨的长度却不一样,举例来说,南方的女性相对于北方的女性,个子更小,脚更大。
看足骨的长度,其实还算是梅方的射程范围内的工作,只是他平时不会做的这么细,具体的回归方程还要回去查,但多数是能意识到的。
但到了江远的水平,脚上的跗骨、跖骨和趾骨的比例长短,对他来说都不一样了。不同人的脚掌的宽度,以及脚的高度,也是非常明确的受到基因的控制的。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北欧人的脚偏长,同时脚的皮下脂肪较少,也就是较为细长瘦,亚洲人普遍脚背高且脚宽,南美人则是双足狭长。所以在阿迪或耐克的店里挑鞋的时候,会普遍感觉鞋号偏小,实际上是宽度和高度不足。
除此以外,对普通人来说,脚趾头的分别也许更明显。根据脚趾头的长度的不同,通常有埃及脚,罗马脚和希腊脚的分别,有时候还会加一个方形脚。
其中希腊脚被称作美人脚,它的食指最长,同时,拥有希腊脚的人,通常四肢修长,脚型也修长。很多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也都选择了希腊脚。
而在中国,曾经对希腊脚编了句俗语:二拇脚趾头长,不养爹和娘。
同样在选鞋的时候,有的人穿尖头皮鞋或尖头高跟鞋,总是各种不舒服,不舒服就对了,因为尖头鞋就是给希腊脚准备的。
反过来,日本较为流行的五指袜,对希腊脚就非常不友好,过长的食趾很容易就会把袜子顶穿,由此说明,日本的希腊脚的比例是非常低的。事实上,大部分的亚洲人都是埃及脚,脚趾长度自大拇趾往下,依次变短,呈一条斜线。
仅仅脚型一项,其实又牵扯到了足迹学,而不同的骨头,细究起来,都与基因相关。像是亚洲蹲这种,让法医来解释就非常简单,是因为亚洲人和其他地区的人的大小腿骨例不同,亚洲人的大腿骨的长度与小腿骨的长度基本相同,所以能够做亚洲蹲。
如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对于人种和身体的关系,就会研究的更多一些。中国的人种较为单一,不同地域间的差距没那么明显,所以研究的就比较少。
不过,对法医来说,细微的差距,往往就是突破的焦点。
“不要用铲子了,再喊两个人,用手把剩下的尸体刨出来吧。”江远把大块的尸骨收集了起来,看剩下的尸体已经融入土中了,干脆就喊人用手刨。
在一群领导的注视下,几名年轻警员被加入了进来,又刨了一塑料盆的腐肉和土壤,以及虫尸。
“好了吗?”有警员累的直抹汗,抹完了才闻到臭味,恶心的整个人脸都绿了。
“到远处吐去,15米内不许吐。”江远把人给赶走了,又道:“再喊几个人,尸袋方圆10米内的土,也全都带回去。”
嗜尸性的昆虫,不止会在尸体上吃饭睡觉和繁殖,他们还会分布到尸体周边,10米内的数量是非常多的。
江远自己是不懂法医昆虫学的,但省里有这方面的专家,到时候可以咨询。对于805这么大的案子,就不能像是小案子那样,找一条成本最低的路子切进去,破案走人即可。
正确的做法,就是多头并进,若能走通多条路,那就多条路,到了庭审阶段,也更有利。
在尸体范围内,法医说什么就是什么。
梅方赶紧喊来了更多人,一麻袋一麻袋的铲土。
等周围铲出了一个大坑,徐泰宁提前准备的皮卡也装满了后斗,江远再一拖手套,对柳景辉道:“我回去做尸检,你们继续忙着。”
“好。”柳景辉答应下来,又叮嘱:“随时联系。”
江远将尸体和装备通通抬上另一辆车,回头再跟徐泰宁说的时候,后者再次接起了电话。
等徐泰宁放下手机时,江远已约略的猜到了结果。
“又发现一具尸体。”徐泰宁重重的叹了口气。
一具尸体,不止是一个人的悲剧,还是一个家庭的悲痛。
而就徐泰宁的经验来看,才刚刚启动的一期搜索,竟然如此快的连续发现尸体,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我现在去看,派个人开车送这边的尸体吧。”江远直接将钥匙交给了旁边人。
第394章 更多
所谓的“又一具尸体”,实际上还是半具,这次是上半身,没有头的,且分成了两块。
埋藏地点位于距国道约40米处。与三号的发现地类似,与国道间有高度差,中间有稀疏的树木做遮挡物,荒芜程度较高,地上的杂草碎砖很影响行走。
柳景辉跟着江远到地方,左右一观察,不由轻声道:“这家伙很可能是单身作案。”
“因为分尸吗?”江远同样回的小声,他们现在还在猜测阶段。破案也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只是假设的时候,并不好大声的说出来,以免影响到其他人的判断。
柳景辉“恩”的一声,道:“一号距离国道最近,20米左右,被发现也跟这个距离有关。三号和现在发现的四号,一个五十米,一个四十米,其实距离的也都不远,要是有两个人能抬着走的话,完全可以弄的更远一点,或者不用分的那么细,这边现场更明显了,一个上半身分两个尸包,内脏漏的一地,如果不是为了单人搬运方便的,意义不大吧。”
“有没有可能是先劈砍成块,然后分装?”江远直接脱掉了自己的衣服,将包括外套外裤在内,都裹了裹装进了塑料袋,然后喷了酒精,再重新换上了一套防护服,以及三套一罩。
进出两个犯罪现场,要是互相污染的话,不仅容易对破案造成影响,对检方起诉也很不利,后续的死刑复核也容易出岔子。
柳景辉被迫也只好脱衣服,同样换了防护服,再俯视着临时墓穴中的尸块,道:“这人是用斧头分尸的,不是用电锯什么的,我觉得应该会规划一下的。你看他这块尸体,应该是上面去了头,中间从腰部剁开吧。要是两人作案,这一步完全就可以了,何必再把胸骨劈开,分成两段,然后弄出稀汤似的内脏,乱糟糟的,然后又把两块合一,埋到一个槽里……”
是的,两包尸袋里装的,是同一名死者的上半身的两部分,从胸部中央劈断,类似于分割羊一样的做法,但比屠夫的手法要糙的多。
而死者的内脏,因为放的时间久了,此时均已液化。
柳景辉虽然不是法医,但见的多了,还是能轻易的分出断裂的部分,是人体的哪部分。
江远吁了一口气,迅速的看了两眼破尸袋,勉强合起来,道:“脑袋不在里面,仅上半身的话,重量大约40多斤,这都搬不动的话,凶手体力也不是太好的样子。老年人?”
“也许是生病了。”柳景辉眼神一亮,这也许是个突破口,他不由观察起周围的情况来。
两人都没有往女性犯罪方面太考虑。这么残忍血腥的分尸案,由女性完成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远远低于老年男性或者生病的男性。
女性杀人的特点更多的是采用毒杀,或者是趁受害人虚弱的时候实施杀人,比如受害人醉酒、性后,熟睡期间等等。
一号和二号都有做过完备的毒理检测,没有这方面的发现,反而有绑架、勒索以及刀伤,这些都不太符合女性作案的特征,至少到目前为止,讨论女性作案没有意义。
而以男性来说,平时携带40斤的东西或许是有点重的,但正常的中青年,到了杀人的时候,背起四五十斤的东西,还是能够做到的,除非有特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