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379节
“知道。”江远并不觉得黄强民烦。老实说,他也是有些心虚的,正所谓刀枪无眼,他的技能再多,也挡不住子弹的。
黄强民再转身给牧志洋身上插防弹板,且道:“你保护好江远,知道吧。完成任务固然重要,保护好江远的安全更重要,遇到敌情不明的时候,不要傻乎乎的往上冲,咱们把人都给围住着呢,无非就是个早抓晚抓的事,别为这么点时间把命给交上去。”
“知道了。”牧志洋郑重的道:“只要我在,绝对不会让江队受一点伤。”
“别这么说。”黄强民拍拍牧志洋的肩膀:“不管怎么样,都不要受伤。回来给你请功。”
黄强民再将防割手套给江远戴上,看着牧志洋检查了枪,又拿了盾牌给牧志洋,依依不舍的让出了位置。
今天的任务都很重,江远和牧志洋的前面,还有缉毒支队的刑科人员一起,后者负责操作红外摄像机,陪同江远和牧志洋,一起寻找合适的角度,拍摄楼内的情况。
江远根据摄像机的拍摄情况,尽可能的给出判断,并通过对讲机,告知前线的突击队员们。
三人小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还给江远配置了牧志洋,已经是非常奢侈的配置了。
今天缉毒支队的副支队长都要亲临阵线了,再给江远增加保护者,也是不现实的。给警察加保镖这件事,听起来就不太合适,再者,臃肿的队伍也不见得就会更安全。
黄强民想把自己加进去,都被尹支队长给劝退了。他也是40多岁的人了,日常训练都很少了,都不知道能不能高强度的运动二十分钟,派到江远身边,纯属是添乱了。
随着尹支队长的一声令下,突击队率先出发,同时,配属的交警与治安民警,也被派上了街头,开始疏导人群,驱赶车辆。
江远小队紧跟着第一波突击队,一直进入到目标大楼的马路对面才停下来,红外线的摄像机里,已经能够看到跑动中的人影了。
江远不怕他们跑动,就怕他们静止不动。
技能+1的buff已经丢给了足迹鉴定,江远扶住红外线的摄像头,定睛看了几眼,就道:“有人从二楼取了重物,很可能是重武器,长枪。”
“收到。”副支队长的声音依旧沉稳。
“四楼有人在往下走,也很可能也带了枪。”江远继续说话。他说的话会同步到临时指挥部里去。
回答的依旧是副支队长:“收到。”
江远继续盯着摄像头的显示屏看。
红外线的摄像头里只能看到一团团的人影,连完整的人形都看不出来。枪械等物品在不发热的情况下,也是看不出来的。
江远如果只有lv3的足迹鉴定的,面对这样的鬼影似的图像,也不可能得到什么有效的结论。但lv5甚至是lv6的技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好像如今已在机场、高铁站普及的步态识别系统,该系统看的真的是步态吗?不尽然,只能说是以步态为核心的身份识别系统。它会根据身体的体型,行走姿态,肌肉力量,体重,重心,协调能力,以及走路的姿势等方面,来做出判断。
同样的,一个人正常走路的姿态,与他携带重物的姿态肯定是不一样的。端着枪的步态,与背着枪的步态也不同。
但要看清他们,江远就得走的足够近,有时候,还得换个角度来看。
砰!
砰!
前方的突击队,直接用霰弹枪开了门,接着就冲了进去。
“警察!”
“双手抱头!”
“缴枪不杀!”
不管冲进去的警察们喊的是什么,所有人全都紧张了起来。
江远咽了口唾沫,再看看红外摄像头的外显,道:“我们再往前走。”
电脑自动做步态识别,最远距离通常为60米。指的是摄像头到人的距离。
江远人工做步态识别,到这个距离也很勉强了。这是电脑优于人工的地方之一,它可以在很低的清晰度的情况下,根据原有的算法做推算。
江远就不行了。他至少得有个人影才能做判断,而且,太扭曲的位置也不行,最好还是正面或者背面。
牧志洋犹豫了半秒钟,就举起盾牌继续向前了。
他最近一年时间,接受了好几次的战术训练,可以轻易的分辨出继续向前的风险。
这时候,要是有人从侧面逃出来,因为围墙的阻拦,狙击手可能挨不到他的边,但自己和江远的小组却要首当其冲。
尽管如此,牧志洋还是坚定的向前了。
战前怎么准备都可以,但身居战场之上,还指望着独善其身是最危险的。
江远也是不言声的往前走,一只手搭在牧志洋的肩膀上,眼睛盯着摄像机的外屏,将安全问题全数交给了牧志洋。
“二楼有长枪,二楼楼梯口,两个人,有武器。”江远快速的报告一句,然后就进到了大楼的围墙内,再绕着围墙探寻。
砰砰!
砰砰砰!
楼内的枪声变的激烈起来,中间还有警用冲锋枪的声音。
江远感觉自己从警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未曾见到或者听到如此激烈的枪声。
哪怕是吴珑山的几个亡命猎人,手里的武器不少,但就他们那几个人,用的也主要是单发武器。
缉毒支队就没那么客气了,江远现在回忆,光是第一波的突击队,至少就拎着四支冲锋枪。
不像是老外爱用的霰弹枪,国内特警做这种活计的时候,最喜欢用的就是冲锋枪,在有需求的单位里,一款79式的冲锋枪,恨不得有8个改型,比空军的六爷夸张多了。
而在枪声中,江远也能感受到前线的紧张。
他们前面是两波突击队,然后是严阵以待的抓捕队伍。听起来人不少,但面对枪械的时候,一名有经验的枪手,就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江远再拍拍牧志洋的肩膀,继续向前。
对讲机里,传来尹支队长的声音:“江远,注意控制距离。”
“收到。”江远回了一句,再跟着牧志洋走几步,站定了,就开始拿着红外摄像机对着前方狂扫。
同行的三人组中的另一名缉毒警,开始频繁的向后方报点。
这种感觉,就像是玩射击游戏能窥屏一样。
就国内的现状,哪怕是贩毒团伙,相对于警方的武力来说,也只是螳臂当车,只不过,警方现在追求的是零伤亡的同时全歼,难度不免有所提高。
嗤……
对讲机忽的一响,接着就是尹支队长快速的语音:“三楼有人要跳楼,注意了……”
话音刚落,一个人就沉默的落到了牧志洋的前方两米处。
吧唧。
闷瓜似的一声,红的白的黄的液体,就溅了牧志洋满满一盾牌。
第498章 剿灭
从高处掉落会怎么样,每个人都不一样的答案。
有的人从十楼十一楼跳下来,毫发无伤。有的人从三楼跳下来,脑浆崩裂。
不用多说,今天这位,就是脑浆崩裂的。
牧志洋对他毫无同情,只是觉得恶心,并大叫道:“溅我脸上了!”
“我帮你擦,注意警戒。”江远掏出一张湿巾,先道:“我帮你擦右边护目镜。”
牧志洋“恩”的一声,并将持枪的手臂稍稍放下来一点,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现在帮你擦左边的。”江远将湿巾用过就扔,这时候就不用纠结现场怎么样了,他们就是现场本身。
两只护目镜擦干净了一些,牧志洋的情绪好了一些。江远再递给他湿巾,让他自己擦脸,最后自己更换口罩。
在此过程中,三人亦是一边警戒,一边报点。
最危险的突击入场其实已经结束了,贩毒团伙的有计划的抵抗虽然是存在的,但其实只是自我满足。
且不说警方的装备人数明显占优,就算是地利优势,这两天的时间里,警方也通过蓝图等方式,尽可能的获取了,再加上江远的报点,内部推进只是速度快慢的区别罢了。
当然,警方想要零伤亡,总归是需要一点运气成分的,但贩毒分子的逃跑,难度已是非常高了。
牧志洋听着对讲机里,突击队已经上到了四层,情绪亦是略略放松,小声嘟囔道:“也不知道这傻……哔……是怎么想的,一个鱼跃冲顶出来,就为了溅的远一点吗?”
“没有跳过水的人,不知道在空中弯折90度,都是需要练的。”江远想起看过的资料,道:“好些人从桥上跳下去,双臂伸直了想要入水,最后都有横着把胳膊摔断的……应该还是投射角度有问题,得多练几次。”
“阎王殿里练去吧,像这种人,油锅里炸的酥酥的,出来磕一磕,正好碎碎的铺一地。”牧志洋浑身难受的说着,并继续绕墙推进。
这栋楼的面积也不是很大,但想通过红外摄像机,从东边看到西边是很难的。而且,超过50米的距离,最多也就只有报点的价值,让江远去做足迹分析都是不行的。
所以,三人小组不得不频繁绕行,而牧志洋的盾牌,也随时准备举上头顶。他现在最担心的,一个是有人狗急了跳墙,再从楼上的窗户里跳出来,另一个是有人从楼上丢一个手雷之类的出来,或者干脆探头射击。
就算大楼的四周都有武警的狙击手的存在,但老实讲,监视一面大楼的全部上百扇窗户,且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准确命中,这个要求是有点过高了。
做到了,该得狙击手立功,那要是做不到,三人小组恐怕都没机会问责了。
牧志洋也只能打点起精神来。
好在楼上的战斗很快结束,抓捕队一边汇报着情况,一边迅速的增援地下室。
地下室是制毒工厂的所在,最怕的是被焚毁了证据。但是,相比楼上,地下室的风险还更大,缉毒支队最终也是派突击队突入而不深入,以控制入口为主,并等待增援。
好在地下室的毒贩子没有使用爆炸或者纵火的方式来抵抗,在最初的十分钟度过以后,局势渐渐变得明朗起来。
尹支队长也第一时间下令,让江远跟着押解嫌疑人的队伍,缓缓的退了出来。
理论上,江远还可以继续做现场勘查以搜集证据,继续串寻犯罪嫌疑人。
不过,在犯罪团伙被清缴的状态下,其他痕检其实也能做的很不错,并不是非江远不可的任务。
临时作战指挥室。
江远一身脏兮兮的进入,黄强民亲自上前,帮他将装备卸了。
几名缉毒支队的领导也轻松了下来,扭头看看黄强民的做派,满脸的不屑。
“纯纯的收买人心。”政委一个劲的摇头。
“感觉我们老家里,刚耕完地的牛,就是这么个待遇,亲手卸犁,喂水喂吃的。有本事让人家别犁地嘛。”副政委说。
再抬头,尹支队长端了杯水,递给江远,道:“喝口水吧,我年轻的时候,每次出任务,结束最想要的就是水。”
江远也确实是渴了,端起杯子来,就一饮而尽。
尹支队长又从背后拎出一把壶来,续给江远,温热的水,半热不热,喝进肚里,温温暖暖的。
江远又是一饮而尽,才舒服了些,问:“抓到黄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