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28节
“京阳线的三尸案可是部委挂牌过的案子,是有高手参与过的。”黄强民非常信任江远,但现在涉及到了老部下,他更希望追求的是高成功率。
当然,黄强民也只是提醒一句,对于案件的选择,他很久以前就不干涉江远了。
江远再次确认道:“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空间的。”
黄强民于是再看向伍军豪。
“江队说啥我做啥。”伍军豪不是那种喜欢标新立异的,现在有江远做了主,他更没有意见了。
“那行吧。”黄强民于是也点头,问江远:“你现在还需要啥?”
“先阅卷吧。”江远从后台能看到的资料太有限了,想要借此破案基本不太可能了。
黄强民想想,道:“就找崔小虎好了,他本来就想喊你做案子,你要说做京阳线的三尸案,他肯定支持你。”
京阳线指的是从京城到长阳市的铁路线,在此处发生的连续三起卧轨案,立即激起了多方的注意,因为三起案件的地点和管辖权的变化,好几个单位都参与其中,也都没有突破,这就使得案件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其后二十年,各省市和部委,都有将此案列入到清扫案件的序列中,山南省厅亦有参与,随着其他清扫案件的侦破,“京阳线三尸案”的影响力有明显的增长。
当然,难度也放的很明显了。
崔小虎听说江远对三尸案有兴趣,当日就坐着飞机过来了。
双方约在了青白市见面,崔小虎拉着李浩辰,江远带着好几车人。
“不知道的以为你直接要抓人了。”崔小虎见面吓了一跳,这么多人,开支可是不小。
江远笑了一下,问:“商量好了吗?能看卷宗了吗?”
青白市也是山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但跟江远等人很少打交道,以前都是路过为主,偶尔到青白市来抓抓人。
当然,江远如今在省内称得上大名鼎鼎,青白市方面也是非常欢迎的。但就某些公务来说,还是崔小虎的身份更好用。
崔小虎自信的点点头,再合并一个车队,直抵青白市刑警支队。
众人该社交的社交,该休息的休息,江远直奔档案室,一页页的开始读卷宗。
所谓京阳线三尸案,并不是一次性的三具尸体,而是三具尸体,分三次出现,且在不同地点。
第一具尸体出现的时候,已经是22年前了,凶手的手法粗糙,受害者的腿脚处有明显被束缚的痕迹,但并没有引起警方太大的关注。那个年代,命案必破的口号还没有喊起来。
很快,第二具尸体出现,并有了极大的改变,现场的血迹很少。这引起了现场勘察人员极大的警惕。
没杀过人的话,一般不太能够体会到活人与死人的出血量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疑惑,分尸现场难道不会有很多的血迹?
实际上,杀人现场可能会有很多的血迹,但分尸现场往往并不会。
京阳线三尸案也可以做为一个证明,当一辆火车将尸体撞的四分五裂的时候,铁轨上的血液竟然很少。
最引起警方注意的则是第三名受害者。
第三名受害者出现在四个月后的晚上,一辆夜班火车直直的撞上了它,现场血肉横飞。
说明受害者是活着的,而这一次,法医是特意做了检查,才发现凶手用了乙醚。
三起案件涉及到三个地方,又涉及到两个不同的铁路局,再加上凶手明显的犯罪升级的举措,使得警方对此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当时,外省正有连杀64人的连环杀手肆虐,山南省厅和部委绝不想重蹈覆辙,让再一个连环杀手出现,因此,当三起案件被并案的时候,轰动一时。
而它未能侦破,也同样产生了轰动一时的效果。
因为当时,别的省也都陆陆续续的有类似的案件出现,各级部门也都是下狠劲的去侦办了,破案了。唯独京阳线三尸案,就见轰轰烈烈,再见轰轰烈烈,唯独没个结果。
两次轰轰烈烈,自然让京阳线三尸案显的很不一般,其后,此案又被重启过一次,没有结果,只是添了一层光环。
“证物都在吗?可以看吗?”江远问证物室的民警。
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江远就入内查看。
证物室的民警在旁帮忙,并有些好奇的观察着江远的动作。
这种又老又难的案子,就算挑战成功的难度很低,它本身的吸引力也是非常足的。
江远一看就是半个下午。
出了证物室,黄强民和伍军豪等人都等的麻了。
“怎么样?”伍军豪见江远出来了,立即起身问。
江远笑着摇摇头:“没什么线索。”
“那……”伍军豪迟疑了起来。
江远笑笑:“来之前应该已经想得到的,这么有名的案子,难是一定的。”
“恩……”伍军豪知道自己着急了,无奈摇摇头。
黄强民看着江远,却是暗暗点头,就这么短的时间,江远已经是日渐有大将之风了。
“走吧,去吃点东西。”江远说着拉上伍军豪出门。
伍军豪显然有点兴致不高,叹一口气,跟着江远,到快出门的时候,道:“实在不行的话,也就别忙活了,咱也不是没吃过苦的,熬一熬,总能熬过去,再不行,我就调走好了。”
“柴局要是不放人呢。”黄强民嗤之以鼻,挨整的又不是伍军豪一个,得罪了一把手还想调走,那就有点痴人说梦了。
不等伍军豪再说什么,江远咳咳两声,道:“没到这个程度,案子的证物我看了,证物很多的,咱们慢慢磨就是了。”
“怎么慢慢磨?”
“日拱一卒就好了。”江远脑子里想的是那么多的技术,先每天提一级提一级的找证据,总能找到更多的证据的。
这么思忖着,江远接着举例道:“我看他们就找了不少的周边证据,这几天可以先找目击证人,找不到目击证人的话,就找出现过附近的人,办法多的是,别着急。”
第562章
青白市的城市面积不小,总计五个区分布的很广,京阳线三尸案中最重要的第三起案件,就发生在青白市。
青白市和省厅因此大动干戈。因为按照专家的研判,凶手一定是对铁路线路和铁路时刻表很熟悉的,同时,还应该对当地的情况熟悉。最后一点,让专家们对青白市抱着极大的期待。
毕竟,20年前的青白市的人口并不多,且以国企厂矿单位为主,人员流动的少,找到凶手的概率就大。
然而,结果并不遂人愿,这一搁置,就是十几年。中间虽然有启动过,但没有结果,依旧还是搁置。
当年的办案民警,得有一半已然退休。
留下来的职位最高的是青白市刑警支队网安大队的大队长张世忠。他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说起京阳线三尸案,依旧头头是道,显然记忆颇深。
几个人干脆寻了间饭店,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聊。
饭店是家鲜鱼店,主打河鲜,也不追求特别的做法,就是一锅鲜鱼,都是半斤上下的,且用高汤炖了,真正的鲜上加鲜。
鱼炖的极烂,夹起来要很小心,放到碗里就肉刺分离了。
当然,最美味的还是汤,鲜的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喝。
汤里的豆腐甚至比鱼还要好吃,但如果连吃几口豆腐,再吃一口鱼,又会觉得鱼很好吃。若是再配一碗汤的话,简直人间美味。
江远一碗汤一口肉,喝的浑身出汗了,才问张世忠道:“我看你们在周边取了不少的足迹,当初没有找到合适的线索吗?”
张世忠放下勺子,擦了下嘴,摇摇头,道:“足迹收集归收集,最后能查到人的还是少数,而且,采到的足迹,距离犯罪现场都很远,也联系不到什么嫌疑人。”
犯罪现场在火车道上,铁轨两边都是碎石,基本不太可能留下脚印。
江远也没指望这个,喝了两口汤,继续道:“目击者呢?通过足迹或许可以找到目击证人?”
张世忠奇怪的看江远一眼,道:“单从足迹上,也不能确定时间吧,留下足迹的人,可能是几个小时前路过,也有可能是好几十天前路过的,很难找到目击证人吧。”
“你说的这个,其实足迹的新鲜程度,几十天前是不太可能的,事发前两天是下了雨的,所有人都因此受了影响,具体分析足迹来看,事发当日和前一天的足迹,加到一起,至少也有小十份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张世忠无奈的摇头:“足迹的话,当初其实也是找了专家来看的,但我们都是先找到人,再比足迹。”
“恩,现在的技术是比以前要好了。”江远点点头。毋庸讳言,技术一直都是在往前走的,虽然此前几十年里,国内的足迹鉴定涌现了许多技术高手,53岁的放羊老头还凭着一手“足迹追踪”的技术,成为了国内顶尖的刑侦专家,号作“神眼”。
但后人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做研究的,半个世纪的发展下来,总体鉴定水平还是提升了不少的,也总结出了前人所不具备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而这一系列的技巧,最近二十多年,正是爆发期。
三尸案出现的时候,足迹鉴定已经比较普遍了,判断一下年龄、性别、身高什么的,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但就使用上来说,通过足迹找人并不是主流。主要还是找到人了,通过足迹来验证,而且更依赖鞋印而非脚印。
这其实也跟时代有关,00年前后的人,家里是不会摆一柜子的鞋的。正常人有一两双鞋穿着就行了,不到换季的时候,日常是不怎么换鞋的。另一方面,鞋不到穿烂了,也是不会轻易丢弃的,修鞋匠在街角巷头普遍存在,从鞋底到鞋帮到鞋面全都可以修理。
所以,哪怕嫌疑人将鞋给丢弃了,从拾破烂的到收废品的到倒垃圾的到捡垃圾的,总有一个人会将这双鞋给收起来的。
这就有了通过鞋印来比对嫌疑人的基础。
现如今,这种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普通人动不动就换鞋穿,还有把二手鞋卖出去的,丢到垃圾桶里的鞋,也不见得会被人捡去了……
而从鞋印鉴定到足迹鉴定,又是一层的难度,也是需要后来人不断的总结经验的。学术一点的说法,回归公式至少得写起来。
事实上,最近二十年,各种科技成果是爆炸式的,固然有水字数骗经费的破文章,也有些人实实在在的做出了成果的。单单足迹鉴定领域,科技进步奖也是发了不老少的。
当然,免不了还有人不信任科技进步奖的,在这方面,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不一定会辩经,但刑侦领域的技术员们想要证明自己就很简单了,不相信的兄弟,找个重要点特别点的地方撒泡尿,顺便留个尿脚印,回头看几天能抓住自己就得了。
张世忠对足迹鉴定什么的,都只有约略的概念,既不知道极限在哪里,也不知道专家的水平的层级。
不过,看江远的表情有信心,张世忠就道:“如果能通过足迹缉凶,那肯定也没问题的……”
“还没到那一步。”江远咳咳两声,强调道:“现场的足迹距离凶案现场都很远,谈不上是谁留的,也没法证明是凶手留的。我们先从寻找目击者开始。”
“用足迹找人,还是二十年前的人,很难吧。”张世忠有点意外。
江远“恩”了一声,道:“难度的话,跟普通案件中找凶手差不多吧。”
他是用lv5的足迹鉴定,再加一层临时技能+1来找凶手的,之后弄不好还要用到lv5的影像学,实在的说,就这一套技能组合,破个现案命案,可能比现杀一个都容易。
不过,即使是lv6的足迹鉴定,也不可能直接叫出凶手的身份证号,所以,与之相配合的资源也不能少,该要做的排查,该要找的人,该要做的询问,都是少不了的。
换言之,江远可以从技术角度,降低足迹找人的难度,但依然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
就目前这个案子来看,光找这些路人,可能就要几百上千个工日,而找到的结果,还不一定能不能用得上。
张世忠立即就能想到此点,表情就严肃起来。
别的可以吹牛画饼,这开销,这要用出去的资源可是实打实的。
稀……
黄强民喝着汤,发出满足的吸声。
张世忠不由看过去,无奈的道:“黄局,我们青白市也不是啥富裕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