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48节
“说实话,有点太惨了。”牧志洋望着年轻的衣着褴褛的头发乱蓬蓬的漂亮的纹身少女,叹口气,道:“如果不是江队出马的话,这种只是偷偷衣服,偷偷包,偷偷钱的小姑娘,都不会被抓住吧。”
“涉案价值三万多呢。”王传星跟他并排站着,一人手里拿着一根中华烟。
牧志洋哼哼两声,道:“那衣服店的工资就开3000块不到,还要扣全勤什么的,人家小姑娘在里面做了半年,就偷三万多的东西,相当于每个月自我涨薪5000多块,哎,不至于的……”
“你该找个女朋友了。”王传星拍拍牧志洋的肩膀。
“回去就相亲。”牧志洋撇撇嘴,道:“我现在属于前途无量型的。”
“答应我,别舔啊。自我涨薪这种话都说出来。”
“能连续上班上半年的女孩子,不错了。”
“有没有可能,她只上了一个月的班就离职了,期间不断旷工,半年以后回来要辞职,并且索要半年的工资,并跟老板娘互殴,然后才留下了指纹?”王传星掰着指头数。
牧志洋缓缓点头,道:“听起来像是理塘乡人。”
“前理塘乡人,以后的理塘乡人的风气,一定不一样了。”王传星吸了一口江远送的中华烟,将烟屁股使劲拧灭了。
牧志洋保持着憨厚的笑容,道:“你也没办法确定会不一样吧。”
“我会一直盯着这里的。”王传星表情淡定,但语气郑重的道:“即使伍队退休了,我也会看着的。”
这是他清理干净的第一个乡镇,即使回到长阳市刑警支队,或者异日有其他的去处,王传星也会始终关注此地。
牧志洋不是很理解王传星,但又有点理解他。
……
江远感觉自己的脑子里装满了理塘乡人的各种身份照片。
从足迹到指纹,从工具痕迹到车辆痕迹,江远在脑海里记录了大量的信息。
再不走,他感觉也要塞不下了。
主要也是日均侦破的案件的数量骤减。这边几乎不产生什么新案件了,金家这样的村霸被抓了,张家这样的地头蛇也被抓了,流窜犯和偶发的暴力犯罪根本没有活路,小偷小摸的也站不稳脚跟。
犯罪生态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生态被破坏了,犯罪工作就很难进行了。
现在的理塘乡,说是路不拾遗还有点多,夜不闭户理论上都是能做到的。
就算还有没被抓的犯罪分子,或者潜在的犯罪分子,也都是摆烂在家的才能在家呆着。
积极地,勤奋地,努力地,如今基本都到监狱了,有时候也没有消息不消息的,就是一个正向的筛选过程。
不服气的,就挨铁拳。不讲道理的挨的铁拳多了,就开始寻求讲道理了。
江远找了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返回了宁台县。
任务: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任务内容:帮助伍军豪在理塘乡的工作。
任务进度:535/535
任务奖励:犯罪现场勘察+1
犯罪现场重建(临时+1并持续535分钟)
这是江远前往理塘乡时,接到的任务。
固定奖励是犯罪现场勘察+1,临时+1的犯罪现场重建则有些特别。理论上来说,犯罪现场重建其实是犯罪现场勘察的一部分。
但实际上,犯罪现场重建又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不过,它确实是依托,并且非常依赖犯罪现场勘察的结论。
而且,也不是任何一个场景都是能够做犯罪现场重建的。得有非常多的信息才行。比如说,一个人拿着刀冲进瓷器店,挥舞着砍杀了三个人两条狗一只猫半条安格鲁貂,那犯罪现场勘察,配合血迹分析,能搞一个很漂亮的犯罪现场重建出来。
但如果有人,趁着下午的人潮走进地铁站,在没有监控视频的地方,一刀抹了某人的脖子,这个犯罪现场重建就比较难了。
对江远来说,他现在的犯罪现场勘察再升一级,就到了非常顶的lv5了,和血迹分析相当。
那不管是依托犯罪现场勘察的犯罪现场重建+1,还是依托血迹分析的犯罪现场重建再+1,都会短暂的达到lv6。
lv6属于正常侦探可望而不可及的水平了,全国范围内也不见得有几个人。
考虑到犯罪现场勘察的普适性极强,适用范围如此之广,江远不禁对理塘乡心生好感,突然很想掉头回去,再在理塘乡里埋头苦干大半年,好好的回馈一下理塘乡的居民。
……
同行的有崔小虎,黄强民带队下楼迎接,但没看到柴局的身影。
江远跟大家打着招呼,回到办公室才好奇的问黄强民:“柴局呢?”
往常里,柴局的表面功夫还是做的不错的,尤其是有上级单位的过来了,总是安排的很妥帖。不出面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黄强民撇撇嘴,道:“求援去了吧。听说是在找关系调走。”
江远一愣:“就放弃了?”
“你摆明态度了,他不放弃能怎么样。”黄强民颇为感慨。
柴局最大的要求,其实就是拥有江远的贩卖权,最好是独家的,但哪怕是他最狂妄的时间段里,也没有真正追求独家贩卖江远的权力。
当江远彻底开启不合作态度之后,柴通猛然发现,自己不仅坐不住位置了,这个位置也变成了鸡肋。
宁台县的案件本身就很少了,他又支使不动江远,剩下的民警单独派往外地,那真的是给自己找麻烦。外地的单位不喜欢,本地的民警不高兴……
就算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都没什么意思了,门里没业务,警察的价值也体现不出来。
至于说控制江远,柴通已是失去了先机。
这段时间,柴局卖出去的案子,江远也都没有跑去做,他现在怕是擦屁股都擦不过来了。
“他应该还是想提前找个地方。这样也体面一点。”黄强民说到这里就不说了,转头问江远:“你有什么计划?”
“那我再回家休息几天,然后整理一下理塘乡这边的收获,看能不能写篇文章。”江远也是考虑过的。
“这个好,这个好……”黄强民连连点头。反正江远的级别够低,要休假什么的,他这里批准就绰绰有余了。
而江远不来单位,柴通连缓和的方案都没有。
手里有案子,希望邀请江远的单位,在确定了江远的态度和想法之后,只会向柴通不断施压的。
江远只做了简单的交接,顺便跟着师傅吴军做了套仪式,就回了江村小区。
到家,喝汤,吃肉,玩狗……
第二天一早,江远伸着懒腰下楼,才绕着小区溜达了一圈,就见江永新带着两名中年警察,站在了路边。
再仔细看,一名是曾经打过交道的走马道派出所的中年辅警周塔,另一名则是走马道派出所的所长谭靖。
江村小区就在走马道派出所的辖区内,江远站定了打招呼:“谭所长,有事吗?”
“求您个事。”谭所长满面笑容的打招呼,态度也特直接。
“有什么事,您直接吩咐就行了。”江远笑呵呵的。
“我是听说了理塘乡派出所的事。他们今年在这个夏日治安打击行动上,可是露了大脸。”谭所长深吸一口气,看向江远,道:“严格来说,夏日还没结束呢。”
第592章 典型
走马道派出所是宁台县的市郊派出所,辖区范围内有老旧的没拆迁的居民楼,有新建的小区,也有江村小区这样的还建小区,少不了还有一些做铝合金门窗之类的小工厂,以及较为复杂的国道和县道边缘地区。
可以说,除了商业特别少,走马道派出所的管理内容超级广泛了,辖区内的复杂度也不用说,一天二十四小时的都有各种各样的出警任务,偶尔遇到了刑事案件的,就会丢给刑警大队去做,总体来说,他们案件的侦破压力并不大。
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小案子,总归也是不少了。
跟理塘乡派出所差不多,走马道派出所忧心的案件,也都是那些徘徊在治安处罚和刑事拘留间的案子。
这一类的案件,刑警大队也都是顺手破的,属于排期排到了就去找人,能找到了,能侦破了,就通知嫌疑人自己过来报道的。
而相对有一些反侦察经验的家伙,时不时的就能逃脱惩罚——也不是一定能逃脱惩罚,但他们也有一点法律知识,也不真的畏惧看守所,反而能够以最小的代价犯罪。
而对派出所来说,这种滚刀肉带来的是一系列的治安压力。
辖区内起码得有一两成的纠纷,是这些家伙制造的。
以前也没什么办法,就这一天天的做事一天天的熬,反正案子是做不完的,做警察的,也没有听说哪天手里就没有案子的。
谭所长在走马道呆了很久,也就是日常的做着工作,直到他听说了理塘乡的故事。
要是平日里,谭所长也不好意思来找江远。
但现在的夏日治安打击行动还没彻底结束呢,江远既然帮了理塘乡做事,脸皮厚一点,帮一把家乡的派出所,似乎也是很合理的。
而且,作为宁台县局的一员,谭所长还知道,现在正好就是江远的一个空窗期。
要是等柴局这边走了,或者就此稳定下来,江远肯定没时间在派出所这种小地方打转了。
总而言之,在谭所长看来,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了。
他还特意带上了跟江远打过交道的周塔,并请江村小区里最有出息的生意人江永新做中人。
江远果然露出了思考的模样。
“江队有空的话,可以先到我们所参观指导一下。”谭靖盛情邀请。
辅警周塔使了个眼色,江永新就笑道:“哥,走马道派出所旁边,就是那家做小笼包的店,咱正好过去吃个热乎的。”
他是懂得江远的。
江远迟疑了一下,遂道:“那我给老爹打个电话。”
他也确实没什么事要做,
江永新立即招手,叫来了一辆埃尔法。
穿着警服的谭靖和周塔没坐,就重新开着警车在前领路,一会儿,就到了……李强小笼包店。
宁台是个小县城,店铺的数量和种类都很有限,在品类方面,跟大城市是没什么可比性的。
不过,能在小县城里长时间开起来的小店铺,多少都有点独门绝技。
像是这家小笼包子店,开业的时候还叫“杭州小笼包”呢,而今已是羞羞答答的打出了店主的名字来。
而他家的小笼包,口味也是相当不错,或许是吃的多了,江远现在就喜欢它这种汤汁微透,又没有彻底透出来的感觉。
自然地,要追求这种口味,你就得到店里来堂食,外卖回家得到的就只是一块油浸包子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江远也有阵子没吃了,一口气点了好几笼,陪着油辣子和醋蘸着吃,很是享受。
谭靖在路上已经知道江远的喜好了,这会儿就笑道:“这家店,我从调到派出所工作开始,就经常过来吃早餐的,那时候还突击检查过好几次老板的厨房,用的都是好肉,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