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54节

  听到他说话的几个人,都好奇的看向了柴通身后。
  大家好奇的是,究竟是哪里的专家,敢跟江远打擂台。
  就江远如今在省内的名气来说,普通一点的专家,根本就没资格对线,有点名气的,厉害一点的,至少可以解释为没有必要。
  期待中,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头戴着透明的头套,面色凝重的过来了。
  “陈教授是长阳市医科大学的解剖学教授,陈教授以前也是做过一段时间法医的,后来教学任务太过于紧张,才渐渐脱离了一线……陈教授已经过了退休年纪,但尚未退休,因为过于优秀,学校难以聘到合适的人才,所以不断请求陈教授能够返聘……”柴通介绍着人选。
  这是他之前就认识的关系,这一次出事以后,他立马派车将陈教授送了过来。
  算算时间,基本是收到消息,就开始打电话安排了。能安排好,及时赶过来,也算是柴通的能力了。
  “陈教授好。我就是长阳市医科大学毕业的。”江远笑着打了声招呼。
  陈教授一愣,转瞬回忆起来,道:“对对对,我记得,你才毕业两年吧。”
  “是。我还上过您的课。”
  “后生可畏啊。”
  “运气比较好。”江远实话实说。
  “恩……先看尸体吧。”陈教授是了解过江远的情况的,法医界异军突起的人物,又是本省本校毕业的。
  但是,在看过做的案例后,陈教授和学校里的老师们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后生可畏!
  这次要不是柴通利用超强的关系找到了他,陈教授原本是不会出马的。
  不过,来就来了,陈教授也不怯场,望着尸体,先琢磨起来。
  江远就跟着看,保持一个相对尊重。
  先来的警员在旁道:“受害人是餐厅的服务员,女性,22岁,宁台县人。尸体是餐厅的另一名女性服务员发现的,她看到满地的血,直接就报警了。”
  “我们抵达以后,发现尸体已无呼吸,仰卧姿势,脸朝上,疑似脑后出血。”
  “餐厅有一扇窗户被椅子砸碎。附近没有目击证人,没有找到明显的凶器等物品……”
  听着对方的报告,江远看着看着,就弯腰上手查验起来。
  陈教授还不太熟悉这种情况,反而落后了一步。
  两人互相辅助的查看了头颅的状况,时不时的交流两句。
  很快,两人就熟悉了起来。
  然后,江远说话也就渐渐尊重中带着随意了:
  “您搬一下这个头,您看这里。”
  “这个血迹您看……”
  “我取个样,您把那边的取了?”
  柴通刚开始还面带笑容,面带希望,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就算是局外人,怎么看,都好像是江远在带着陈教授做事。
  这时候,黄强民也是匆匆而来。他今天去跟检察院沟通去了,江远一口气弄那么多的案子要处理,整个链条都需要润滑润滑,才好继续工作下去。
  不过,黄强民在路上也已经是了解了现场的情况,表情原本也是有些凝重的。
  但是,真的到地方了,黄强民几乎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就跟平时有江远的现场一样,人更多,围绕江远做事的更多,用到的勘察设备明显更多更全,也有人会用了,物证袋等耗材运来的格外多,且有证物室的人过来专员管理,还有牧志洋在附近,如此而已。
  “不是说柴局弄了个大学的教授吗?”黄强民低声问二中队的队长刘文凯。
  刘文凯呶呶嘴:“就那个,趴江远身边,用蛇击式的就是了。”
  黄强民仔细的看了看,除了头发白,身子虚以外,还真没看出这位专家,和以前的专家有什么区别。
  黄强民扭头看柴局,柴局的面容似乎更憔悴了。
  他们都不能理解,作为解剖学的牛人,尸体如果到了解剖床上,陈教授是一定能够展现出才华的。
  但在犯罪现场,江远头上顶着辣么大的lv5的犯罪现场调查,凿开陈教授的脑袋,他也展现不出来自己了,自然只能听着江远的指挥动手,跟其他刑科人员其实相差不大。
  柴通很快看不下去了,正准备打道回府,就有消息传了过来:
  “有人自首了。”
  ……
  第600章 折返
  “凶手自首了!”
  “受害人的前男友,叫韩生宴,自称跟受害人因为感情问题发生冲突。时间大约是今天中午……”
  “这个韩生宴有一点精神上的问题,其父母是带着诊断报告之类的东西来的。”
  柴通将收到的消息转述了一遍,叹口气,收起了手机。
  精神病杀人,侦查阶段是可以找逻辑的,但政治上,你要将它跟逻辑问题联系到一起就困难了。
  等于说,这波退潮,柴通终究是要跟着退下去了。
  “陈教授,辛苦您了。”柴通往前走了两步,准备将陈教授一起带回去了。
  凶手都自首了,虽然还需要一连串的办案环节,但对柴通来说,这个案子也就到此为止了。
  就算还需要法医出报告,那也都是江远或者吴军的活了,陈教授这种外援,本来也是没资格在上面签字的。
  陈教授起身,也有些遗憾,对江远道:“本来还想着再做做一线的工作,还是没碰到好机会。”
  不管是做法医还是做解剖学教授,想要做一线的工作,都得有死人来配合的。陈教授平时找不到,也是很正常。事实上,就宁台县这样的地方,出现一起命案,结果不需要侦破就自动结案,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今次的凶手就是一名典型的城市凶手,有点精神问题,激情杀人后逃走,然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回来自首……
  虽然没有什么统计数据,但类似的凶手,实在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
  黄强民也过来对江远道:“现场勘查的差不多了,就把尸体运回去吧。”
  现场本来也就只能做一些体表检查,具体的尸检报告,总归是要回去做的。
  周围的警员也都有些放松的站了起来。
  江远咳咳两声,道:“稍等一下。”
  “恩?”黄强民疑惑转身。
  “凶手的审讯是谁做的?应该还没做吧?”江远问。
  “正在审讯吧。”黄强民见江远有疑问,就直接打电话回去。
  电话接通,黄强民将之交给江远。
  问候两句,江远问道:“麻烦询问到细节的时候,确定一下冲突爆发的时间,相对准确的吧,另外是攻击的次数,是否有折返。”
  要说前两句还算是正常,江远说的最后的折返,就比较吸引人了。
  在场的都是警察,除了陈教授,但大家基本都听出来一点意思了。
  黄强民问:“有二次伤害的情况?”
  陈教授闻言,直接过来,重新审视尸体,道:“后脑是受了多次创伤,但无法确认是两次伤害吧。”
  他本人在解剖上的学术水平是超强的,法医学自然也是一把好手,所以说话的时候很有自信。
  江远点头:“从创伤上来看,确实不好分辨。不过,我觉得血迹的时间有问题。另外,从尸体的这个状态来看,犯罪行为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血迹……”陈教授的经验还是少了,想直接看到血迹就判断出血迹的生成时间——他也不是做不到,但多少可能需要查一下资料,做一点计算的。
  毕竟,这是非常严肃的命案,要给出准确的结论,肯定得综合考虑现场的环境,包括是否有阳光直射,餐厅内的温度等等。
  假设受害人是中午死亡的,那到现在最多也就是六七个小时,要说中间有二次犯罪,依靠血液来判断的话,时间差可能就是一两个小时。
  这么短的时间,餐厅里有没有开空调,阳光的烈度如何,有没有风,可能都会变成关键因素。而且,不同的时间维度下,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季节里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从学者的角度来说,就是好多套回归方程……
  陈教授当然不可能背下这些东西,他是搞解剖的,跟搞血迹分析之间的差距,就像是鳄鱼和鳄龟之间的差别一样。
  但要说现在查,陈教授其实感觉也挺没必要的。
  他直接问道:“你认为血迹的时间差多久?”
  “一个半小时是有的。”江远说的有整有零,因为对这起命案来说,这个时间差就显的格外重要了。
  同时,江远也是相当自信的。
  老实讲,对于现案来说,江远目前所拥有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
  中午才死的新鲜尸体,面对lv6的死亡时间鉴定,lv4的法医病理学,再配一套全lv5的血迹分析,犯罪现场勘察等,不客气的讲,江远比受害人自己,更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而江远的回答,就将刚刚放松的众人的情绪,给彻底的拉回来了。
  大家都是熟悉江远的,对他的信心,可以说比对自己老婆都强。
  既然江远说到了时间差问题,那就是两个解释了,一个凶手,或者两个凶手。
  一个凶手就简单了,依然是审讯现在自首的这名犯罪嫌疑人即可,但要是两个凶手的话,如何寻找第二名凶手,可就不是开玩笑的事了。
  刚刚还准备收起来的勘察箱等物,此时又都调整了亮度,继续寻找起了指纹和足迹。
  江远重新换了双手套,一边观察着血迹,一边等待着局里的审讯结果。
  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审讯应该不是问题,最起码,得到些基础信息是没问题的。
  不长时间,电话果然就打了过来。
  黄强民直接递给了江远。
  “这个韩生宴声称,并没有折返。对于暴力冲突的具体细节,韩生宴说不出来。现在的问题是,他因为此事受到刺激,精神疾病有发作,供词可能有瑕疵。”电话里的民警说的尽量简洁,显然也知道现场是有变化的。
  “韩生宴的父母呢?他们什么时候见到韩生宴的?”江远问。
  “下午4点左右。”局里的民警道。
  算算时间,刚好够折返一次的。但除非是处心积虑的两次折返,否则,这个时间已经有点赶了。
  黄强民这时候道:“可以用手机看看最后连接基站的时间。”
  这个就要找技侦申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