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60节

  负责《金鼎明苑》的民警回来报告:“没有找到报案人监守自盗的证据。”
  这就意味着案件最简易的启动方式被推翻了。
  “这样的话……这家人的夫妻两个人,也没问题吗?”江远有看过卷宗,可还是要确认一下。
  负责民警点头,道:“我把这夫妻两个人的情况也调查了一下,所以才到现在。基本上来看,这家人因为是拆迁户,所以并不是很缺钱,身家远超这个数字,近期也没有奇怪的进项,恩……两人也不能从这次盗窃中获取什么好处,看着像是普通人……”
  “房间内并没有其他人的足迹……”江远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梁上君子。如果是古代人的宅院的话,案犯可以高来高去,不落到地面上,避免被人发现。
  金鼎明苑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
  江远心里其实是有点想法的,确认到此处,再将本案的照片重新看了一遍,取了其中几张出来,道:“这么看来的话,案犯应该是穿了这家人的鞋。”
  他取出的一张照片,正是这家人的鞋柜。
  江远指了指其中的拖鞋,道:“这家人的生活习惯方面,拖鞋应该是乱穿的,没有固定一个人穿。所以他家里的足迹都是自家人的鞋印,但仔细分析的话,同一个脚印,都是有多个形态的……”
  江远说到这里,找出其中一双蓝色的鞋,道:“其他鞋都是这一家三口在穿的,三种足迹,这双蓝色的男士拖鞋有四种。”
  “客人呢?”负责民警一下子想到这个疑惑。
  “也许吧。可能性不大。现场有很多这个蓝色拖鞋的较为新鲜的脚印。”江远耸肩,道:“现在僵在这里了,就先看看从这双鞋里能抠出啥来不。”
  室内找出来的足迹,清晰度等方面,本身就不是太好。全靠这家人的房间够大,另外,男孩子在家够懒,不扫地不拖地。
  但不管怎么说,单纯给出这样的足迹,想要破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要将那双蓝色的拖鞋找回来,这条线索才能继续做下去。
  “我去找这个拖鞋。”负责民警没啥多说的,带着人就要走。
  江远叮嘱道:“拿回来是要采dna的,你们注意证物不要污染。不要提前打电话,现场再取夫妻两人的dna回来。”
  “好。”负责民警应了下来。
  刘文凯有点关心的道:“相隔半年了,还能取到案犯的dna吗?”
  “看吧。他当时要是没穿袜子,鞋又没洗的话,就有比较大的希望取到。穿了袜子……要是出汗的话,应该也能留下点东西来……”江远分析的很仔细。
  刘文凯撇撇嘴:“家里的拖鞋半年都不洗吗?这家人的习惯也是够脏的。”
  “你家多久洗一次拖鞋。”江远突然有点好奇。
  “拖鞋……拖鞋之前好像也没有特意洗过。”刘文凯迟疑了一下,然后就进入了长考时间。
  第608章 油耗子们
  蓝色拖鞋很快就被带回了警局。
  负责民警用开心的语气,高声道:“这家人从来都不洗拖鞋的!”
  在办公室里的民警们纷纷表示赞许,有人还鼓掌了。
  就有点像中介门店里卖了房,大家一起庆祝的场景。
  江远也是松了一口气,这家人要是再讲究卫生一点,这个案子还真的就不好破了。
  没有dna证据,单纯有一套足迹,又会陷入到没有比对目标的窘境。
  “可以安心等dna的结果了。”刘文凯转眼间就将这个案子放下了,又给江远倒一杯水,笑呵呵的道:“咱们先做别的案子,不着急。”
  “行。”江远笑笑,继续慢悠悠的看其他案子。
  做案子的再快,也没有送案子的来的快,就昨天一天取过来的案子,江远短时间内都做不完。
  房间内重新变的安静下来,民警们有的做自己的事,有的在整理资料,也有的已是出门空椅的状态了。
  江远很快完成了一例案件的比对,就从电脑上发送给他,接着继续做,有点暑假里做作业的感觉。
  也没过多长时间,大办公室里一阵的躁动。
  江远扭头一看,就见身侧的刘文凯已经起身,再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走马道派出所的谭所长,正幽怨的倚着门,用嘿嘿的眸子望着大办公室里的一众糙汉子。
  江远有点不自在的扭扭身子,谭所长给他的感觉,就像是自己给流浪狗喂饭,被自家狗看到了一样。
  也不能这么说,按道理来讲,刘文凯是刑警大队的人,跟江远更亲一点,所以不能算是流浪狗……
  “谭所。”江远笑了笑,他最近都懒得用情商的,但这会儿是有点尴尬的,免不了要调动一下情商。
  “江队,我还说,您这几天应该好好休息一下的。”谭所长伸着脖子进来,装模作样的埋怨。
  江远回家都要经过走马道派出所的,出没出门,说不定谭所长比他自己都清楚,不过,人家这么说,一个有情商的男人,还是会给出一个笑容的。
  解释就没有了,我就喂流浪狗了,你怎么滴吧。
  “咱们所里的案子都没做完呢。”谭所长轻声道。
  刘文凯上阵了:“老谭,你够了啊,黑导游都让你抓完了。四宁山的旅游业都萧条了,你还没做完?”
  “不破不立,我这两天还去县里,受了李县长的表扬的。”谭所长顺路放出一个信息,道:“最近有人说四宁山的事的,网上说的,其实不受影响,县里的收入就是门票住宿餐饮啥的,这些黑导游黑餐厅啥的倒闭了,就是给中间环节省钱了,失业人口都不增加的,都要坐牢了不是。”
  “话都让你说了。”刘文凯也不是太硬气。
  “我觉得折中一下,咱们做走马道送上来,二中队负责的案子,怎么样?咱所现在兵强马壮的,就想跟刘队你双剑合璧呢。”谭所长笑呵呵的要求。
  “其实刘队之前拿出来的案子,就有走马道的。”江远咳咳两声,稍微转圜了一下,然后直接问:“谭所有什么想做的案子吗?”
  谭靖是真的有,他这时候深吸一口气,道:“我想把城郊的油耗子打了!”
  不像是刘文凯,驻守一地的谭靖,对自己的辖区,研究的很是透彻,工作十几年下来,也是真的有感情。
  而市郊的油耗子,在走马道派出所的辖区内,始终是个顽疾。谭靖和警局也打了不止一次。
  就是江远,曾经也做过类似的案子,将一个沿着高速公路收费站偷油的团伙给逮了起来。
  刘文凯啧啧有声:“老谭有点领导的气势,我们做案子都是做哪个案子,老谭都是干一个类型的。”
  “油耗子抓一个两个的,不影响大局,但要是全抓起来,就有用。”谭靖说的挺认真的。
  所谓顽疾,不是说挖掉了烂肉,就能自己长好的,只有清创了才行。
  事实上,油耗子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有些团伙还会流窜作案。
  将团伙打掉了,零散的油耗子依旧存在。
  现在的油料足够贵,只要偷一辆大车里面的油,随随便便偷个百多升的很正常,卖起来也很好卖,稍微折价一点就能卖掉。
  柴油或者汽油都可以算是硬通货了,又是长期性的消耗品,哪怕一时半会的卖不掉,油耗子们都不着急。
  另一方面,作为主要受害者的大车司机,他们跟游客类似,都属于固定了来去时间的,本身就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不愿意多生是非。
  油箱里的油被偷了,大车司机除了骂人以外,最多就是打个电话报警,愿意在原地等警察上门的都不多。
  许多人运货还有时限的要求,到了时间,想留下都不行,非得开车走人了,否则就要赔钱。
  油耗子们偷油,可以说成本非常低。就算被事主发现了,多数也是互相威胁两声,转身走人就是了。大车是运营的车辆,也不可能为了防他们,就多几名司机的,那得赔钱了。
  而在公路上,来来往往的大型运输车是无限的。
  所以,偷油这个活计,是有成长性的——它天然的会形成团伙。
  一个偷油贼,如果刚开始是自己一个人做的话,他很快就会有做大做强的需求了。他可能会从摩托车偷油进化成小面包车,可以从一人偷,进化成两人配合。
  不像是大车司机的人数难以增加,偷油团伙增加到两三个人,不仅安全性大大提高,收入还不受影响。因为大车足够多,三个人能偷的油也能是一个人的两三倍。
  最后,这笔收入足够高,不仅够油耗子们挥霍,通常还能有剩余。如此一来,局里每次组织专项行动,他们还可以跑掉避风头,甚至去别的城市。
  谭靖拿了个优盘出来,当场插在电脑上,给江远等人看案件详情。
  江远向刘文凯摊手,笑道:“那先看看。”
  “哎,都是破案子。”刘文凯也没话说,老柴限定款看起来就跟老柴有点像,时间太短。
  谭靖一口气展示了三个案子,有在服务站偷油的,有在省道偷油的,有在县道偷油的,就突出一个全面。
  谭靖再看江远,道:“怎么样?”
  “感觉取证不容易呐,很费人力的样子。”江远实话实说。
  “确实,如果只能抓住一次的话,判的不重。”
  “会不会有保护伞的情况?”
  谭靖迟疑了一下,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您要让我打包票……我觉得可以用一些年轻民警,习气少,有冲劲。刘队要是愿意配合的话,那更好。”
  刘文凯“哈”的一声,指着谭靖道:“你好算计啊,你一个人把宁台县局都调动起来算了,都给你指挥了!”
  “那你们还有啥事?”谭靖反问:“你手里有大案子吗?”
  刘文凯一时间无语回答。
  江远一个念头闪过,道:“也行吧,我把积案专班带上,另外,我喊个省外的警察过来吧。”
  “省外的?”
  “白江省洛晋市局的。四大队的大队长叫庞继东,他之前跟我学着做法医植物学,学了半茬,之前想遇到个大案子再喊他过来的,但暂时没有案子,怕他把以前学的都忘了……顺便吧。”江远解释了一下。
  庞继东那里还挂着一个任务呢,只是不知道奖励内容是什么。
  谭靖只能点头,从省外调人这种事,他的概念一般都是部委才组织的。
  第609章 手法
  庞继东带了一名下属,坐了春秋深夜的飞机,赶在第二天早上抵达了长阳市,再坐上江远派来的埃尔法,直接就睡死了过去。
  清晨,走马道派出所上班的时间,庞继东已经提前出现在了门口。一级警督的警衔,颇为醒目。
  “庞队。辛苦了,一路跑过来,顺利不?”江远听着埃尔法要到了,提前从家里出来上班。
  “顺利,顺利。”庞继东跟江远握手,感谢的道:“江队能记得我,我是真的开心……”
  江远道:“总感觉法医植物学没给你说清楚。我最近又正好有时间,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就再给你说说。”
  “愿意愿意!”庞继东连声道。
  他在洛晋市局,已经邀请和利用一些植物学的教授,开始开发法医植物学破案的方式了,虽然麻烦是麻烦了一些,但针对那种全无线索的案件,法医植物学提供的是一份机会。
  江远最近也是理解了庞继东的一些做法,这次才会想起他来。
  从江远的角度来看,虽然教导庞继东是有些费劲,但庞继东获得了相关的知识以后,他是真的用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