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68节

  江远讶然:“我看国外搞的警察,请专家什么的还挺难的,开销也不少。”
  庞继东一边发微信和短信,一边笑道:“国外警察怎么好跟咱们国内比的,咱们是人民警察。而且,别看大家把专家骂的有多狠,这些有实力的植物学家,还是很有理想的,我给他们说可以学以致用,人连钱都不在乎,往返机票都是自己买的。”
  这部分还真的是江远没有接触过的,只能乖巧的点头。
  专案组就此忙碌了起来。
  按照柳景辉画出来的线,警队放飞了多架无人机,进行低空拍摄。这部分的技术已经是很成熟了,普通人家庭经常能够遇到的拆迁办,就会放飞无人机,将地面上的情况全部拍摄下来,以免拆迁公告发出以后,有人胡搭乱建,甚至栽树垦荒。
  与此同时,黄强民将整支警犬中队都给调了过来,试图用于现场。
  庞继东邀请的专家最早于中午抵达,称得上是争分夺秒了。
  到下午时间,几名植物学家陆续抵达宁台县局的会议室——走马道派出所的会议室实在是太简陋了,黄强民觉得不能让局外人误会人民警察的办公条件。
  江远很早就坐在了会议室里,一边看着屏幕,一边做着笔记,有植物学家进来了就招呼一声,并没有过多的社交。
  柳景辉画出来的路线总计有5条,要看的面积非常大,每个人都会有满负荷的工作量的。
  最后抵达宁台县局的植物学家是苏蕾,一名穿着职业套装和丝袜的女研究员,身材高挑,腿长且细。
  会议室里的人数因此多增加了好几位,前面来的植物学家也客客气气的介绍情况,道:“现在是初筛阶段,每个人认领一片区域或者线路,然后在电脑上判读,有结果了就报告,但是建议记录在本子上,一会集中提交。尸体是不会跑的。”
  “好。”苏蕾应了下来,再问:“你们找的怎么样了?”
  “有找到一座孤坟,三四年前埋的。时间对不上,应该是本地人偷偷埋进来的。已经派片警去找人了。”江远回答了一句。
  苏蕾给逗笑了:“跟着警察做事这么有意思的?”
  “我就是警察。”江远指了一下自己的肩章,并自我介绍道:“我是宁台县局的法医。”
  “我知道,庞警官说你懂法医植物学的。其实我挺怀疑的,真的有人懂法医植物学吗?”苏蕾是真正的业内人,提出的问题其实也非常的业内化,且道:“我觉得法医植物学有点伪命题了,植物学涉及到的信息太多了,兼职法医和植物学家,难度会不会有点太高了。”
  事实上,确实会。
  江远要是没有系统帮忙的话,肯定不会想不开的去挑战法医植物学。
  这种技术是真正需要系统性教育才能掌握的知识,属于毕业以前掌握了,就掌握了,毕业以前掌握不了的,毕业以后也是没希望的技术。
  江远也不能解释自己的情况,只能摊手道:“法医植物学确实比较难,我们现在也倾向于寻找成熟的植物学家。我比较特殊。”
  “确实特殊。”苏蕾一边说一边走近江远。
  她还没开启工作状态,就走过去看江远的工作屏幕,顺便瞅了一眼江远的笔记本。
  一眼看过去,就见江远记了一大堆杂草的名字,什么马唐、牛筋草、马齿苋、泽漆……
  苏蕾秒懂,道:“土壤扰动?”
  “对。”江远点点头。
  土壤的扰动,会将各种环境中的影响,传递给土壤中的植物种子,并诱发起生长。这东西的原理,还跟“种子银行”有关。种子银行指的是土壤包含了附近所有植物的种子,但在条件不适合的情况下,种子们就像是在银行中一样,仅仅只是存着不动,以备不时之需。
  而当土壤发生扰动了以后,受到扰动的土壤里的种子,就会认为时机到了,继而争先恐后的生长起来。
  这也是埋尸地的植被变化的原理。
  最初,埋尸地是会变荒芜的,其后,才会有大量的植物争先恐后的长出来。
  因为种子银行中存的最多的是杂草,生长要求较低的也是杂草,所以,埋尸地在荒芜之后,出现的第二指征就是杂草。
  但最终,一切都会归于竞争,竞争力更强的植物终究会覆盖掉埋尸地。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埋尸地附近的植物,并不会生长的非常茂盛。
  这其中的变化规律,每个地方每个时间都不一样,需要植物学家观察和积累信息。
  这也是江远正在做的事情。
  苏蕾只看江远的笔记本,就理解了他的工作模式,紧接着,她的表情就严肃起来。
  “我选这一条。c线。”苏蕾回到自己的位置,选定了线路,开始埋头工作起来。
  第619章 植物学家们
  会议室。
  窗台的海棠花粉红粉红的,盆中的烟头被某位植物学家小心的捡干净了,闻着都舒服。
  会议室内很,只有破水笔写不出来,焦躁的甩笔的声音。
  黄强民紧急调集了一批水笔过来,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植物学家们接着都默默无言的做着事。
  对苏蕾等人来说,植物学本身就是一门沉闷的科学,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上的沟通,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多年积累而来的。
  这就让她对江远的植物学能力有所怀疑了。单单就年纪来说,江远这个年纪的学生,最多也就是研究生毕业,刚刚开始博士的学习,而之所以这么考虑,是因为本科生和硕士生,按道理是来不及储备足够多的植物学知识的。
  不是每个植物学家都能认识植物园里的所有植物,很多人可能认不出大部分的。但是,认得植物园里的所有植物,距离植物学家的距离还远着呢。
  以苏蕾的思维,她很容易就能想到,假如江远不具备真正的法医植物学的能力,那经过他的手来鉴定的植物学证据,岂不是有极大的问题。
  想到此处,苏蕾的社会责任感,瞬间爆炸。
  而苏蕾的科学家精神又让她将着力点放在了刚刚接到手的工作。
  她相信,自己的工作结论,是最好的说明!
  无人机爬出来的视频,被分成了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图片,苏蕾放大了挨个看过去,有遇到疑惑的点就标出来,然后再返回细读,感觉还挺舒服。
  在笔记本上记了两步,苏蕾就问旁边熟悉的植物学家,道:“这个图像是谁处理的?感觉做的跟卫星遥感图片差不多。图像增强还做的挺好的。”
  卫星遥感图片是所谓的应用必经之路,只有对得到的图像做了图像校正,图像增强,信息提取之后,才会进行人工判读。
  江远等人面对的图像面积虽然比不上卫星遥感图像,但如果只是肉眼分辨的话,难度还是太大了,返工的次数肯定很多。而目前采用的这种模式,显然是要高级的多,准确度和方便程度也都有所提高。
  先来的植物学家显然也很满意,笑着呶呶嘴,道:“江队做的图像增强,据说是搞视频监控之类的,自学成才的。”
  “这……”苏蕾当场就绷不住了:“同时自学视频监控,图像增强,然后同时还自学植物学?”
  “嗯……”先来的植物学家显然也不认为这种事情是正常的,但他没力气反驳。
  苏蕾眨巴眨巴眼,不由环视四周,道:“咱们这一共五个植物学家,好像没一个懂卫星遥感图像处理的吧。”
  “因为咱们是植物学家!”旁边的这位强调。
  “但法医会卫星遥感图像处理,这个正常吗?”苏蕾看看自己电脑里分到的图片,别的不说,首先几何校正就做的非常漂亮。现代搞植物学的,几乎都有接触卫星图片,包括现在的无人机航拍的图片,因为摄影材料的变形、物镜畸变、大气折光……原始图像就没有真正对位的。
  而对它们的修正……简单的形容,总比用photoshop给人做美颜困难的多。
  除此以外,拍摄出来的图像也不可能总是清清楚楚的,调整对比度,彩色合成,密度分割,图像融合,都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连图片裁剪也都是图像预处理的工作。
  苏蕾看过处理的很舒服的图像,也看过搞的很难受的图像,这会儿回味起来,竟然觉得眼前的图像是自己接触过的,处理的数一数二的水平了。
  同屋的几名植物学家的资历比苏蕾更深,见过的图片也多得多。此时听苏蕾说到这个话题了,纷纷向江远点赞。
  江远谦虚的道:“我们法医学习的东西本来就比较繁杂,有专门的法医影像学,法医植物学的分支,就是学的比较浅,大家多担待。”
  “也不敢太深了。你们再搞深一点,搞卫星遥感的,搞植物学的,都要失业了。”旁边的植物学家摇头。
  “不会的,我们都是浅尝辄止的那种,所以才需要大家的帮助。”江远说着话,点了点电脑上的打印,旁边的喷墨打印机就开始吱吱吱的工作起来。
  苏蕾多少有点坐不住,再次起身,踩着高跟鞋,登登登登的来到了打印机前。
  挺大的商用打印机,上面还贴着固定资产标识卡,“山南省建江市”几个大字泽泽生辉。
  苏蕾的眉头皱了一下,觉得有点违和,但没有察觉到具体的问题。
  “这个山坳处有点问题?”苏蕾看到的图片是已经放大,并标注出来的。她仔细看看,标注的没有问题,这一片的植被确实长出了一副有尸体的样子,并判断道:“新发的灌木,四五年的样子,应该达不到六年。”
  “嗯,挖出来看看,说不定裹了什么东西。”江远也走了过来,站着比苏蕾要高一个头的样子。
  利用法医植物学,一般也就能判断出几年内的埋尸情况,而且,通常不使用棺木等方式的尸体,会格外的明显一点。所以,若是外面裹了草席,或者包了塑料布,地下的环境或状态就会不一样,具体怎么个不一样,法医们研究的也不是很清楚。
  尸体农场的概念早就有了,国内国外都没那么多尸体这么祸害。
  如果说别的专业面对的是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的不足,法医面对的就是研究材料的不足,尤其是最近几年,搞法医研究的都快跟搞外星人研究的比肩了——都开始用理论超越实际了。
  苏蕾仰头看了一下江远。要说起来,江远的年龄比她带的硕士生都要小,但就江远现在说的做的事情,甚至他目前的松弛度,都是大部分植物学的学者及不上的。
  “江法医做的好像挺快的。”苏蕾问了一句。
  江远笑笑道:“我来的更早一点,一会儿,等我做完了,可以帮大家打下手。”
  “那挺好的。”苏蕾客气了一下,回自己座位做事了。
  后面,一名积案专班的民警过来,将江远手里的打印纸领了,自有人组织了一小队人,并警犬中队全员,前往当地挖掘。
  一会儿,江远一连打印了几张纸,就开始起身溜达起来。
  苏蕾意外的看过去,问:“就真的一会儿?”
  “嗯,我先交卷。有什么要帮忙的吗?”江远客客气气的问。
  能列入庞继东的名单,敢于接受邀请前来的植物学家,绝对是国内植物学界的佼佼者。江远的法医植物学只是植物学分支中的分支,没有什么可骄傲的程度。
  苏蕾总觉得不可思议,回想之前的想法,有心考一下江远,道:“我这边倒是有几个疑问的地块,江队帮忙看一下。”
  江远点点头,立即过来看,并迅速的提出解决方案,道:“我觉得应该没问题,担心的话,我们可以把图像再处理一下。”
  他说着回到自己的座位,嘎嘎的一通输出,就将再次增强后的图像传给了苏蕾。
  苏蕾看着无比清晰的图像,以及被排除了嫌疑的地块,不禁陷入了自我怀疑。
  外行看江远,只会觉得这厮挺厉害的,像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成长起来的专家。
  只有苏蕾这种,她本来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读书超猛超牛,一边跳级一边考试,十四岁高考,十七岁大学本科毕业就出国,五年后连博士都读了下来,当场进站,两年后回国,就是四青起步,再不到五年的时间就有了自己的团队,然后选定了新方向,带着自己的学生,猛打猛冲了七年的时间,已然是生物学领域的预备大佬之一。
  可以说,在场的其他几名植物学家,可能在实力和能力方面会很强,但他们的年龄也大了,而他们偏于普通的履历,至少在高层次的学术界是称不上天才的。
  苏蕾是真正的学术界天才,而且是满负荷拉起来的天才,她自认在同龄人中,或许会有人超越她的成就,毕竟,这玩意也是看运气的,但是,看着才二十多岁的江远,还是个法医,就掌握有高水平的植物学知识,这实在是挑战苏蕾的三观了。
  再加一个高水平的图像增强技术……
  “多谢。能帮我再做几个图像吗?”苏蕾直接提要求。
  “好。”江远应了下来。他那路已经打穿了,这会儿就是要支援其他线的。
  c线的图像也是比较复杂,苏蕾特意选的。虽然其中大部分的图像,都经过了江远的处理,能够顺利的阅读,但江远此前的时间有限,面对大量的图片,也只能进行粗略的处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