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46节

  “柳处。”
  正广局的民警一眼就认出了两人,互相笑了笑,也不因为议论山南人而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尸体在里面?”柳景辉问。
  “恩,都没动。陶支特意说,等江远看过决定。”一名民警说。
  “多谢。”江远不再多说,就在门口穿戴起来,再进入到里面的防空洞。
  这里以前大约是一间储藏室还是什么,沿着一面墙,有一排类似飘窗似的结构,四具骷髅此时就端坐于上。
  而在飘窗的下面,则是放着四个坛子,坛子里明显装着的是骨头。除此以外,房间的角落里还堆着一堆的骨头,两个头颅放在骨头堆的两边。
  这下子,江远明白他们为什么说至少有六具尸体了,因为确定无疑的有六只颅骨,众所周知的一点,一个人丢了四根长骨,或者因为某种宗教的原因,多取几节肋排什么的,都是不致死的,所以是不能百分百的确定有人死亡的。但脑袋要是没了,现在的科技是真没办法。
  “这是什么宗教仪式吗?”江远一个个的骨头挨个看着。
  “反正不是正经的。”柳景辉吐了口气,再道:“这么多具尸体,可真的是大事了。超过六具了吧?”
  江远颔首道:“坛子里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剩下的,粗看至少7具尸体吧,这边的骨头多出来了不少,不过……”
  “不过什么?”柳景辉莫名紧张。
  “台上的这四具尸体,至少有两具,生前是患有骨癌的,而且治疗过,看扩散的范围,这种病人用不着杀,随时可能死,还得照料得好才行。”江远指导着牧志洋拍了几张照片,又道:“骨质基本都不行了,到这个程度,病人已经离不开止疼药了,甚至服药期间都会非常痛,神志很难保持清醒了。”
  柳景辉并不觉得意外,反而如释重负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又是借重病和死亡说事的。这么说来,这个房间里的骸骨,也分三六九等了。”
  “不止是房间里的骸骨。”陶鹿听说他们来了,特意过来,就站在门口,道:“厂区内又挖到尸体了。”
  第741章 养生局
  十几米高的单层厂房内,建筑依旧是四十年前的分隔,墙面倒是弄的干干净净,顶部有砖石垒出来的花式,有利于通风。
  厂房内已然清空,基本看不到什么生产用的设备了。地面墙壁倒是清洁的很干净,似乎还有重新整修的痕迹。
  少数一些大罐子,堆在了一起,多数都落了灰,少数用来做了腌菜之类的工作。
  而在厂房的一角,刨开了土质的地面,则能看到一具具的尸体,依次排开,计有八具之多。
  只是数数,江远等人就大为震撼。
  牧志洋用纯熟的赞美语,道:“不愧是京城。”
  “15具起步了,还有张丽珍的尸体,16具了。”柳景辉算了一下,眉头则是皱了皱,用只有几个人听得到的话,低声道:“不合理呐,厂区埋尸的安全性可比丢水里面强多了,前后期的水平相差太大了。”
  尸体跟前站的人多了,柳景辉怕江远判断失误,赶紧提醒他一句。
  江远站定,同样低声道:“张丽珍的尸体是刚开始,这边是进化了的形态?”
  “那中间差距也有点大了,从我的理解,应该是有中央形态的。”柳景辉说到这里,又连忙补充,道:“你一会先不要说这个点,容易引起误会,现在的尸体数量,估计会让大家非常敏感的。”
  江远“恩”的一声,再大步上前。
  “江远来了,这边是新刚挖出来的。”带队的是长枪兵这边的军官,另有一名副局长负责联络,上前道:“我们现在一共逮捕了5个人,才刚刚交代了这边的埋尸的地方。其他地方有没有,具体什么情况,还都不太清楚。”
  短短一句话,主打一个不清楚。
  柳景辉重复道:“是嫌疑人自己交代的?就交代这么一块地方吗?”
  “埋尸的就是这里。”
  “埋尸到这里的人,身份有什么特殊的?跟防空洞里的是什么区别?”
  “哦,他们是要捡骨的。就是埋一段时间,土葬,然后过三五年,再打开来,把骸骨取出来,按顺序装到陶罐之类的东西里面……”
  其实也不用说的很清楚,当副局长说到捡骨的时候,几个人就都明白了。
  就国内来说,如广西之类的地方,之所以会特种兵式的上坟,就是因为他们采取了捡骨葬,且与此地不同的是,他们二次埋葬的时候,会特意选取风水非常好的地方,以至于交通不便,不得不爬山涉水。
  同时,也是因为捡骨葬,他们才能选择山高林密的地段,否则,扛着棺木之类的,难度和开销都太大了。
  牧志洋恍然道:“所以,之前洞里的那几个陶罐里面,放的都是捡起来的尸骨?”
  “加四,20了。”柳景辉的意思,是将四个陶罐的尸体算进来。
  副局长点点头,道:“不过,据嫌疑人所言,洞里的,还有这里埋着的,基本都是生了重病的信众。恩,信众这个词就原话。”
  江远一边听着他们说话,一边上前去看尸体。
  比起刚才防空洞里的骷髅们,这边腐烂了一半的尸体就要友好的多。
  事实上,白骨化的尸体,对任何一名法医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哪怕对江远来说,也是如此。
  白骨固然能够回馈一些情况出来,但它回馈的信息必然有限。一个无需多言的说明,有血有肉的尸体里面,骨头又没有被抽走,理论上,有血肉的尸体,只是多了更多的信息给法医而已。
  而对所有刑科人来说,时间都是永远的大敌。
  时间是真正可以潜移默化的,将痕迹消弭的。尸体从新鲜状态到腐败状态,再到最后的白骨化,期间损失的信息是巨量的。
  江远先没有触动尸体,只一具具的仔细观察。
  总共八具尸体,江远全部看了一遍,再选了其中的几具,直接翻看脖颈的部分。
  很快,江远直起身来,道:“目前来看,这8个人里面,至少有4个人,是机械性窒息死亡的。”
  “被掐死的?”柳景辉一下子就反应过来。
  “恩,方式比较粗暴,基本没有掩饰的意思。4个人的舌骨都有骨折的痕迹。”江远脱掉手套,道:“应该就是直接用手掐的。”
  需要杀人的,稍微查点资料应该就能了解到,使人窒息死亡这项技术上,是有多个小分支的。其中强度最大的是用绳索,嘉靖的宫女就用了这招,可惜太紧张了,系了个死扣,最终落了个凌迟处死。但从战力上来说,身娇体弱的宫女可以据此来杀死中年男性,强度还是非常高的。
  其次,用硬质物件勒死,与用手掐死,对使用者的力量都是有要求的,由此带来的痕迹也最严重。有的死者的脖子上甚至能留下凶手的指纹。
  痕迹最小的应当是用枕头之类的捂死,但这种方式要求双方有力量差,通常都是男人杀女人,青壮年杀老人用的多。用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不容易造成舌骨的骨折,隐蔽性好。对lv1级的法医来说,这就是守门级的难题。
  差不多要到lv1.5的法医,才能比较轻松的处理这样的尸体。
  江远说“非常粗暴”也是基于此点来讲的。这里的死者多是老弱病残,明明可以用更隐蔽的手法来杀人的,结果就生生的给掐死了。由此造成舌骨骨折的话,后期即使白骨化了,也能检查得出来。
  想到这里,江远有心回去看看防空洞里的尸体了,那边哪怕盘坐的尸体,骨头大约都是不齐全的,舌骨什么的,可能得到地下的一堆骨头里去找。
  柳景辉也理解了江远说的意思,掏出笔记本来记录,道:“4人被谋杀,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也简单,其他尸体,他们应该也不会过于掩饰。”
  “有可能。”
  柳景辉写两句在笔记本上,再道:”这个案子,检察那边估计要爆炸了。”
  送检起诉以后,杀人凶手都是必须要明确了的,谁杀了谁,怎么杀的,都得在卷宗上体现出来,对检察官来说,本案涉及到的巨量的尸体和人物,必然形成巨量的文本和证据,想想都替他头疼。
  江远再给陶鹿打了电话,报告了自己这边的初步尸检的结果,挂断之后,再对牧志洋道:“多喊几个人过来起尸体吧。今天又要忙很晚了。”
  埋起来的这8具尸体,做尸检可能会简单一些,但从土里把它们起出来,工作量要大多了。最主要的是要将尸体全部挖出来,既不能混淆,也不能漏掉。
  法医做这件事的时候,细致程度肯定是要超过埋尸体的人的,而土方量是只多不少的。
  如果让江远一个人挖这8具尸体的话,等挖清楚了,差不多也就下周了。
  这也是县城里的法医,经常会要刑警帮忙的原因。县城里就一两个法医,偶尔遇到多个尸体的时候,确实是有忙不过来的情况。
  京城就不一样了,在京城,随便死一房间的人,解剖中心都接得下。
  很快,曾连荣亲自带队,拉了十几名法医和法医助手前来助战。
  与此同时,防空洞里的拉扯也进入到了新阶段,白衬衣们不断的进进出出,终于是将工作量给拉满了。
  “咱们是怎么个章程?”曾连荣是纯粹的法医,都懒得往防空洞里面瞅,注意力全在尸体上。
  “尸骸全部运回去。检材取全了,然后就一起回去拼骨头吧。”江远说的很简单。
  一群法医就地换装,又喊了些刑警配合,哼哧哼哧的开始刨尸体,装尸体,装昆虫全家,运土……
  江远则是进到防空洞内的尸洞里,一边收尸,一边检查。
  比起从土里挖尸体这种重体力活,只是捡捡骸骨什么的,相对就要轻松多了。
  曾连荣算是老年人了,也不想挖尸体,溜达溜达的也进来了,见江远“英雄所见略同”,不禁一笑,就想上来帮忙。
  这时候,就见江远将几根没装进尸袋的骨头拿到边上,让人拍照的同时,对身后的詹龛道:“记一下,这里有防卫伤,定名为洞内谋杀1号吧。”
  曾连荣揉揉眼睛,贴近台面上的骨头,仔细的看了看,才发现桡骨上的轻微骨裂,再比较一下位置,果然很像是防卫伤的样子。
  “伤到这个程度,是被殴打了?”曾连荣下意识的猜测一句。
  江远道:“有可能就是挡了一下,洞内谋杀1号同时也是癌症患者,骨量减少的很厉害,骨质也很脆……当然,也有可能是意外伤,不过,就这个环境,定防卫伤,九成都不会冤枉人。”
  曾连荣不由点头,同时缩起手来,再没动骨头。原本应该是带着骨头回到解剖中心,再细细研究的,但江远随手就给分类分型了……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正这么想着,江远又是呼啦啦的将一堆骨头装入箱中,再取了一根踝骨,道:“运动损伤,有反复骨折的迹象……”
  接着,就见江远重看了配套的其他骨头,再道:“看着像个职业运动员。”
  判断一具骸骨是职业运动员,还是运动爱好者有多种方法,但每一种——都不是十足靠谱。
  但曾连荣相信,江远是不会轻易下此判断的,肯定是在一口气看了一堆骨头之后,综合给出的结论……
  曾连荣有心想要深入了解一下,于是斟酌着如何询问比较妥帖。
  哗。
  江远又划走了一大片的尸骸,再拿起几根骨头,道:“编号3号尸体和编号4号尸体的骨头有弄混的,说明是一起取出来的。”
  曾连荣的眼神不够好,费力的看了看江远手里的小骨头,很快就放弃了辨认。
  谁是谁的骨头这件事,难度可就太高了,曾连荣以前倒是见人干过这种事,但那都是作为表演赛的……曾连荣现在想想,他年纪大了,好不容易熬到今天的身份地位,正适合做一个富贵闲人,闻着尸味散散步什么的,也挺养生的。
  第742章 尸蜡
  “把大厅整出来吧。”
  “卸几张床搬过来。不用解剖床,再说你搬得动吗?就宿舍里的床,搬几张过来,算了,床都不用搬,就要床板,再弄几张桌子过来排一下。”
  解剖中心热热闹闹的,中心主任李增勇听说了情况,开开心心的放弃了跟老婆过节的计划,第一时间赶到解剖中心,首先想办法给尸体们准备床位。
  有一说一,就算是京城的解剖中心,也没说要做好准备,常态化的接待20尸级的团体。
  不说中心的容量如何,中心还有其他的尸体在被解剖中,正广局以外,还有一个班的区局和其他各种单位,以及个人都有需求。
  好在大部分的尸体都已经白骨化了,这就不用担心尸水流下来,只用普通的床铺就能承担此项任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