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55节

  “那不用埋到这里来,埋到这里的尸体,本来就相当于消失了,这地方算是挺牛逼了。也不会浪费的。偶然杀人的,随便一丢就得了。”
  “埋人还有计算性价比的?有地方有时间,肯定埋安全的地方的。”
  几名刑警一边干活一边说话,说着说着,都变得沉默起来。
  “江远好像还在跟前做了定位。”
  “好几个地方的,咱们队就守两处,七队那边至少也有两处。”
  “这个月的休假算是泡汤了。”
  “这个月?今年能休假就不错了。”
  说话间,刑警们再挖了些土,见骨头露出来了,就停下了。他们的任务差不多就到此为止了,剩下的等法医来了再说。
  几个人脱手套的脱手套,远处放水的放水,只是没人觉得轻松。
  会议室。
  大家的关注点早已经转向了第二处标记点。
  第二处标记点也是植株稀疏的样子。读过书、埋过尸的都知道,尸体上方的植物,在头些年里面,因为尸液的腐蚀作用,电解质不平衡等等原因,长的都不是太好。
  所以,就因为这里的植物长的不好,就被连根给刨了出来。
  也不用江远特别说明,在场的植物学家们就研究的清清楚楚了。
  “附近还有断掉的树,留下的这个树桩上,长的是蘑菇吧,根据蘑菇的生长时间,也可以算一下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学术研究方,研究真菌的看到蘑菇,当场就兴奋了。
  戚昌业在旁边听着,立即通话道:“树桩上的蘑菇要保护好,能判断时间。”
  对积案来说,死亡时间是一个大坎,如果能确定尸源,再能确定死亡时间,那案件的侦办就算是有相当的基础了。
  江远自然也不会阻止。他哪怕有lv6的死亡时间鉴定,也是需要各方面要素来做判断基础的,真菌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标的物。
  很快,又一个大土坑被刨了出来。
  当骨头出现的时候,好几个人都站了起来。
  “这个不像是人类骨头吧。”植物学家们不用像是法医那样确定无疑以后再发言,有的植物学家素研之外,也会做点荤研工作,这会儿就瞅着骨头,道:“太细了,这个长度也不可能是肋骨,骨质也不对吧,是骨头在土里的变化?”
  植物学家属于是生物学转职的时候,走的旁支路线,本科甚至研究生期间,都是有学其他门类的。他们更多的是对地下的环境不熟悉,不知道一根骨头经过几年的时间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江远将图像放大了一些,顺手就做了一点图像处理,再道:“看着像是狗的尸体?”
  “对对对,看着就像是动物的。”
  站起来的几名植物学家顿时松了一口气,一方面是判断正确了,最主要的是,没有再来一具尸体。
  戚昌业也是揉揉太阳穴:“太刺激了,这些变态为什么要埋狗的尸体到里面。”
  江远没理他,低头看看处理过的图像,就打了电话给现场的民警,道:“麻烦继续往下挖,保护好现场,狗的尸体下面可能还有尸体。”
  他说的很清楚,也没有故意卖关子,就是为了避免现场刑警出现误判。
  戚昌业就听的脸都大了,忙问:“狗和人一起埋的?”
  要说的话,这才是合理的,否则,单单一具狗的尸体,为什么要埋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如果是为了避免尸体被发现的话,将狗吃掉也比埋掉划算。至于说能不能吃,吃不吃得下的问题,这在犯罪分子面前,根本不是问题。
  “有可能。”江远用手指了一下屏幕,再道:“埋葬虫的数量太多了,一个狗的肉,养不起这么一大家子埋葬虫。”
  他这个答案可就新鲜了,植物学家们纷纷看起了图。
  现场的刑警也开始卖力的挖掘起来。
  江远这时候直接将屏幕转向第三点,道:“我们接着看看第三现场……”
  “哎呀,先看看第二个点。”
  植物学家们哪里乐意,好几个人都站起来,急切的想要看土里埋的是不是尸体。
  有人直接道:
  “不着急,我们一个个的看呗。”
  “先看看刚才的。”
  江远咳咳两声,道:“还有好几个点,我们快点看完以后,我得去现场看尸体了。”
  植物学家们略显惆怅,也不好干扰正常的工作,一个个坐了下来。
  江远点点头,再展现出第三个点,第四个点……
  戚昌业心惊肉跳。
  这一次,江远却说的非常快,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是前面重复过了的,现在更多的就是看看实例,看看不同的现场的变化。
  第三个点,第四个点,也都挖出了尸体。
  江远再回溯到第二个点,狗尸的下面,果然又有一具尸体。
  这样到了第五个点,才出现了一点偏差。草丛里的动物尸体证明此处的植物变化是另有原因的。
  接着又是第六个点和第七个点。
  最终,戚昌业的大队,得到了六具尸体。
  “大家今天先休息,明天,咱们开始工作。”江远超额达成了现场效果,但也顾不上植物学家们了。
  一口气出现六具尸体,晚上得有很多人要睡不着觉了。
  江远结束了会议,就上了一辆专门的法医勘察车,开往埋尸现场。戚昌业上了另一辆帕萨特,跟江远组成了车队,只是一路上都在不停的拨打电话。
  第755章 有力的出力
  尸体发现现场。
  “江远!等一下。”
  江远和戚昌业等人刚到没多久,还在往埋尸的山坡走的时候,陶鹿和一票白衬衫就从后面追了上来。
  陶鹿算是中老年人了,体力一般般,还是中高级的领导,依旧是脚下生风的一阵小跑,很容易让人理解他急迫的心情。
  跟着他的人员五花八门,有正广局的熟面孔,也有警局的半熟面孔,还有戚昌业在其他部门的同事的半生面孔。
  最后面,还有黄强民、柳景辉和王钟不快不慢的吊在后面。
  “您是在车上报警了?”江远向着戚昌业调笑了一句。
  “六具尸体呢!”戚昌业深吸了一口气,再看向江远,道:“这个案子大发了!”
  “不用太担心,虽然还没有仔细的勘查,但从之前的视频上看,我认为这个案子是偏向于有组织犯罪的。侦破的难度应该不太高。”江远说的比较简单,从侦查的角度来说,6具尸体不见得就比一具尸体的复杂。
  哪怕是在国外,所谓的有组织犯罪的侦查重点也不在线索,或者嫌疑人等侦查的问题,而在于证据的获取和保留。
  国内的情况类似,又有多年扫黑除恶的行动在前,案件侦办的难度很可能不大——有组织犯罪意味着有多人参与,相比于单人进行的连环凶杀案,这种案子的泄密可能性极大,最重要的是,按照戚昌业之前说的,该组织其实已经被破获了。
  等于说,只要将监狱里的人拉出来再审一遍,都很有可能找到线索。
  戚昌业却是趁着陶鹿等人尚未就位的空挡,低声道:“你忘了,我之前处理这个案子的时候,就找过我们特情的下落,这里有6具尸体,都没有一个人交代……”
  江远这时候有点反应过来,道:“所以,你认为这里面是有……不单纯是犯罪的成分了?”
  “嗯,可能确实是有组织犯罪,但也有可能是间谍或某情报局组织参与的。”戚昌业吐出一口浊气,也是没有掩饰的将间谍两个字给说了出来。
  平时看电影的时候,间谍是蛮刺激的词语,放在现实中,就有些过于刺激了。
  想当初,江远在清河县做案件,侦查到有组织的袁家的时候,都会被泥头车撞,这边如果遇到更具有威胁力的组织的话……
  江远不由仔细的想了想,再缓缓道:“从我刚才看过的尸体的样子来说,尸体处理得都很简单,不像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样子。”
  就杀人这件事情上,第一次杀人肯定不能说是熟练工,但第二次杀人的,自称是专业的都没问题了,这个行业的成长就是这么快。
  但真正的跟间谍组织相比较的话,野路子出身的专业人士,肯定是有太多不足的地方了。别的不说,那么多首饰手链的,都不给扒了?随手扔河里都比这么埋着强。
  再者,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埋尸,也不是最有性价比的手段。当然,算是隐蔽性很强了,但给间谍用的话,工作量稍微有点大了。
  “主要是这个案子已经结束了。”戚昌业再开口,无奈的道:“当初不能说是一网打尽吧,但能抓的也抓的差不多了,现在发现的这些尸体,说明我们当初并不了解案件的全貌……”
  戚昌业说到这里,眉头紧蹙,脑子里不知道过了多少东西。
  陶鹿从后面追了上来,老远就问:“现在啥情况?”
  “6具人类尸体,我们正准备去看。”戚昌业回过神来。
  “去看吧。”陶鹿和戚昌业并排而行,走两步,问:“老戚,你什么想法,要不要我们帮手的?”
  戚昌业一脸为难,且是看了看陶鹿身后。
  陶鹿是刑警支队的支队长,按说是他的顶头上司,但在某些业务方面,陶鹿只是提供支持而已,一旦涉及到这部分业务,戚昌业需要对接的就是陶鹿身后的另几位同事了。
  而现在,陶鹿问的问题也很关键,如果认为是普通的刑事案件,那就算尸体多,也还是刑事案件,陶鹿就会跟他共担此案,甚至将案子接手过来,重新分配。
  但如果戚昌业认为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涉及到了间谍什么的,陶鹿就不会接案子了,而只会听他这边招呼,甚至是更正规的渠道的申请。同时,戚昌业的工作方向,也会转向跟其他反谍部门同事的合作。
  自然的,相应的资源也不能由陶鹿这边来出了。
  问题是,这个案子是非常不好判断的。戚昌业刚才跟江远聊的内容,也是想要得出这个结论来,然而,依旧是55开的局面。
  “现在还说不清楚。”戚昌业如实道:“我们也等于是才发现了尸体,具体的尸源,都还说不清楚。”
  “那就先看看。”陶鹿也很通情达理的样子,接着呶呶嘴,道:“你跟我们怎么都好说,老黄可是跟过来了,你之前跟他怎么商量的?”
  戚昌业咽了口唾沫,全凭职业特性,才算是掩饰了下来。
  “我们之前……之前只讨论了特情的案子,老黄……黄政委还是挺好说话的。”戚昌业说着吐了一口气,浑身软绵绵的,想硬却硬不起来的疲惫感袭满全身。
  不等两人再交流,后面的黄强民已是三步并作两步的小跑了上来。
  “听说有六具尸体?”黄强民开口就问。
  戚昌业咳咳两声,道:“确实是有这个情况。”
  “刑事案吗?”黄强民再问。
  “还不确定。”戚昌业摊手。
  “那陶支这边参与吗?”黄强民根本就没耽搁时间。他自己就做了十几年的刑警大队长了,对这方面是太懂了。而他在宁台县的工作内容,至少核心内容跟陶鹿是差不多的。
  如果不确定是否刑事案件的话,陶鹿这边很可能连人都不出的。而戚昌业的这个大队是典型的高配大队,工作量不小,人手奇缺,能摘出来做专案的更少。
  戚昌业看看黄强民的表情,无奈的道:“您有什么方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