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97节
好好洗漱了一番,且睡了一觉的雷鑫,神采奕奕的出现在江远面前。
做刑警大队长的都是常年熬夜的老奋斗者了,就算是从垃圾山回来的,也不会像是普通垃圾那样摊平在地上,拔也拔不起来。
“江队,你下命令吧。我们都准备好了。”雷鑫显然已经动员好了自己。
另外几名刑警,也都被雷鑫动员好了,表情释然,平静若尸。
“其实不用这么多人的。”江远数了一下人头,再道:“我本来是计划派积案专班的警员去做事的。你们跟两个人协调一下就行了……”
“没有只让你们做事的道理,爬个垃圾山而已,又不是睡在垃圾山了,该干啥就干啥。”雷鑫豪言壮语。
被动员来的某刑警微笑,道:“我要是回家睡觉,我老婆就相当于睡在垃圾山了。”
“我老婆都习惯了。”雷鑫毫不在意的瞥他一眼,道:“你这几天都睡单位了?”
“对啊,我想着去垃圾山的这几天,就别回家折腾自己人了!”
柳景辉在旁边,听的直摇头:“你要是这样子搞,没有一个星期,你都回不了家。垃圾山的味道,你就算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那都洗不掉的,没闻过的人,隔一周靠近你,照样觉得你臭不可闻。但你只要回去睡一晚,最多两三天,她就习惯了。”
刚刚还有点抱怨的刑警听住了,认真的道:“您说的也有道理,不过……”
柳景辉问:“你在单位宿舍睡?觉得臭脚丫子味怎么样?”
“那肯定难闻啊。”
“难闻还能睡得着?有没有觉得味道一天天的淡了?”
有老婆的刑警一阵恶心:“我还是能闻得出来的。”
“说实话,你们宿舍的味道是真的大,比垃圾山是好点,但你们这些垃圾山里爬出来的人,可都是睡宿舍的,你们都闻不到臭,你想想是什么原因?”柳景辉智珠在握,开启对面刑警的智慧:“这个就跟渔民一样。”
“渔民?”
柳景辉道:“你去海边码头上,刚去的时候,会觉得风都带着腥味,但渔民会告诉你,鱼放久了会有一点点腥味,别的东西不会。同样的,草原上的人,不会觉得一年没洗的羊皮袄子有什么膻味,吃臭鳜鱼的店里,走进去就是一股子味道,他们说是香的,现在还有吃榴莲的店,有的人掩鼻而走,有的人流着哈喇子进门……”
“怪不得……”有老婆的刑警似乎被开启了智慧,恍惚间点头:“我说有时候我回宿舍,会问到一股甜甜的味道,他们说是泡面的味道……”
柳景辉的智珠撒了一地:“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江远咳咳两声:“说案子吧。”
一群人赶紧围着他坐下来。
“专案802啊,也是今年的命案。清河今年的案子是真的不少。”江远展开卷宗,顺口评价一句。
雷鑫摇头苦笑。
“怪不得老黄说战力排行榜的时候,雷大队都不接话。”柳景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了起来。
江远没有让柳景辉继续放飞自我,再次拉回话题,道:“受害人头部被被钝器击打,残留有竹屑。案发现场是在受害人的后院,现场找到了建筑用的毛竹,但是比对之后,未被确认为凶器。另外,房屋内的多件竹制的物品也被检查过了,也不能认定为凶器……”
江远将情况大致的说了一下,接着道:“死者王守虎52岁,身体健康,身上没有搏斗的痕迹,没有防卫伤,基本可以认定为熟人作案……我看你们也查了一遍关系人了,没有发现?”
雷鑫无奈摇头:“没有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当地农村的人口已经很少了,主要都是老人和中老年人,像是受害人这样的,已经属于是比较年轻的了,少数一些年轻人,像是受害人自己的儿子这样,多数也都宅在家里,没有目击证人,也没有作案动机。”
农村的许多命案,都是简单且简单,困难且困难的。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关系稳定又隐蔽,许多积怨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最终的“扳机点”可能就是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往往都是凶手自己非常在意,但远远称不上是杀人理由的理由。
另一方面,监控、手机甚至dna和指纹,在这种环境中都不一定能用得上。像是城市里的入室盗窃案,在窗户上找到一枚陌生的指纹就可以视之为嫌疑人了,而在村子里,谁家的窗户上有谁的指纹都不奇怪。
“这个案子,能用法医植物学吗?”雷鑫满怀期待,普通的技术手段,他们其实也是有的,但像是法医植物学这种,不说是江远的专属也差不多了。能用这招的技术人员是绝对稀缺不说,该技术花费的时间还长,像是雷鑫他们想要排队都是排不到的。
江远则是给逗笑了,转头无奈道:“回头有空应该给你们讲一下法医植物学的,你这里就是有点竹屑,跟法医植物学没关系的。法医植物学是要多种植物,看他们的植物图谱,单纯一种植物的情况,对比线粒体dna就是了。再者,这个竹屑应该是来自于工具的。”
雷鑫似懂非懂的点头。
江远琢磨着,回头可以找庞继东他们过来给做做科普。
这个想法一掠而过,江远接着道:“前两天,闲下来的时候,我推测这个案子的致死工具,首先第一点,你们侦查卷里的猜测的竹棒,肯定是错的。”
“错了?”雷鑫不能说是意外,但也是有点无奈,心道,牛法医一天天的光是研究纸巾,致死的凶器这一块,眼瞅着就错两次了。
江远战术性喝水,再道:“这个也不全怪牛法医,他也是一个猜测的方向……恩,总之,竹棒打击头部的话,头部确实会形成挫裂创口,但头皮不会出现全层断离,尤其是颅骨,不会形成这样的粉碎性的骨折,颅骨损伤不会如此严重。有句话叫‘竹打中空’,指的就是棍棒损伤的痕迹,而就照片看来,我认为竹棍是凶器的理由不充足,假设不成立。”
判断致死工具也是个非常难的项目,总的来说,lv2的水平也就判断个利器钝器,外加一些常见的东西,这也就是牛法医的水平极限了,他其实也是猜了好几种类型的工具,并不能说是完全搞错了。
但不得不说,在工具痕迹判断方面,能有lv2的水平已经是精英法医了。人的能力有大小,尤其是法医这一块,好些人的伤口和死亡方式,其实都不是典型的,一定要判断出一个结果,自己没见过,也没读过类似的书籍,而死者又是个特立独行的人,那能怎么办?
主要还是法医报告很少给出阴性结果,实际上,有些法医解剖就是没有结果的。“无解”其实就是答案。
相比之下,江远的工具痕迹鉴定是lv6,高出太多,所以才能轻松的给出结果来。
只听江远接着道:“关于凶器,因为死者王守虎的颅骨有粉碎性的骨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凹陷,竹屑夹杂在骨碎片中,说明致死工具应该是一种高动量的钝器工具。”
“高动量?”柳景辉翻译道:“高重量,高速度的钝器?”
“对。”
柳景辉不禁思考起来。
江远已经看了两天了,没等他,直接给答案,道:“磅锤或者锄头,考虑到有竹屑,凶器大概率是锄头。”
江远比划了一下,道:“竹柄式的锄头,用锄头背的位置击中死者的头部……”
在座诸人唯有点头。
江远再道:“现在就看是谁家的锄头了,先找一下各家有没有换锄头的。如果都没有的话,那就把各家竹柄式的锄头带回来检查一下。”
“这个好,这个好!”雷鑫只觉得豁然开朗,身上的红疹子都不痒了。
第814章 再接再厉
只一天的功夫,实验室就从搜罗回来的68把锄头中,找到了凶器。
这也是农村案件的一大特点,案件的动机或许是扑朔迷离的,但村民的反侦察手段也是乏善可陈的。
这家人甚至只是清洗了锄头,别说将锄头丢弃了,竹柄都没换。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锄头存在了仓库里,到了各家各户要拿锄头出来的时候,邻居才指出:你家不是又买了锄头?
这柄锄头被雷鑫着重标记了出来,送到了实验室,第一时间就被比中了。
“凶手相当于是死者的堂叔,根源是为了两家人的坟地问题……”雷鑫介绍了两句,接着自己都觉得混乱,摇摇头,道:“总而言之,就是些陈芝麻子烂谷子的事情,据凶手交代,当时两人在后院说话,因为修渠的事产生口角,继而动手。”
雷鑫接着细说了部分情况,再摊手道:“如果要从动机上找线索,一辈子都不够用的。”
“等于说,这家人要是好好处理一下那个锄头,这个案子就难讲了。”王传星坐在旁边敲电脑,听到这里,忍不住问了一句。
柳景辉摇摇头:“那也不至于,只要确定了凶器是什么,回头问一遍谁家的锄头不见了,不是什么难事。”
“这个倒是,村子里,藏得住的秘密不多,这一次,凶手的隔壁邻居也出力了。”雷鑫自己就是农村出身的,说这个话的时候,忍不住摇头,道:“两家为了盖房子的事也争,修水渠也争,坟地的事同样有争执,就是没有演化成刑事案件罢了。”
“听了不少八卦是吧?”柳景辉笑呵呵的问了一句。
雷鑫叹口气:“何止八卦,见我们抓了人,有求情的,也有私下里说黑历史的……”
“至少这个案子就算是结束了。”江远是江村人,小时候吃百家饭的时候,大家对他多的是同情,长大以后,村里整体都富了,龌龊事儿不能说没有,但大家不用只盯着村里人坑了,加上他去外地上学读书了,对村里的印象反而要好的多。
雷鑫见江远不喜欢这个话题,迅速的一抹脸,笑道:“对的,总算案子是结束了。哎呀,这么大一个命案积案,往年的话,三个月能侦破了,全局都要喝喜酒了,这次等于就三四天!”
雷鑫说着说着,自己都感慨起来了。
部委是有特邀刑侦专家的,首批九人被称作刑侦八虎,可以说是赫赫有名,参与了国内的诸多大案要案。其中许多案子都没法作为故事讲出来,因为玄奇的成分过大。
而在首批九名特邀刑侦专家之后,部委又在03年增补了八人,到目前为止,共有22名特邀刑侦专家,另有350名刑事技术特长专家等等,说起来,每个人都是全国飞行,哐哐破案子的类型。
雷鑫本人接触过其中几人,虽然都是浅尝辄止,但他觉得,江远的效率和能力,是丝毫不逊色于这些成名专家的。
当然,专家们的效率也很高就是了。刑侦专家其实也很少在一个案子上死磕,就是短短几日,提出的意见能带来突破的,就会终结案件,不能突破的……其实大部分都是能够得到突破的。
尤其刑侦专家们主要针对现案,一般的罪犯,在犯罪方面,就相当于初入情场的小处男,不管其幻想有什么牛逼的招数,奇怪的姿势,在每年平均侦破上百起案件,持续奋斗二三十年往上的老专家们看来,随手就拿捏了。
所以就像是初入情场的小处男不要招惹经验丰富的老色批一样,普级罪犯最好是不要做什么恶性犯罪,以免引起高级别的刑侦专家的注意,然后还要运气足够好,避免被江远这种年轻动力足的刑侦天才给普遍打击了,最后才能真正进入到普级赛道,跟那些算不上天赋异禀,但也在刑侦一线做了七八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刑警同走一条对抗路。
“有江队在,我们清河市重回海晏河清的一天就不远了!”雷鑫的情绪上头,搜肠刮肚的就想将江远狠狠的赞一波。
江远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让自己和全队上下百余号人节省了几个月,甚至可能更久的时间,雷鑫真就有种爽的不行的感觉。
柳景辉啧啧两声,道:“海晏河清这个词,就不像是雷大队你说的话。”
“想不到我一个大老粗,说话这么文绉绉的是吧。”雷鑫哈哈一笑,道:“我老婆长阳大学毕业的,很容易就被灌耳音了。”
柳景辉的脸一黑:“容易破坏团结的话就别说了。”
雷鑫笑的那叫一个开心,平日里因为家庭琐事而积累的怨气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
转过头来,雷鑫的副手给江远面前的茶续上水,笑道:“江队,那您今天是休息一天吗?”
“我今天计划烤个牛排,不过,你们可能要继续忙一下了。”江远喝了口茶,说着笑了一下。
雷鑫一愣,接着就醒悟过来,忙道:“您是想立即就开新案子吗?那太好了……”
“恩,是前两天你们忙活这个锄头的时候,我翻出来的。”江远转身抱起一个箱子,道:“这个案子其实比较久了,我看有六年时间了,塑料包裹的男尸,被弃尸到台河的。当年的专案组是……”
“411专案组。”雷鑫这里的积案是有数的,江远一说六年前,他就差不多知道是哪个案子了,且道:“当时清明节刚过,这边就从台河里把尸体捞出来了,后面的五一就算是白瞎了,哎……可惜也没破案。”
“恩,这个案子有几个细节,我觉得可以关注一下。”江远顿了一下,将卷宗拿出来,翻了几页,道:“这个案子的尸体用的包裹物,是用白色尼龙绳捆扎的,白色半透明的塑料布,另外,尼龙绳的另一端,又连了一根直径1厘米的绿色尼龙绳。尸体外侧的塑料布,也有两种,一新一旧,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东西搞得比较匆忙,不像是提前准备的。”
雷鑫一边回忆案件,一边点头。
江远接着道:“从包裹尸体的尼龙绳和塑料布来看,凶手应该是随手获取的相关材料,也就是说,凶手所在的很可能是第一现场的区域,应该比较容易获得这些材料。你们当初是这样判断的吧?”
雷鑫继续点头,并做记录,然后试探着问:“这个判断是出错了吗?”
换做不认识的刑警大队长,这时候首先想的估计就是质疑江远了,但雷鑫已经潜移默化的被江远给改造了,首先想的就是自己是不是错了。
江远摇摇头:“这个判断我没意见,你们错的主要在尸检方面。”
雷鑫精神一震,有错,就说明有修改的可能,就有破案的希望了。至于说法医出错了,法医在江远跟前出错,在雷鑫看来,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有些事情,你把标准划的太高了,不出错的就变成少数了。
实际上,江远侦破积案,经常有挑错的举动,不如此,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想得出一个不一样的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了。
江远取出尸检报告,道:“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呈现巨人观,尸僵已缓解,尸体解剖时,见右侧枕颞部颅骨粉碎性骨折,硬脑膜完整,脑组织自溶,舌骨未见骨折,颈、胸、腹部皮下组织及肌肉呈气肿状……”
江远将尸检报告读了一部分后,再道:“死亡原因是颅脑损伤,外加机械性损伤。法医分析,凶器符合具有长条形接触面、硬质、易于挥动的钝器,推测是金属棍棒。另外,绕颈部条带状皮肤损伤,有部分区域伴有皮下出血,该伤符合软质条索状物体,如绳索勒颈所致。这部分的判断挺好,但是……”
雷鑫知道,这才是戏肉。
“法医对尸体的年龄判断有问题。从报告来看,尸体耻骨联合面较平坦,似有嵴痕,腹侧斜面未达顶端,下角出现,腹侧缘基本形成,背侧缘外翻不显著……这个观察的有问题,而且有较大差别。”江远敲了敲桌子,此时也略微有点犹豫。
尸体的年龄判断是基础,但基础并不意味着简单。
尤其是通过骨头来判断,哪怕是有骨盆的情况下,年龄的判断依旧有太多的模棱两可的地方了。这里有太多的经验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成分。
其实,看骨头就跟看人脸是类似的,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基本都能根据一个人的脸,给出一个年龄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