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麒王爷一身浩然正气,又是堂堂战神。若是被人知道,为了对付一个女娃子,竟然还要求助别人,他这王爷的威名也就扫地了。所以呢,这骂名还是我来承担,自请前往助他一臂之力。”
一通胡搅蛮缠,反正目的就是一个,这宫里她是待不下去了。
“绝对不行,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朕的金孙子!”皇帝斩钉截铁,一副不容置疑的语气。
冷清欢一见,这一招不成,立即眼圈一红,差点就哭出声来了。
“巴蜀山水迢迢,行军又慢。他这一来一回,快则两月,慢的话,没准儿半年都过去了,回来我孩子都会叫爹爹了。我这提心吊胆的,怎么能安心养胎?”
一边说,一边眼梢就往惠嫔跟前瞟。
惠嫔这里也哭上了:“你不说还好,一说,我这心里也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说来说去,此事还是本宫不好,都是我惹的祸,还是让我去吧!”
“不行,母妃你身体不好,都好几天吃不下饭了,怎么能让你去呢?还是儿媳去。”
“你担心麒儿也已经好几天食不下咽,晕倒两次了,母妃又怎么能放心?我这条老命,死不足惜!”
沈临风守在一边,瞅着这一对死对头,竟然一唱一和地上演婆媳情深,眼睛都直了。摸摸自己袖子里剩下的银子,两人刚才一顿饭吃了四个壮汉的量,的确像是好几天没吃饭的。但是这病么,有待商榷。
皇帝的脸越来越沉,眼见就要发作。
御书房外,有内侍急匆匆地一路疾走:“回禀皇上,吏部侍郎魏大人出事了!”
二人的争论立即识相地停下来。
皇帝的眼皮子不自觉地跳了跳:“怎么回事?”
“魏大人被人发现死在书房里,好像是中毒而亡。”
“中毒?”
“是的,与上次兵部侍郎的死状一模一样。金尚书入宫来报,请皇上示下,是否需要刑部介入调查?”
皇帝扭脸质问沈临风:“上次兵部侍郎一案如今可有定论?”
沈临风心虚地后退一步:“请皇上恕罪,暂时还没有进展。”
皇帝深吸一口气:“那还愣着做什么?不赶紧去!一群饭桶!”
沈临风瞅了冷清欢一眼,没敢开口,灰溜溜地出宫去了。
皇帝一时间心里烦乱:“宣金尚书!”
然后冲着冷清欢与惠嫔挥挥手:“先回你们的蒹葭殿,别给朕在这里添乱!瞅着你们两人就堵心。”
二人不敢再多言,也识相地退出去。回到蒹葭殿,赶紧热汤沐浴,再加美人按摩,先好好舒展一下筋骨。然后才凑到一起,琢磨着,怎么想个办法,将慕容麒给召回来。
否则,真的像是冷清欢所说的,等他回来,自家娃娃都会喊爹了。
惠妃这两日受了刺激,瞅着镜子里自己头上的白头发有点碍眼,对着镜子一根根往下拽,疼得龇牙咧嘴。
冷清欢撇撇嘴:“你就别薅你那两根头发了,薅秃了也比不上那些小嫩葱一样的宫女。想靠脸打动父皇是不可能的。”
“你这嘴真臭!”惠妃揉揉鬓角:“实在不行,我就装死得了,皇上总要让麒儿回来见我最后一面吧?”
冷清欢撇嘴:“锦虞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那一套感情就是跟你学的。这节骨眼上,你装病,谁都能看得出来你居心不良。”
惠妃冷哼:“那你说怎么办?你在皇上跟前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也没见管用啊。”
“皇上这不是好面子吗?出尔反尔总是不太好,所以,我得给他找一个寻慕容麒回来的台阶。”
“反正我帮不上啥忙,你慢慢想,我慢慢薅。”
压根就没想着指望你,你不给添乱就是好的。
第351章
“别薅了,回头我给你研究一瓶植物草本染发剂,染上立即一头乌黑亮丽,返老还童。”
“有那好东西?不会一淋雨一身墨水吧?有现成的没有?”惠妃将信将疑。
冷清欢白她一眼:“我现在没心思整,正在想着怎么救你儿子水深火热呢。你说军营里咋那么太平,也没有啥事儿。我想找点麻烦吧,又出不去宫门。困在这里,什么都做不成不说,还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有点风吹草动的,就瞒不过他。”
“这还不简单,交代给临风做啊。我有通信的渠道,你父皇也不知道。”
“临风?”冷清欢眼前一亮:“你让他先想个办法,让我出一趟宫,出去踅摸个炮灰。”
惠妃压根不懂这炮灰是什么意思,但是冷清欢说有办法,那就是有办法,她对这个儿媳莫名其妙就增添了一点自信,立即命人给沈临风带信去了。
第二天,冷清欢就见到了沈临风。
皇帝跟前的内侍前来蒹葭殿,奉命传旨,让冷清欢跟着沈临风出宫,协助他调查魏大人身亡一案。
冷清欢昨夜里已经盘算好了今日如何行事,只当沈临风这是寻了一个让自己出宫的借口,立即收拾妥当,跟着出宫去了。
沈临风就候在宫门口,见了她呲牙一笑,露出一口皓白的牙齿。
“表嫂今日身子可好些了?”
想起昨日在皇帝跟前那场哭戏,冷清欢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好多了,好多了。”
“又要麻烦表嫂,真不好意思。”
这么客气?这里又没有外人了,演戏给谁看?
冷清欢也客气了一句:“是我不好意思,老是麻烦你。这么点小事,还要请你帮忙。”
沈临风有点吃惊:“帮什么忙啊?”
冷清欢也愣住了:“你没有收到你姑母差人带给你的口信?”
沈临风摇摇头:“昨日忙了一天的案子,毫无头绪,都没有回国公府,更没有收到什么口信啊,怎么了?”
没收到?难道又被皇上老爹截胡了?就知道自家母妃不靠谱,成事不足,捣蛋第一名,还沾沾自喜地觉得隐秘呢,做女人傻到她这份上还真是有福气。
多亏自己没有密谋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皇帝还允许了自己外出,难道是默许呢?
“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想找个借口出宫散散心。你呢,找我做什么?该不会真的是为了这个案子吧?”
沈临风点点头:“此处说话不便,我们边走边说。”
冷清欢上了沈临风给她准备的马车,沈临风骑马,与马车并肩而行。待行到行人稀疏的地方,就将案子简单地与她说了。
这一次被害的官员,乃是吏部右侍郎,姓魏,被害时间是昨夜二更时分。第一个发现的,是他的原配夫人林氏。
死亡原因,与上一位被害官员一样,就是中毒。毒同样是被下在桌上的一盏绿茶里,服用之后,立即暴毙而亡。
而给这位魏侍郎送茶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林氏。
据林氏交代,魏侍郎近日睡眠不是太好,夜间经常焦虑难眠。她就自作主张将他夜间喜欢吃的铁观音换成了龙井,给他亲自送过去。
茶送进书房里,小孙子闹觉,哭闹着找祖母,她就转身去哄小孙子睡觉去了。直到将小家伙好不容易哄睡,转回书房来,见里面灯还亮着,就推门进来,催促魏侍郎赶紧回去歇着。
结果,就看到魏侍郎一动不动地趴在桌子上,口鼻流血,已经气绝多时。据仵作检验,毒就下在了他面前的那盏茶里,无色无味,却见血封喉。
而书房门口的守卫交代,林氏出了书房之后,再也没有别人入内。所以,林氏有最大的嫌疑。
但是,据府里人说,魏大人与林氏乃是患难夫妻,育有三个子女,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林氏实在没有下手的动机。
魏侍郎也没有自杀的倾向。
这个案子与上次密室杀人一案有相似之处,沈临风一筹莫展,毕竟,上一次的案子还悬而未决,这一次又毫无线索。
他希望冷清欢能从魏大人所中之毒看出一点端倪,最为重要的,就是投毒方法。
冷清欢大致了解清楚案情,跟着沈临风就直接进了侍郎府,自然畅通无阻。
还未走到书房门口,沈临风突然面色一变,“噔噔”地疾走两步,吼一嗓子:“你们在做什么?”
冷清欢定睛一瞧,书房里浓烟滚滚,正从敞开的门和窗缝往外钻,里面显然是在焚烧什么东西。
沈临风站在门口,瞪着里面的人:“不是提前交代过,谁也不许随意出入,动里面的东西吗?”
里面有身着孝衣,头戴孝帽的人迎出来,眼圈通红,一脸的悲痛,冲着沈临风拱手道:“府上请了大师为父亲超度,大师说需要来家父亡故之处烧些纸钱,我们并未动这里的任何东西,烧完就走。”
沈临风出于对案情的敏感,追问了几句关于那所谓“大师”的根底,然后进去查看一番,这才挥手作罢。
纸钱已经烧完,魏公子将炭盆踢回桌角处,挥手命跟前下人离开。
沈临风叫住了他:“这炭盆原本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