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尤其在得知国庆后,游客依旧不减,这些年轻人更加蠢蠢欲动了。
年轻人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市工作,大部分原因是家乡地处偏僻,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工作岗位,挣得也不错。
所以,为了养家餬口,多挣着钱,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年迈的父母,留下年幼的儿女,去到遥远的外地城市工作。
可如果有得选择,有多少人愿意离开家乡啊。
是,大城市是可能有大发展,工作岗位多,挣的钱也比较多。
可在大城市生活就容易吗?
大城市确实工资高,可房租也好,生活消费水平也高啊。
而且,那是在完全陌生的大城市,有时候孤孤单单的,连个一起说家乡话的人都没有。
距离远,回家路费贵,有时逢年过节都没办法回家。
而留在家里的老人,小孩,就这么成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少了儿女承欢膝下,少了父母陪伴成长。
双方,隔着遥远的距离,都是无尽的思念和无奈。
他们不渴望回家乡吗?渴望啊,只有家乡才是熟悉的故土,有他们熟悉的乡音和乡亲。
他们不渴望陪伴父母和孩子吗?
渴望啊!
留下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他们多想念,多担心啊。
他们怕啊,怕年迈的父母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一不小心摔了没人知道,怕父母生病了,没有儿女陪伴着去医院,怕好不容易回家,孩子都不认识他们了。
可为了挣钱,为了养家餬口,他们不得不在外地城市工作啊。
但现在,清水村的旅游盛况,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回家陪伴父母儿女的希望。
更完啦,看到昨天更的章节让那么多小可爱哭了,我就放心了,嘿嘿~
第298章 即将生产
「啥,你们要回村发展,这是真的吗?」待在家里看孙孙的老人家,听到电话里孩子打算回村发展,都很惊讶,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止不住。
「对,咱们清水村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好了,我看每天来的游客也很多,你儿子儿媳我们不是做吃的嘛,我们打算到时在美食一条街租个摊位来卖吃的,我觉得挣的应该不会比在外面打工少。」
「那感情好,妈觉得这个可以做,要不等下妈就去帮你们租?能回家好啊,就算挣不到很多钱也没关系,妈养你们,民宿这次国庆挣的钱已经分给我们了,你知道多少吗?」
老人低声说了一个数。
「那么多?!」
「是啊,这还只是国庆七天的,以后每个月还有得分呢,而且妈不仅种了马齿苋,第一批已经卖了钱了,妈的身体还健朗,还去了咱村里榨油厂干杂工,每个月也有钱嘞……」
老人乐呵呵地说着,心里乐开了花。
而电话那头的儿子儿媳,听到老母亲在老家居然挣了这么多钱,是真的惊讶了。
老人家说要种马齿苋的时候,他们没反对,却没想到老母亲种出来的马齿苋有专门的公司收购,价格还不低。
民宿这事,当初老母亲是拿了棺材本去投资的,那时他还反对过,觉得清水村发展旅游经济不靠谱,觉得投资民宿,这钱肯定有去无回。
没想到,清水村旅游爆火,民宿天天爆满,国庆7天民宿挣的钱也分给了当初投资的老人们。
而且,只要游客不断,这民宿分红的钱就不断啊。
有的清水村老人没投资民宿的,拿棺材本去投资榨油厂,据说国庆期间也分了不少钱。
看得出来,这民宿和榨油厂,就是能源源不断分钱的聚宝盆啊。
而他家老母亲,虽然没有投资榨油厂,但她去榨油厂工作忙活,每个月也有固定工资。
这零零总总加起来分到的,挣到的钱,也太多了吧。
都顶他和妻子在外面工作总工资的两倍了。
难怪,难怪老母亲说要养他们。
这就是养养他们的底气啊。
那些拿着棺材本投资民宿,榨油厂的老人家们,太太厉害了。
……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很多个清水村的人家里。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谢宁被秦隽搀扶着出来散步的时候,时不时就能看到曾经在外地打工的本村年轻人或中年人回村。
他们回来啊,就不打算走了。
一个个在村里发展,陪伴父母,孩子……
谢宁看到一张张热情洋溢又年轻的脸,很是高兴,想今年她最开始回村的时候,看到最多的是老人,小孩的脸。
可一个地方的发展,是少不了年轻人的。
老人需要儿女承欢膝下,小孩需要父母的陪伴与教导。
谢宁看到,村里老人和小孩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不少,以前啊,他们的眉宇间时不时会带上愁苦和思念。
而现在,眉宇间的烦恼都散开了,满是开心与快乐。
时不时还能看到老人和小孩给自家的儿女/父母帮忙呢。
帮忙累吗?那肯定是累的。
但只要儿女/父母在身边,这点累不算什么。
就算累,脸上也是挂着笑容的,眼睛里也是闪着光。
「宁宁啊,谢谢你,因为有你的存在和牵头,才有咱们清水村的今天,我们所有人都要感谢你。」村书记谢常祥红着眼眶对谢宁表达感谢。
他的一个儿子也要回村发展了。
说实话,在清水村和老伴一起住了多年,只有老两口两人,他们不想孩子吗?
想啊!
可他们不能束缚住孩子自由的翅膀,他们也知道儿女在外漂泊,挣钱的不容易。所以只能把思念都藏在心底,电话里,也总是报喜不报忧。
可多少时候,他们也和村里其他老人一样,孤零零地坐在门坎上,往村口望,从清晨坐到日落西山,看着人来人往,心里,眼里总是在等待着什么,也在期盼着什么……
可都没有结果。
但现在,孩子们是确定要回来了。
好,真好啊。
……
老人说得没错,清水村民宿国庆七天挣的钱,在留下必要的预备开支后,剩下的所得,都分给了投资了民宿的老人们。
那是10月9号的早上,投资了民宿的老人们纷纷到了村委办公室,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笔分红。
之所以这么快发,是为了让老人和他们远在外地的子女放心,看到希望,毕竟那都是老人们的棺材本,能拿出来,是对谢宁一家和谢常祥这个村书记的信任!
他们,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
不仅仅是民宿国庆七天的收入,还有榨油厂7天的收入,所得的分红也分给了老人们。
如今啊,老人们有钱挣,有活干,儿女陪伴在身边,日子啊,是一天过得比一天好,心情啊,是一天比一天乐呵。
在村里跑跑跳跳的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是比阳光还灿烂。
多好啊。
-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11月。
进入11月,谢宁的肚子就更加重了。
因为11月正是她的预产期,怀着双胞胎的她,肚子也很大,孕期虽然吃了不少,但都长在孩子上,谢宁的四肢仍然是纤细的。
所以,有时候看着那么瘦的她,挺着一个大肚子在走动,无论是秦隽还是谢家人,看着都挺胆战心惊的。
秦隽更是恨不得寸步不离谢宁,就怕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谢宁一个不小心摔了,那就惨了。
而这时候秦隽之前报名的奶爸班也开始起作用了,老早之前,他就开始陆陆续续地买一些谢宁生产和孩子必需的东西。
比如待产包里需要什么,比如孩子的小衣服,纸尿裤,奶粉,婴儿床等等。
事无巨细,他都在陆陆续续地准备,谢宁丝毫不用为这些操心。
在孕晚期的谢宁,因为肚子重,确实是比较辛苦的,但所幸肚子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天使宝宝。
他们待在谢宁的肚子里,除了和谢宁,秦隽互动时,偶尔动一动,其他时候都很乖,更不会拳打脚踢,让谢宁肚子疼,晚上睡不着。
60多万字,谢宁终于快生了,不容易啊(捂脸),先更一章,还有一章,晚点哈。月底啦,继续求推荐票,月票~
第299章 是否接种?
而寻常孕晚期的孕妇,会出现小腿水肿,抽筋等等这些现象,谢宁都没有出现,之前孕早期的孕吐,她也没有出现。
整个孕期,两个孩子一点都不闹,她是吃啥都香,去医院检查,孩子也发育得非常健康。
再加上,整个孕期,前期不知道怀孕,中期有家人陪伴,孕晚期有秦隽陪伴,她过得很是舒畅。
村里的老人看到谢宁那么大个肚子,也纷纷叮嘱自家孩子,遇到谢宁的时候,一定不能跑跑跳跳,万一撞到谢宁就不好了。
其实,村里的孩子们都知道的,他们都很喜欢谢宁这个大姐姐,在她面前很乖,还表示等两个宝宝出来,他们要帮忙带宝宝,等宝宝们长大一些,还要带他们一起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