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但不得不说,陆青隐太会拿捏人的心了。
现在的女性穿的都是那种小背心,对胸部发育很不友好不说,穿着也格外不舒服,林遥很不习惯。
她习惯了有着高科技设计感的胸罩。
林遥试了试,能够暂时满足她现在的这种需求,她觉得可以在国内开一条这样的生产线,以后想穿就不用买进口货。
三月已经过了,她已经满了十八岁。
林遥靠在床头,等待陆青隐出来。
她心里有些紧张。
很多理论知识都懂,但没有亲身经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还有身体力行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认知。
陆青隐一出来,对上林遥的目光,就有些不对劲。
他别过头,轻咳了一下,用毛巾擦着头发。
“你怎么会帮我去买那样的衣服?”林遥问道。
他们在同一张床上睡了小半年,每一次同床共枕后醒来,林遥都在他的怀里,他的手臂搂着她的腰身,从来不会碰到雷区。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仁人君子,他也是林遥来到这里后遇到的第一个陌生人,就像一只刚刚出壳的小鸡,把第一眼看到的人认作了妈妈。
但林遥对他的信任是建立在日深月久的相处之中,她是个十分理性的人,却对他产生了这种感性的认知。
“那边有男的进去买,我就跟着进去了。”
他本来是走错了,进去之后才发现居然是买女性用品的,当时非常尴尬,但看到别的男人在给太太买内裤,他便当机立断说是来给自己的妻子买内衣。
当时,林遥正趴在对面的一家汽车4s店看别人的车,他便将妻子指给对方看,售货员了然,很热心地帮他挑了尺码。
第223章 实验室
“合适吗?要是不合适,就找个裁缝
帮你改一下。”陆青隐到底还是有几分不自在。
“很合适。”
她伸出手臂,朝陆青隐张开。
陆青隐将毛巾搭在洗脸架子上走过来,将她搂在怀里,“怎么了?不习惯?这里是我小时候住过的房间,我也有很长时间没有……”
“陆青隐,谢谢你!我很喜欢这份生日礼物,这也是我收到过的唯一的一次生日礼物。”她捧着陆青隐的脸亲了亲他。
陆青隐的眸色渐深,他的手滑下来,握住了她的腰身,鼻尖与她碰上,加深了这个吻。
陆青隐上了床,林遥拉开被子,将他和自己裹在一起,气息有些不稳,“陆青隐,我十八岁生日过了。”
陆青隐停了下来,握着她腰身的手一紧,林遥深吸一口气,他忙道,“对不起,我……我下手重了,我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林遥看他被染得深邃厚重的眼睛,眼底的情欲浓得如墨。
陆青隐如获赦令,他的双臂收紧,恨不得将林遥嵌入怀中,但力道却把控得很好,没有再弄疼林遥。
哪怕坐了近二十一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回来后马不停蹄地参加国宴,中途还要向首长汇报情况,也没能阻止陆青隐这一夜的热情。
林遥哪怕体能很好,也被折腾得够呛,夜里两点多钟才睡,已经累得手指头都不想动了。
她像一条死鱼躺在陆青隐的怀里,而陆青隐却依旧兴致很高,窗户开了一道缝隙,用于空气流通,此时,夜风吹起了一角,星光照进来,林遥的脸很朦胧。
陆青隐心头像是被温泉浸泡,鼓鼓胀胀,他撑起上半身,俯在林遥的上方,缓慢而又庄重地在她的额头上落下一个吻。
他将她搂在怀里,她的后背紧紧地贴着自己的胸膛,在她轻缓的呼吸声中,他合上眼睛,一直到天快亮了才有了一丝睡意。
一行人到达曲周县已是三天后了。
第一台挖掘机已经开工,林遥的实验室开始搭建,运用了一种新的建筑工艺,而在这个过程中,林遥带领一帮人建立起了一套建筑标准。
陆青隐有些不解。
林遥告诉他,“一个国家要稳定地运行,需要一套普遍适合的标准或者禁令,也需要严格监管标准和禁令执行的部门;
建筑标准也非常重要,华国有很多省份和地区就在地震带上,如果我们从现在就开始严格按照建筑标准来对房屋进行验收,会减少很多悲剧和损失,特别是学校医院这种人员密集的建筑。”
陆青隐略沉思片刻,“但做好的建筑需要钱。”
“确实,但事实上,我们现在这个阶段,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资源,最基本的需求都没有保证,主要原因就是生产力低下。你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九月份,机械厂向外面交付了第一批车,一共一百二十三台,通过海运将抵达f国的布莱斯特港口,鉴于目前,华国并没有远航能力,委托的是香江的某一家海运公司,并与之签订了一份长期协议。
经过六个月,将近一万人的努力,一座具有后现代化,高科技感的,足以引领五十年潮流的实验室建立起来了。
里面用了最坚硬的汉白玉大理石铺地,四面落地窗,具有最坚实的钢筋构架,一共五层,但每一层的空高差不多有近六米,算起来约有十层楼高。
还配备了一个空高足有三十米的装配车间。
远远看上去,就好像耸立在云海中的一座战舰,又像是穿行在宇宙中的一艘星舰。
实验室挂牌当日,当地以及燕城的很多首长都过来了,实验室里只有第一层有一些实验设备,楼上四层都很空,日后,林遥将会一一补充实验室的设备。
揭牌仪式上,聂战英和陆老爷子各牵着红绸的一角,随着国歌响起,缓缓地拉了下来,“海军陆战队第一实验室”几个大字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林遥发表演讲,“这个实验室不是我个人的,我将暂时任实验室的主任,未来,我们将会在这个实验室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我很荣幸可以带领大家畅游在数学、物理、生物等各个领域,那里有浩瀚的星海,我们是为人类摘星星的人!
我现在宣布第一阶段的开发计划,未来一年,我会带领我的团队将实验室的所有设备补充出来,这里将会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实验室;
同时,我们也欢迎与我们一样有着伟大梦想,想要探索世界和宇宙奥秘,带领人类迈向更高层次文明的有志之士加入,大家一同为人类创造奇迹。”
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所有人都朝那声音看过去,感觉到大家的瞩目,李明军索性道,“林工,你打算创造哪些奇迹?”
半年时间,林遥已经为928枪械设计出了不少衍生产品,同时也改善了工艺和材料,枪支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并配备了夜视仪。
而最为重要的是,林遥为军工厂培养出了一些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这些人对林遥佩服得五体投地,能够得到林遥一句赞美,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是神谕。
与此同时,林遥还引导机械厂何亚军改进了目前他们正在用的这款电池,并激励他考虑从自然界挖掘一些灵感,探索更加有效能而无污染的电池,何亚军凭此,立下了大功劳。
林遥还亲自打造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集群,目前,军部已经兴建了一家计算机厂,元月份可以开始投产。
运用计算机后,很多设计工作都变得简单,其超强的计算能力,大大地简化了研发过程。
这都是林遥的功劳,只不过,并没有人刻意去宣传这些,所谓闷声发大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居然有人在质疑林遥。
林遥也有些纳闷。
“你是哪个单位的?”林遥问道。
“你不用管我是哪个单位的,你们建起这样的实验室,简直是劳民伤财,现在国家这么困难,你们忍心搞这种形式主义。”
林遥解释道,“我们需要一个恒温恒湿抗震并且能够有良好采光度的实验室,将来,我们的实验室里的设备将会非常精密,这座楼建起来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价值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成本价值。”
第224章 礼物
所有知道内幕的人都不怀疑林遥这句话。
为了建成这样一座实验楼,所有与基建有关的产业,技术实力的一日千里,达到了他们无法想象的高度,他们觉得,华国至少应该要三十年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技术。
但是,短短大半年的时间,他们做到了。
李明军却不知道,他只知道对象很讨厌林遥,尽管林遥是她的嫂子,但她从来不认这个嫂子,总是说“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孤魂野鬼”。
李明军很心疼对象,自己的母亲做错的事,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以前,陆家把她当公主一样宠着,现在,她说她在家里成了透明人,她没有钱花,找爸爸要钱,爸爸用一种十分诡异的眼神看她,还说她长大了,她应当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十八岁后,就不要再伸手向父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