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李彦忠只好由着他们,又搬了两床被子和枕头到老两口屋子。
  看到鲜亮顺滑又漂亮的缎面被罩,李家的孩子们惊奇地哇了一声,纷纷凑过去看,但没敢上手去摸。
  爷奶早交代了,不许欺负新来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不然会气跑老叔的城里媳妇,那老叔就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他们可是孝顺孩子,不会让老叔打光棍的。
  李明雪看到了新伙伴们对她的被子的喜欢,很大方的邀请道:“你们可以摸啊,也可以跟我睡一个被窝,但必须是女孩子哦。”
  李明宇也反应过来刚才说的:“男的摸我的,我的被子也能挤两个人。”
  李家的孩子们顿时欣喜,纷纷上手摸了一把。
  有个机灵的小姑娘说道:“我把我的被子搬过来,我也要睡爷奶的炕。”
  老太太笑呵呵道:“行,你去搬来吧。”
  炕是靠墙砌的,有三米来长,两头睡的话,挤下十来个孩子不成问题。
  于是,除了需要喂奶的孩子,其他孩子全挤上了爷奶的炕,挤挤挨挨,热热闹闹,而双胞胎是他们的中心,正给他们说城里的生活,绘声绘色的。
  不过双胞胎被母亲叮嘱过,不会说自家的小洋楼,也不提亲爷奶和生父。
  李彦忠和余静秋的屋子是厢房,与主屋隔了一段距离,但依旧能听到那头孩子们的声音。
  余静秋不由得莞尔,她脱下袄子准备上炕,李彦忠就提了一桶热水进来。
  “静秋,你泡泡脚,晚上会睡得好一些。”
  余静秋颔首:“辛苦你了彦忠。”
  “没事,你先洗,好了叫我。”
  李彦忠说完,转身要出屋子,余静秋叫住他:“你不泡脚吗?一起吧,这桶挺大的。”
  余静秋的语气平淡又随意,却让李彦忠怔住了,他望着她,半响才问道:“你确定?”
  余静秋脱下了袜子,将玉白的脚放进了水桶里,舒服得喟叹一声,才抬眸问道:“彦忠,你是想跟我做一对假夫妻吗?”
  李彦忠的喉咙一下子干涩起来:“我都可以。”
  余静秋闻言,望着窗外倒映的雪光,叹息一声:“这里可真冷,要是没有男人给我暖被子,我可能过不下去。”
  李彦忠并不蠢笨,只是之前十几年的相处方式让他放不开手脚,但余静秋如此明示,两人又是领了证的夫妻,李彦忠没有再退缩,他脱下外衣,一步迈至木桶前,猛然蹲下了身,伸手进水里,捉住了一只玉白的脚。
  余静秋眉尖微蹙,唇齿间忍不住溢出了一点声音。
  李彦忠立刻抬起了头,隔着升腾而起的水雾,紧张问道:“是我手重了吗?那我轻点。”
  余静秋微笑摇头:“力度挺好的,不过你不用按了,我也不怎么累。”
  李彦忠松了一口气:“坐了好几天的火车,又坐了一天的马车,怎么会不累?”
  李彦忠手上继续用力,又根据余静秋的表情变化调整力度和位置,却让自己浑身热了起来,隐隐紧绷。
  热气扑打在玻璃窗户上,挡住了外面的月色和雪光,唯余一室绮丽。
  余静秋忽然弯下腰,握住李彦忠结实的胳膊上,吐气如兰:“彦忠,我们睡吧。”
  “好,我先给你擦脚。”
  李彦忠抬起余静秋玉白的脚,搭在他麦色手臂上,水珠晶莹,坠落水桶,发出滴答的声音。
  很快水滴声消失,响起的是另一种韵律,羞得窗外的月亮躲到了云层里。
  翌日天明。
  老李家热闹起来,是孩子们带着双胞胎玩雪橇,还有大嗓门的嫂子们在烧火忙早饭。
  余静秋醒了过来,刚把手伸出温暖的被窝,就被李彦忠捉住放了回去。
  “静秋,早饭还没做好,你再睡一会。”
  李彦忠整晚只睡了不到三个小时,但他此刻精神极好,眼底的温柔更是要溢出来。
  余静秋看着他笑起来:“你起了,哥嫂也都起了,我赖床像什么样?”
  李彦忠其实比哥嫂们起得更早一些,他温柔地拨开黏在妻子粉颊上发丝:“静秋,我娶你不是想要你伺候我,而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照顾你,还有孩子们。”
  余静秋如水的眼眸中起了波澜,她坐起身,靠到李彦忠怀里,语气轻柔地说道:“我知道你的心意,不过夫妻相处从来不是一方付出就行,这样不会持久。”
  “况且,能为你做些什么,我心里也会高兴。”
  余静秋的话好似在李彦忠的心底投下一片火花,又似蜜糖,他有些不知如何表达,只紧紧抱住她道:“静秋,我不会让你后悔嫁给我的。”
  一刻钟后,夫妻俩穿戴整齐走出屋子,立刻迎来了几个嫂子的打趣声。
  “哎哟,你们两口子真黏糊,就跟新婚一般。”
  “那是因为咱四弟妹长得漂亮,满公社找不出比四弟妹更漂亮的媳妇,四弟可不是挪不开眼。”
  “别说,我是个女人也挪不开眼。哎哟,等吃过早饭,我得带四弟妹出去显摆显摆。”
  “再加我一个。”
  “咱都去,一个不落下!”
  第91章 彪悍的李家人
  三个嫂子都是说到做到的人,早饭之后,果真带上余静秋,又拐上双胞胎,开始一家家显摆。
  当然,显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带娘仨融入李家屯。
  婆婆想小叔子想了几十年了,如今小叔子带着媳妇孩子回来了,她们当嫂子的,别管心里有啥计较,面上都得做好看咯。
  而余静秋打理冯家产业十几年,深谙人情世故,与人交谈时,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且昨天一到家就给各房送了礼物,都是实用的衣服布料等物,又给孩子们发了糖果。
  孩子们早就小婶小婶的叫起来,恨不得当她的孩子。
  三个嫂子好气又好笑,把自家孩子拍了一顿,也在心底认可了这个新妯娌。
  于是,带着新妯娌串门的时候,怎么周全怎么来,要是遇上嘴上缺德的,三个嫂子轮流上阵,能把人骂得找不着北。
  余静秋温温柔柔地笑着,回家后对家里侄子侄女越发好了。
  双胞胎有的,侄子侄女也会有,空闲时会带他们读书。
  三房最小的儿子,是个贪吃的,嘴里含着大白兔,还咕哝着:“小婶,你怎么不早点来咱家里啊?不然我能多吃好多大白兔,长得壮壮的。”
  这话一出,满屋子笑起来。
  三嫂气笑了,拎起自家胖墩墩的小儿子,往他屁股上啪啪拍了两巴掌:“嫌你妈没养好你是吗?行,你跟对门的二狗子换一下。”
  小胖墩顿时嚎了起来:“妈,我不要换,二狗子吃不饱饭,也没肉吃,我去了会饿死的!”
  “那你还嫌你妈吗?”
  “不嫌了,妈妈是最好的妈妈,小婶也是最好的小婶!”小胖墩嘴上抹了蜜,谁也没落下。
  屋子里又是一片笑声。
  李家日子不错,起了一座院子,四间砖瓦正屋,还有左右厢房,在屯里算是顶不错的人家了。
  这都有赖于李彦忠的父亲是猎户出身,又教出了三个儿子。
  虽然老爷子现在腿脚不好不能打猎了,但三个儿子正当年,每次结伴上山都有收获,又因为兄弟心齐,少有受伤的时候,这日子可不就越过越好了。
  兄弟三个也会做人,每次有了收获都会按比例交给大队一部分,不像别人家都藏着掖着。
  至于三兄弟有没有偷偷藏一些,只要没人瞧见,那就是没有。
  对门的二狗子家是外姓,姓陈,行事与李家恰好相反,干啥都偷着摸着,但孩子依旧养得面黄肌瘦,二狗子经常闻着香味跑到李家门前吸鼻子。
  李家人不是烂好人,知道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只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陈家孩子一些吃的,这也是乡下的习俗。
  懂礼的就会回礼,不懂礼或者说诚心占便宜的,便如陈家。
  这会,陈老太就站在自家篱笆院子里,听到对门的笑声,撇嘴骂道:“笑个屁啊!四驴子媳妇一看就不是正经过日子的,早晚得散!”
  “妈,你说他们什么时候能散啊?”问话的是陈老太的三闺女,陈月香。
  她昨天跟丈夫打架,鼻青脸肿地跑回了娘家,原是想要拉上娘家人去婆家干仗的,但昨日见到了归家的李彦忠,还有那满车的行李和包裹,还有收音机!
  陈月香就没见过这么阔气的!
  她的心思立刻浮动了,也没心情回婆家找丈夫算账了,就留在娘家,等待李家人带着李彦忠媳妇上门。
  结果,李家人根本不进来,只在门口打了声招呼!
  这是瞧不起他们陈家啊!
  陈月香气得要死,但她以前跟李家三嫂干过仗,不好直接上门,于是把主意打到了老娘身上。
  “妈,你去对面看看,我都没看清楚四驴子哥媳妇长啥样。”
  “不都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一张嘴,有啥可看的?”陈老大怼了女儿一句,忽然想到了什么,狐疑地打量她,“你又打什么鬼主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