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林彩蝶笑了:“那也可以了,要不等下咱们就改善下,做一条石斑?”
  赵峥嵘点点头:“也行,不过做一条就好了,那两条拿回去,正好端午节吃。”
  林彩蝶:“行,那等下你先处理了,等下我来做。”
  赵峥嵘:“在这处理就行,你把刀、板给我,我等下就收拾了。”
  林彩蝶:“行,我拿给你。”
  说着,直接从空间中把刀和板拿了出来,还十分贴心的给拿了一个小盆。
  赵峥嵘看着甲板上的家伙事问:“你还要去海里吗?”
  林彩蝶点点头:“当然,对了,我刚刚拣了一块石头,你看看。”
  说着把那块石头也拿了出来,放在甲板上让赵峥嵘看。
  赵峥嵘也不忙着钓鱼和杀鱼了,反而把专注力都放在了这块石头上。
  尤其是在下午的阳光下,石头的一角被反射出阵阵光华。
  他站起来,上身探出船舷,伸手在海里洗了一洗。
  然后才又打量起这块石头。
  他把石头拿起来,这石头的外表就是普通的鹅卵石那样的材质,表面还挺光滑。
  但是从暴露出来的那一角来看,很明显,这石头就是一个石皮,内部都是这种像是宝石一样的了。
  仔细看了两眼,赵峥嵘问道:“这是玉吗?”
  林彩蝶:“也可能是翡翠,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这个得找专业人士才可以。”
  赵峥嵘看着露出的那一个角,然后抬头问道:“是不是得打开啊?”
  林彩蝶摇头:“暂时先不,先这样放着吧,不过这东西用行话来讲是切开。”
  赵峥嵘笑了:“你不是不懂吗,还知道行话了?”
  林彩蝶:“只是这一句而已,别的我也不知道,不过多数是翡翠或者玉石,就是不确定是什么品种。”
  这种玉石有很多的种类,翡翠和和田玉不过是名气最大的两个而已,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包括前文介绍的那些印石,也都是属于这种。
  但是就眼下的这块石头,单单看其露出这一角,也不是普通的那种玉石。
  不管是颜色还是材质,都给人一种级别很高的感觉。
  赵峥嵘又转来转去的看了一遍,然后把石头递给林彩蝶:“你收起来吧。”
  林彩蝶倒是没着急收:“刚刚就是怕你等的心焦,我回来的早,等下我还要到那地方再看看去。”
  赵峥嵘:“还看什么,还能有这个?”
  林彩蝶:“不一定,按理说这种都属于矿石,应该有很多,但是刚刚那个地方到底还有没有,我也不确定。”
  赵峥嵘抬手看看时间:“现在也4点半了,再过一会也该做饭了。”
  林彩蝶看看挂在西边天空的太阳:“我一个小时之内就回来,咱们今天就在甲板上吃吧,露天的月光晚餐。”
  赵峥嵘:“行吧,那你去吧。”
  林彩蝶又下水了。
  赵峥嵘也不急着钓鱼了,先是把甲板收拾了一下,把三个装鱼的桶都放到一边,把林彩蝶没来及收起来的石头放到舱里,这才开始处理那条东星斑。
  第378章 海鲜火锅
  金眼鲷就是红色的,那石斑就把青斑留下了,这条东星斑就直接当晚餐吧。
  (很多书友应该都刷到过东星斑,好像价格不是多贵,但是那多数是养殖的,真正的野生东星斑的价格在后世依然昂贵的很。)
  这鱼现钓上来的,现在正是新鲜的时候,这时候动手,还是新鲜海味。
  而此时的林彩蝶已经再次站在海底断层的边上了。
  这次她走的不是原来的路,但是目的地是一样的,其实就是靠这种方式,尽可能的多探索一下海底。
  可惜的是,这条路上依然没什么发现。
  到了海底断层处,林彩蝶把海珠的感应范围张开,然后就慢慢下沉到刚刚发现原石的那个位置。
  然后就仔细的搜寻着,心里也盼望着,这里就是一个矿脉。
  那样的话,这辈子、下辈子的生活都有保障了。
  毕竟,后世的翡翠、玉石是什么价格,她还是很清楚的。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来回的搜寻了半天,毛都没发现一根。
  也难怪那块石头就卡在那,是独立的,明显是被海底的地壳运动或者海底台风卷带过来的。
  不要以为是石头,就一定能沉于水,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20多斤的石头实在不值一提。
  而海洋,恰恰是大自然力量最莫测的地方。
  即便没有发现所谓的玉石矿脉,林彩蝶也没什么失落感。
  海洋的面积这么大,哪能下海一次就遇到,反正这辈子时间还长,慢慢探索呗。
  她又在这里来回的搜寻了一圈,然后才走上回程的路。
  不过,这次还是绕了一下,其实林彩蝶在来回的路上走的从来都不是直线,而是s型的路。
  也是为了能最大范围的探测到更多地方。
  断层距离小艇的直线距离大概在30里,对于林彩蝶现在被局限的速度而言,也不过是10分钟的路程而已。
  这速度要是参加游泳比赛,那就是超越人类极限的水平了。
  不过这次回程的时候,到底还是有所发现。
  在距离小船4000多米的距离,海底深度800左右的海底,林彩蝶终于发现了沉船的痕迹。
  说是痕迹因为这里几乎看不到什么船的影子,是海珠探测到在海底淤泥中的沉船残骸轮廓。
  通过海珠,林彩蝶也能发现淤泥下的东西和物质。
  这种功能要比所谓的x光清晰的多,是那种完全“看到”的既视感。
  林彩蝶就看到淤泥里的残骸上,密密麻麻的摆放着的瓷器和其他东西。
  多数还是瓷器。
  也难怪了,china可不就是瓷器吗,我国古代所创造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典型的制品,对外贸易的时候也注定是被运输最多的。
  林彩蝶确定了位置后,并没有着急的探索,而是打算先回小艇上。
  只要被她探索过的,就不会迷失,海珠的海图有记录、查找功能。
  倘若真的把海洋全走一遍后,林彩蝶相信,她比后世的最先进的卫星地图要好用的多。
  快速的回到小艇后,赵峥嵘已经把鱼都处理了。
  林彩蝶看了一下,他居然还都切了片。
  林彩蝶还没问,赵峥嵘先说话了:“终于回来了,快,先上来休息一下。”
  林彩蝶上去后,感觉到小艇在来回的随着波浪摆动。
  “起浪了?”
  赵峥嵘:“刚刚起,就一点点。”
  海面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每天都会有波浪产生。
  在我国最着名的就是钱塘江大潮了,但是并不是其他的地方就没有。
  这也是小船一般不在海上过夜的主要原因。
  当然有大潮的时候,大船也不顶用。
  林彩蝶:“那就往后退退吧,我先去换衣服,你去开船。”
  赵峥嵘:“咱们去北边吧,前头过来的时候,那边有个小岛,咱们就在小岛那里,等下还能上岛看看。”
  林彩蝶:“行,你决定了就好,我先进空间了啊。”
  到了空间里,林彩蝶先去温泉那洗了下,然后换了衣服后又在空间里准备了些菜,然后把煤炉之类的都拿了出去。
  赵峥嵘已经把船停靠在小岛的一边了,林彩蝶打量了一下,小岛的这面其实并不大,看着就二十多米的长度。
  东海这边,这样的小岛很多,大的也到不了一平方公里,小的就是一个礁石大小。
  这种小岛的周边环境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为小岛多是珊瑚岛礁,或者是海底礁石山脉,说不准就会有暗礁。
  靠近这类的小岛就要慢一些,仔细一些。
  不过赵峥嵘常年在东海海域活动,带兵训练也是周边,所以可以畅行。
  林彩蝶就更不用说了,有海珠,海底情况在海图上是一览无余的。
  “今天咱们吃暖锅了啊,等下烫着吃。”
  暖锅就是火锅,两人也吃过几次了,林彩蝶以前准备的蘸料还有呢,而且赵峥嵘本来也喜欢的很。
  在渔村,羊肉算是稀少的,所以,烫鱼片反而是最多的。
  而东星斑,无疑是顶级的食材。
  林彩蝶把炉子点好,锅放上去,慢慢烧水,自己又回到空间拿了些青菜、碗筷这些出来。
  想了想,又抓了几条小八爪鱼、一些剑虾出来,这些也都是烫海鲜锅的顶好食材。
  赵峥嵘看到林彩蝶居然要做火锅,也是高兴的很。
  林彩蝶准备的这个火锅,以前赵峥嵘吃过,也是念念不忘。
  这次他倒是没想到要吃火锅,不过既然做了,那就更好了。
  他也到了小甲板上,把马扎放到林彩蝶屁股下:“你坐着弄,我来处理这些虾。”
  林彩蝶肯定是交给他处理的,她顺势坐下,摆弄起蘸料来,这可是火锅的灵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