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 第238节

  赵傲然看到黄蕾后,走了过来,帮两人提东西,“我给黄老爷子打去电话,问问你何时来。”
  原来是这样啊,不过很快,黄蕾反应过来,“不对啊,你怎么知道我爷爷单位的电话。”
  她也没有和赵傲然说啊,惊讶的看向赵傲然。
  “我知道单位啊。”赵傲然是不知道,但是架不住他会打听啊。
  “我就知道你们今天的火车到京城。”
  “谢谢。”有人来接当然是好事,虽然来过京城很多次,可不是这个年代,就是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
  赵傲然带着两人走到一个胡同口,张夏怎么看都觉得有那么点不对劲。
  “我说你怎么回事,怎么带我们来这里。”要不是在农场认识这么多年,真的都要高呼那个啥了。
  “你们不会想坐公交车吧。”赵傲然对着胡同里面招招手,没有一会功夫从里面驶出来一辆三轮车。
  “现在都是等着要去学校报道的人,车上都是人。”
  “三轮车虽然是贵了点,但是人轻松点。”赵傲然报了一个地址后,很快就和对方谈妥价格。
  想起刚才看到从火车站经过的公交车,真的是车上都是人。
  虽然听着三轮车的价格是贵了点,可起码不是那么拥挤,然后还不要转车。
  很快他们三人就到了黄蕾张夏的学校,因为今天是学校报道的日子,校门口挤满了很多人。
  至于新生的年纪,有明显看上去才十来岁的小孩子,还有一脸饱经风霜的脸。
  黄蕾在心里不住感叹,真是同学年纪上下很差的大学同学。
  “黄蕾,你们就读的经济系在这里。”赵傲然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再次发挥作用,带着她们俩麻利的走到了经济系所在地方。
  这如果没有打听过,是绝对不会这么熟门熟路,张夏看着走在前面的赵傲然。
  他们真的就是朋友和同学的关系吗?哪个朋友会这么热心?
  张夏真的是不能理解,实在是赵傲然真的不是一个很是热情的人,看他在农场的表现就能知道一二。
  唯一能让他热情的人,除了黄蕾,还是黄蕾,就没有其他人。
  算了,这话还是不要提了,他们两人不管是谁都不会承认。
  很快两人报名完毕,也在赵傲然的帮助下,把行李搬到了宿舍。
  张夏和黄蕾两人放下行李就开始打扫卫生,也不知道多久没有用的宿舍,现在总算是可以用上了,相对的也是挺脏的。
  然后还有一股子的味道,要开窗通风才成,黄蕾无奈的在心里叹口气。
  赵傲然速度去学校内部的供销社,去采购了属于她们俩的定额东西。
  没有一会功夫,赵傲然就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上来。
  麻利的分成两份,边上的舍友看到后,“这里还有暖水瓶买,需要票吗?”
  “不需要,凭录取通知书就能买上一份。”赵傲然的学校昨天就报道,所以一些道道还是知道一二。
  “还有手表也不需要票,虽然质量不如一些老牌子,但是看个时间是不错。”
  大家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肯定是立马下去买。
  在北方,冬天没有暖水瓶的话,这日子可是绝对不好过。
  至于手表的话,有人觉得有必要,有人觉得没有必要,就看各人选择。
  对黄蕾而言,手表当然很是需要,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时间。
  张夏当然买了一个,在农场做了这么几年,手上还是有点钱的。
  第357章 倒霉女知青59
  黄蕾知道他们这界考上大学的人,肯定很爱学习,用后世的话来形容,那就是绝对的妥妥的卷。
  绝对的卷。
  但是没有想到,她们一个宿舍八个人真的是卷的可怕。
  有人一大早六点多就起来,就下楼去复习功课,晚上不到熄灯时候,也是不会回宿舍。
  更为恐怖的是,哪怕熄灯铃打过,还有人会坐在走廊上看书,就着那么昏暗的灯光。
  但凡有个图书费或者教室,是24小时亮灯的话,黄蕾相信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待在那边。
  包括张夏,那也是拿出当初为了参加高考的认真,投入进来。
  黄蕾反正是按照她固定的节奏行事,该吃饭的时候就必须要吃饭,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不然休息不好,反而没有精力和体力看书。
  张夏跟着周围人卷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身体真的糟糕许多,更为重要的是,发现期中考试的成绩,竟然还不如黄蕾。
  如果是高考的成绩没有黄蕾好,那可以说是基础不同,可现在他们明明就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怎么就愣是没有她好。
  看着疑惑不解的张夏,黄蕾也不能不管啊,“你身体疲惫的情况下,还要坚持看书,你觉得你能看进去多少?”
  “没有太多的效果,感觉脑子都成浆糊。”张夏很是老实道。
  “对吧,我就知道会这样。”黄蕾表示这就是休息不够的关系。
  “我们就是要好好休息才成。”
  “早睡早起挺好,晚上休息好,早上起来看书,才能更有精力和体力。”
  张夏想想也是,别的不说,就看黄蕾,真的是精力体力那个好。
  黄蕾麻利的收拾好东西,“对了,明天休息,我今天就不回宿舍了。”
  几个还在宿舍的舍友,很是疑惑的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她们可是知道黄蕾不是京城人士,她不回宿舍,按住哪里。
  “小蕾的爷爷调到京城工作。”这事也没有啥不能说的,预计以后这样的事会有很多。
  啥?黄蕾的的爷爷竟然调到京城上班?在场的
  几人都惊呆了,不敢置信的看向张夏,“她爷爷是?”
  “做大厨的。”虽然张夏也不懂,怎么好好的一个大厨,竟然都调到京城来上班。
  可现实就是他来这里上班,连房子都已经分配好,如果不是黄蕾说出来,真的是不敢置信。
  预计连黄蕾自个都是晕乎乎的,各种不敢置信。
  按照信上的地址,黄蕾摸到了一个地方,算是皇城根下一个四合院,看着紧闭的大门,嗯,估摸着不是大杂院。
  刚准备敲门,赵雅正好提着菜篮子过来,“小蕾?”
  “奶奶。”黄蕾速度把赵雅准备提东西,“你这是?”
  “我去买点菜。”赵雅掏出钥匙开门。
  这个点去买菜?大下午的,供销社还能有菜供应?
  哪怕没有在京城这里买过菜,但是全国的规矩也是差不多啊。
  “是你爷爷饭店那头顺带买的,我正好过去拿。”
  “我和你爷爷的粮油关系还没有办好,这些日子,现在那边拿。”
  刚才赵雅开门的时候,黄蕾就在想,是否是独门独院的四合院,不过觉得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结果没有想到,竟然还真的是,当然是不大的四合院,进门后是个影壁,然后三间倒座房。
  对面是大三间的正房,两边是各两间东西厢房。
  “你爷爷说,到时候两个厢房,一个做厨房和吃饭的地方,一个做卫生间。”
  住惯了楼房,就知道上下水都有是多好的事,黄老爷子坚持要安装这个。
  “要的要的。”黄蕾也喜欢有个卫生间,不然真的是一个麻烦。
  “正房的话,除了招待人的,就是我和你爷爷的卧室。”
  “你的话就只能住倒座。”本来他们老两口是觉得正房给黄蕾住,可他们又担心外人知道后,不知道会如何编排黄蕾一二。
  “正好当初装修的时候,也没有布置。”知道小丫头有自己的想法,就让她自己布置。
  好啊好啊,黄蕾觉得这样挺好,“隔出一个不大的卧室,然后我还要布置一个更衣室。”
  “然后这个地方。”剩余的地方么,“我要弄个书房和接待我朋友的地方。”
  “对了,奶奶,这房子的产权?”这个地段,这么好的独栋四合院,哪怕再小,也不是小钱钱。
  “你外公掏了几千元钱买下来。”
  “其实饭店那头也会安排住的地方,不过你爷爷说没有到你学校直达的班车。”
  “而且周围都是人。”住楼房还有点不好使,周围邻居太多,议论是非的人也多,不是你关门就能解决的。
  “住四合院的话,还能养花,然后厢房的话,因为是平顶的关系,你爷爷说打算弄成两个露台,可以在上面种花,看看周围的风景。”
  “还说你一定喜欢。”赵雅盯着黄蕾看这丫头的表情。
  当初老头子提出,哪怕掏钱,都想弄到一个四合院的时候,不少人觉得他们傻。
  “我和你爷爷都觉得,这周围的学校,不管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初中,都比当初分给咱的房子好。”
  现在都已经恢复高考,说明啥?说明慢慢的会对教育重视起来。
  既然会重视起来的话,岂不是从小就要抓孩子的教育。
  这难道就是学区房吗?听着这熟悉的学校名,好吧,在后世都是很有名的学校。
  这房子绝对妥妥的学区房啊,地理位置好,真的是好的不能再好。
  “你爷爷说了,这几年努力赚钱,到时候看看是否可以把后面的房子给买下来。”赵雅小声的把黄大鹏的想法说了出来。
  把后面的房子买下来?“一样的规格吗?”黄蕾有点吃惊。
  “对,是一户人家,只是兄弟多了,要分家,面积差不多,就是这套房子临街,那套房子是侧开门。”
  “我们当初也去看过了,价格差不多,但是我和爷爷想着,还是这样好。”
  “后面的房子就是倒座房和左右厢房都弄了露台,是连在一起,可以利用的面积大了点。”
  赵雅放好东西,带着黄蕾走到露台上看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