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 第323节
沈李氏才不管沈建生会如何生气,都已经报名了,人都要出发了,生气有啥用。
“啊,在这里买东西?”沈洁没有想过在家里买了东西,然后带去东北,她可是想好了,要轻装上阵。
结果没有想到,老太太的意思是,要在这里买,要知道去东北是要转车的。
“农场的话,应该有东西吧。”
“你也不想想,农场是有供销社,可是突然有这么多知青去报名,物资供应的上?”
“你这次报名早,应该是可以买到新东西。”现在不少要去当知青的,都在家里闹腾,不想去当知青。
物资供应绝对是充足的,应该能采购上,老太太顿了顿,“如果没有买到新的,你带着票去东北,到那边买新的。”
“不用了,如果没有新的,用旧的也是一样的。”都是她用的,没有必要必须要买新的。
“不然万一那边没有咋办?”
“而且这个是有时间限制。”过了时间就没有了,都不会补新的,所以绝对不能浪费。
老太太盯着沈洁看了许久,没有看到她为难的表情,“成。”
都已经是亏欠这个孩子不少,到时候等她结婚的时候,再好好弥补。
想到这里,老太太想起一件大事,“小洁,如果到了那边,你不能适应,你就请假,请个长病假都成。”
“回家里,家里总有你一口饭吃。”不就是跑几次黑市采购点吃的,家里又不是没钱,最多就是不存钱。
总之,不能让自家孩子在那边吃苦,“不要管外人如何说,咱自家人过自己的日子。”
老太太知道小孙子身体不好,全家人的关注点都在晓辉身上,等孩子大点后,身体也好了。
他们才发现小洁变的沉默了许多,遇到事都不会和他们说,幸好还有晓辉,他们姐弟关系不错。
本来想着有晓辉在,问题应该不大,可是他们都忘记了,孩子会长大,更加有自己的秘密,不会全盘说出来。
如果不是小丫头给沈媛欺负的狠了,预计都不会说出来。
“我知道。”前世的时候,沈家人也和原主说了,可是她担心回去后,会加重家里的负担,就没有回来。
重来一次,沈洁当然不会逞强,当过知青的她知道真的是辛苦。
那次任务,还是去一个离家近的地方当知青,都能年年回来,还那么辛苦,现在去东北当知青,都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
如果真的很是辛苦的话,真的没有必要坚持,“我不能坚持的话,我会回来。”
“而且奶,我也不会白吃饭,我可以在家做手工活。”
沈李氏偶尔也会去街道接一些手工活,虽然收入不多,可也能贴补下家用。
“不用,晓辉马上有收入,虽然不多。”
“我和你爸妈都商量好了,他有了收入后,一半收入,每月都邮寄给你。”
虽然是不可思议了点,可如果不是她让步,沈晓辉都未必去上班。
啊,不会吧,沈晓辉的一半收入都归她,每月邮寄给她?怎么原主的记忆里,没有这么一笔钱的存在。
冲着他们对原主的态度和喜欢,老太太都这么说了,就绝对会做到,绝对不可能会出尔反尔。
既然这样的话,那问题出在哪里,钱给谁拿走了,沈洁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
除了她,绝对不会有人做这事,沈洁只想说,沈媛这人是真彻底没救了。
不过这家人也是奇怪,为何都不会在信里提上一句,但凡他们在信里提上一句,原主也不至于啥都不知道。
沈洁也只能很是无语的表示,真的是别扭的一家人,真是不明白他们的想法。
想不明白的她,也懒得去想,反正命运已经有了改变,哪怕沈媛收到风声,也去街道报名,那又如何。
农场那么大,他们未必会分到一起,就算分到一起,她又不是那个傻姑娘,会任由沈媛打着所谓的堂姐妹的旗帜,从她这里谋取好处。
第485章 姐妹花知青5
吃好午饭起来的沈洁,帮老太太做了回手工活后,就开始处理食材。
虽然家人宠着小姑娘,可是该做的家务,那也是要做的,比如小姑娘的厨艺就是挺不错的。
唯一让沈洁不适应的是,因为是供应提供的关系,炒菜所用的油,都是用很可怜的量去炒制。
天知道用油的时候,她可是真的很担心,用纱布刷油锅的时候,担心弄多了。
幸好幸好,控油可以说刻在原主的骨子里,绝对控制好好的。
就是不知道到了东北后,是否能想办法弄到一些食用油,不管是邮寄回来,还是自己吃都成。
实在是讨厌水煮菜的滋味,又不是需要注意身材,不能吃油腻菜的年代。
老太太以前偶尔还会搭把手,或者直接自己上阵,现在老太太都让孙女忙活。
在家里有大人可以帮衬一二,可是到了东北后,谁能帮衬一二。
看着沈洁麻利的干活,老太太表示很是满意,“到了那边后,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也不要和对方硬来。”
“也不能任由人欺负,反正大不了到时候咱就回来。”老太太给足孙女底气。
如果不是政策不允许,老太太真的不想让孙女去那么遥远的地方。
虽然有时候没有传开,可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点风声,比如一些嫁给当地的知青,未必真的就是心甘情愿。
老太太知道这次报名的地方,不是去东北就是去西北,西南的时候,老太太很是着急。
幸好现在是去农场,老太太的心也是松口气,起码安全方面有了保证,只要和沈媛再保持下距离,那就更好了。
中午因为就两人吃饭,随意吃了点,晚饭是全家人吃,当然不能随意。
说是不能随意,其实也没有多少菜,实在是物资供应不上。
沈洁都想好了,“奶奶,等我到了东北后,到时候我去山上采菌菇和木耳,晒干了可以邮寄回来。”
如果能逮到小动物,那也是挺好的,不过预计她这小胳膊小腿的,都未必能搞定。
但是菌菇和黑木耳的话,那是绝对没有问题。
这个点是大家都在做饭的时间点,走廊上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饭,听到沈洁说去东北。
“小洁,你去街道报名了?”
“确定去东北了?”
邻居中也不是没有人要去当知青,可谁都希望再看看,是否能找到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开去当知青。
之前沈晓辉找到工作的时候,大家还想沈家是否还会继续花钱买工作,毕竟老大在部队工作,两口子工资不少,老太太也是有工资的。
结果不成想,小丫头竟然不吭声的去报名,这让大家真的很惊讶。
“对,我今天和同学一起报名了,街道主任很是肯定的说是去东北。”
“而且是去建设农场。”当初在场报名的人是只有她和冯丹,可工作人员有好几个,他们下班后,难道不会说?
都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去健身农场?”
“那岂不是有工资拿?”一个中年妇女惊呼出来。
“对啊,去农场的话,就不是靠工分过日子,而是拿工资。”
“虽然是去外地,可差不多也可以算是上班,比去农村当知青来的好。”
大家纷纷觉得如果真的可以去建设农场的话,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洁,你知道明天报名的话,还能去农场吗?”很快做出决定,让孩子去当知青,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都不知道下次何时才会有。
“我不知道,反正我听主任的意思,这次招人比较急,不然也不会来南方这里招人。”
“没有意外的话,后天或者大后天就要走了。”沈洁真的是一摸两眼黑,啥都不知道。
反正她知道的是,今年报名当知青的,也就只有冯丹还有几人,分到了建设农场,其余都是分到各个农村。
“这么快啊。”一个本来有点心动的家长,不由得开始打退堂鼓。
毕竟家里还在观望,看看是否可以帮孩子弄到一份工作,还是再等等吧,听中间人的意思,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对,因为那边急需人。”沈洁就是简单说明情况,至于如何选择,就是他们自家做选择。
问不出啥后的众人,纷纷回归原位,不是做饭,就是回到屋里和家人商量起来。
沈建设回到家里的时候,正好和刚下班的张亚梅沈晓辉母子遇上。
他们在一个单位工作,那个退休老员工家的孩子都在外地,准备退休后就投奔儿女,等于没有人接班,郑亚梅知道后,就从对方手上买了一份工作。
“爸。”沈晓辉和沈建设打声招呼,跟在父母身后回家。
一路上就听到大家讨论去东北建设农场当知青如何的话,沈晓辉眼睛一亮,“爸,我觉得让我姐去东北农场挺好的。”
沈晓辉对沈媛也没有好感,每次见到对方,除了装可怜就是装可怜,从沈洁的手上不知道弄到多少好处。
他真的担心,万一到了那边后,沈媛又装可怜,从沈洁手上骗到吃的喝的,结果后者都没有吃饱,这可咋办。
结果讨厌的堂伯,非要说啥堂姐妹到了东北后,可以互相照应之类的话。
沈建设当然是心动,“我,不是答应堂伯,让你姐和小媛一起报名。”
他想了下,觉得要不要还是问下沈建生,如果同意的话,那就明天上午就去报名。
一个邻居正好听到这对父子的对话,“你家小洁都已经报名了。”
“多亏她去报名,不然我们都不知道,农场竟然来招人。”
这位邻居可是打定主意,明天一大早就让自己闺女去报名,进入农场工作,绝对的是安全。
至于东西还没有收拾,东西也没有买,这些都不是问题,大不了浪费一些钱,东西在这里采购后,就邮寄过去。
还有东北的冬天冷,要想好去哪里弄棉花,起码要做出一条厚实的被子,可不能把自家孩子给冻到。
这么一想的话,真的是很忙很忙,不成,马上要请假两天,不然事情都没有办法搞定。
第486章 姐妹花知青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