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只是随着林老夫人身体越发不好,贾敏嫁进门后又始终不曾有孕,这令林老夫人越发急切了,要知道林家几代单传,要是在闭眼前见不到孙子,林老夫人觉得自己怕是无颜去见地下的夫君和林家的祖宗了。
  病痛缠身的林老夫人因为身子的缘故,越发胡思乱想了,对于多年未曾有孕的贾敏自是看不惯,只是碍于林如海偏着贾敏,不好明着对她挑刺。但林老夫人到底是守寡多年还拉扯着林如海长大的,也不是个简单的,不好明着动手,便釜底抽薪,在林如海面前哀泣哭诉:“海儿,为娘的身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只是在死前看不到孙子,为娘无颜去见你爹呀,我就是死也没法闭眼呐。”
  林,满是愧疚的道:“母亲,是儿子无用。”
  儿子,在她看来,这自然是要怪儿媳贾敏,霸占着儿子,却连个孩子都怀不上。只怪罪贾敏的时候,现在要做的是给儿子塞人,既然贾敏不能生,那就让其他人来生,总归里,林老夫人借机宽慰儿子,“海儿啊,为娘不是怪你,许,只是为娘的身子,怕是等不及了,我挑了两个好生养的姑娘,给你做姨娘,你把,无后为大呀!”
  :“母亲,许是我子女缘未至,就不必耽误其他女子了。”
  林老夫人的,你身边原本的两个通房,都被贾敏打发了出去,如今后院只有她一人,妒。”
  “你要是还认我这个亲娘,就照着我说的话去做,要是你不怕为娘死不瞑目,你就只管听你媳妇的。”
  最终林如海还是没能犟过林老夫人,只能把两个姑娘领了回来,老夫人这边直接按照姨娘的份例给安排了伺候的人。等到林如海在两个姨娘房中歇过了以后,林老夫人那是整天的盯着她们的肚子,只盼着有个孙子。而贾敏在林如海纳妾后伤心不已,她独守着空房,夜不能寐,想起出嫁前二嫂王氏曾经说过的闲话,心里开始恐惧,她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整日以泪洗面。
  贾敏在林家的日子不好过,却也没有回娘家告状,因为朝中时局动荡,林如海在荣国公的帮助下,谋取了外放。离家在外的贾敏举目无亲,哪怕写信回去也于事无补,这一来一回不知要耽搁多久,面对婆婆的打压亦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林如海纳妾,自此再不属于自己一人,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有了裂痕。
  京中的贾家收到贾敏的诉苦信后,除了贾代善真心为女儿着急心焦,其余人也不过是面子情罢了,史氏也只会在贾代善面前装装样子,实际上只是在信里空口安慰贾敏,并无甚行动。而贾代善身为大男人,自是没办法直接出面,只能将此事拜托给了夫人史氏,史氏出工不出力,贾敏只能在心里自我安慰。再加上朝中争斗越发激烈,荣国公府也被牵涉其中,贾代善开始暗中蛰伏起来,整个荣国公府开始低调起来。朝堂上诸王之间的角逐愈发激烈,贾家手握兵权,且在西山大营经营多年,多年积累的人脉不可小觑,再加上宁府小辈开始崭露头角,一时间成了诸位王爷拉拢的目标。宁国公府自娶了襄宁长公主后一直保持中立,只听命于皇帝,是实打实的保皇党。荣国公府这边却没办法从中轻易脱身,他们府上同太子走的太近了,贾赦是太子伴读,贾赦的岳家张家被彻底绑在了太子身上,就连荣国公府也免不了被打上了太子一党的印记,直接被卷进了这场夺嫡之争里。
  太子是元后嫡子,由隆兴帝一手抚养长大,父子之间本是亲密无间,只*是随着诸皇子长大,步入朝堂之后,他们之间的信任在慢慢减少。皇位只有一个,皇子们都想去争夺,最先被盯上的便是太子,在其他皇子眼中,太子不过是投了个好胎,成了元后嫡子,这才会被立为太子。他们不服,凭什么他能当上太子,而自己就不行呢,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他们联合在一起,共同对付太子,想要将他拉下太子之位。
  隆兴帝也已经不再年轻了,他老了,看着年轻且野心勃勃的儿子们,隆兴帝的心中开始忌惮这些成年的皇子,尤其是贤名远扬的太子。
  隆兴帝与太子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他不再偏爱太子,对其他皇子也越发和颜悦色起来。而诸皇子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都卯足了劲,使出了诸多手段,挑拨着太子和隆兴帝之间的关系。
  朝堂上,在隆兴帝的有意打压及诸皇子的故意为难下,太子开始举步维艰。在外受了许多气的太子,回到自己的宫里大发雷霆,太子的幕僚见状也开始为太子出谋划策,分析时局。在有人提到前朝多位废太子后,诸人心里开始动摇了,想到自己这些日子受的委屈,以及父皇的态度,太子知道自己若是不采取措施,将来只怕会落到跟那些废太子一样的下场。
  俗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做了多年太子,在被逼到一定份上后,他终于按捺不住了。
  太子开始谋划起来,身为隆兴帝精心培养多年的太子,他自然不是草包,暗中的筹划更是只有极少数心腹知晓。不知不觉间,京中暗流涌动,朝野之上,君臣父子之间相互试探,拖延着时间,各方都需要暗中安排后手,哪怕失败,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高座龙椅之上的帝王,对于下面的暗流自然不会一无所知,对于太子的动作也隐隐有些猜测。虽只是简单的猜测,但是作为帝王,自然不会对自己的安危置身于外,悄悄安排好了人手,防止有哪一方狗急跳墙。
  对于皇子们的一些小动作,隆兴帝只当做不知,更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准备去郊外的皇家猎场围猎,这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蠢蠢欲动。
  对于京里弥漫的不详气息,似襄宁长公主这般经历过夺嫡之争的人,预感最为强烈,虽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但这并不妨碍襄宁长公主提前做好准备。
  贾代化也是经历过的,在这件事情上与襄宁长公主一拍即合,对着身边的几个儿子好生警告了一番,在外为官的儿子也没有漏掉,专门让人去送信,让他们注意着一些。一大家子严阵以待,生怕被这场风波波及,便是几个儿媳也都被襄宁长公主留在了府里,轻易不出门。
  阳光明媚,微风拂过脸颊,在这样和煦的阳光下,黑暗渐渐袭来,危险正在蔓延……
  第43章 倒v围猎异动
  这日,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走在大街上,沿途已许多百姓张望着,道路两旁有身着铠甲,手持长枪的将士在看守,用手中的长枪限制着两边看热闹的人群,人群中十分拥挤,将士们艰难的维持着秩序。
  作为隆兴帝的妹夫和外甥,贾代化十分荣幸的同在京中为官的三个儿子,一起加入了围猎的队伍,荣国公贾代善亦在此行之中,并且负责护卫隆兴帝的安全。
  丈夫和儿子都去京郊围猎了,若是平时襄宁长公主自然不会放弃这样好的机会,一家子一起出行。
  但如今这种紧张的时局下,襄宁长公主虽担心他们父子的安全,却也不得不在贾代化的劝阻下留在了京中。毕竟宁国公府里还有一大家子人在呢,除却几个儿媳和年幼的孙子,府里尚未留下成年的男丁,这样实在是太危险了,最终只能留在京中,坐镇府宅。
  “素梅,你说他们现在可到了,也不知道这一路上可还顺利?”留在府中襄宁长公主满是担忧,心中的万般愁绪无处宣泄,只能和身边的大宫女素梅唠叨唠叨。
  素梅伺候襄宁长公主多年,自是知晓襄宁长公主在担心些什么,只是离队伍出发还没多久,公主就已经念叨了五六遍了。经受了襄宁长公主好一番摧残的素梅,只能温声安慰公主,“驸马和几位少爷离开还没多久,此时应该还在路上,随陛下出行,这一路上护卫自是不少的。”
  “唉!虽知晓有护卫在,但本宫心中十分不安,也不知皇兄此番是何意,竟在此时外出围猎,要知道几位皇侄正斗的热火朝天呢?”襄宁长公主有些疑惑的用手抵着头,靠在贵妃榻上。
  “陛下乃天子,想来总是有自己的思量,您切莫多思,驸马爷和几位少爷都在,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公主,恕奴婢多嘴,您一直忧心驸马爷和几位少爷,昨夜也未曾休息好,为了您的身子着想,您还是再休息一会儿吧。”素梅略带着担忧的望向襄宁长公主,虽知晓有些僭越了,但看着襄宁长公主憔悴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出口规劝。
  看着素梅满带着担忧的眼神,襄宁也不再强撑着了,昨夜一直没休息好,实在有些撑不住了,歇一会儿也好。
  襄宁看向素梅叮嘱道:“也好,本宫先眯一会儿,一个时辰后喊醒本宫,本宫要去小佛堂拜佛念经,祈求菩萨保佑,只希望我的丈夫和儿子此行能够平安。”
  素梅应道:“是。”随后挥退了屋内的下人,自己在一边守着,照料着襄宁长公主休息。
  一个时辰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等襄宁长公主休息好醒来,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在丫鬟的伺候下,襄宁长公主整理好衣装后,直接去了小佛堂,接连几天都在小佛堂里待着,几个儿媳怕她寂寞,特地带着自己的儿子来给襄宁长公主请安,看着几个小孙孙,襄宁长公主一时间只顾得上陪几个孩子玩耍,只每天必然会抽出时间去小佛堂里烧香拜佛,到底是求个心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