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饭后,贾政借口要看书,又回到了书房。他点燃蜡烛,却无心阅读,只是望着跳动的火苗出神。
  王氏的手段,他并事,他就已经领教过了。但这次不同,关系到宝玉的终身,
  "林如海..."贾政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若能得这位巡盐御史相助,他在工部的处境必能改善。而黛玉...那孩子虽身子弱些,但才情品貌都是上乘,又是老太太的心头肉...
  窗外,雨声渐歇,一轮残月从云层中透出,冷冷地照着荣国公府的亭台楼阁。贾政站在窗前,望着那轮月亮,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不能明着反对王氏,毕竟元春在宫中需要王家的支持。但他可以...顺水推舟。
  次日清晨,贾政早*早起身,早膳,他对王氏道:"今,晚些回来。"
  王氏正在安排丫鬟们准备赏花宴的事宜,闻言只是点点头:"老爷自去忙,家里有我。"
  贾政出了门,却没有直接去衙门,而是命轿夫转向了上官在京中的宅院。他手中拿着一卷自己珍藏的古籍,说是要请大人鉴赏。
  与此同时,荣国府的花园里,史太君正拉着黛玉的手说笑,宝玉在一旁凑趣,看在老祖宗的面上,倒也给了宝玉几分好脸色,不时被宝玉逗得掩口轻笑。王氏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她转身对周瑞家的低声道:"去告诉薛姨妈,就说...宝丫头的事,我另有安排。"
  周瑞家的领命而去。王氏整了整衣袖,脸上重新挂上得体的微笑,向花园走去。阳光照在她华贵的衣裙上,金线绣成的牡丹熠熠生辉,却照不进她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东边宁国公府内,素梅姑姑踏着碎步穿过回廊,手里攥着一封密信。她虽满头银发,眉目间却透着精明,是襄宁长公主身边最得力的心腹。此刻她步履匆匆,连廊下小丫鬟的问安都顾不上回应。
  "公主,"素梅姑姑掀开暖帘,见襄宁长公主正倚在炕上闭目养神,便放轻了声音,"查清楚了。"
  襄宁长公主缓缓睁开眼,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睛依然锐利如刀:"说。"
  素梅姑姑凑近几步,低声道:"荣府那位政二太太,前几日派人往宫里递了话,还打点了内务府的周公公。"
  "哦?"襄宁长公主直起身子,示意丫鬟们都退下,"她这是唱的哪一出?"
  "周公公有个徒弟在内务府当差,专管公主伴读选拔的事。"素梅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荷包,"这是周公公府上一个小厮给的,说是前日荣国公府送去的礼单。"
  襄宁长公主接过荷包,从里面抽出一张薄纸,上面密密麻麻列着礼品:南海珍珠一斛,苏绣屏风一对,御赐龙井半斤...
  "好大的手笔,"襄宁长公主冷笑,"她王氏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素梅姑姑压低声音:"更蹊跷的是,那小厮说,他家老爷收了礼后,特意叫了专管公主伴读选拔的徒弟来,说薛家公子在金陵闹出人命的事..."
  襄宁长公主眉头一皱:"薛蟠的事不是已经了结了吗?"
  "是了结了,可政二太太安排的人偏又提起,还说薛蟠近来在京中与冯紫英那帮纨绔厮混,日日吃酒赌钱。"素梅顿了顿,"那管事一听,当即就说'这等人家的小姐,如何能近得公主凤驾'。"
  暖阁内一时寂静,只听得炭盆中火星噼啪作响。襄宁长公主将礼单丢进火盆,看着它化为灰烬。
  "好一招借刀杀人,"襄宁长公主轻声道,"她这是要把亲外甥女的路都断了啊。"
  素梅姑姑不解:"薛姑娘不是她嫡亲的外甥女吗?为何..."
  襄宁长公主抬手止住她的话,目光转向窗外。雪又下了起来,纷纷扬扬,将荣宁二府的朱墙碧瓦都掩在一片素白之下。
  "你且想想,"襄宁长公主缓缓道,"元春还在宫里当女官,王氏对宫中情况不了解,在她看来元春正是需要稳固地位的时候。若薛家姑娘入了宫,哪怕只是公主伴读,以她的才貌品性,若得了提携,难保不会..."
  素梅姑姑恍然大悟:"政二太太是怕薛姑娘抢了荣府大姑娘的风头!"
  襄宁长公主点头:"这是一层。再者,史氏近来对黛玉越发疼爱,明眼人都看得出她属意黛玉做孙媳妇。王氏岂能甘心?"
  "所以她就..."素梅姑姑倒吸一口冷气,"可薛姑娘毕竟是她亲妹妹的女儿啊!"
  襄宁长公主冷笑一声:"在她眼里,什么亲不亲的,只有对宝玉、元春有利无利。"她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叶,"当年她对赵姨娘的手段,你又不是没见过。"
  素梅想起往事,不禁打了个寒战。那年赵姨娘刚生下探春,王夫人便以"产后需静养"为由,将她迁至偏院,一折腾就是三年。
  "那薛家那边..."素梅姑姑迟疑道。
  "薛家太太是个没主意的,薛家姑娘又太懂事,"襄宁长公主放下茶盏,"这事她们只会吃个哑巴亏。"
  正说着,外头丫鬟通报:"荣府琏二奶奶来了!"
  襄宁长公主与素梅姑姑对视一眼,迅速换了话题。待王熙凤进来,只见主仆二人正说笑着今年的腊八粥该放哪些干果,哪还有半点方才的凝重。
  与此同时,荣国府梨香院内,宝钗将落选的帖子收入妆奁最底层。铜镜中,她的面容平静如水,唯有那双杏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黯然。
  "姑娘,"莺儿端着热茶进来,"太太叫您过去呢。"
  宝钗整了整衣襟,对着镜子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这就去。"
  经过回廊时,她看见二太太王氏身边的金钏儿正与一个面生的婆子说话,那婆子衣着体面,腰间系着内务府的腰牌。宝钗脚步不停,却将这一幕深深记在了心里。
  王氏房中暖意融融,薛姨妈正抹着眼泪。见宝钗进来,王氏立刻起身拉住她的手:"好孩子,别难过。在姨妈心里,你是个再好不过的姑娘,姨妈心里也十分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届时你母亲也能放心了。"
  宝钗温顺地点头:"多谢姨妈费心。宝钗年纪还小,不急的。"
  王氏拍着她的手背,满脸慈爱:"真是懂事的孩子。你放心,姨妈很是看好你和宝玉。"
  宝钗垂眸,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掩去了眼中的思绪。窗外,雪越下越大,将一切痕迹都掩盖在纯白之下。
  宁国公府,襄宁长公主站在窗前,望着漫天飞雪,对身后的素梅姑姑道:"你看着吧,这才刚开始呢。王氏出手,从来都是一环扣一环。"
  素梅姑姑递上暖手炉:"咱们..."
  "咱们看戏就是,"襄宁长公主接过手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只要不牵扯到宁国公府,她们爱怎么闹怎么闹。"
  雪落无声,掩盖了荣宁二府中的暗流涌动。只有那深宅大院里的明争暗斗,如同埋在雪下的种子,等待着来年春天的爆发。
  第151章
  荣国公府的春日总是来得格外早。梨花开罢桃花开,一树树粉白嫣红映着朱墙碧瓦,本该是赏心悦目的景致,可这几日府里却隐隐流动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
  "听说了吗?林姑娘又使小性子了,昨儿个为着一盏茶,把小丫鬟骂得直哭呢!"
  "可不是,到底是客居的,这般作态。哪像薛姑娘,见谁都带着三分笑,前儿还赏了我一支银簪子。"
  假山后两个婆子的闲言碎语飘进雪雁耳中,小丫头手里捧着的茶盘"咣当"一声撞在石壁上。那两个婆子回头见是她,竟也不避讳,反倒撇着嘴走开了。雪雁气得浑身发抖,茶也顾不上送,扭头就往潇湘院跑。
  "姑娘!姑娘!"雪雁冲进内室时,紫鹃正在给黛玉梳头。乌黑的长发如瀑般垂落,衬得镜中人越发清瘦。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紫鹃轻声呵斥,却见雪雁眼圈通红,不由放柔了声音,"这是怎么了?"
  雪雁胸口剧烈起伏,话像倒豆子似的往外蹦:"外头那些黑心肝的,竟说姑娘小性儿,不如薛姑娘温婉大方!还说姑娘..."她突然噎住,看见铜镜里黛玉的手指微微蜷起。
  紫鹃急得去捂她的嘴:"糊涂东西!这些话也敢往姑娘跟前传!"
  "让她说。"黛玉的声音轻得像一片雪花落在冰面上,"我倒是想知道,外头都编排我些什么。"
  雪雁这才意识到闯了祸,可话已出口,只得硬着头皮道:"她们说姑娘...说姑娘仗着老太君宠爱,目中无人...连宝二爷都敢甩脸子..."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几乎成了气音。
  梳篦"咔"地断在紫鹃手里。镜中的黛玉脸色倏地煞白,连唇上那点胭脂色都褪尽了,偏生嘴角却扬起一个笑:"好,很好。"
  紫鹃心疼得不行,一边给黛玉披上外裳,一边狠狠瞪了雪雁一眼:"还不去给姑娘沏茶!"雪雁这才如梦初醒,慌慌张张退出去,在门外狠狠掐了自己一把。
  梨香院里,薛太太正拈着蜜饯听周瑞家的说闲话。听到"林丫头"三字时,她眼皮都不抬,只慢条斯理道:"我们宝钗啊,最是懂事不过。前儿还跟我说,林妹妹身子弱,要多让着她些。"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眼二太太王氏派来的丫鬟,"到底是亲戚,不好叫人觉得我们喧宾夺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