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6节
因为他的妻子是一名全职太太,在家中照顾四个小孩。一家六口人的开销都要自己负责。
他的情况和北平钢铁厂工人张祥很像。
只不过尤金活的更体面一点。
张祥最好的一套衣服是蓝色咔叽布的中山装。
而尤金可以给一家人都置办仿毛呢料的西装三件套。
两个儿子都穿着背带裤有漂亮的皮鞋,两个女儿都穿着漂亮的黑色长裙和船鞋。
苏联时期的女生校服很有意思,和女仆装一样。妻子也穿着漂亮的长裙。
对比张祥一家人,只有张祥有一身不打补丁的衣服,孩子们都是老二穿老大剩下的,老二穿老三不要的,一个个淘汰下来的。
苏联工人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比中国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就像是现在,尤金带着一家人先去三楼给两个儿子买了一套铁皮火车的玩具,给两女儿买了一套洋娃娃。
孩子们喜笑颜开后,他又给妻子买了一双全新的皮鞋,产地是东德。说是仿的巴黎最新款。
妻子笑的合不拢嘴后,尤金才想到给自己搞些让自己开心的东西。
比如说伏特加。这张伏特加的票子可是尤金帮工友顶了两个班别人才给的,算是很珍贵了。
“同志,你的伏特加。”售货员点验钞票和伏特加的票之后,将一瓶包装精美的伏特加递到了尤金的手上。
尤金开新的笑着,就像个一百五十多斤的孩子一样。不过他这边拿到了伏特加,他的几个孩子也眼巴巴的趴在柜台边上看着商店里的其他百货食品。
比如巧克力和奶油蛋糕。目前苏联对民生用品是敞开供应的,比如面包、黄油、棉布等等。
但是对享受用的奢侈品是采用配给制度。
比如说伏特加、啤酒,比如说巧克力和奶油蛋糕等等。
这些东西存在和不存在都不影响老百姓过日子,这就是一种纯粹享受用的食物。
妻子拉着孩子们:“小家伙们,家里的副食品票不够了。下个月爱莲娜过生日我们再买奶油蛋糕好吗?”
小家伙们有些不大开心,但还是点头说:“好的,妈妈。”
“我们去中国商品区看看吧。那里偶尔会卖一些不用凭证的副食品。”尤金看着孩子们的表情,他提议道。
现在的中国除了生产日用品卖到苏联外,一些副食品也卖到苏联赚外汇。
最常见的就是容易保存的糖果。
只不过现如今中国生产的糖果口味都比较单一,而且甜度不如苏联自己生产的高。
所以在苏联的受欢迎程度是不高的。不过因为不需要购买副食品的票证,所以这些东西在苏联也有人买。
作为苏联糖果的替代品。
小家伙们显然是吃过很多次中国糖果了,他们对中国的副食品兴趣缺缺。
带着孩子们来中国商品区,看着这些包装很简陋,味道也很一般的糖果,尤金示意售货员称两斤。
而孩子们在中国商品区显然没什么性质。
这里的商品不漂亮,包装也很简陋,没有能吸引到他们目光的东西。
一直到尤金的大儿子发现一个奇怪的东西。
“爸爸,你看,是可乐!”尤金的大儿子指着副食品区角落的一些饮料说道。
这些饮料采用玻璃瓶包装,并且还印刷着和这边这些中国商品完全不一样的图案。
瓶身包装上印刷着红墙绿瓦的中国城楼,城楼后面则是延绵无际的千里江山图。
包装上还用中苏双语印刷着“山海关可乐”的字样。
让尤金真正感兴趣的是在可乐背面用斯拉夫语写着一行小字【工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爸爸,我们能买可乐吗?”尤金的大儿子眨着眼睛问。
也许是那句【工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标语刺激到了尤金,他非常爽快的说:“那一人买一瓶!”
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接过可乐。
这可乐的包装远超这个区域内的其他中国商品。
甚至把苏联自己产的伏特加的包装设计都比下去了。
尤金拿起一瓶可乐,发现可乐背面的标语小字居然是不同的。
“干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一切为了祖国”“我是红色的星火”尤金和妻子低声说了一句:“真不可思议,中国能生产这么漂亮的商品了?”
妻子也附和道:“是啊,完全不像中国人生产的呢。感觉比东德的产品还要精致。”
而尤金是胜利百货商场第一个购买中国可乐的买家。
在尤金购买可乐的时候,有一些在中国商品区挑选商品的苏联人看见他们手上包装精美的可乐。
他们好奇的问尤金一家是哪儿买得。得知是中国生产的可乐后,不少人觉得很好奇。
有不少人因为好奇心而掏钱购买。
第一天胜利百货商场的可乐销量不温不火,只有一百多瓶。
对于这幢有着五层高的百货大楼来说,这点销量完全不值得计算。可是当第二天,可乐的销量仿佛在一夜间被引爆,当天直接卖了三千瓶。
第三天,胜利百货商店的门口早早的排上了长队。
原本这种排队的人群应该是去抢购香肠的。
可是他们今天不约而同的跑来中国商品区。
“可乐同志!我需要可乐!”“十箱,给我十箱可乐!”
“你们有多少拿多少,不要管我有没有钱。我是标准拖拉机厂的采购员,我买可乐是给工人们发福利的。我们厂子有五百号人,给我准备至少五千瓶可乐!”
可乐,更多的可乐,更多更多的可乐!楼层干事谢尔比觉得这群人疯了。
可是更疯狂的事还在后面。
一群穿着军装的战士也冲进百货商店。
“可乐,请给我们准备两百瓶。”他们找到了楼层干事谢尔比。
谢尔比不知道他们的来路,他们给谢尔比看了证件。
他们居然是保护朱可夫元帅的警卫连!
第五十二章 需要的更多
朱可夫元帅喜欢喝可乐,这件事在苏联高层算不上什么秘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人在压力大的时候总是需要找些方式来排解的。
比如说粟裕会吹口琴,林彪要吃黄豆,毛主席要抽烟等等。对于斯拉夫民族来说,最好的解压办法就是喝酒。
但是朱可夫显然不可能成为一个酒蒙子。
他是苏联最高军事统帅,是二战时期整个东线战争的最高指挥官。
而东线战场的战况,应该是整个欧洲战场上最惨烈的。朱可夫可以说是压力山大。
而就在他压力最大的时候,可口可乐伴随着一些美国的援助一起来到了苏联。
仅仅是尝试了一次,朱可夫就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可乐。因为他发现,当战况焦灼时喝一瓶可乐,可以很快缓解他的焦虑。
让他用更冷静的方式思考对策。朱可夫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喜欢可口可乐。
而后世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可乐中大量的糖和咖啡因可以让人分泌足够多的多巴胺,能帮人平复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在治疗情绪疾病上,食用可乐和巧克力是最好的辅助手段。
作为最高统帅,朱可夫不可能和普通基层士兵一样,休息的时候喝个烂醉,成为一个酒蒙子来缓解战场焦虑。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会来。
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可口可乐就成为了朱可夫元帅的必备饮品。
根据朱可夫的私人秘书的记载,朱可夫在战况最焦灼的一次战役中,一天内喝了十二瓶可乐。
而当战争结束后,朱可夫已经对可乐深深上瘾,一天一瓶可乐几乎他的标配了。
后来铁幕落下,冷战开场。可口可乐不能在进入苏联市场,朱可夫元帅的库存迅速告急,他不得不拍电报给可口可乐集团的老总。
让对方研究一批没有颜色的可乐,伪装成伏特加给送来。
所以当时很多不明所以的人会看见朱可夫元帅每天最少会喝掉一整瓶伏特加,认为朱可夫元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酒蒙子。
但实际上一直到多年以后,朱可夫的私人秘书的文件解密,大家才知道。
原来那伏特加的瓶子里装的都是无色可乐。
朱可夫同志的这点小爱好,斯大林同志和苏共其他高层也是知道的。
但是没人说破,因为没有必要。
有必要因为几瓶可乐的事情对一个为国家打赢卫国战争,还攻陷柏林的最高统帅问责吗?
而且人家还伪装了,没明目张胆的喝可乐,至少表面上是伏特加。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下得了台。
只不过朱可夫元帅自己稍微有些憋屈罢了。
毕竟可乐只是一种饮料,但是却在这个年代因为意识形态对立而不许进口,甚至不许饮用。
自己想要喝还要七拐八绕,当真是麻烦至极。
不过现在朱可夫元帅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在苏联居然有一批可乐在公开出售,而能出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批可乐是产自中国的!
来自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阵营,那么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可乐,和资本主义可乐是不一样的!
朱可夫元帅甚至派了自己的警卫连去购买。
而他们也不负所托,很快就把这批可乐买了回来。“元帅,可乐已经买回来了。”
警卫连长对着朱可夫敬礼道。
他的士兵正在将两百瓶可乐往厨房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