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9节

  1950年,预计联邦德国的可乐销量将会突破一亿四千万瓶的大关。
  同时那位李主任还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未来五年可口可乐在联邦德国的销量分析图。
  在他的做出的预测中,联邦德国的可口可乐销量将在1956年达到一个新高度,年消费量将达到八亿四千万瓶。
  而联邦德国只有曾经德国的一半大小,人口不过五千万。平均到整个德国,几乎是每人每年消费十七瓶可乐。
  李强对李主任的销量预测图没有全信,因为他觉得不可思议。但也没有不信,因为李主任的分析都是有理有据有经济观点作为支撑。
  当然,李强并不知道,这位李主任开会前是专门翻找了相关的历史资料。
  他很清楚1956年联邦德国一年确实消费了8.4亿瓶可乐。而李主任对整个华约国家的可乐消费量做出了预估,以华约的人口和市场,一年三十亿瓶的销量才能勉强让可乐这一种单品市场饱和。
  不要认为这个数字夸张。后世苏联时期一年可乐销量只有2.16亿瓶很大原因是可乐需要用美元买。
  这极大制约了可乐在苏联市场的销量。
  让可乐成为了只有一部分人才能享用的高档货。
  而李强等人听到李锐的预估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三十亿瓶?!利润那就是整整三亿卢布啊!
  把现在全中国的生猪、活鸡、活牛、钢铁全送来苏联卖也卖不到三亿卢布啊!
  如果真的能把这个巨大的市场吃下来,那就相当于一年可以为中国引进三十条拖拉机生产线。
  十五座中小型化工厂。
  二十条包含子弹等完整生产体系的枪支生产线等等。
  可乐的暴利远超这个时代的人的想象。
  即便放在后世,碳酸汽水依旧是所有食品中天字第一号的暴利。
  后世九十年代是可乐是三块,到了三十年后的2020年依旧是三块。
  而三十年间,中国人的收入从三四百长到三五千,翻了十倍不止。这足以窥见可乐的暴利了。
  而随着生产力和收入的提高,李锐完全相信,可乐的销量只会不断走高。
  德国人均年消费十七瓶可乐就是终点了吗?
  不!德国人对可乐的需求会上升到人均年消费180瓶。
  而苏联在解体后,俄国人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对可乐的消费依旧保持旺盛。
  俄罗斯人每年人均消费可乐超过五十升,而这个销量只有东欧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一半。
  李锐作为后世之人很容易看清可乐中蕴含的巨大财富。
  但是想全额要拿到这笔财富那就需要尽快的扩大产能。
  把渠道铺满华约国家。
  趁着冷战铁幕将口可口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巨头挡在社会主义国家外面的大好时机,尽快建立能和它们分庭抗礼的世界级饮料巨头。
  在李锐的计划中,山海关可乐最终是要走出国门,走出社会主义阵营杀向资本主义世界,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他们的心脏地带杀的刺刀见红,刀刀见血的。
  李强看完李锐的对山海关可乐未来三十年的长远规划,他不得不感叹那个年轻主任的雄心壮志。
  为了祖国,李强决心就算是豁出命去,也要在这次展览上为苏联和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展现这些食品的美好,拉到足够多的贷款。
  好迅速扩建包括山海关汽水厂在内的国内其他汽水厂。
  为了未来每年几亿卢布,甚至是更多的外汇,李强决定拼了!
  他发动了自己曾经在苏联的一切人脉关系,尽可能的为这场展览会造势。
  于是这场预定于十天后的展会早早的就被许多苏联人知晓了。
  他们都知道莫斯科展览中心将于下周五开始举办为期三天的中国食品展。
  而莫斯科也是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大使和商务参赞最集中的地方。
  他们也纷纷收到了来自中国大使馆的邀请。
  大家已经知道了中国可以生产可乐,而这次他们要举办一个食品展览会?
  他们又能玩出点什么新花样呢?
  可乐在这个世界的利润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
  它的暴利其实一点都不逊色与医药和高科技。
  因为购买它饮用它是来自于大多数人dna中本就铭刻的对于甜的无穷渴望。
  1950年,正是全球饮料界一超多菜的格局。一超指的是可口可乐。
  多菜指的是其他所有厂。包括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如果没有在1959年以后进入苏联,垄断华约国可乐供应,它是无法成长为世界第二强饮料公司的。
  而现在,来自中国的山海关可乐将先他一步占领这片广阔的蓝海市场。
  第五十六章 快把钱拿走
  现在这个年头,苏联人的娱乐生活其实也不怎么丰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计划经济最大的弊端在于会对娱乐产业进行压制。
  因为计划是一种很理性的事情,而娱乐又是一件很感性的事。有计划的娱乐,听起来就是一种很不靠谱的事情。
  所以当莫斯科将要举办中国食品展的时候,很多人抱着凑热闹的心情准备去看看。
  反正也不要门票,就当看个热闹就好了。不过为了搞这次展览会,李强和大使馆的其他同志就忙得够呛。
  展会的各种柜台他们先向胜利百货商店租用了一批。
  为了让整个展会看起来更加热闹,整个大使馆的人都行动了起来。
  比如说大使馆里跟着来苏联的一些战士都是身经百战,其中还有不少是练家子出身。
  所以这群战士们不得不在展会开幕当天表演各种中国功夫来助兴。
  比如一个练过硬气功的战士在展会开业当天,展现了单掌碎三砖和冲拳断木的绝活。
  还有两个战士从前是沧州八极拳门下的师兄弟。
  后来因为抗日加入了八路军。因为手底下功夫过硬,政治觉悟高。
  所以成为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战士。
  他们各打了一套八极拳的演招,两人还合击打了一套八极拳练习中的套招。
  对于现在还没见过什么中国功夫的苏联人来说,这些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
  仅仅是开展前的几个展览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而李强来苏联可不仅仅是带来了各种饮品和食品。
  他走之前李锐可是将一批胶卷和唱片都交给了他。
  “曾参赞,只能辛苦你了。你去苏联除了帮我们国家搞外汇做贸易外。如果有空的话,最好能帮着宣传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化。
  现在虽然看起来未必有多大用,但是长久来看却是我国以后在国际上能否取得大国地位的重要帮助之一。”
  李强也看了李锐让他带来的各种音像制品,他觉得都算得上是精品。
  只是不知道是中宣部哪些同志搞得,居然搞得这么好。
  莫斯科展览中心内的一个小型分会馆是这次中国食品展的举办地。
  这个展览馆是莫斯科展览中心几个分馆中最小的一个。
  但是今天这里却人头攒动,通过真理报和莫斯科广播电台,很多莫斯科人都早早来到展览馆这边凑热闹了。
  星期五的人流量还不明显,因为大多数苏联人星期五还是需要工作的。
  所以今天接待的主要是使领馆的工作人员。
  他们先是观看了中国战士的硬气功表演,又看了套路对练。
  十几个国家的使领馆参赞们都连连鼓掌喝彩。
  别看他们身居高位,他们是真的没看过有人能单手劈碎三块砖。
  爱沙尼亚的一名参赞有些不信邪,捡起被战士劈碎的砖头试验真假。他狠狠一拳砸了下去。
  “啊!我手断了!”这位狠人老哥用了五分钟就结束了今天的访问行程,他需要去医院看骨科了。
  另外十几名使领馆成员和苏联商务部的同志有些想笑。
  但是又不好意思笑出声,大家都憋着挺辛苦的。作为这次展会的主办人,李强自然是地主,要为这些使领馆人员和苏联商务部的同志介绍他带来的各种食物。
  今天虽然有使领馆成员和商务部的官员来参观,但是展览并没有做成内部封闭式。
  它依旧面对民众开放。只不过星期五,人不算多罢了。“各位,我们山海关汽水厂的可乐大家都喝过了。除了可乐之外,我们还生产了其他口味的汽水。”
  李强将另外三种现在作为主推口味的汽水拿了出来。
  分别是称橙子口味、葡萄口味、柠檬口味三种汽水。
  放在后世就是众人所熟知的美年达橙子、美年达葡萄和雪碧。
  因为考虑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可乐的口味。
  果味的碳酸饮料更受女孩子的欢迎。所以为了抓住市场,山海关汽水厂也生产了这三种口味的汽水。
  果然,这三种和可乐完全不一样风格的果味汽水引起了一众使领馆成员和苏联商务部同志的好奇。
  要知道东欧可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盛产水果。
  除了少数地区之外,以目前的物流情况,其实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没有真正吃过橙子和葡萄。
  在场的都是高官,自然不会说没有吃过橙子和葡萄。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知道自己的国民有没有吃过这种水果。
  尤其是苏联商务部的同志喝完这个饮料之后眉毛都扬起来了:“这个葡萄汁可真好喝!太浓郁了,放了不少葡萄吧!”
  其他代表们也为这浓郁的果味饮料而赞叹,更让他们赞叹的是李强报出来的售价。
  “二十戈比,统统二十戈比。和可乐一个价格!”“这么便宜?!”苏联商务部的同志震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