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20节

  如果真的证明是悬浮液有问题,那么出问题的就是波兹尤涅尔。这正是他不能接受得。
  波兹尤涅尔知道自己写的时候没有那么认真。
  但是自己写过那么多份了,应该不会出问题吧。
  但是波兹尤涅尔又拉不下脸来要求看工艺表,更拉不下脸来承认自己的错误。
  所以他才想着把事情搞大点。先让中国人把这件事压下去,然后自己在偷偷去看,要是有问题自己就偷偷改了。
  到时候谁都找不到自己头上。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单宗肃比他想象中还要顽固。
  只听得单宗肃脖子一扭强硬的对外事人员说道:“外交无小事,难道生产安全就有小事了?我已经将悬浮液配方和工艺表以及样品呈报工业部技术处了。会有相关人员给出公正判断的。”
  “如果说是我判断错误了,你们对我要杀要剐都行!”外事人员也一脑门子汗:“现在是新中国,哪里来的要杀要剐。单同志,你……哎!”
  外事人员指了指单宗肃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最后两名外事人员一对眼:“不行的话往上报?”
  “往上报吧。”“会不会惊动周总理?”
  “这事搞不好还真的只有周总理亲自过问才行了。”波兹尤涅尔发现,刚刚还劝自己的外事人员突然没了声息。
  是压下来了吗?只要压下来就好。过一会儿……“波兹尤涅尔同志,关于你的诉求我们现在无法处理。这样,我们通知苏联大使馆吧。
  是非对错,最后有工业部的同志下定论。您也不用担心,您是老专家了,应该不是您的问题……”
  波兹尤涅尔面无表情,他看着一脸坚毅的单宗肃,内心却咯噔一下。
  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等等,要是这样的话被大使馆知道。甚至通知莫斯科的话,甚至被斯大林同志知道……我不想去西伯利亚挖土豆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 重要性不一样
  单宗肃坚持认为,北平电子管厂的其他项目都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就必须要检查一下悬浮液了。因为用到了排除法,那就必须要一个一个的排除下去。
  漏掉一个算怎么回事。
  但是现在波兹尤涅尔内心的信心也不是很足,他无法肯定自己写的东西完全没错。
  因为他来中国之后,工作不能说是很上心。甚至可以说是心不在焉。因为对他来说,来中国工作是一件并不那么愉快的事情。
  一开始来,还有着想要捞一些政治资本的想法。但是真的来中国以后,这里的生活条件对他来说太劝退了。
  在苏联,波兹尤涅尔这样的专家是住在专门建设的专家楼里的。
  日常供应也比普通苏联工人强的多。
  现在一个普通苏联工人的生活标准都比中国一个厂长的生活标准强不少。
  更不用说这些技术专家了。
  所以即便是电子管厂用尽心力尽可能满足波兹尤涅尔在生活上的需求。
  但是对他来说依旧显得不够,他也觉得自己享受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在苏联过得更好。
  所以他也就把来中国工作视为一种受苦了。
  这里面没有什么复杂的政治关系,只有最简单的人性。但是因为波兹尤涅尔自己的操作,这件事被迫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政治事件。
  导致苏联大使馆都过来过问了。罗申大使亲自过问了这件事,周总理也派了秘书过来询问。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大事,但是波兹尤涅尔的这通操作搞得中苏两方都有点下不来台了。
  “波兹尤涅尔同志,你来中国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我相信你在出发前就明白的。没有上级的许可,在工作完成前你不能离开中国。”
  “所以你为什么要威胁那些中国人,说你要离开这里回到苏联?”罗申看上去是个和善的苏联老人。
  但是当他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的时候,波兹尤涅尔还是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我……”罗申摆摆手打断他:“我不和你讨论这个问题。我知道你和其他的苏联工程师一样,对新中国的生活条件不满。
  但这是受限于中国的客观条件,并不是中国人在主观上克扣你们,对你们不好。
  恰恰相反,你要知道,你的生活保障水平是比现在新中国的毛主席和周总理还要高的。”
  “你和中国的工程师有争吵。这我也不想过问。因为这很常见,工厂里因为意见不和吵架的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罗申盯着波兹尤涅尔:“但是你要告诉我。中国电子管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废品,到底是因为他们的材料不合格,还是因为你给他们的生产工艺和配方有问题。”
  大使的目光简直就像两道高热射线,让波兹尤涅尔不敢与他对视。
  他低着头,双手抓着帽子紧张的转圈,一时间没有说话。
  罗申敲了敲他面前的桌子:“回答我的问题,波兹尤涅尔!这事关我该如何去应对中国的外事人员。甚至我还要去见一趟中国周总理。”
  “你最好实话实说,让我有回转的余地。否则你丢的将不是你自己的脸面,而是我们整个苏联的脸面。”
  罗申的语气说的很重,这话一出口,波兹尤涅尔就猛地一抬头,他的脸色变得煞白。
  给苏联丢脸?这个罪名可太大了!波兹尤涅尔不知道自己背不背的起。
  他只能喏喏的说道:“我……我写材料的时候确实没有那么认真,但是我写过那么多份生产工艺……应该……应该没问题。”
  “但是中国人生产的钼丝质量真的很差,远远比不上我们苏联生产的。所以……”哒哒哒。
  罗申敲了敲桌子打断了他。
  罗申道:“我不需要借口。你告诉我,中国人生产的钼丝很差,那么它到底能不能用?”
  波兹尤涅尔憋红了脸,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也许……可以用……”
  罗申重重的喘了一口气:“那你当时为什么一口气咬定是中国人钼丝生产有问题?”
  “因为……因为看着质量确实很差。我在其他地方也没发现有问题,所以……那就应该是钼丝有问题……”
  听着波兹尤涅尔的话,罗申无奈的扶额。
  他搞清楚了整件事了。中国人这次大概率是没弄错。弄错的是这位波兹尤涅尔同志。
  他错就错在自己傲慢和高高在上的态度上。
  因为中国人对他的尊敬,以及他本身的傲慢,导致他就像是个独断专行的学阀一样。
  在技术上根本容不得他人的置喙。
  被人质疑后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这方面的问题。
  而是想着自己的权威被人质疑了,自己应该打压对方。
  这已经是用政治思维去思考科学问题了。
  罗申不是一个科学家,但是他也知道这种思想是非常致命的。
  罗申叹了一口气,现在苏联和中国是蜜月期。中国和苏联的联系越发的紧密了。
  最开始苏联方面认为,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只能是单方面的。苏联可以给予中国援助,但是中国很难帮苏联什么。
  但是就最近半年的发展来看,这个观点或许要改一改了。
  因为中国对苏联的作用远超斯大林同志和政治局(毛主席团)里各位的预料。
  如果说中国人对苏联副食品的供给只能算对苏联的锦上添花的话。
  那么中国人其他一些方面对苏联的支持,对苏联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对苏联在文化上的支持。
  不管后世如何黑苏联,喜欢把苏联形容成傻大黑粗的形象。
  但是依旧不能改变苏联是个文化大国的实事。
  苏联在古典文化上的造诣极高。戏剧、芭蕾舞、文学等等。
  如果说苏联在文化上有什么短板的话,那就是在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上的发展不够。
  而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才是对西方阵营宣传的利器。
  因为你不能指望着给观众跳芭蕾舞来改变他们的意识形态对吧。
  现在的中国却帮苏联把这个短板给补上了。
  之前交给苏联的那首《苏维埃进行曲》(改词版)现在在苏联已经红炸了。
  慷慨激昂的配乐,朗朗上口的旋律。仅仅只用了一个月就征服了全苏联。
  现在全苏联就没有几个不会唱这首歌的人。
  事实证明,流行文化就是流行文化,没有取错名字。
  它出生就是为了讨人喜欢并且为之流行的。
  这首歌不仅在苏联唱了起来,在西方阵营也开始流行。
  苏联录制的英语版、法语版、西班牙语版等等。
  这首歌太好唱了,传唱度起来谁都挡不住。听说今年很多小学的文艺汇演,一个班上五十个孩子,其中四十个报名表演歌唱《苏维埃进行曲》。
  苏联方面已经尝到了甜头。
  扎罗多夫已经和中国在文化方面展开合作了。
  而中国这边又为苏联提供了很多文化产品。
  包括摇滚版《红军最强大》《国际歌》等等。这些歌曲发到苏联后,也不断的引起轰动。
  尤其是中国方面还提供写了一首《团结的人民永远不会被击败》,这首歌曲更是在流行度上和音乐性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属于叫好又叫座。这首曲子目前在中国的广播中播放,也取得极高的收听率。
  几乎是所有的中国军人都会唱了。而放到苏联去后,很快在社会阵营国家都取得了极高的流行度。
  这种带有极高流行度又拥有凝聚人心作用的文艺作品无疑是极其优秀的。
  这让苏联方面实在是不得不重视中国在流行文化方面取得的进展。
  据说中国这边的音乐家还在谱写一首《你可听见人民在高歌》。虽然现在还没有成品,但是光听名字,罗申就知道这应该是一首很棒的歌曲。
  这些文化作品在苏联的宣传下,如同一柄柄尖刀一样直接插入资本主义国家的心脏。
  而且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弄出来新的抗疟药物和治疗霍乱药物也引起了苏联的重视。
  尤其是那治疗霍乱的药物还可以治疗其他很多病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