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72节

  然后便是一场通传全国的新闻报道。
  各地的电台、报纸等媒体第一时间拿到了报道。
  就在中央碰头会结束后的十分钟内,北平的广播电台中断了原本正常播放的《曲苑杂坛》节目,原本在每天晚上才会出现专门播报新闻大事的严肃男声响起。
  “1950年12月30日,美军飞机悍然飞过鸭绿江,对我国安东市实行轰炸。造成三十五名人员死亡,另有三十人受伤……”
  而在广东,在蛇口设立的专门针对香港的大功率电台也停止了每日在这个时段播放的《金曲》栏目。
  原本正在播放的《大号叫中华》被强行中断,很多正在收听节目的香港人市民在骂骂咧咧。
  因为广东的这个电台已经成为香港华人重要的娱乐项目了,可以说但凡有收音机的家庭,都会选择收听这个电台。
  因为这个电台播放的节目是真的好听。
  之前播放的广播剧《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就引起了收听狂潮。据说第二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正在加紧制作中。
  电台的催更信件都快爆了,因为故事写的是广东本土的英雄。又融入了抗击日军(刘毛岸英黑旗军台湾抗日)抗击英军,硝烟和猪仔(贩卖人口去美国)等各种真实发生在广东大地上的故事。
  所以引起了很多广东人的追捧。
  这部粤语故事广播剧在广东受欢迎的程度,相当于《霍元甲》在华北受欢迎的程度。
  而随着故事一起热起来的还有各种广播剧里的歌曲。
  其中《男儿当自强》已经在几乎整个南方地区流行了起来。
  而《大号叫中华》、《万里长城永不到》这类朗朗上口的歌曲更是在香港的各处码头伴随着工人和底层劳动者们到处传唱着。
  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也不懂音乐。
  但是这种朗朗上口的粤语歌却让他们感觉好听,会学着唱。而越唱,越多的人感觉愤怒。
  一种莫名的气氛在香港微妙的发酵着。
  香港的码头工人阿星和工友们趁着午休的时间在码头边上的碟头饭(盖浇饭)店吃碟头饭,同时蹭听店老板的收音机。《金曲》节目正在播放《大号叫中华》这是《黄飞鸿》广播剧结束后接替《黄飞鸿》的广播剧《霍元甲》的片尾曲。
  阿星和工人兄弟们一边吃着碟头饭,一边忍不住说道:“你们说霍元甲厉害还是黄飞鸿厉害?”
  这种话题就像是后世年轻人会讨论:到底是张良萧何厉害,还是诸葛亮厉害一样。
  是吕布猛一点呢,还是楚霸王强一点。这种讨论没有意义,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
  这算是这群码头工人为数不多的乐趣吧。
  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当然是黄飞鸿啦,他有佛山无影脚啊!”
  “屁,霍元甲的迷踪拳就不厉害了吗?”
  “无影脚和迷踪拳再厉害,我觉得也没洋人的火枪厉害。”瞧,明明没有任何意义,但大家讨论的就是很开心。
  不过说着说着,阿星忍不住放下碟头饭低声怒骂道:“可惜我们这里没有黄飞鸿和霍元甲,妈的,码头搬运的费用要被洋人扒一层皮,还要被坤哥(三合会组织成员)扒一层皮。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是啊,洋人天天耀武扬威,警察也各个都是坏水,坤哥这样的人到处都是。妈的,这香港真的混不下去了。听着这广州电台的新闻,我真是恨不得游过蛇口回内地去。”
  “省省吧,你以为水警是吃干饭的?你敢游过去他们就敢打死你。”“什么时候解放军打过来就好。”阿星闷闷的说。
  工友们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有人叹息一声:“难啊,这里是英国人的地盘。老蒋能和英国人比吗?英国人背后还有美国人呢,他们可是铁杆盟友。解放军要敢来收复香港,那就要和英美同时开战哦。难啊。”
  阿星听了这话更加没有胃口。
  自从听了广州电台的节目以后,越来越多的香港底层劳动百姓开始向往广州。
  因为电台里总是会发布一些招工信息和民生信息。
  里面的信息没有夸大,都是很正常的民生新闻。
  从这些新闻里可以分析出现在的广州工人的生活物质应该是不如香港的。
  但为什么还有很多如阿星一样期待广州的底层工人呢?
  因为新闻里播放的广州民生新闻中的另一面让他们羡慕。【广州珠江棚户区拆除工作……政府将买办和伪政府官员压榨民脂民膏修建起来的西关大宅改造后分给市民……】
  【亚洲汽水厂新扩建了员工食堂,免费的员工食堂可以为员工们每顿饭提供一菜一汤,每个星期还有一个加餐日,提供一荤一素一汤……】
  【潮汕农村分田工作有条不紊展开,北平方面派来的农学家已经来广州指导农业工作,争取让农民丰收,大家过上肥年……】
  【广州市枪毙了一批欺行霸市的恶霸……】【山头一家纸壳厂非法用工,压榨劳工,拒给加班费,目前已被公安部门抓获……】
  这些新闻一桩桩一件件的冲击着如阿星这样的底层劳工的心理防线。
  也许在香港确实抓的更多一点,但是在香港阿星感觉自己的膝盖是直不起来的。
  在这里讨生活要跪着。这也是其他工友们的一致想法。在这里想要活着,你就要跪着。
  虽然没有胃口,但是阿星还是强迫着自己吃完了碟头饭。
  而收音机里的《大号是中华》的音乐突然停了。“老板,你收银机坏了。”阿星说道。
  切碟头饭的老板骂骂咧咧的停下手中的活,准备修(拍)理(打)收音机。
  这时候收音机里传来声音:“今日中午十一点五十五分,中朝接壤的鸭绿江上,一个中队十二架美军战机悍然越过中朝边境,对我国安东市发动进攻。”
  “对我国投下了超过两万磅的航空炸弹,摧毁民宅七幢,手工作坊一间。并且炸毁了大量物资。同时造成了我国三十五人死亡,三十余人受伤。目前伤亡数据还在进一步统计中。”
  阿星和其他在店里吃饭的人目光都集中在了收音机上,就连老板都忘记继续做菜了。
  有人开始低声说:“美国人还是太厉害了。”
  “中国应该打回去。”
  “打回去?靠什么打?最近新闻又不是没看,美国海军到渤海那么多次,也只能是外交抗议。中国对美国……啧啧,不行的。”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电台里继续传来播报。
  “我安东市高炮团面对美军的攻击行为展开自卫还击。交战十分钟内,击落敌机六架,击伤敌机三架。
  展现了我军英勇不屈顽强作战的作风。
  哪怕你美国佬号称世界第一强军,胆敢进犯我中华领土,我们也势必要让你们有来无回!”
  这句新闻词一出,碟头饭店内一片轰动。
  “中国人打下美国人飞机了?!”阿星激动的双手振臂:“好啊,好啊!”
  就在阿星激动的时候,有工友在外面喊道:“阿星上工了,不然坤哥又要扣钱了。”
  阿星等人匆忙离开,走之前阿星还不忘对着收音机的方向握紧双拳振臂高呼:“好啊!”
  收听这些广播的当然不止是阿星等普通工人,现在很多从事更体面工作的香港人也在听这个电台。
  其中就有一个专门写小报新闻的记者听到了这个新闻,他立刻找到主编:“主编,我们报纸红遍香江的机会到了!”
  虽然写这个风险很大,可能会被港英政府查。
  但是为了赚销量博眼球,这个小报主编觉得值得一试。
  于是香港这边居然也有一个小报加了一篇号外,描写中国打下美军飞机的新闻。
  当然小报就是小报,里面加了很多莫须有的内容。
  比如说打下美军飞机的战士修炼的家传的火眼金睛术,五公里外的飞鸟都能看得清。
  所以打美军飞机一打一个准之类的。但别说,这样写还挺有销量的,有人就是爱看这种东西。
  而就在中国这边新闻已经开始发酵的时候,美军的飞机才刚晃晃悠悠的飞回航母。
  一个中队十二架飞机,现在就回来了六架,其中三架还负伤了。怎么想都不对劲啊。
  航母上的指挥官连忙问剩余的飞行员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就在此时,中国已经电报世界各国主要媒体,公开抗议美军悍然入侵中国领土。
  炸死炸伤我国人民,破坏我国财产。
  同时也报道了我国击落美军六架战机的战绩。
  这是自朝鲜战争开始以来,美国在一次航空行动中损失的最大飞机数。
  而这时美军的官方报道还没来呢,甚至说五角大楼还没接到海军的报道。
  但是杜鲁门已经从媒体那边拿到了战报,杜鲁门都有些诧异。
  他看着电报的内容疑惑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对于他来说还需要质疑内容真假。
  但是远在英国的某个小报已经取好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标题《美国的衰退,面对中国的土制火炮他们已无能为力》。
  而这个太某报抢占先机,在相关人士打招呼之前直接将这一份加刊印了出去。
  一时间轰动英吉利海峡两岸。【美国海航与中国防空部队交手十分钟损失六架飞机……】
  【据悉中国目前没有生产高炮的能力,他们生产的最大口径炮是如拿破仑时代那样的青铜炮……】
  【美军海航的战力大为削弱……】【美军海军航空兵在登上飞机时还在翻阅《开f4u的三百个小技巧》……】
  【美国完了……】这些词汇平平出现在太某报里,这份报纸居然瞬间大卖!
  不仅在英国大卖,就连隔壁的法兰西都在卖。
  革命老区巴黎,一家与太某报差不多性质的报纸在研读了太某报的内容后,主编拍板:“就按这个方向走。营造出恐慌感,这样我们的报纸才能卖得好!”
  “记得,标题有多骇人听闻就写的多骇人听闻,内容有多曲折离奇就写的有多曲折离奇。反正中国人的电报在这里,你们看着编。”
  “事实和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眼球和销量,大家明白了吗?!”对于主编这种如同战前动员令一样的宣言,小编们纷纷慷慨激昂的回答道:“明白了!”
  一时之间在欧洲小报的疯传之中,美国似乎已经在朝鲜彻底失败,解放军不日即将登陆北美,收取北美五十州了……
  甚至杜鲁门也是在三天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在欧洲已经“被社死”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美国和苏联都猜错了
  【美国在朝鲜遭受前所未有的大失败!】【中国土炮打下世界最先进战机!】
  【美国航一飞行中队被击落。】【朝鲜战场,美军海军航空兵全线大溃败!】
  【亚洲战场上,美国空军已经被全部摧毁!】【朝鲜,美国海军大失败!】
  【朝鲜战争,美军海军全面溃败,中国解放军扭转攻势!】【美国海军已在朝鲜西海被全歼!】【美军在朝鲜节节败退!】
  【美军已经在远东彻底失守!】【解放军不日登陆美国!】【杜鲁门总统亲自下令欢迎解放军入住白宫!】
  【杜鲁门与中国毛主席亲切握手。】【杜鲁门为中国毛主席沏茶。】【杜鲁门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