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10节

  章莱盛看着香港,心中有些感慨。
  “这里到底是中国?还是英国呢?”同行的一门南洋商人笑了笑:“无所谓中国还是英国来。你还想怎样?”章莱盛没有说话,那名同行者继续说:“你还想怎样?我们南洋子弟多少死在中国啊。他们死一批,我们送一批。那都是我们的血脉子弟啊!
  我唯一的亲侄子也死在那儿啊!我们捐了那么多钱……算了,不提了。这个国家烂透了。”
  通行的商人似乎不愿意在这话题上继续聊下去:“以后做生意可以,其他的面谈。章兄,不要想太多。你我两家多少子弟血洒沙场,他们是英雄,我给他们在大马立碑供奉。但是我们和故乡的情分也两清了。”
  章莱盛苦笑一声,没再说什么。
  “是啊,做生意可以。但是其他的……算了吧。”
  “不过来香港了,我们去找找好的酒楼饮茶啦。”“好啊。”时间并不会为谁而停下脚步。
  就像是它从来不会因为不忍世间的悲惨而加速一样。
  1951年2月6日。农历春节。中国人的时间在这一刻自动放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中国人陷入到一种奇妙的时刻。今日就算是孩子在皮,家长也不会打骂孩子,最多秋后算账。
  有人笑着说:“新春快乐。”
  也有人拱手道:“恭喜发财。”
  还有人说:“年年兴旺。”
  大庆油田的的工棚里,工人们聚在一起开始热气腾腾的包起了饺子。
  上海的妇女教养所里,曾经的失足妇女们开始热络的互相帮助,要一起完成一顿年夜大餐。
  北京市的胡同里,饭菜已经开始飘出香味。香港的高级酒店内,南洋的华人商家们心事重重。
  平潭岛的广播战士们,正在用他们的办法进行着伟大统一。如此种种,如一锅大杂烩一般。
  在中国的三山五岳之间来回晃荡。人间便如一盘菜,三山五岳为盘,五湖四海为碗。
  绿野千里或黄沙漫天不过是偶尔点缀的调料。
  这一桌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古往今来的大杂烩从来没有停过。
  数千年来,有人来了走,有人走了来。千秋万世,食客与品鉴者永远只有后来人。
  这一桌子菜做得好与坏,只能交予历史。当钟声敲响,北京时间来到1951年2月6日晚八点。
  当北平的张祥家坐满了胡同里的邻居街坊。
  当大庆的汪技工被王进喜和一众工友拉着和高粱酒。
  当平潭广播站将功率推到最大。
  当南洋的章莱盛和他的同行们陷入苦恼。
  当上海的妇女教养所的姐妹们嘻嘻哈哈的坐在收音机前欢笑打闹。
  听。有声音传来。在收音机里。那是一段委婉悠扬的女声,她在以动人优美的歌喉歌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数千年来的精神。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儿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听,是谁在歌唱。
  她又在唱什么?她在歌唱这个民族数千年来经历无数风雨,却依旧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
  不是因为某个王朝的强盛,不是因为某个政权的强大。
  而是因为从古至今数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
  他们有苦困,有悲伤,更有无尽的死亡和被欺压!
  但是他们屈服了吗?不,总有人会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努力,咬着牙弓着背,撑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是谁温暖了这片土地,又是谁让这片土地洒满了和平的阳光?
  或许“知我者,唯有历史”。看。有人哭了。
  第二百零一章 雅俗共赏
  当这首委婉的歌曲结束后,很多位于收音机前的听众们还沉醉于那委婉动听的曲调中。
  有的孩子还在玩闹,因为他们并不懂收音机里唱的是什么。
  有的大人陷入沉默。在香港,中央特派来的江明深深陷入了沉默。他守在收音机前沉默不语,在他身边是车队队长小孙。
  小孙默默开口:“我好久没回家了。”
  江明拍了拍他的背:“没事,不用多久,我们都可以回家。”
  在半岛酒店中,结束了华润公司的会谈,章莱盛和他同行的黄秀智两人默默的听着这首曲子。
  在大庆的荒草甸上,王进喜喝着高粱酒,眼神略有朦胧。在北平的胡同里,张祥和他的街坊们围在收音机前静静的听着。
  当歌声落下时,才有人缓缓说道:“真好听,这歌。”
  “是啊。”“歌里的大河是那条河啊?”“黄河吧。”“那为啥不能是海河?”
  “为啥是海河?不能是苏州河吗?”“那我还说是淮河呢。”“你这不是抬杠嘛。”
  还是张祥的大儿子,初中生张福说道:“我觉得,这条大河,就是我们国家的每一条河。吹过的稻花香,是我们国家的每一片田野。”
  张祥笑着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这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吗?”似乎是伴随着这样的疑问,收音机里传来了一个充满喜气同时也很大气的男声。
  “各位听众朋友们,刚刚各位收听到的是一首新歌《我的祖国》,演唱者郭兰英女士。这也是我们中国之声频道,为1951年春节联欢晚会送上的第一个节目!”
  男声落下,另一个清丽好听的女声响起:“经历百年纷乱,经过无数英勇前辈的抗争,我们的祖国终于在1949年迎来了伟大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男声接着道:“1949年十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的成立。经过1950年一整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可以看见无数变化。”
  “仅仅一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年钢铁产量已经超越民国时期年最高钢铁产量的两倍!”
  “我们也实现了青霉素在内的多种抗生素药物,零的突破。从技术到原材料,完成了全自主国产化生产。不需要再从西方国家进口!”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其他药物领域取得进展。我们的疟疾治疗药物、治疗霍乱的药物等等都取得了突破。包括苏联在内的众多国家已经开始与我国展开深入合作。”
  “而这仅仅是一年内,我们取得成果的一小部分。”这是两位便是这场晚会的节目主持人。
  是李锐从摄影干事里选的。并且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培训。说真的,后世的春晚虽然说一届不如一届,但是主持人的功底基本不差。
  他们那种情绪饱满和充满喜气的主持风格是没有问题的。
  春晚不好看,和主持人的主持基本没关系,说到底还是因为节目的不接地气罢了。
  而在1951年这第一节广播春晚中,李锐要保证所有的节目都非常接地气。
  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就像是刚刚的《我的祖国》一样。歌曲悠扬婉转,除了一些小朋友确实听不懂,也不是很喜欢外。
  大多数大人都是很喜欢的,很多人趴在收音机边上认真听着。因为这首歌之前可没有放出来过,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首新歌。
  而主持人们除了主持节目外,同时也需要用一种轻松的语气来播放1950年一年内,新中国取得的成果。
  这些东西需要总结播放,才能让大多数老百姓对新中国一年取得的成果有一个客观的概念。
  就像是钢铁产量,就像是粮食产量,化肥产量和医药生产等等。这些老百姓能感觉到,但是又说不出道道的东西。
  报道这些不是为了歌功颂德,主要还是为了提升一些民族自信心。让人能感觉到这个国家的进步。
  而不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这是在给大家做对比,而对比的对象自然是民国啦。
  这么好的一个对象,不拿出来反复鞭尸吊打,那岂不是太浪费了。别忘记了,平潭岛那边可是有个大信号播放站正对着台湾呢。
  而台湾现在可是有很多跟着老蒋逃去台湾的士兵。
  这群人也是以后对台湾统一抱有最坚定立场的一批人。
  以《我的祖国》开场过后,主持人的话锋一转,说道:“从这一年的变化来看,我们就能知道。我们中国并非如一些有歧视偏见之人所说,天生便是脑瓜愚钝。只能为他人服务,只能成为裁缝、木匠、鞋匠。”
  “无数归来的华人科学家在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也可以拥有自己接触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
  “曾经吉鸿昌将军在国外遭受过无数的不公正待遇。同行之人劝他谎称自己是日本人,那样就能获得优待。
  而吉鸿昌将军断然拒绝,并且找来木牌写上“我是中国人”,向世人宣告自己的身份。”
  “现在我们新中国成立,我们各项产业都在发展。我们需要挺起胸膛,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我们是中国人!”
  男主持人用情绪饱满昂扬的声音说道:“接下来请大家欣赏歌曲《中国人》!”
  李锐在基地里想着,对不起了帅气的华仔,这首歌我就先拿来用了。
  相比于《我的祖国》,后世刘德华的《中国人》明显是一首更加通俗直白的流行音乐。
  这首歌曲没有太多思想,也没有过于拗口和难唱的部分。通篇都是白的不能再白的大白话了。
  或许它不会有《我的祖国》那么经典。但是却绝对属于朗朗上口,无论唱功如何,大家都可以唱的一首歌。
  尤其是简洁明快充满节奏感的前奏响起,立刻就吸引到了很多人的注意。
  而当五十年代的歌唱演员翻唱的歌声响起时,很多人都忍不住跟着一起伴随着音乐的律动轻轻的摆动身体。
  【五千年的风和雨呀,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无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大白话的唱词简单粗暴,如果说《我的祖国》还有很多比喻和修辞,那么《中国人》就是简单粗暴了。
  如果以食物做比方,《我的祖国》是老火靓汤,需要细细品味。那么《中国人》就是简单粗暴的火爆炸串。
  两者都好吃,但是走得却不是同一个地方。就像是在大庆油田那边,刚刚大家伙听《我的祖国》时,大家都是静静地听。
  而唱《中国人》的时候,不少工人也跟着一起吼起来。其实他们之前也没听过,但是就觉得这首歌特别适合大家一起吼。
  尤其是大伙多少都喝了一些高粱酒。而这个现象也出现在其他不少地方。
  就像是北平的胡同里,刚刚玩闹的孩童听着这首歌后,充满干劲的挥舞拳脚,好像都变成了小武术家一样。
  一曲《中国人》唱完之后,大家伙还觉得意犹未尽。而在这之后,又紧跟着来了一首《定军山》。
  一开始不少人还以为这是要唱京剧呢,结果发现好像还真不是。
  开场居然是一个霸道十足的男声高歌【黄忠将近古稀年,犹开弯弓射月满。众人笑我不言,背朝尔等喝牙官……定居山,待到那灯火满长安。征衣轻弹,拜见我一统江山!】
  里面的京剧唱词便只有【头通鼓、战饭造……】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这样的歌曲。
  在北平的马连良一家也在收听第一节春晚呢。
  当收音机里播《定军山》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肯定是马连良老爷子的《定军山》。
  因为之前他就被请去录音了,说是要搞春晚,要在除夕夜推到全国播放。
  马连良老爷子自然是很高兴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