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李晏望着那个满头污秽的人,虽看不出来这是谁,但从这士兵一脸邀功的表情这也能看出来这人的官职并不低,于是便向身旁的人招呼:带此人洗漱一番,带来我面前。
身边的士兵对李晏这次的金汁战术非常的佩服,现在是不敢对李晏说半个不字,连忙带着这人去洗净了脸,不多时,沈易那张虽被烫伤且略微散发着臭味的脸便出现在了李晏面前。
臣抓住了叛军首领!那前来邀功的士兵笑的特别开心,似乎已经畅想到了日后升官加爵的场景,还请将军为臣确认一番此人是否为那周王!
沈易这么轻易的被抓住,李晏也有些惊讶,忍着臭味再三确认这的的确确就是那个周王沈易后便带着笑容看着那士兵,拍了拍他的肩:不错,我会如实向朝廷反映,此乃大功一件,先将此人押下去吧。
那士兵明显乐开了花,连忙押着沈易离开。而此次外出讨伐叛军的大军,终究得以班师回京。
作者有话说:
不要学习李晏这种烧锅的行为和倒金汁(米田共水)的行为哦~
第三十五章
普军的大捷消息,自然传回了京城,纵使沈念早有心理准备,但在真正面对那封快马加鞭送回京的战报时,还是没忍住恶心。
李晏那恶心的金汁战术不仅是给叛军带来了物理上的伤害,更多的却是心理上的伤害,据说攻下城池后,李晏下令让人清洗城池,但即使洗干净了,城内还是连着几日都飘散着一股恶臭,更是因为大量叛军被杀,带着臭味的尸体被埋入土里,那味道,简直上头。
大普朝堂内都是一群文人,自然是看不惯李晏这种恶心的战术,但现今李晏刚刚打了一场胜仗,处于威望极高的地步,就算是上奏给沈念那也不会得到什么处理,便只能乖乖把嘴闭上,就算有什么想要发表的激昂言论也只能藏在心里。
而此时,得到消息的徐平阳近乎要气疯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沈易这么久的异常,原来是在给自己憋大招,他千叮万嘱沈易不可以气血上涌,一时冲动便带兵赶去冲杀,沈易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背地里却私自将兵马调去前线,还要求底下的人员一齐瞒着自己,仗都打完了他这个指挥官才知道。
一群蠢货!徐平阳将屋里的一切丢在地上,身旁站着战时的另一个军师陈策生,安安静静的看着徐平阳宣泄情绪。
见陈策生纹丝不动且一言不发,徐平阳更加生气,直接将手里的茶杯往他脸上丢去,被陈策生轻易接住后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干什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后平静了下来:是我失态了,军师有何想说的?
陈策生面色冷漠,看不出现在是一个什么心情,将茶杯放下后缓缓开口:当务之急,是将王爷赎回军中,战时王爷率大军出征,亲自上阵杀敌,本是一件振奋军心之事,却因为将叛军大量精锐葬送至战场,还被普军俘虏,反而将一件振奋军心之事改变成了削弱军心之事。对于我军整体力量都是大大削弱,眼下最好的办法,便是避战。
叛军还有何物是可与普军交换的?徐平阳心知此时确实需要避战,但此时与普军谈判,便必定会是不平等条约,可想换回沈易,只能走这一条路,派人与普军交涉,准备与普军和谈。
陈策生眼睛转了一圈,突然想到了之前沈易给他看的那封信,随即心中有了想法,凑到了徐平阳耳边说了几句后,便得到了徐平阳的赞成:此计不错,可惜我当时并未将阿燕收入麾下,否则此时倒是有了大用啊!她李晏不是胜仗无数吗?今日我就想看看,待回了大普,她还能不能打胜仗!
李晏带着多日交战残余的几十万兵马紧赶慢赶,终于在正月前回到了京城。
这些将士想家想疯了,在各领了军饷和赏金后便立刻赶回了家,而李晏,在处理完一切事情后,望了一眼皇宫,一种想法涌上心头,经过了一番斟酌,终究还是抑制住了内心的想法,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空荡荡的镇北侯府。
娘。还未踏入府门,李晏便远远看见了正浇菜的母亲,眉头一紧,连忙上前接过水桶,此等小事,让下人来便可。您年事已高,还是多加歇息为好。
李母又将李晏方才抢过去的水桶拿了回来,笑了笑:府内没什么余钱了,我便将下人遣散了。文姝,听闻你在边境打了场胜仗,可有何处受伤?
闻言,李晏心中一紧,无尽的苦涩涌上心头,看着李母年迈的面容,有些哽咽:并未有何处受伤,娘放心便是了,此次犒赏之举,是孩儿考虑不周了。
李母叹息道:犒赏一事倒是不要紧,这些将士都是城中百姓的儿女,冒着危险出征,出资犒赏是应有之举,娘就是担心......
讲到这里,李母没再说下去了,摆摆手便准备提着水桶离开:罢了,倒也没什么,你可曾进食过?娘去给你煮些吃食?
李晏连忙拦住李母:不必了,母亲还且早些歇息吧。
李母毕竟也是前镇北侯之妻,对于勾心斗角之事也多少有所接触,观察力肯定是有的,一眼便看出了李晏这么着急的原因:文姝,你对武安帝如此忠心,她可曾有所表示?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令李晏一时间脑子没转过来:娘,此话是何意?
娘并无什么别的意思,但文姝,你认为在外人眼中,一个在先帝尚在时就不被重用的武将之女,在新帝登基后却对大普无比忠诚,哪怕是儿时玩伴,可算得上是正常之事?李母一语道出了外人视角的李晏是怎样的,嗣安也是娘看着一路长大的,娘理应给予她信任,但在登基后的种种改变,却令娘不敢去信啊。
李母的这一番话,令李晏脸色一变,那些刻意被她忽略,用来自欺欺人的种种事件也被回想起来,李晏不敢再待下去,匆匆将李母扶回屋内后,找了个借口匆忙离开。
李晏一出了侯府门便立刻向着皇宫前进,脑子里一片凌乱,只有一个想法想见她。
几乎是一路疾驰到了皇宫门前,一直到看到了那红色的宫门才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连忙将步伐缓了下来,到最后甚至停在了门前不远处。
去,还是不去?
李晏盯着那道厚重的宫门,手在不知不觉中攥紧了,刚刚一时间的气血上涌此时已经消散,心中只剩下后悔,早知道,便不那么冲动了。
下一秒,李晏便更加后悔了,因为此时守宫门的士兵已经看见自己,并抬脚向这走来,见此,李晏转头就跑,那士兵发现她跑了,便立刻跟着跑了起来,边跑还边喊道:侯爷别跑了!皇上猜到您会来,特地让小的机灵点!
怎料李晏跑得太快,一下就将这将士甩在身后,根本没有听见这一番话,只听见这将士在那大喊大叫,便以为是在喊人来追自己,于是跑得更快了。
那在后面追的士兵实在是没辙了,想让街上的百姓拦住李晏,但百姓们见此情形,也不敢拦,那士兵追到最后也没力气了,便不准备再追下去了,连忙招呼人去通知李晏。
李晏并没有冲回镇北侯府,转个弯便随便进了一家酒楼。
经过了激烈的追逐奔跑,李晏就算是铁人也会累了,还没来得及细看,便扶着门框剧烈的喘息,直至一个浑身胭脂味的女子走至她面前,她才反应过来什么。
这位公子可真是急躁啊,不如瞧瞧喜欢什么样的?李晏回京后,便立即回了镇北侯府,虽说是回了府,可刚与娘交谈那么一会便赶往了皇宫,并未更换装着,身上还穿着刚从军营回来的那一身衣服,被认成男子并不奇怪,那女子头一次见到这种急匆匆闯入楼内的男子,没忍得住多看了几眼,公子长得,有几分熟悉啊。
李晏看清了楼内的情景,差点没眼前一黑晕过去,这花花绿绿的场景,不正是京中的怡红楼吗,要是被人传出去镇北侯在回京首日便马不停蹄的赶往怡红楼,那她这将位还想不想要了,随即便连忙准备离开。
女子见她欲离开,连忙拽住她:公子~不过是调侃你两句,便如此害羞了?别走啊,多玩会倒也不迟。
在楼内人的眼里,门前一个急躁闯入的男子正与怡红楼的揽客女子拉扯不清,这场景着实是有些暧昧,便有了人起了心思,想前去一探究竟。
楼上下来一个京中著名的公子哥,他跌跌撞撞的走到二人面前,调笑道:虹虹,怎地在这与一陌生的男子拉扯不清呢?要是被那几个公子哥看见了,不得让你辛苦一阵子了?
被称作虹虹的女子看见来人,连忙停止询问李晏,这才刚好给了李晏可逃跑的机会,正欲离开,那与虹虹攀谈的公子哥便看见了李晏,顿感眼熟,盯着看了大半天,终于憋出来几个字:这不是镇